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思维引导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lazy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思维习惯,提高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高中历史素养,实现学生对高中历史知识的全面、整体把握。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多元思维 设计启示c
  我国高中历史教学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倡课程资源的充分结合,在学生主体思维的提示下,进行高中历史知识的探究与思维创新学习,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如何提高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加强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和比较、归纳、概括等活动,需要教师用多元的思维,对历史教学进行多维的分析与设计,从多元的视角进行历史教材隐性内容的挖掘,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历史认知水平,进行大胆的增减与重构,从而培养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多维思考习惯,提高历史探究和创新能力。本文从多元思维的视角出发,以高中历史人教版《探索生命起源之谜》一课为索引,进行历史资源的多元思维探究,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开发,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多元思维解读的概念界定
  多元思维即立体思维,它是相对于平面思维而言的一种状态,它脱离单一、一元化的状态,以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为特点,进行问题的探究与思维的拓展,在人类所特有的思维精神活动中,多元思维注重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在人类自觉状态下的全息思维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并在多维思考的过程中提升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二、多元思维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1.多元思维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主体的主动学习方式,在开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中要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多元思维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习惯,通过教师的规划设计策略,指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使学生在开放的、多维的思维状态下,对历史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突破原有的思维限制和禁锢,进行历史课堂学习的自由思维拓展。
  2.多元思维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是优化与整合的需要
  高中历史知识教学不能单纯用结论总结式的方式加以传授,而要在教学过程中,用多元的思维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历史形态进行分析,要对阶段性的历史史实进行特征性的把握,并在多元思维的角度下思考与整合,实现对历史整体事件过程的全面把握,并进一步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剖析。尤其在高中历史课程的“专题史”体系教学中,要有多维的思维,在对历史史实进行总体的、全面的把握之下,进行专题史的合理性学习。
  三、多元思维引导高中历史教学的设计启示
  以高中历史人教版《探索生命起源之谜》一课为例,进行多元思维的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内容;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不同意见的原因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首先,用当今世界生命起源的四种不同观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按照不同的层次,设计三个不同的探究性问题:
  问题探究1:为什么神创说可以成为生命起源的共识并且得以流传至今?
  问题探究2: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的历史条件与背景如何?
  问题探究3:达尔文进化论对于社会和历史的影响是什么?
  问题探究4:进行达尔文进化论的拓展研究
  上述探究性问题逐层深入教学的过程,为学生的开放性、多元思维提供了极大的空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问题的多元思考和多元解答,并根据自己的独立思考,逻辑地得出自我的主张和判断,这是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培养的关键,也是学生高中历史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首先,要具有多元思维教学意识和策略。教师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历史精神”,获得“历史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拥有多元化的思维教学方式和意识,以学生阶段性的知识发展特点为基准,进行课程资源的适当拓展与整合,用开放的态度、个性化的历史解读,对学生进行多元思维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
  其次,要注重历史史料的结合运用。历史史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解释历史,在对历史重构的过程中离不开史料的结合运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恢复历史本来的面貌,在对史料“活化”的运用中,增强历史的情境真实感,突破时空的限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在历史史料结合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史料的解读,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和总结,将史料的“再认再现”升华到“活学活用”的境界,培养学生多元思维下的问题解决能力。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观念下,高中历史教学要将多元思维引用到历史教学中,用批判性的思维、开放性的思维和反思性的思维,对历史知识进行重构和整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多元思维能力和水平,提升学生的高中历史素养,实现对高中历史知识的全面、整体把握。
  参考文献:
  [1]晏冰.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J].新一代(下半月),2014(9).
  [2]斯庆巴特尔.高中历史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30).
其他文献
肺是否健康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一般而言,肺部出现问题,身体会出现一些症状,如果没这些症状,说明肺还算健康.rn呼吸困难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肺部病变会引发呼吸困难.因此,建
期刊
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是聚合优化“源-网-荷-储”协调发展的新一代智能控制技术和互动商业模式.针对虚拟电厂内部资源和外部市场对竞标策略的互动影响,提出了考
摘 要: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进步和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社会的发展即目前政治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各位教师在教学中的共同追求的目标。作者依据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有效性 提高措施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不断嬗变。体验教学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感知历史生成与结构特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的关注。本文针对历史体验的现实要求,从着眼目标,构建基于学情的内容;师生互动,创设学生体验的参与情境;尊重学生,优化学生体验的良好氛围;创新评价,激发学生体验的内在活力等方面入手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历史课 体验教学  随着高中教育改革的持
为促进微网间的能量互济和协调控制以及平抑微网与配网之间的功率波动,文章提出了可交易能源(transactive energy,TE)框架下的微网群动态电能交易策略.首先,设计了基于可交易
摘 要:财务管理在水利科研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保障和支撑作用。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财务管理要管好管出成效,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当前水利科研院所财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水利;科研院所;人才队伍建设;SWOT分析  SWOT 分析法是20 世纪80 年代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海因茨· 韦里克所提出的,将主体内外部条件的相关情况进行概括,分
摘 要: 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要求学校调整评价制度,要求教师转变自身观念与提高业务素质,要求教学中以教学内容、教师特点、学生特点为依据整合相关材料。  关键词: 多媒体 高中历史 教学运用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历史教学,给传统的教学注入新内容,改变传统教学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单调,优化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要求教师调整自身角
摘 要: 教学环境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有重要影响。如何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情境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为教师提供了创造良好教学环境的方法。本文从情境导课能力、情境授课能力和情境结课能力三个方面叙述了情境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 情境导课 情境授课 情境结课  德国有位学者曾经说:“将十五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将十五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思想品德课程理念、教材的呈现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的教育理念,教材的呈现方式由原来的“教本”向“学本”转变,教材内容也呈现出情境化、生活化、活动化的特点。为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注重学生的行为实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情境创设要突出生活化的要求。思想品德课程是以初
随着新课程改革与实施的全面推进,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考查达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考试说明》明确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但在当前的历史学科教学中,学生在提取材料信息方面却存在一定的误区,笔者就这一现象做了探索。  一、高中生在历史材料中提取错误信息的原因分析  (一)提取信息不全面  1.粗枝大叶,浅尝辄止。  学生在考试中容易犯粗心的毛病,看到比较熟悉的题目或关键词时往往头脑发热,不能冷静思考,也不会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