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旗帜为理想而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户外大型主题雕塑《旗帜》创作谈

来源 :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iiuuffuuyyaa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鲜红党旗,是朝霞点燃的一团火,令无数的目光,在凝聚的一刻奔腾.rn大型雕塑《旗帜》高高飘扬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外.广场上,五大主题雕塑雄伟矗立,震撼人心.《旗帜》气势如虹,深刻反映出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rn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以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谱写国家发展的壮丽史诗与伟大征程,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树立起一面巍然的旗帜.《旗帜》雕塑通过深刻理解党的基本内涵,以雕塑艺术形式刻画党的光辉形象、彰显党的时代使命,在创作过程中力求做到四个契合:第一,与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中国共产党的初心相契合;第二,与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所倡导的文艺为人民大众的最朴素的审美相契合;第三,与党史馆周边的空间、环境相契合;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党旗的造型、尺度、空间、精神指向要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相契合.
其他文献
“吾昔时见'我用我法'四字,心甚喜之.盖为近世画家专一演习古人,论之者亦且曰某笔肖某法,某笔不肖可唾矣.此皆能自用法不已,超过寻常辈耶.及今番悟之,却又不然.夫茫茫大盖
期刊
一rn写意油画的方法论建构无疑是伴随中国油画本土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学术命题,这也是几代油画家探索中西文化融合的学术理想.朱沙花卉题材静物画的个人创作语言的形成,无疑是
期刊
纪念碑雕塑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意识形态、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苏联解体以来的纪念碑雕塑见证了苏俄社会政治体制剧烈的转变。相对于苏联纪念碑雕塑的传统而言,这一时期的作品展示出对个体语言探索的当代化和艺术观念转变的广泛性,足以体现当代纪念碑雕塑的整体发展形势。本文将以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纪念碑雕塑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艺术特征、审美意识以及艺术观念等方面探究当代俄罗斯纪念碑雕塑的发展变化,剖析新时期纪念性艺术的创新实践,为我们了解当代俄罗斯纪念碑雕塑的发展趋势提供一个客观视角。
弗拉基米尔·塔特林(Vladimin Tatlin,1885—1953)是俄国前卫艺术的领军人物,也是当时政府部门的艺术负责人,他带领着众多艺术家积极投身新社会的建设,创作了一大批反映和符合社会生产发展需求的艺术作品。他以材料、形体和空间转换为主要元素创作的作品颠覆了俄国传统绘画和雕塑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开了构成主义之先河。
维摩诘造像是魏晋南北朝佛教美术的重要类型。北朝最早在十六国时期零星出现菩萨或佛陀形态的维摩诘造像,但未形成定式,且很快被南朝传入的,以玄学名士为原型的同类造像取代。本文结合北朝佛教崇尚禅修、南朝佛教崇尚义理的信仰分野,梳理在南朝传入的同类造像影响下北朝维摩诘造像形态演变的大致轨迹,揭示南北佛教间的互动。在此基础上,本文探究在接受、汲取南朝维摩诘造像过程中,北朝佛教造像如何消弭自身禅修传统与南朝义理风尚之间的差异,并与后者渐趋融合,最终促成禅(禅修)智(义理)兼弘的格局。
在西方绘画思潮的影响下,中国水彩画艺术的边界不断延伸,绘画题材与创作态度也愈加丰富、包容.但在传统认知里,水彩画因其水的流动性、颜料的透明性等特质,不宜制作大幅作品,
期刊
一、“藏”之线索盛唐王昌龄在其《诗格》中,将诗人的审美体验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物境”停留在对自然景物见之、触之、记于心的状态;“情境”则是带着个人喜、怒、哀、乐的情感去欣赏景,遂进行思考得到感情深化;而“意境”立足于个人的生活境况或主观思想,通过山水表达真实的意图,令心有所得。尽管该定义与如今“意境”在艺术境界中的定义颇有差距,但其“神之于心”的把握方式是相似的,都属于主观体验的范畴。
20世纪40年代以来,延安枣园成为艺术家表现革命圣地的重要题材。其经艺术家的实地写生、图像再造与艺术符号的凝练,在美术史的图像建构中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走向革命胜利的精神意涵。本文以不同时期枣园题材美术创作为例,探讨在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影响下,艺术家们以积极、自觉的创作意识融入中国革命的历史语境中,在“枣树——窑洞明灯”的符号意象中探寻“东方欲晓”的精神指向,通过图像引证,揭示美术作品的风格演进与发展历程。
炎炎夏日,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为贯彻深圳市宝安区委区政府有关“增强疫情防控一线力量”的有关部署,区文联高度重视、积极抽调精干小分队赴石岩街道应人石社区严格执行防疫任务,协助社区开展“全民核酸”工作,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绿码有问题,找红马甲”。  在现场,身穿红色马甲的区文联小分队或穿梭在熙攘的人群之中,或被社区居民团团包围,不停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体温测量、信息登记、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知
期刊
人生往往是由许多不经意间的偶然串联而成的,这种偶然间的决择,有时会改变人  冉茂列  冉茂列,贵州思南人,1999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贵阳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贵州省文联委员,贵州省美协常务理事,贵州省青年美协副主席,贵州省工笔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贵阳市文联委员,贵阳市美协副主席,贵州省第三批“四个一批”人才,贵阳市第二批市管专家,政协贵阳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