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课程生成性资源对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作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sj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生成性资源主要是指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课本教材上的资源充分结合在一起,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生生之间及师生之间所产生的思想启迪、情感感知等,这些新问题及新情况的出现使得课堂变得更生动鲜活,充满灵动性与趣味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历史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教材内容,更要注重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历史教学有效进行的基础,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阐述了有效开发初中历史课堂生成性资源的途径,旨在进一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关键词: 课堂生成性资源 初中历史 教学效率 提升作用
  课堂生成性资源主要是指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课本教材上的资源充分结合在一起,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生生之间及师生之间所产生思想启迪、情感感知等,这些新问题及新情况的出现使得课堂变得更生动鲜活,充满灵动性与趣味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历史学科本身具有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在具体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老师必须有效抓住课堂生成性资源,将其充分利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历史教学中枯燥与死板的弊端,为学生营造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全面综合性发展,进一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笔者阐述了有效开发初中历史课堂生成性资源的途径,旨在进一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一、营造开放性与民主性的课堂氛围
  传统课堂是死板的,没有生机的,主要是以老师教授知识为主的填鸭式教育,这样的教学环境不利于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大大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具体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为学生营造生动、和谐,具有开放性与民族性的课堂氛围,为开发及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提供前提与基础。心理学表明,当一个人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思维就会变得活跃起来,从而使自身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营造充满活力的且具有民主性与开放性的课堂氛围能够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内心的各种想法自然地流露出来,与老师的思想发生碰撞,进而促进生成性资源的形成。在营造课堂氛围的过程中,老师要适时地转变自身角色,从传统的知识教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协助者,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友好的关系,尊重学生的意见与观点,从而进一步鼓励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中积极踊跃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信任、平等、关爱与激励,大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历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辛亥革命这一课时,老师应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分析并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从不同方面发表自己的观点。针对观点错误或者片面的学生,老师应该给予鼓励并将其观点补充完整,针对观点新奇又正确的学生,则应给予表扬与赞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感受到尊重、平等及民主的学习氛围,也使得精彩的课堂中出现无限的可能性。
  二、善于捕捉并巧妙利用生成性资源
  初中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均未完全形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这种状况,老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与监督,巧妙地抓住学生产生的种种课堂意外,将学生偏执的思想引领到正确的轨道上,从而激发新的思维与观点,促使课堂动态生成。具体来说,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及独特感受,对待学生的缺点及错误行为进行适当教育与引导,而不是给予过激的批评与打击,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捕捉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将正确的、新奇的思想不断放大,层层引导推进,进而形成生成性的资源,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比如,在讲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一课时,对李鸿章进行评价时,有学生认为李鸿章是危害民族利益的人,有学生认为李鸿章签订条约是无奈之举。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让持有正反观点的两方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对他们的讨论及观点做出总结。整个过程层层推进,无意中开发了学生动态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学会用辩证、客观的态度分析历史问题,从而以正确的标准评价历史人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进一步升华学生的价值观、人生态度及情感体验等。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每一个奇思妙想的观点,并将其扩大,适时地启发学生并引导学生,及时利用学生错误或者正确的观点,灵活地驾驭课堂。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历史教学活动
  传统历史教学是枯燥无味的,老师教授的知识完全依赖课本教材,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与热情,降低历史学习效率。因此,老师要充分抓住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课本教材教学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样的历史教学小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比如在讲到黄海海战邓世昌的历史故事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表演与模仿的形式将经典历史故事演绎出来,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历史并领悟历史,感受到邓世昌的悲壮及爱国情怀,这样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进步与成长。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历史故事用视频、音乐、图片等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历史故事更鲜活生动,真实地感受历史面貌与精神,在观看视频或者图片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提出自己的疑虑与观点,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也使课堂的生成性资源被充分利用。此外,老师还可以在有条件、有时间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或者纪念馆,使学生面对面地直接感受历史,并在体验与反思中不断升华自我,使自己历史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发现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进一步地启发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课堂的生成点。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历史的想象中更善于思考,大胆设想并大胆质疑,这样能为在历史课堂上形成生成性资源奠定基础。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及广泛知识面的学生往往喜欢提出各种问题,比如在讲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程时,老师让学生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在历史上的地位,有学生回答:“太平天国是一场灾难性的运动,它使清政府更加的落后。”从这一回答中看到了学生考虑事情的片面性,没有从客观方面正确看待整个问题。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并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笔者提出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如果你是洪秀全,你在当时那个历史时代会怎么做?针对这个问题,学生展开激烈讨论,讨论结束后,学生会产生许多不同观点,这些观点全面涵盖了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客观整体的评价,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看来,要培养学生自身的观察能力及思考能力,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历史知识,还需要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将这些都充分结合,有针对性地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能够很好地促进生成性资源的开发。
  在新课程改革下,将传统历史课堂转变为动态生成的课堂势在必行,从历史教学本身的价值看,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态思维,又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历史课堂教学更丰富多彩。在今后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不断总结以往的经验与教训,创新与改革教学观念及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平等和谐且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洪义清.把握课堂教学中的“意外”——谈初中历史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文教资料,2013,14:189-190.
  [2]王恩科.有效开发初中历史课堂生成性资源的途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06:14.
其他文献
摘 要:财务管理在水利科研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保障和支撑作用。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财务管理要管好管出成效,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当前水利科研院所财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水利;科研院所;人才队伍建设;SWOT分析  SWOT 分析法是20 世纪80 年代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海因茨· 韦里克所提出的,将主体内外部条件的相关情况进行概括,分
摘 要: 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要求学校调整评价制度,要求教师转变自身观念与提高业务素质,要求教学中以教学内容、教师特点、学生特点为依据整合相关材料。  关键词: 多媒体 高中历史 教学运用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历史教学,给传统的教学注入新内容,改变传统教学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单调,优化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要求教师调整自身角
摘 要: 教学环境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有重要影响。如何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情境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为教师提供了创造良好教学环境的方法。本文从情境导课能力、情境授课能力和情境结课能力三个方面叙述了情境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 情境导课 情境授课 情境结课  德国有位学者曾经说:“将十五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将十五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思想品德课程理念、教材的呈现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的教育理念,教材的呈现方式由原来的“教本”向“学本”转变,教材内容也呈现出情境化、生活化、活动化的特点。为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注重学生的行为实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情境创设要突出生活化的要求。思想品德课程是以初
随着新课程改革与实施的全面推进,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考查达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考试说明》明确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但在当前的历史学科教学中,学生在提取材料信息方面却存在一定的误区,笔者就这一现象做了探索。  一、高中生在历史材料中提取错误信息的原因分析  (一)提取信息不全面  1.粗枝大叶,浅尝辄止。  学生在考试中容易犯粗心的毛病,看到比较熟悉的题目或关键词时往往头脑发热,不能冷静思考,也不会认
摘 要: 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思维习惯,提高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高中历史素养,实现学生对高中历史知识的全面、整体把握。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多元思维 设计启示c  我国高中历史教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倡课程资源的充分结合,在学生主体思维的提示下,进行高中历史知识的探究与思维创新学习,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如何提高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加强学
中空二氧化硅纳米粒是具有空心球结构的纳米材料,其熔点高、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无毒,最大的优点就是具有超大的内部空腔及纳米级别的硅壳厚度,可以封装较多的药物,因而可作为药物
摘 要: 高中历史地图已成为高中历史教学有力的辅助性教学工具,通过特定的符号将历史人物在军事、文化、政治领域充分展现,使人们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历史地图中涵盖的大量信息结合教学,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能力。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历史地图 活化策略  高中历史地图是对历史史实的原来面貌的反映,是与历史事件与活动密切相关的地域与空间分布,它涵括历史过程中的经济、政治、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