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英语中长难句的分析和教学策略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cam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为英语学习中的重难点,长难句以其冗长的句子、复杂的结构长期困扰着学生。本文以英语语法中三大基本句型为基本框架,以我校大二英语专业专科生使用的综合英语教材《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中的长难句为例,对其结构作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以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路。
  【关键词】长难句;基本句型;主干结构;分析;教学
  【作者简介】谢苗苗(1986-),女,四川达州人,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语法、语言学。
  英语长难句一直是外语学习中的重难点。中英两种语言分别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两者在语法方面差异较大。英语注重语法结构,有严格的曲折变化和句法结构,这对中国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无论是在英语专业课上还是在各类英语考试中,随处可见长难句的身影。复杂的句型结构和冗长的句子,让学生望而生畏。大多数学生在遇到英语长难句时,无法保持清醒的头脑,过分注重生词或者语法点等细节问题,而忽略了整体句式结构,导致他们对句子的理解有失偏颇。句子中心意思没有建立在句子框架的基础上,而是将每个单词的中文意思生硬地拼凑在一起,与原句的逻辑相悖。如何在课堂上正确引导学生对英语长难句的理解,是英语教学中值得探究和深思的问题。
  一、英语长难句
  《现代英语语法》将英语中的句子分为三大类:简单句(simple sentence)、复合句(compound sentence)和复杂句(complex sentence)。簡单句包含一个分句;复合句包含多个分句,各分句通过并列连词来连接,如and,but,or等;复杂句也包含多个分句,各分句通过从属连词来连接,如if,although,when等。其结构分别如下:
  Simple sentence
  subject verb object
  e.g. I will fire you.
  Compound sentence
  (subject verb object) and/but/or/... (subject verb object)
  e.g. You are late again and I will fire you.
  Complex sentence:
  main clause(subject verb object) if/although/when/who/... subordinate clause(subject verb object)
  e.g. I will fire you if you are late again.
  何为英语长难句?《柯林斯语法大全》中指出,长难句指的是字数较多、结构复杂、容量较大、理解分析有难度的句子。杨建梅、舒静在《浅析英语长难句的翻译方法》中将英语长难句定义为“一个句子中包含很多修饰语,例如除了主语、谓语、宾语外的其他从句、词组等。这些定语和状语可能包含了其他的修饰语,构成了复杂的长难句的结构”。
  笔者认为,无论句子有多长,结构有多复杂,绝大多数英语长难句最终都能回归到英语三大基本句型。和复合句、复杂句不同,简单句虽然只包含一个从句,但它也可以通过结构中主要成分的复杂化和修饰成分的增加成为长难句。因此,本文将在这三大基本句型的框架内,分析综合英语课堂中的英语长难句。
  二、句式分析
  本文选取了我校大二英语专业专科生使用的综合英语教材《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中的长难句作为例句,在英语三大句型的框架内进行分析。这些句子包含的单词数量均在30个以上,内容丰富,结构复杂,是学生在句型分析、句意理解以及翻译时容易出错的典型例句,具有很高的挑战性。
  1. 复合句。
  例句1:The relaxed atmosphere of the previous term, the ball games, the boating and the parties had disappeared, and we began to get heads down, studying late, and attendance of classes rose steeply.(Unit 1)
  例句1中有非常明显的并列连词and,属于英语中的复合句。与典型复合句稍有不同的是,本句中有两个and,连接三个分句,分别为sth. had disappeared、we began to do 和attendance rose steeply、这三个分句的结构分别为SV,SVO和SVA。第一个分句的谓语很简单,主语稍显复杂,由4个并列的名词短语构成:The relaxed atmosphere、the ball games、the boating和the parties。第二个分句主干也很清晰,后面的studying late为现在分词做伴随状语。最后一个分句最简单,除了主干,只有介词短语of classes做后置定语修饰主语。总的来说,英语中的复合句非常容易识别,其并列的句型特征也使其在长难句分析理解中的难度大大降低。
  2. 复杂句。
  例句2:As the days became shorter, the land was teeming with helpers picking the fruits and rounding up the windfalls to take to the house, or to the market in town. (Unit 4)
  例句2是非常典型的复合句,句首的连词as引导时间状语,主句the land was teeming with helpers句型为SVC。其后的部分均为helpers的后置修饰成分,主要为两个并列的现在分词短语picking the fruits和 rounding up the windfalls。以上分析思路对大多数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是能通过独立思考完成的。而剩下的动词不定式“to take to...”是成分分析就非常有争议了。大部分学生认为该不定式作目的状语,而笔者认为其作后置定语修饰fruits和windfalls,因为动词take的用法一般为“take sth./sb.somewhere”,而to take to the house、or to the market in town中take的宾语明显缺失,而前面的fruits和windfalls恰好与其是动宾关系,类似的例子有“I have something to say”。当然无论是把“to take to...”理解成目的状语还是后置定语,都不会影响对原文整体意思的理解:四周的土地上全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帮工们采摘水果,并把地上被风吹落的水果集中起来,然后送到庄园或是运到镇上的市场去卖。相反地,在句子翻译中把后置定语处理为目的状语,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3. 简单句。
  例句3:We celebrated Christmas, but one week after 25th December, when you might find beautiful bows and wrapping paper which people had thrown away and Christmas trees on the road which still had most of their needles. (Unit 2)
  该例句长度适中,大多数英语专业学生能很快找到该句的主干为when前面的部分,即“We celebrated Christmas, but one week after 25th December”,有的学生看到主干部分出现了连词but,立马判断该句为复合句。但这里的but后面跟的是一个时间状语“one week after 25th December”,并非连接两个并列分句,所以该句仍然为简单句,句型为 SVOA。而when引导的定语从句主要修饰“one week after 25th December”。但仅仅找出主干远远不够,when引导的定语从句内部结构也相当复杂,在该例句中,并非主干成分,即主动宾成分复杂,而是修饰成分导致其复杂性。通过反复推敲不难发现,定语从句主干为“you might find sth”,即SVO句型。find 的宾语为“bows and wrapping paper and Christmas trees”,并分别带有各自的修饰成分。此时句子的大意也就呼之欲出:我们也庆祝圣诞,但总是比12月25日要晚一个星期左右,那时可以捡到完好的蝴蝶结和包装纸,以及圣诞树。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包括英语专业学生,总是下意识以偏概全地认为when、where引导的所有从句都是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因为when表示时间,where表示地点,教师应及时予以纠正。无论是学习词汇还是语法,都不是根据其对应的中文意思来判断词性和用法,而是要放到语境和结构中去灵活辨别,因为英语是重形的语言体系。如例句3中的when就不是引导时间状语从句,而是定语从句。如在“I don’t know when we should start”中,when引导的是宾语从句。再以where为例,在“He put on his clothes, and went down to the Christmas tree, and the sun was creeping up to where the star had been” 中,where引导宾语从句而不是地点状语从句。
  例句4:He had never been to Joan’s restaurant, but knew it by reputation, not because of the food, which had usually been maligned, or its orchestra, which had a guest slot for a movie director who played trumpet, but because of the stellar quality of its guests: actors and actresses, diplomats, statesmen—anyone who was anyone in the city.(Unit 5)
  例句4篇幅非常長,大概包含56个单词,其中不乏大量生词,是教材第五单元的重难点。这句话应该被划分到三种基本句型的哪一种呢?有的观点认为是复合句,因为有连词but,但是它连接的并不是两个带有SV结构的完整分句;有的认为是复杂句,因为后面有because of表原因。但是判断语法成分并非根据词汇意思(如同前文提到的when, where),because of 是介词,不是连词,后面接的不是从句,而是名词food,orchestra ,quality作宾语,所以笔者将其划分为简单句,主干为“He had never been to Joan’s restaurant, but knew it by reputation”,后面的所有内容为状语,其结构可以简化为“not because of A or B, but because of C”,其中A、B、C分别带有各自的修饰成分,译为:之前他没来过乔安餐厅,但对它却早有耳闻,倒不是因为菜品屡遭恶评,也不是因为音乐由导演客串演奏,而是因为宾客众星云集。
  通过对教材例句的分析不难发现,英语长难句的复杂性多数是由句中大量的修饰成分导致的。在学习过程中,如能理清思路,在英语三大基本句型的框架下划分句子结构,分清主要成分和修饰成分,很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教学策略
  调整心态。前文提到学生遇到英语长难句的第一反应就是慌乱,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弱化长难句的复杂形象,让学生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告诉学生无论是何种形式的长难句,几乎都逃不出简单句、复合句和复杂句这三种句型的框架。静下心来,先找主干成分,再找修饰成分,理解自然不成问题。在学习长难句时,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或是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被动接受老师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正面鼓励。然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理解方面出现的问题而进行讲解,明白学生的问题所在,因材施教。问题解决以后,再次强调长难句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激发他们对长难句的学习兴趣。
  反复朗读。朗读句子仅适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尤其是有课文录音,可以模仿跟读的情况下,如果在做题或是考试过程中则可以采取默读的形式。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英语长难句句子冗长,结构复杂,很少有外语习得者在看完长难句后,立马就能轻轻松松识别句子结构进而理解句意。第一遍不行,就继续读第二遍第三遍,通过语音中的停顿和重音,能够帮助学生断句,理清句子主次信息,定位关键字词,进而领会长难句所要传达的意思。如 “ It’s usually recognized by the warnings if you don’t pass it on to others, and by the use of capital letters”这句话不算太长,只读一遍的话,句子结构和句意似乎都不是那么清晰。通过反复朗读,会发现by这个单词由连词and连接,在句中出现了两次,因而在朗读过程中会不自觉地重读,那么相应的句子结构就很明显了“It’s recognized by...and by...”,可译为“通过警示和大写字母来识别它”。而如果只是单纯地浏览这个句子,也许会发现by的重复出现用时就相对长一些,因为两个by之间隔了大约10个单词,视觉上干扰了句子主干的提取。   夯实语法。首先要让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有清晰的认识,明白其与汉语的巨大差异,尽力减少母语的负迁移。英语有其专门的语法结构和基本句式,我们学习的书面英语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变体,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词汇还是语法,一定要放到语境中去学习和运用,而不是让其受到汉语思维的干扰。笔者发现,很多英语专业学生在词汇学习的时候,过度片面地注重单词拼写和对应的中文意思,而忽略了单词的词性和用法,就算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单词词性,但在实际运用的时候却总是错误百出,忽略了单词词性的正确运用和英语句式结构。如“I against this/I disagree this”“There have a hot discussion”“The government in big cities to putting a tax on it”“We more pay attention to this problem”這些句子都是笔者在课堂上搜集到的学生易犯的典型错误,归根结底,学生的外语习得只停留在教师输入这个阶段,主观能动输出远远不够。过于重视词汇对应的中文表达,忽视了英文的语法结构,所以笔者让学生在句子、段落、篇章中去学习词汇,多多摘抄例句,以此创造一个良好的外语环境。在《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课后练习中有collocations这道题型,如confront这个单词,该题会先给出单词的英文解释,再给出若干包含confront的问句,让学生回答,如“Were you confronted by somebody asking for something last weekend?”“What is the whole world confronted with now?”。学生通过自身经历来回答这些问题,不仅能更加快速地记住单词意思,还能熟悉其用法,甚至还可以通过课堂问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可谓一举多得。学习语法也不是单纯地记住理论,而是要学以致用。与其死记硬背,还不如多读例句。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法时,所做的笔记都是密密麻麻的中文规则,往往事倍功半。从例句入手引入语法规则,再及时结合相关练习,以例句为主、规则为辅,才是语法学习的灵魂。如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的词汇语法选择题,就会经常考查学生对句子成分的分析。除此之外,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句子翻译、写作都会考查学生对句型的掌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结语
  针对学生在学习长难句时遇到的问题,本文从英语三大基本句型出发,以教材中的长难句为例,对其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但学习语法和句子结构,最终目的不是死背理论将其归类,而是在语法的指导下理解并运用,这才是学习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Simon Greenall,文秋芳.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2]李基安,王望妮.现代英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3]杨建梅,舒静.浅析英语长难句的翻译方法[J].青年文学家,2016 (12):143.
  [4]刘荣生.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长难句的课堂教学设计[J].高考(综合版),2016(6):194.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近些年来,线上教学模式逐渐走进教育领域,而这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国的英语教育。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传授正常的教学知识以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意识,以此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素质,为后期更高阶段的英语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使学生将来步入社会以更高的英语水准应对未来社会的高要求。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摘要】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代表作家霍桑的《红字》与澳大利亚当代作家考琳·麦卡洛的《荆棘鸟》有很多相似之处:两部作品都是讲在人性的压抑下,爱情与宗教产生的矛盾,但即使是宗教那巨大的精神控制力也難以压抑住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本文分析了不同时代背景下教士的爱情故事的发展脉络,重点阐述了两个女主角对于爱情的不同抉择。  【关键词】爱情 宗教 矛盾 抉择  《红字》与《荆棘鸟》两部小说都讲述了宗教背景下
【摘要】微课作为目前的教学的新方式,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现在“信息化”发展的环境下,将微课引入各高校英语教学,其实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介绍微课的概念基础上,同时还从微课产生的背景、微课对高校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具体体现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关键词】微课 英语 信息化 特征  一、微课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1.微课的基本概念。微课是由国内外教学实施人员提出并推广的,微课突破了
【Abstract】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 nowadays, in which family 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so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explore the discrepancies of family co
【摘要】近年来,教育部门开始对各个阶段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进度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而随着改革工作的展开,越来越多的教学工具和学习方法也逐渐出现。微课作为其中之一,为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极大便利,尤其是在高中语法教学中,由于其自身的教学特性,更是让微课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微课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的容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消除英语学科自身的枯燥性,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语法的乐趣,这一学习工具可以减
【摘要】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沟通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沟通障碍经常阻碍国际商务英语的有效沟通。本文主要探讨沟通过程中的沟通模式和国际商务环境下的沟通障碍。沟通过程涉及到发送者、信息、编码、渠道或媒介、接收者、解码、反馈、障碍和语境。通过分析沟通障碍是如何影响沟通过程中各个要素的,作者试图找出消除各种沟通障碍的方法。最后,为了最终达成有效沟通的目的,作者试图提出商务英语环境下消除
【摘要】有效性一直是教学一线的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随着各新课程理念的渗透。英语课堂的有效性已经远远跟不上原版教材的适用。有效的课堂不真实,它只是真实而具体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构造。针对真实性。本文从教学设计、课堂环境、教师行动及文化因素等诸多方面,让我们感受我们中国的英语课堂的真实性可以是什么样的。  【关键词】有效 信念 创新 教师行动 真实 交际 文化  说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我记起了以前走教的一堂
【摘要】职场英语改革势在必行,对学生的评估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学生实际,本文从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化、方法多样化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对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更准确全面的评估方法。  【关键词】评估 改革 多元化  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人至少有8种智能,在这8种智能中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值反映,而是对多维度、综合能力的体现,因
网络信息技术对当今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促使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课堂结构等方面适应时代要求,对教师而言,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堂结构已势在必行,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提升课堂效率的必由之路。如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课题。  我在必修1《定语从句》的教学中,进行了信息技术与英语语法教学整合的尝试。  一、语法教学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越来越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开放,但自主开放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如果课堂上只有“学生自主”而没有“教师点拨”,只有“放”而没有“收”,让学生学到哪里算哪里、学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这样的课堂是平面的、浅层次的、低效的。教师永远是学生学习的导引者,如果或缺了教师适时有效的点拨和引导,就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有效点拨呢?  【关键词】初中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