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电子电工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re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电工专业的重要课程。笔者阐述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基本内涵,提出了电子电工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方案。在实际教学中,整合已有初步成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电子电工课程 整合 成果
  
  《電子技术基础》是电子电工专业的重要课程,主要分析各种常用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有关电量的计算,具有复杂性、抽象性和实验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熟悉各种电路的组成,分析一些具体电路。而一些电量的分析直观性差,较难获得,特别是电路工作时的动态分析很难进行。虽然基本电路能通过实验验证,但由于学校教学资金和设备投入的问题,而且做实验效率不高;另外电子电路的发展突飞猛进,新的电子器件、电路如雨后春笋,单靠学校投资引进是不现实的。对这部分知识,学生只能耳闻,不能目睹,更不用说了解其详细的工作过程,所以亟待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改进。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各类学校相继建立校园网络系统及多媒体教室,并逐步向网络化方向迈进,网上教学、远程教育已成为现实。这些已有的现实条件和潜在可能都为实现电子电工课程CAI教学提供了物质前提,此外,各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开展,使学生具备了使专业课程CAI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知识。
  根据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技术教学手段改革”的教育思想,普及和推广现代教学手段即进行各种教学媒体合理整合,已成为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基本内涵
  
  教学手段是指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物质工具。广义的教学手段包括图书馆实习基地、实验室、参考书、文献资料、仪器、计算工具等;狭义的教学手段通常仅指同直观教学直接联系的教具,如实物、挂图、模型、电化教学工具等。现代教学手段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每位教师必须掌握的主要职业技能,包含的内容很多,主要有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闭路电视辅助教学、语言实验室辅助教学、投影辅助教学、实物实验室辅助教学等诸多重要手段。
  
  二、电子电工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方案
  
  (一)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多媒体教学
  教师用Authorware、Powerpoint、Flash等软件制作课件。将一些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的变化,元器件以三维视图、动画的形式,变复杂、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为直观、浅显动态的感性资料,控制工作过程中的播放速度,可以调节学生思考和理解时间,既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又不断激发学生兴趣,使其注意力更为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为活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实验工具——计算机上进行电子实验
  利用现成的电子仿真技术EDA软件,如Workbench,让学生通过计算机做电子实验,教师可以课前提出适当要求,放手让学生选取元器件按原理图组成电路,然后测量数据,并且可以调节、改变元件参数,分析电路工作状态的变化。另外,也可以做一些故障分析,特别是损坏元器件的故障分析,如加大电流、电压,烧坏三极管、二极管、电阻,击穿电容等破坏性实验。通过上述实验,学生从中可以获得更多系统知识和感性认识,知道哪些操作是违反常规的,在现实环境下绝对禁止的。通过计算机上的实验,学生的安全系数大大加强,零件、电路、仪器设备的损坏大大减少,成本降低了,而实验的实际效果好了,安全系数高了。
  (三)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获取更多新知识的途径——Internet
  电子的发展突飞猛进,新器件、新电路、新技术更是层出不穷。Internet为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新途径,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了解新产品的信息、电子的发展方向,紧跟时代步伐。
  (四)信息技术作为人人交互、人机交互的工具——局域网及应用软件
  利用现代的网络系统现有的硬件和软件,科研小组自行开发的基于网络的软件,让学生在上电子电工课时实现师生交互,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提出建议;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如发送BBS。甚至在课外学生也可以通过Internet了解教师的课案、资料,发送E-mail传送信息,相互交流,实现互通有无,资源共享。
  
  三、电子电工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初步成果
  
  (一)教师运用现代化技术能力的提高
  1. 我校已建设成为数字化校园,计算机设备配备到位,建设有5个高标准的微机房,每个办公室配备计算机。校园网的建设,使教师使用计算机上网查找资料、自行制作多媒体课件,在整个校园蔚然成风。学校积极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参观、参加多媒体课件培训、参加省“四新”培训,让骨干教师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先进的生产工艺、先进的教学手段,并带动了其他教师共同进步。
  2. 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首先鼓励全体教职工购买计算机,让教师在家上网,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其次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制作两个多媒体课件,上一节多媒体公开课。另外学期末进行课件评比,奖励优胜者。
  事实证明,经过锻炼,我校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大大提高,不少教师在各级竞赛中获奖。电子电工专业教师更是获益匪浅,通过对现代教学软件AutoCAD、Workbench、数控编程的应用,在理论和技能上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的化学实验在实验教学理念的更新、实验教学内容的增加和实验的内容三方面发生了变化。与现行的教材相比,新课程更重视知识的应用和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本文从实验教学方法对新课程高中化学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 新课程 实验教学法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高中化学大纲明确指出:“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
本文依托对四川省省道S105线蜡烛台隧道爆破振动大量的检测试验,表明在控制隧道(洞)爆破爆破振动时,控制掏槽段药量的重要性。并针对最大单响药量不在掏槽段的隧道(洞)爆破提出了掏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等岗位为出发点,从职业岗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入手,开展职业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过程的调研和分析,通过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并将其转换成学习领域,从而系统架构起基于工作过程的新课程体系,实现了教学项目与施工项目的一致性,学生在校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的一致性。  关键词:典型工作任务;行动导向;施工过程导向 
期刊
摘 要:高中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后,已具有同化高中化学新知识的认知结构。并且,从初三化学知识到高一化学必修知识之间、化学必修知识与选修知识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逻辑意义。教师可利用这两个有利因素,有效地激发学生同化新知识的内驱力,指导学生运用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的方法主动学习高中化学知识。  关键词:认知结构同化论 上位学习 下位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    一、认知结构同化论    认
摘 要: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使用多媒体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使得教学更形象与直观,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也存在对多媒体教学态度不明确,技术使用不成熟,未能与课程实现有效整合等现象。需要从树立正确的媒体观、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等方面去解决。  关键词: 多媒体 教学 误区 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多媒体教学是指借助
摘要:中煤三建三十三工程处是一个劳务技术输出型的建设施工单位,长期在外施工,人员分散,队伍成分复杂,素质参差不齐。如何带好、管好队伍是项目部的一个难题,也是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工程项目部;建设;党员   Project of the Party Construction in shaping the vanguard party image and service of produc
期刊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子宫内膜腺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萎缩性正常子宫内膜患者1
螺杆式空气压缩机,通过缩小工作容积对气体进行压缩,是一种高速回转的容积式压缩机。本文通过论述螺杆式空压机运行原理,分析螺杆式空压机长期高温容易导致的运行故障,并逐项提出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涵义,指出目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还存在许多误区,提出了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科课程整合 涵义 误区 建议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当今社会我们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这项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探索的过程中,很多一线教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在此谈谈自己的理解。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否直接关系着城市政府形象,它不但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更是人们了解这座城市的窗口。因此,加强和改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提高质量、安全、进度管理水平十分必要。本文从施工、监理、建设(业主)三方面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施工质量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关键字: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措施  Some Thoughts on the qua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