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巧提问 让课堂不再“万马齐喑”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5te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新课改以来,课程已从“知识的传授”转型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上。可以说,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老师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提问,孩子们的生命潜能就能在课堂上得到更大限度的释放。
  关键词:课堂;提问;误区
  案例背景:西方学者德加默说过:“提问得好即教得好”,的确,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教学中一个巧妙地提问,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老师这样抱怨:“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是怎么听课的,一节课上下来,没几个人会发言,就我一个人在唱独角戏,课堂气氛越来越沉闷,太没意思了……”其实,这能仅仅怪孩子吗?究其主要原因,我们老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我们的教學中,存在着多少提问的误区,从而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误区一:提问的指向性不明确
  案例:一个老师上一堂《向你推荐一本好书》的口语交际课,教者力图通过老师的介绍做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推荐一本书的方法。
  师:现在老师先来介绍一本书,请大家听好了。大家好,最近老师读了一本书,题目叫做《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故事的主人公海伦·凯勒自幼双目失明,可她却不向命运屈服,……你们想不想一睹为快?
  师:听了我的介绍,你有什么启发?生:听了你的介绍,我觉得这个人真了不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
  师:我不是问你从这本书中得到什么启发,而是问你,你从我刚才说的一番话中得到什么启发?(学生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全场一片安静,学生面面相觑,不知从何谈起。最后,老师只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师:你们说,我刚才的介绍有没有清楚明白?生:有。
  师:能不能打动你的心?生:能。
  师:老师介绍前还说了这么一句:“大家好”,可见介绍的时候,我们还得注意文明礼貌,你们说,对不对?生:对。
  (案例分析:以上案例中,该老师在提问时意思不明,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偏离了问题的方向,出现了“答非所问”“无所适从”的现象。若是在老师示范完之后,问学生:“听完老师的介绍,你是否很想拥有这本书?为什么?则学生就会说出诸如:我很想去购买它,因为刚才老师介绍得那么清楚明白,深深地打动了我”之类的答案,自然就能水到渠成地总结出推荐一本书的方法。)
  误区二:提问时用语不妥
  案例:在一节课文朗读指导课上,老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
  师:接下来,老师请几个同学来读读这段话,看看谁读得最好,你们说好吗?生:好。生1读课文
  师:你们说,他读得好吗?生:不好。
  师:谁能读得比他更好?生2:(自告奋勇)我。(读得还算流利,只是有个字漏了。)
  师:你们说,他读得好不好?生:(扯着嗓子喊)不好。
  师:(一脸无奈)那好,老师再叫一个女同学来朗读。生3读课文
  师:你们说,她读得好不好?生:(摇着头,齐声说)不好。
  师:“其实她已经读得很好了,我认为今天读得最好的就是她了,你们赞成吗?”生:(有些言不由衷)赞成。
  (案例分析:评比读是老师教学环节中激励机制的重要体现,可就因为老师不恰当的提问,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评价效果。如果老师这样提问:“请评价他读得怎样?”或问:“他哪些地方读得特别好,值得我们学习。”“他什么地方读得还不够好,你来帮帮他。”以此来引导学生,则不会出现上述情形,同时,还能让学生养成“欣赏、赞美他人”的品质。)
  误区三:打乒乓球似的提问
  案例:在一节看图作文指导课上,老师指导学生观察画面。
  师:(出示课文插图)大家看看这幅图,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一个孩子坐在地上。
  师:这个孩子大约几岁了?生:可能刚满周岁。
  师:谁来说说,他坐在地上干什么?生:他在哭泣。
  师:他为什么会在这里哭?生:因为他找不到自己的父母了。
  师:那他的父母哪里去了?生:可能被炸死了。……
  (案例分析:这种犹如打乒乓球一样你来我往的提问能否真正算是师生之间的互动?答案是否定的,这种一问一答将会带来什么结果,那就是学生被教师的问题牵着走,学生的思维狭窄,毫无主动性和创造性可言,课堂教学变成教师进行提问表演的舞台。)
  误区四:提问没有面向全体
  案例:一个老师在解读一篇课文时,向全体学生提问,指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师:请你来说说,你认为这篇课文中哪些句子的含义比较深刻。
  ××同学:(突然被提问到,觉得很突然,吞吞吐吐)我认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句话含义较深。
  师:那你能不能说说它有什么含义。生:(搔搔脑袋,一时发窘)我还没想清楚呢。
  师:没关系,老师问你,你认为这里的“谁”可以是些什么人?(已经有些同学“闲着没事干”,在自己的座位上蠢蠢欲动,交头接耳)生:我认为可以是海伦·凯勒。
  师:(步步紧逼)还有呢?生:张海迪。
  师:(为自己让这个学生“开了窍”而一脸得意)××同学,你回答得真好!
  (案例分析:在以上案例中,老师的提问就有些急于求成,问题一抛出,没给足思考时间,马上就指名回答,这种“开车不等客”的做法不利于学生思维,导致被问学生处于尴尬境地,而其余的学生则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思维处于“靠边休息”状态,这样的提问是没有面向全体的提问,若是老师能将问题提出之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指名回答,师生补充发言,则这样的提问才显得有价值。)
  反思
  以上几个案例,让我们看到了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技巧是尤为重要的,它关系到一节课的优劣成败,因此,我们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在课堂提问的技巧上下点功夫,将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但愿我们的课堂从此不再“万马齐喑”。
  作者简介:吴艺芬,福建省漳州市,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要根据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和形成过程的要求与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本文以案例的形式探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成果。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理编排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相互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小组团体和个人成绩相结合为评价标准
摘 要: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构成部分,舞蹈教学是中职教育的一大模块,舞蹈专业是中职教育的重点专业之一,更是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重点专业。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教学。舞蹈利用微课教学,可以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从而提高舞蹈的学习效率。通过分析微课教学的优势和中专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现状,提出创新舞蹈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
摘 要:在进行中职德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学生只有在上中职阶段树立正确的心态,才能确保在长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完成所有学业。也只有不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和适应中职教育和社会的变化,确保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然而心理健康本身属于一种抽象的教学内容,要想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必要通过体验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关键词:体验
摘 要:以函数单调性为例,探讨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单元化教学中,以钟启泉教授的“ADDIE模型”为理论依据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分析教学条件、确定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流程、实施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突出了单元教学的整体性与规划性。  關键词:核心素养;单元化教学;整体观  单元化教学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单元设计打破了课时主义的束缚,对教材进行重新地分析、重组、整合并且形成相应的教学单元。在单元教学中,除了
摘 要:数学学困生的普遍存在是影响学校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探究的问题。为此,笔者就简要探析了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  一、 引言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还未形成,加上数学知识逻辑性较强、较为抽象,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比较吃力,成为学困
摘要:上公开课,要根据所教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切不可从某本书中的教学案例里照搬、照抄过来,在备课中下足功夫,深入进行文本解读,牢固树立课程意识。  关键词:把握;解读;拓展;意识  时下,不少中青年教师在接到学校、县区级的教研通知之后,想要准备一节公开课,大多采用的办法都是翻阅一些教育教学期刊,看一看有没有值得参考的教学案例或是从网上查找一些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然后依葫芦画瓢一番。“学我者生,似我者
摘 要:数学学科在中学课程设置中承担的是基础学科的重任,数学学科天然具备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三大特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之外,教师还应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唯有如此才能为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然而,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尚且存在不足,因此文章将主要
摘 要:“小夜莺”是一位机智、勇敢、爱国的少年英雄,可是我不期望像小夜鶯这样年纪的孩子也被卷入到残酷的战争中。不要战争,我们期望和平,不要让战争成为摧毁家园的产物,不要让孩子再承受这样的苦难。  关键词:“小夜莺”;歌声;机智  一、 前言  战争,这一个词眼饱含着多少苦难与辛酸,有多少无辜的人们在战乱中悲惨地死去,有多少家庭在战乱中分崩离析。侵略者靠发动战争来达到侵袭与掠夺的目的,而将永远的苦痛
摘 要:如果说我国的文学史浩若星河,那么边塞诗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它始于先秦,兴于隋,而盛于唐,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体裁,或慷慨激昂、或寂寥哀凉、或苍茫辽阔,寄托了诗人们的斑驳情怀。在边塞诗发展鼎盛的唐代,诞生了一位伟大的边塞诗人,他就是高适。  关键词:边塞诗;性格;矛盾  关于高适事迹的记载散见于《旧唐书》《新唐书》《唐才子传》等文献,我们大致的可以这样认为:高适(704—765
摘 要:小学生良好的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是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养成教育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成败。本文旨在结合我校实际,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养成;快乐教育;核心素养  一、 小学生行为养成的重要意义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