关于初中美术教学中本土资源渗透的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_fly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文化和精神正日渐消散,保护和发展这些地方和本土资源应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进行本土资源渗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引起强烈的共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进行本土资源渗透的担子就落到了一线美术教师的肩上,为此,本文对在美术教学中进行本土资源的渗透作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学 本土资源 渗透 探索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新课改背景下的美术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教材地域性的限制,一些课题与内容离本地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不容易亲身体会到,难以引起学生共鸣,造成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笔者对地方人文资源进行挖掘利用,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感悟美术,加强对生活的体验,对社会及文化的体验,有助于传承地方灿烂的本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社会责任感。笔者就初中美术教学中本土资源的渗透进行了以下一些探索。
  
  一、拓展教材,渗透本土资源
  
  课堂是实施美育,形成学生基本美术素养的主渠道,笔者结合教材和本土实际,对教材进行拓展,让民族的、本土的资源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如春风细雨般深入人心,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著名的美术特级教师侯令指出:“开发和利用本地文化资源,最好的办法是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把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其中,这样的结合既自然,又使学生感到亲切。”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常把有关的图片、视频、故事、传说等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这样,既活跃了课堂,又弥补了教材地方本土性的缺憾。如在教学欣赏课《流光溢彩》时,内容是介绍西方的玻璃艺术,学生感到很陌生,笔者在备课时也感觉资料很难找。在台州有一种被称为“东方奇葩”、“中国一绝”的民间工艺美术——玻璃雕刻艺术却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生活中也经常看到玻璃雕刻作品,因为台州是浙江玻璃雕刻艺术的故乡,出了不少这一领域的工艺大师。笔者就结合家乡的玻璃雕刻艺术来开展欣赏教学,效果不错,学生不仅了解了玻璃艺术,了解了台州的玻璃雕刻工艺大师,而且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玻璃雕刻艺术走向世界感到无比自豪。
  课堂美术创作,也可以有机结合本土资源,以本地自然资源为材料,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如《巧用身边的材料》一课,笔者就尝试充分利用台州的地方特色开展美术创作。台州盛产蜜橘、文旦、青蟹及鱼、虾等海产品,开学初笔者就让学生留意收集一些橘皮、文旦皮、蟹壳、贝壳、螺壳等平常吃后废弃的东西,上课时利用这些材料来进行再创作,学生或画或拼贴或与其他材料结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利用与生活息息相通的材料来上课,更令学生产生亲切感、新鲜感,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艺术与生活的乐趣。
  
  二、创新课堂,渗透本土资源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本土文化,从他们的周围环境开始,挖掘生活的美、本土文化的美。”这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教学空间,教育思路更宽广。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就在我们身边,地方性的本土文化立足于本土并体现地方特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不被其他形式所同化。
  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本土资源,还要创新课堂。单凭借美术教材还不能使学生深入学习本土文化,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收集整理涉及主题的内容,可以拍摄录像、照片、搜集和整理人文景观中的本土美术资料。如此除了能让学生兴趣倍增外,还能让其对美术有个更深刻的认识,以便能更好地在生活中进行运用。美术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逐步地认识美术,提升审美水平,并应用美术美化生活。如笔者设计了《走进台州的山水》系列课,其中一节就是通过放映录像、图片展示、文字资料介绍等方式,让学生欣赏了解家乡的优美风景:我国佛教天台宗发源地天台山:石梁飞瀑、铜壶滴漏、桃源春晓、华顶风景,仙居的景星岩、神仙居,三门的湫水山森林公园,临海的江南古长城,东湖公园,桃渚风景区,黄岩的九峰公园,松岩山风景区,海山公园,玉环大鹿岛,椒江大陈岛……感受台州山水的美,再结合历代画家如蒲华、柯九思、潘天寿等表现台州山水的国画作品,利用水墨的形式表现台州的山水。熟悉的风景通过笔墨表现出来,学生倍感亲切,对家乡的美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创新课堂,还可以把美术课堂教学移到室外,在活动中渗透本土资源。如设计的《我心目中的英雄》一课,通过带领学生就近出游,参观戚继光纪念馆、烈士纪念馆,了解英雄的事迹,欣赏纪念馆里的雕塑、壁画,再运用不同的绘画语言来表现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表达自己的感受,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愫。
  
  三、延伸课外,渗透本土资源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的存在。作为美术教师,要大胆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及时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画下来,在原有画面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唤醒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美术的魅力。本土资源的渗透不仅可以在课堂内进行,还可以延伸到课外,试着把本土美术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开展形式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利用双休日、假期开展“寻访台州古民居”、“美丽的台州”摄影比赛,然后进行作品评比并展示,学生在欣赏赞叹摄影作品的同时,会产生新的审美体验与感受,学会用美的目光重新审视自己身边熟悉的生活环境。
  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本土资源,不论对教师还是对學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在师生的共同努力实践下,会使双方都得到无形的促进,取得共同的进步。如在上《桥》单元课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寻访古代的桥——制作一座古桥——寻访现代的桥——创造未来的桥,笔者利用节假日寻访台州的桥,拍摄图片,了解历史,并且让学生依据个人兴趣自主分工,组成4个小组来寻访古代的桥:传说组、建筑组、民俗风情组、旅游开发组,利用课外开展各种形式的考察活动,实地考察或点击网站,收集资料,了解台州各个朝代建造的桥:章安桥(赤栏桥)、蔡桥、回龙桥、五洞桥、金清古桥、新河古桥、天台观音桥……然后在课上师生都把收集的资料进行展示,如学生收集到的金清古桥的资料:是温岭市目前惟一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位于披云山南麓,山南原有净应寺,桥在寺前,故又俗称为"寺前桥"。据《温岭文物简志》记载,寺前桥始建于明朝,重建于嘉庆初年。桥身长64米,高12米,宽4.6米,桥面铺作别具匠心,每个拱顶是平台,平台之间有10道石阶成斜面相连。桥两旁有石栏,栏板上饰有花卉图案浮雕。栏间石柱共56根,柱头装饰圆雕石狮、荷花、莲蓬,神态生动。桥南北两端还有四角攒尖桥亭各一座。此桥虽然年岁久远,但主体部分仍是坚固如初。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了解本土文化,强化了自身与本土社会的联系,并将构图等美术知识活用于生活,也延展了观察力和理解力,更是对学生进行继承传统,弘扬传统文化,爱家乡爱生活的一个教育过程。
  
  实践证明,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本土资源,既丰富了美术课程资源,又是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方式。它根植于民间,贴近学生生活,操作性强。本土资源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资源,作为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当“因地制宜”地挖掘当地丰富的本土资源,只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就一定能找到更多的素材来充实课堂,发挥本土资源独特的作用,不断推进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少淳,侯令.美术课改新视野丛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湛.走进新课程丛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在初中阶段,中长跑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中长跑除了能够有效锻炼学生身体素质,还能够培养学生意志力素质,助力学生健康全方位发展.近些年,国内中考制度的改革让中长跑渐渐成为中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教师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教育工作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上.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为例,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
利用根箱技术研究了不同施肥体制下(有机肥、化肥、有机无机配施)小麦根际土壤的酶活性,结果表明:有机肥和有机无机配施能提高土壤特别是根际土壤酶的活性(酸性磷酸酶、脲酶、转化
【教学内容】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一框题: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说课简要】本框有两目:网络沟通无极限和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前目主要介绍了网络的第一特性——无限性,重在说明网络交往与传统交往的区别,了解现代人特有的一种交往方式;后目主要介绍了网络的第二特性——两面性,要求学生学会正确利用网络优势,做网络的主人,这是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交往的两大特
一、让学生充满自信,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要有自信心,并努力为他们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成功的体验对学生良好的个性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教育心理学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就会激起无休止的意念和力量。因此,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
随着新课程教育要求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因此,各种教学方式被推出并应用,分层教学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初中英语教师运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和感受.本次调查面向浙江省内高校教师,结果发现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总体水平偏低,与初级和中级职称
据中国橡胶网消息,十余省市橡胶协会已于日前共同决定将于2014年4月9日至11日相聚青岛橡胶技术展览会,研讨中国橡胶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期,着力打造2014中国橡胶行业风向
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教育体系也应该随之与时俱进,为了更好地完善教育体系,需要提高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要求,才可以紧跟上时代的脚步.初中语文学习阶段有着重要的过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