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潘金莲”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guang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刘震云在小说《我不是潘金莲》中,成功地将一件离婚案写成了政治案。这个由小变大的黑色幽默,于荒诞之中透露哲思。本文主要以小说文本为切入点,以小说人物为中心,研究在人的共同作用下由“芝麻”向“西瓜”的演变过程,并由此呼吁人们关注被忽略的人物及细节。
  关键词:李雪莲 忽略 小人物
  《我不是潘金莲》讲述的是一个底层农村妇女李雪莲,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走上了二十年的告状之路的故事。人们都说人定胜天,但在这样一个由“人情”向“法理”转变的中国乡土社会中,人的作用往往被社会所忽略,被时代所消解。然而,小说中所描述的这个由小变大继而归于无的戏剧性故事,正是在人的共同催化下才得以发生的。
  一、“小”人物的“大”品行
  在小说中,李雪莲是一个不断与社会隐形规则作对的女性,正如小说中秦玉河所言,李雪莲的做法是在与各级官员树敌。但正是这些存在于李雪莲身上鲜明的个性,使这个被所有人忽略的女性形象越发在纸上活跃起来。从她身上能看到普通底层人民的渺小,更能看到一个拥有独一无二反叛性格的李雪莲。也正是这样一个女性使一个小小的离婚案件有机会演变成政治事件,促使这粒“芝麻”不断发酵成“西瓜”。
  (一)对社会的美好期待(发源于期待) 李雪莲始终对社会抱有一种信任,或者说这是一种对乡土社会中“公道”的执着追求。这种追求和信念使她不断地上访,从县里到市里,一直到北京。她认为:“本地从法官到专委,从法院院长到县长,再到市长,都把假的当成真的,北京总能把真的当成真的吧?”①她相信总有人能听她说,总有人能真正地为她做主,总有人能相信“李雪莲不是潘金莲”。
  在李雪莲心中的乡土社会,有冤一定要找官来评理,政府和法律的权威足以给她一个公道。可在现实中,这样一件没杀人,没放火,小到法律都没有明文规定的事,又由李雪莲这样一个小人物提出来,自然比不上“世外桃源”的开业剪彩,比不上“精神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来得重要。因此,官员们千人一面,对李雪莲不是躲便是推。于是,李雪莲为了纠正这个说法,人越找越多,路越走越远,事越说越气,状也越告越大。事件在各级官员们的草率处理以及李雪莲执拗的期待下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可以说,这一由“小”变“大”的事件,发源于李雪莲对于社会公道的一个美好期待,在她心中,公道自在。
  (二)超越常人的执拗(演变于执拗) 李雪莲无疑是个“犟娘儿们”,她有着如斗士一般的执拗劲儿。她会等三天、十天,跑上五里路,拎着老母鸡、棉花去“做工作”。在这二十年里,她到北京告过十九次状,一次也没有像头一次那样闯进人民大会堂。即使这样,李雪莲依旧不停地上告,这仿佛融入了她的日常生活之中。在这二十年里,王公道每年都要去李雪莲家“认亲戚”,就连县长郑重、市长马文彬都曾亲自请她吃饭,却都无济于事。她用二十年的时光就为了纠正一句话,“我不是潘金莲”。此般告状生涯,怎一个“执拗”了得?在芸芸众生之中除了李雪莲,恐怕再无第二人。
  在手无寸铁的小人物之中,更多的是像孟兰芝一样,怕事、能忍、不折腾的人。也正是因为广大群众的不折腾,使得小人物永远也不可能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小事搬上台面,更无力将生活中的一地鸡毛转变成大事。而李雪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却构成了她不同于常人的独特性格,使得离婚案得以持续升温、发酵。
  (三)勇于反叛的个性(归根于反叛) 李雪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叛者。首先,她是“潘金莲”的反叛者。这种反叛从她的形象塑造上便可看出一二。不管是在施耐庵先生还是在兰陵笑笑生先生的笔下,潘金莲总是被刻画得娇媚可人,而李雪莲作为一名刚生完孩子的女人,原本该有的阴柔形象却被完全模糊了。作者选择女人“坐月子”这个特殊的时期,安排本该脆弱的李雪莲在此期间如男人一样满世界告状,甚至在二十年告状无果的折磨下,让其成了一个头发花白、腰与胸一般粗的妇女。这种安排使她的言行举止都围绕着如何同男人斗争来进行。另外,她对潘金莲有着极度厌恶的情绪。从小说标题中就可看出李雪莲反对潘金莲,她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也是为了摘掉潘金莲的帽子。与潘金莲不同,小说中的李雪莲生活严谨、自尊自爱,可以说,她不同于历史上那些任由男人主宰自己命运的软弱女性,跟她们相比李雪莲显得大胆泼辣:李雪莲在发现老胡殷勤地答应帮自己打人、杀人的背后却是为了“干那事”时,便当机立断地将老胡踢开。在发现赵大头为一己私利利用她时,她毅然决然地选择分手。相比历史上道德败坏的潘金莲来说,李雪莲的这些品行,无疑是最有力的反抗。
  同时,李雪莲也是“法理”社会的反叛者。在她的意识里,乡土社会是应当讲求“礼俗”的,而她所呈现出来的一切荒诞,都来自于一个乡土社会不成文却亘古长存的“礼”字。在李雪莲的意识中,秦玉河撕破了口头协议转而与“第三者”结了婚,这是违背了“礼”的行为。于是,她背了半布袋芝麻,拎着一只老母鸡,扯出了马大脸他老婆的妹妹婆家的叔伯侄子,找到了法院审判员王公道,信心满满地认为王公道会替自己主持公道。李雪莲对于法律是一窍不通的,她找王公道,完全是将王公道看成了衙门里断案如神的判官。在这个讲究法律的社会,李雪莲却执着地坚持着“礼俗”社会的那一套,这显然成为社会既成规则的反叛者。从这一点来说,李雪莲是极其偏执的,她手无寸铁地向各级官员打响了力量悬殊的战役。
  由以上可见,李雪莲是无数底层人民中的一分子,却又与普通大众截然不同。她执着、叛逆、不畏权贵,她有着历史上大多女性所不具备的自我意识,这种性格对于中国几千年来塑造的奴性十足的顺民、愚民形象可谓重大突破。可以说,李雪莲代表着21世纪具有反叛个性的新型老百姓形象,她身上蕴含的独特品质使她的“小”足以演化为“大”。
  二、以官员为代表的一众“配角”(关注被忽略的“配角”)
  《我不是潘金莲》以错综复杂的情节设计,使“配角”们齐心协力,共同将小事往大事方向推动。在小说中一共出现了近十次剧情的反转,而这些反转都是由那些易忽略的“关键人物”所牵引的。首先是那个在化肥厂门口看厕所的女人。李雪莲一开始并未想到告状,而是想直接杀了秦玉河,正是在看厕所女人的劝说下转而走上了告状之路;其次,是那些替蔡富邦传达命令的人。蔡富邦的一句“把她弄走”,在层层下达的过程中变了味儿。这些命令的传达者虽未出现在小说中,却间接地扭转了小说的情节。正是在此次事件之后,李雪莲决定放弃告状转而寻求秦玉河的一句真话,也正是在此次事件之后,李雪莲被冠上了“潘金莲”的帽子,继而再次走上了上访之路。接下来的两次反转都是在牛的“劝说”下实现的。平日里毫不起眼的牛,在小说中却成为决定李雪莲告状与否的关键“人物”;另外,还有王公道、郑重的胡搅蛮缠,赵大头的温柔劝说,贾聪明的一通电话,秦玉河的死,甚至是桃园主的一句话,都对李雪莲的思想以及小说的情节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冲击。
  小说中官员官阶的层层增高,就是为了不断增加砝码使李雪莲放弃告状,而这些砝码却又成了挑起李雪莲的反抗之心的诱因。从看厕所的女人一直到序言末尾出现的那个中年男子,每个人都在影响着李雪莲的思想,每个人都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可以说,这篇小说便是由这些被人忽视和遗忘的小人物所牵引的,在这些小人物的共同作用下,一个小小的离婚案件最终演变成了政治事件。
  上述内容可见,在《我不是潘金莲》中,小事向大事的演化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李雪莲及其身边的“配角”共同完成的。刘震云通过对这个拥有独特性格的普通农村妇女的深入刻画,使人们的视线从所谓的大事件中转移过来,继而描写李雪莲二十多年的告状经历(芝麻变成西瓜,蚂蚁成为大象的荒诞事件)。他将这种真实到接近荒诞的事件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表现出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荒诞和人性的变异。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拗与勇气,这种超越历史的强力反叛,这种小人物之间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刘震云所创造的普通人所生活的世界中,逐渐构成难以挣脱的网。
  不得不承认,有些女性是备受瞩目的。她们受了委屈,镁光灯和快门便立刻冲着她们不断闪烁,人们都在关注、讨论她们。而李雪莲是千千万万的农村小人物中不起眼的一个。她受了委屈,对旁人来说就像蚂蚁和芝麻一样微不足道,她希望纠正一句话,却总是事与愿违。她是李雪莲,还是潘金莲,都与旁人无关。
  《我不是潘金莲》中一个小小的离婚案能转变为政治案,正是因为李雪莲从来都只是个被人忽略的小人物,而这个小人物却拥有一股从“无路中踩出一条路”的精神,这种精神又在他人无意识的浇灌中逐渐开出了与众不同的绚丽光芒。事实上,“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关怀小人物的命运、注重细节,这才是社会向更好方向发展的关键因素。
  ① 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71页。
  参考文献:
  [1] 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2]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作 者:杨莹,宁波大学人文與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三学生。
  编 辑:赵红玉 E?鄄mail:zhaohongyu69@126.com
其他文献
摘 要:张炜长篇小说《古船》因其宽阔而深厚的历史容量备受学界关注,小说以大量象征性意象表现了作家对于特殊历史时期的深切思考。同时,人物作为隐秘意象也值得一探究竟。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出现的几类不同人物,体会人物作为隐秘性象征意象的隐喻作用,解读作家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历史观。  关键词:张炜 《古船》 象征意象  《古船》这部小说本身充满吸引力,但为何它没有发展成一部“情节小说”呢?是因为小说审视的不是
摘 要:杨周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莎士比亚研究专家,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他中西求学的经历、广博的知识,使他在比较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时至今日,再来看他,在20世纪80年代所提出的一些方法仍具有现实意义。杨周翰先生为中国比较文学的重建和发展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世人是有目共睹的。当然,一位大家的成功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就杨先生的几个比较文学的方法问题进行归纳,以启发本人,同时也希望对他人有
摘 要:在“文革”刚刚结束的20世纪70年代末,有众多作家活跃于中国文坛,期间诞生了一大批被文学史家命名为“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创作。除此而外,还有一小众作家以创新的思维开启了巡览与触摸中国人精神景象的旅程,其中王蒙、李陀等作家的创作最为抢眼。本文就以李陀小说为关注点,展开一次探究性的回访。  关键词:李陀小说 都市平民 精神景象 巡览 触摸 回访  李陀,中国电影编剧,著名作家、理论家、文学
摘 要:依乌,是近年来崛起的一位“身”在都市的少数族裔诗歌创作者,依乌的诗歌通过“都市生命体验的书写”“诗歌题材的挖掘和丰富”、诗作中“电影拍摄技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开创了中国当代凉山彝族汉语诗歌创作“少数族裔都市写作”的先河,拓宽了中国当代彝族汉语诗歌创作的审美领域,为中国当代彝族汉语诗歌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关键词:依乌 诗歌 少数族裔 都市写作 彝族  中国当代彝族汉语诗歌从20
摘 要:纪录片《老头》是在真实性的原则下进行拍摄的,影片很好地实现了记录的真实性与导演主观性的融合。在影片的语言风格和画面剪辑效果上围绕着导演的创作原则真实地表现了这些老人们晚年的生活状态。  关键词:真实性 记录 平民化  《老头》是导演杨天乙的作品,这部作品拍摄时间历时三年。导演在1996开始拍摄,拍摄两年半,后期剪辑半年。共拍出170小时的素材,之后剪辑成94分钟。《老头》在2000年获得第
摘 要:《西厢记》是一部描绘青年男女大胆追求爱情的佳作,谱写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赞歌。女主人公崔莺莺的女性意识觉醒是故事中的一大亮点,但仍然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男权视角的烙印。本文将从叙事要素和价值中心两方面简析《西厢记》中渲染女性意识觉醒的背后暗藏的男权视角。  关键词:《西厢记》 男权 女性意识 叙事要素 价值中心  王实甫的《西厢记》历来被看作一部成功的爱情佳作,它描绘出青年女性意识觉醒
摘 要:小说集《小夜曲》将主人公雅内克和史蒂夫的生活烦恼,抑或是托尼和琳迪为之心碎的美国梦幻置身于第一人称限制性叙事视角,并通过不可靠的叙述和漂浮不定的回忆彰显了他们吉卜赛人般的漂泊人生和身份之困。作为作者一以贯之的艺术特色,文本叙述者总是企图隐匿他们的流浪之苦并以海明威式的坦然对抗内心的焦虑与失落,凭借自我身份构建行为的荒诞和可笑性建构了读者类似的文化认同,成为唯一提供情感慰藉和文化救赎的庇护所
巴黎的夜晚,寂静的夜晚。   在那间远离故乡波兰的房里,这个被称为钢琴诗人的“波兰的孤儿”,孤独静坐在那架漆黑的钢琴面前。白色的墙,发光的天花板,挂着雪白薄纱窗帘的窗户。窗外,开满玫瑰的花园飘来缕缕芳香;夜空中勾出一笔淡淡的黄月。   他修长的手指灵活地敲出一段美妙的旋律,动听的旋律从他指间飘飞,使这座古典的建筑以及它周围的一切事物都被深深的陶醉了。   他弹了一曲《幻想波兰舞曲
摘 要:本文从电影版《日出》切入,通过对陈白露、李石清等有代表性人物的简要分析,控诉了20世纪30年代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也揭示了女性在旧社会的悲惨命运。同时,通过电影对剧本的改编,简要分析了电影较之戏剧的进步和成功之处。  关键词:《日出》 人物分析 电影改编  《日出》通过描绘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旧社会大都市的生活,控诉了旧中国“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极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富人们过着黑暗糜烂、纸
摘 要:《清平调词三首》为李白名作,诗其一起首二字通常作“云想”,但亦存“叶想”一说。“云想”与“叶想”对诗歌内容理解差别甚大,关系到组诗构思、体裁甚至主题的判断,孰为李白诗原本,实有必要辨析之。  关键词:李白 《清平调词三首》 云想 叶想  《清平调词三首》是李白供奉翰林期间名作,今录南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全诗如下: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