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境与修辞的关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xz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直以来,语境和修辞的关系是修辞学家和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传统的修辞学家单方面的认为语境决定修辞,修辞适应语境。其实,语境、修辞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在动态变化的语言交际中,语境在修辞中起限制和补充的作用,而修辞活动是对语境进行主动创造的过程。本文主要分析语境与修辞的互动关系。
  关键字:语境 修辞 互动关系
  【分类号】H15;H13
  语境是指运用语言的具体环境。平常所说的语境,一般是指使用语言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以及话语的上下文等,主要是语言活动的现场,通常称为狭义的语言环境。与狭义的语言环境相对应的是广义的语言环境。广义的语言环境通常是指使用语言的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使用者的职业、性格、修养、习惯等。
  张弓认为“修辞”是为了有效表达意旨,交流思想而适应现实语境,利用民族语言各因素从而达到美化语言的目的。修辞活动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而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
  一、语境的限制作用和補充作用
  (一)限制作用
  所谓限制作用是指一定的语境对于词语、句子以至全篇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的限制。正是由于这种限制作用,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不得不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言语和言语表达方式进行交际。
  例如:我到了自家的门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这里写的是“出来”的动作,但是,母亲是“迎着出来”,八岁的侄子则是“飞出”。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年龄特征和动作特点。
  语境对语言运用的限制作用,还表现在对词语的理解和选择上。
  例1: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例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同样是“骄傲”,例(1)受“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修饰,又与“自豪”对称使用,前后两句意思相近,因此,“骄傲”也是自豪的意思。例(2)则与“虚心”对称使用,前后两句表达的意思相反,因此,这句话中的“骄傲”是自以为了不起的意思。对同一词语的不同理解要依赖于这个词语所使用的语境。
  (二)补充作用
  语境是交际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适应语境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个基本原则,对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都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语境对语言理解的补充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的理解上。如:A: 电话响了。B: 我在洗澡。A: 好的。B的回答表面上看来与A的话并不关联,似乎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但为什么A去接电话呢?这就是语境的解释作用,使得A懂得了B的言外之意。大多数情况下,由于语境所起的补充作用,人们都能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
  语境对语言表达的补充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特定语境,当省则省,力求使语言简洁明快;一是充分利用特定的语境,赋予词语、句子临时的意义或言外之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如: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朱自清《荷塘月色》)。路怎么会“寂寞”呢?这就需要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那是1927年,大革命刚刚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作者对黑暗现实不满,幻想能够逃避,在苦闷中彷徨。“寂寞”一词正是作者当时这种心境的写照。
  二、修辞活动是主动创造语境的过程
  事物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我们肯定语境在修辞活动中的巨大功绩的,既要看到语境在修辞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修辞活动对语境——词语、句式的选择和修辞格的运用——的积极创造。
  (一)词语的选择
  语境决定词语的选择,反之,词语一经选择则能创造出与之相应的语境。狼在人类的印象中是凶猛残冷的,是邪恶的代表。然而“七匹狼”男装上市以来创造了良好的销售氛围,被公认为是绅士的选择,好男人、真男人的选择,其广告语“男人不止一面……铁骨亦柔情”中体现地淋漓尽致。我认为其中重大原因在于这个“匹”字,一般修饰狼的量词是只或条,如一只大灰狼,一条披着羊皮的狼。而“匹”是马的常用配价量词,马的高大稳重的形象转嫁到狼的身上,营造了和谐、安全的语境,使人们乐意接受这个品牌。
  (二)句式的选择
  不同的句式在一定的语境里有不同的作用,语境制约着句式的选择,同样,不同的句式也能创造出不同的语境。
  如:拖上扎着白头绳,乌群,蓝夹袄,月白背心。这是一个短句,句式短小,结构简单,整句话只有一个动词“扎”,后面三个名词短语“乌群”,“蓝夹袄”,“月白背心”都没有动词谓语,但通过一系列服饰的例举,创造了一个戴孝的祥林嫂的形象。
  又如:(A、a男)(B、b女)A:我喜欢你。B:难后呢?A:做我女朋友吧!B:恩。a:嘿嘿,我喜欢你!b:大家都这样说,不止你一个。a:哦。同样是简单的对话,都是男方向女方表白,然而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A首先是一句陈述句,营造紧张正式的氛围,B的一句反问“然后呢?”可以看出双方形成共识,明白各自的意图,从而使谈话可以继续并达到目的。反之,a开篇感叹句,带有调侃的语调,与表白需要的氛围不符,导致b不明白其真正意图,即使b有意也会迫于面子转移话题,没有达到双方对话的最初目的。
  修辞是一个言语的动态使用过程,要使这个言语的动态使用过程顺利地进行下去,必然要创造语境,从这一点上,修辞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语境的过程。
  (三)辞格的运用
  辞格式为了增添语言的表达效果,借助特定的语境,对语言进行特殊运用,具有一定格式的言语形式。辞格要以语境为前提,当然,辞格也能创造语境。
  如: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到周萍前面)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曹禺《雷雨》)其中,“萍”与“凭”谐音,由“萍”转换成“凭”,实际上改变了鲁侍萍的交际目的,由本来想认亲生儿子周萍,改变为指责大少爷周萍。
  总之,语境不是一个事先确定的、完善不变的外在环境的集合,而是一个随交际的进程与需要不断被选取、被延伸、被创设的动态系统。在交际过程中,无论是语境对修辞起限制和补充作用,还是修辞活动对语境的再创造,人们都是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选择正确的恰当的修辞;或是在有限的语境下,利用修辞活动主动创造对自己有利的语境,从而达到交际顺利进行,形成共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薇薇 《修辞对语境的创造》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2期
  【2】杨达英 《修辞和语境》镇江师专学报 1988年第1期
  【3】刘瑞琴 《语境在修辞中的作用》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4】李军 《“修辞适应语境说”漫议》修辞学习 1988年第3期
  【5】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
其他文献
多媒体引入英语课堂教学,是教育现代化教学发展的必然.丰富多彩的课件内容方便了广大一线的英语教师.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研究课件,合理安排,融入个性特色,这样才能
对质量/弹簧Benchmark问题的鲁棒性能设计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设计方法、设计过程和设计结果,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The robust performance design of mass / spring Benchmark problem is st
【目的】 探讨母亲孕期生活事件与子代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性,筛选出影响母亲孕期心理状况的主要负性生活事件,并分析负性生活事件在出生缺陷发生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更好地了解
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出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使问题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搭建课堂教学活动的脚手架。  一、读透教材,巧设问题  教师在问题设计前,首先要深入思考教学内容,透彻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基础,以教
对于大部分报社,通过网络广告支持免费阅读的模式并未成功。报纸收入持续萎缩,编辑部门进一步收缩。为此,许多报纸网站推出了收费墙模式,读者只有成为订户,才能够免费阅读文
[摘要]将高中化学进行生活化教学,具体操作上是将理论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升化学理论的实用性、趣味性,建立教学生活化情境,在内容与形式上贴近生活,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体验的距离,这是理论教学提升效率的方式,也是实现教学价值的方式。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方法;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8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课程中运用广泛,符合新课改要求,其具体操作要求教学理论内容与生活相贴近,教学
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是美术学习的主要功能.人们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进行自我认识与自我教育,从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水平与精神境界.美术教育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学
当下,幼儿教育已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共育将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走向世界的重要意义,同时幼儿园、家庭、社区的三维化、系列化的学前教育体系也是
伴随新课改在我国教育教学过程中发展进程的加深,使得提高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的目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的高低,将会对高中物理的教学效果
外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这需要教育者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使其学习动机趋于明确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