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孝文化图像探究

来源 :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m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初,虽有孝行却没有孝道观念与相关理论,佛教的孝文化是在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中完善发展起来的。在此过程中,佛教积极吸收了儒家孝道的思想,但由于哲学理念的不同,中国佛教孝道文化与儒家的孝道文化在孝的内容、行孝的方式、行孝的对象、行孝的目的,以及孝文化的传播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内容,这一点在大足石刻孝文化图像中有着明显的体现。
其他文献
维摩诘造像是魏晋南北朝佛教美术的重要类型。北朝最早在十六国时期零星出现菩萨或佛陀形态的维摩诘造像,但未形成定式,且很快被南朝传入的,以玄学名士为原型的同类造像取代。本文结合北朝佛教崇尚禅修、南朝佛教崇尚义理的信仰分野,梳理在南朝传入的同类造像影响下北朝维摩诘造像形态演变的大致轨迹,揭示南北佛教间的互动。在此基础上,本文探究在接受、汲取南朝维摩诘造像过程中,北朝佛教造像如何消弭自身禅修传统与南朝义理风尚之间的差异,并与后者渐趋融合,最终促成禅(禅修)智(义理)兼弘的格局。
在西方绘画思潮的影响下,中国水彩画艺术的边界不断延伸,绘画题材与创作态度也愈加丰富、包容.但在传统认知里,水彩画因其水的流动性、颜料的透明性等特质,不宜制作大幅作品,
期刊
一、“藏”之线索盛唐王昌龄在其《诗格》中,将诗人的审美体验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物境”停留在对自然景物见之、触之、记于心的状态;“情境”则是带着个人喜、怒、哀、乐的情感去欣赏景,遂进行思考得到感情深化;而“意境”立足于个人的生活境况或主观思想,通过山水表达真实的意图,令心有所得。尽管该定义与如今“意境”在艺术境界中的定义颇有差距,但其“神之于心”的把握方式是相似的,都属于主观体验的范畴。
20世纪40年代以来,延安枣园成为艺术家表现革命圣地的重要题材。其经艺术家的实地写生、图像再造与艺术符号的凝练,在美术史的图像建构中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走向革命胜利的精神意涵。本文以不同时期枣园题材美术创作为例,探讨在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影响下,艺术家们以积极、自觉的创作意识融入中国革命的历史语境中,在“枣树——窑洞明灯”的符号意象中探寻“东方欲晓”的精神指向,通过图像引证,揭示美术作品的风格演进与发展历程。
炎炎夏日,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为贯彻深圳市宝安区委区政府有关“增强疫情防控一线力量”的有关部署,区文联高度重视、积极抽调精干小分队赴石岩街道应人石社区严格执行防疫任务,协助社区开展“全民核酸”工作,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绿码有问题,找红马甲”。  在现场,身穿红色马甲的区文联小分队或穿梭在熙攘的人群之中,或被社区居民团团包围,不停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体温测量、信息登记、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知
期刊
人生往往是由许多不经意间的偶然串联而成的,这种偶然间的决择,有时会改变人  冉茂列  冉茂列,贵州思南人,1999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贵阳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贵州省文联委员,贵州省美协常务理事,贵州省青年美协副主席,贵州省工笔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贵阳市文联委员,贵阳市美协副主席,贵州省第三批“四个一批”人才,贵阳市第二批市管专家,政协贵阳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国
期刊
鲜红党旗,是朝霞点燃的一团火,令无数的目光,在凝聚的一刻奔腾.rn大型雕塑《旗帜》高高飘扬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外.广场上,五大主题雕塑雄伟矗立,震撼人心.《旗帜》气势如
期刊
人物国画《光辉岁月》、山水国画《绿水青山》、中国画(重彩)《聆听春天》……10幅国画作品将亮相《伟大的丰碑》主题展览.在本次展览中,六位全国国画名家和四位深圳本土国画
期刊
张民军  字梵川,1958年出生于湘西丹青,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7年结业于北京荣宝斋画院方增先冯远人物画工作室,2009年进修于刘大为人物画工作室,2012年加入“水墨家园”创作班,师承陈钰铭老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香港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香港书法家协会永久会员。  擅长国画人物和篆刻、书法。写意人物画多次入选各大画展,其中《移步不换形——为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造像
期刊
你站立的位置  曾是沼泽,曾是沉默的刺  你站立的位置  我经历过苦楚疼痛  还有无法剔除的岁月  在一片云彩的后面  阳光给你热烈、无声的掌声  开启深凿人生的爱恋  在我来过的地方  我已标注  你站立的位置  季节涂满了色彩  且变换着  不过所消耗的  是我愿意付出的余生  树叶想飞  把命交给修行的枝条  哪怕是在危崖  抑或是在孤峰  也踮着脚尖  看众鸟高飞  因为风  因为落在枝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