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教育融入乡村有效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社区教育融入乡村有效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启迪·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下,建立现代乡村有效治理体制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农民作为乡村治理的主体,对于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至关重要。这其中,农村社区教育的功能不容小觑,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农村社区教育义不容辞也大有可为。农村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有效治理,是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需要长期探索的时代课题。本文就此展开论述,探讨了农村社区教育融入乡村治理的重要意义以及两者在融合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农村社区教育融入乡村治理的一些策略,希望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社区教育、乡村有效治理;实践与思考

前言:乡村有效治理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需要加强农村社区教育,促使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2016年7月8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指出: “推动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将乡村社区教育融入乡村有效治理,探索出一条社区善“学”促进社区善“治”的路径,是提升乡村内在价值,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一、农村社区教育融入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意义

乡村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实现乡村善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石。而农民在乡村有效治理中占据着主体地位,是乡村有效治理的主力军。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是命运共同体,通过社区教育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提升其综合素养,能够为社区治理助力,促进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乡村社区教育的本质在于“社区性”与“教育性”,通俗的来说,就是加强农民集体教育,提升其文明素质与职业技能。为推动乡村有效治理,必须以社区教育为着力点,推动农村社区教育与乡村治理的协同发展。

二、农村社区教育融入乡村有效治理存在的困难

我国在融合乡村治理与社区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两者在融合方面仍然存在不足。社区教育是推动乡村有效治理的内在动力,必须深刻认识到社区教育的重要性,推动乡村治理与社区教育的有效融合。下面就针对农村社区教育融入乡村治理存在的困难进一步开展讨论。

(一)农民的主体参与感有待提升

众所周知,农业生产一般较为分散,乡村集中化、组织化程度较低。一些农民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导致有效参与不足。当下农村社区教育通常是以行政管理为主的,由于农民缺乏内在的学习需求,学习主动性较低,农民被动参与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效果不佳。

(二)乡村治理与社区教育之间渗透力不足

农村社区教育不但承担着工具性教育功能,也承担着农村社区建设的社会性功能。当前我国农村社区治理与社区教育结合不够紧密。虽然社区教育在推动农村社区治理中发挥出了一些积极作用,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地区社区教育还有待深化、加强。社区教育属于一种公共服务,但是农村地区社区教育有效供給普遍不足,常见“区域分配不均衡”“供给质量欠佳”等问题,对乡村有效治理产生不利影响。

三、关于农村社区教育融入乡村有效治理的实践策略

(一)明确多元化主体的角色定位

在农村社区教育与有效治理融合的过程中,应当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在社区教育中,政府、农村社会组织、农民以及其他主体可以为社区教育的发展贡献不同的力量。同时,明晰多元化主题的角色定位至关重要。首先政府部门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教育项目并培育、统筹各类型农村社会组织,发挥其在社区教育中的自我功能。例如:某社区制订了《大豫社区五星级文明户评选标准和评选方法》,将此印发给每户人家,年终由社区对他们进行考核,确定星级。通过评选,可以让他们自己对照评选标准和方法,来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达到有效治理的目的。其次,农村社会组织要瞄准农民实际需求,拓展社区服务,激发农民参与社区教育的内在动力。最后,农民要发挥主体作用,可以由社区治理中具有良好示范作用的组织者或实用技能者组建“社区教育顾问团”,全面彰显农民的内在价值,推动社区教育的高效开展,形成多元共治的局面。

(二)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

为了推动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就必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民是社区教育的主要参与者,缺少农民的参与,社区教育难以开展。农民要增强主人翁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积极主动的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在社区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农民要积极配合、积极宣传,对于社区教育中不足的地方可以给出改进建议,同时,要自觉维护社区教育的教学秩序与环境,带动家家户户都参与到农村社区教育中,进一步推动社区治理,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三)完善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嵌入机制

农村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融合需要依靠社会资源、环境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等,为了促进两者的有效融合需要推动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首先要完善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嵌入机制,打通资源嵌入路径,可以通过建立农村社区教育示范区,搭建社区教育特色培训基地等方式,打造示范、树立典型,引入优秀的教育资源。其次,要优化资源配置机制,做好资源的整合与调配,吸纳优质的农村社会资源,鼓励农村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社区教育工作中来,借助社会组织所具备的专业优势,发挥其对于农村社区教育的作用。

(四)因地制宜、因需施教

农村社区教育可以从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入手,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因需施教。同时可以以“互联网+”为载体,促进知识、技能、信息的互通互享,以网络课程的形式实现社区教育的个性化推送,推动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有效融合。

结语:总而言之,农村社区教育融入乡村有效治理需要长期的互动实践,在时代发展的关键节点,要积极推进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陈岩.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社区治理与社区教育的互动策略研究[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 031(001):44-47.

[2]王巍. 农村社区教育功能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耦合研究——基于四川省蒲江县农村社区教育实践的考察[J]. 行政与法, 2020(2):9.

[3]史枫, 赵志磊, 林世员,等.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研究——以北京市农村社区教育为例[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9, v.33;No.150(03):54-59.

[4]杨智. 乡村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融通经验探究——基于川南地区SF村的启示[J]. 当代继续教育, 2019, 037(005):12-1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与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模式逐渐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靠拢,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效促进小学生今后学习的全面发展。读写结合这一教学模式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双向提升,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课堂互动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通过深入阅读能够获取更广泛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边阅读边思考,在阅读中提升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性和有效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研究进行了分析,以期帮助学生
期刊
摘要:根据国家新课改的要求和新的教学指引下,教师要根据学校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设立合理恰当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方面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本文先行阐述了情景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并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为例,提出了建构高中地理情景教学模式的策略。关键词:高中地理;情景教学;构建策略;引言:近年来,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情景教学模式已经在各个学校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根据不完全统计,在学校的不同的学科实施情景教学模式,学生的成绩和积极性有着显
期刊
摘 要: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形式多样,流传性强,充满文化魅力和人文内涵,同时趣味性极强,不同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有其独特之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作为一种文化艺术有着深远的发展历史,将其融入教育教学中,能够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打开神奇、魔幻的语文世界,本文主要分析小学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教学价值及教学策略。关键词: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教学价值;教学策略前言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承载着上千年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智慧结晶。具有丰富的内涵,形式多样,选材广泛,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民间故事和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并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呢?这就需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让学生拓展自身语文知识面,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在写作时能够利用丰富的语文知识进行写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教学,将内容进行串联,有助于学生理解语文写作知识点,提高写作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就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写作意识培养的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期刊
摘要:听课是幼儿园管理工作中最为常见的内容之一。在听课中,园所管理者可全面了解幼师的教学现状,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师解决问题,整体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水平。幼儿园管理者应加强对互动式听课方法的应用,针对当前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完善,以更为科学的教学管理,提高幼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幼儿园的办学实力。关键词:幼儿园;互动式听课;教育;教学管理。一、专题讲座式互动听课,提升教学管理针对性忽视对幼儿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当前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常影响幼儿的学习主动性,继而
期刊
摘要:培智学校主要承担弱智儿童的教育教学,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始终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考虑到培智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存在较多的困难,如何有效展开教学工作是非常值得探究的。本文以低年级语文教育教学为例,重点分析探究帮助培智学生有效参与到语文学习中的策略措施,期望可以为担任培智学校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朋友们提供些许教学方面的建议。关键词:培智学校;低年级;语文教学培智学校所招收的孩子因为生理、心理、智力的缺陷,所以在学习与生活中会有较大的障碍,如何帮助他们转变思维,增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学生自主控制能力比较弱,但是其好奇心非常强,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枯燥,无法长时间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甚至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排斥心理。如果学生排斥语文课程,那么学生就会出从内心意识中不愿再接触语文知识,因此,学习兴趣对学生产生内在学习动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广义的角度进行分析,课堂教学趣味性与学生学习积极性成正比,趣味性课堂的构建可以使得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性;课堂教学小学生对外界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趣味性课堂的构建
期刊
摘要:现代教学理念主张教学应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导向的师生交流过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程,具有可操作性最突出的特点,既有任务又有逻辑。据调查研究,中职学生在计算机应用的基础上,很难理解和记住许多知识点。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重共性,轻个性,不能体现“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点,不仅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身心疲惫”。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
期刊
摘要:在双减背景下,为了确保小学英语教学能够达到减负不减质的目的,老师一定要注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课后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彻底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实现双减政策的真正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进行的简单探究,希望能够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关键词:双肩背景;小學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引言:“双减”政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有效落实,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质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学习的主要学科,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部门对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要求有所改变,要求教师将教学方法多样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生受年龄限制,理解和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很多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只为学生讲解文章的内容,没有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了解,导致学生对文章的文章脉络和中心思想不够理解。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将阅读教学生活化,这样可以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了解,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从三方面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