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上好初中体育课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ell0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理念的增强,体育课教学已经引起广大有识之士的重视。特别是初中体育课程明确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健康第一”。随着“健康第一”这一指导思想的普及渗透,其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并接受而加以落实;加上已经把体育课纳入中考必考科目,其成绩计入中考成绩,更引起人们对于初中体育课程的学习训练愈发关注、愈发重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也较之以前更加重视。在这一背景下,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怎样发挥引导作用,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强化对学生的体育训练,不断提高学生体育水平呢?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结合平时的一些教学实例,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体育老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探究
  初中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学习,成绩的好坏、水平的高低,跟学生个人对于教学内容的探究程度的深浅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同样要积极提倡探究性的学习,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一些知识技能,从而达到体育课的教学目的。那么,在日常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怎样引导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探究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问题,对体育课逐一展开,逐渐深入。在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知道必须要解决问题,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来生成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如《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传球》一课的学习训练中,要怎样运球?要怎样传球?有哪些基本动作与要领?要达到这些要求及要领,应该怎样训练?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在观看老师的示范中思考,在倾听老师的讲解中揣摩,通过不断思考、揣摩,逐渐掌握动作要领,不断提高体育训练的技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体育教师要充分激发出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都不假。作为教师,我们对此更有切身的体会。参加体育项目的训练,是苦的。每个人都有惰性,这是人的本性。所以,每节课的体育课教学,往往有些学生会偷懒,没有学习兴趣,没有训练的兴致。咋办呢?这就是体育教师必须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必须迈过去的一个“门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职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一“兴趣”被激发了被唤醒了,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热情,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我们上体育课就会轻松了许多,就能让体育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树立主体意识,关注每位学生。初中体育课教学,无论学生人数多少,传统的初中体育课教学很多时候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转动,围绕教材转动,围绕课堂转动,教师教得乏味,苦不堪言;学生学得辛苦,怨声四起,课堂教学效果低下。而新课程提倡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
  2.创设宽松环境,营造良好氛围。一个宽松的环境,可以让人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更加乐于从事某项活动或工作。
  3.多用激励语言,强化学习信心。学习的兴趣,需要信心的支撑。没有信心,也就没有兴趣。学生的成长需要鼓励,对体育课的兴趣,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激发,才能让兴趣永葆青春活力,长盛不衰。
  三、构筑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
  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强弱或高低直接影响着初中体育课教学的效果。因为大家都清楚,人的意识决定着人的行动。一切人的行动都是由人的意识支配着的,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目前,初中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已经被广大师生所接纳。但体育训练是会有波折的,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構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而这一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要立足于平时的不断强化、不断训练,才能逐渐形成并构筑起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这个意识是主人翁的意识,可以改变先前那种“我不参与,是别人硬逼我要参与体育”的被动状态,变成“我要参与体育活动训练”的活跃、生机勃勃的盎然景象。在平时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二步法加以落实,强化学生参与体育课堂训练活动的意识的。
  总之,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的热情,注意构筑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训练的问题探究,真正把初中体育课教学的有效性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结合教师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依据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特点,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掌握初中化学技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运用新的教学技术,结合初中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课堂实验教学提升自身的探究能力。以此,最终目的提出一些初中化学课堂上教学优化的策略,当然,也会对相关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依据例证,实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而今信息化教学成为
摘 要:当前普遍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是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反思习惯,是一种思维活动的反射现象。本文根据现在倡导大部分学生反思习惯培养,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反思内容进行分析,论述。通过对其意义和缺失的原因提出对应策略,以促进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提升和促使学生学习数学思维活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学习;反思习惯  关于“反思”,从古至今都
摘 要:当前中小学校园重视学业成绩,而忽略学生宽容品质的培养。宽容品质的培养有利于中小学生自我调适期的健康成长。培养中小学生的宽容品质,要尊重差异,学会欣赏其他人,在集体中去感悟团结协作,学会宽容,教育工作者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以榜样的力量去指引学生。  关键词:中小学;宽容;积极品质  在中小学校园里,每当下课时,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学生在教室里或者校园里打打闹闹。难免同学之间会常有一
摘 要:John Cowan认为“Assessment is the engine which drives students learning.”《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评价改革对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有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有着现实和深远的特殊意义。”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但是中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教学
什么是快乐教学呢?那我们得从快乐谈起。一般字典上对快乐的定义多半是:觉得满足与幸福。以前我认为快乐实在是一个深奥的问题,现在我觉得快乐跟幸福一样是很难被定义的。不同的人对快乐有着不同的认识。在你工作得到肯定时,你是快乐的;在你与家人一起面对生活的困难时,再大的困难也不再是困难,也是快乐的;当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时,你也是快乐的;孩子受到夸奖时,也会觉得很快乐。快乐是凭感觉的,快乐是表达人心情的最
音乐教育对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中学音乐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中学必修课程之一。然而,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本文想针对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来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多年来,农村中学的音乐教育一直受到传统观念的禁锢,管理者意识落后,师资队伍缺乏,理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随着教改的深入,教师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成就面前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课改存在的一些误区,本文从几个方面就这一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学;教;多媒体;情景创设;教学思维;客观  新课改强调了要求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从而在培养对象上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
古人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而现在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学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可见学习方法是多么重要,现在新课程标准倡导下的课堂教学,尤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