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历史迁移教学法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874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先前的学习会对当前的学习产生影响,或者当前的学习会对先前的学习产生影响,这种现象就是迁移。这里所说的“影响”有两种:一种是能起积极促进作用的,这叫正迁移,一种是会有消极干扰作用的,这叫负迁移。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努力实现正迁移,而要防止负迁移。古人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指学习中的这种正迁移现象。迁移的原理是客观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联系,以及客观事物之间的互相制约性。所以,迁移的方法就是通过类比推理,沟通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然后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
  关键词:初中历史 迁移教学 社会热点
  一、研究教学目标,明确迁移方向
  教学目标具有把教学要求系统化、具体化的功能,具有对教学过程进行定向控制的作用。要使迁移方向具体、科学、明确,必须要研究这节课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教师在授课前如果有了这个“全局”,在授课时就会自觉地做好学习新知识的迁移,并为再学习、再迁移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将教材做了整合,划分为《同根同源》、《漫漫归程》、《情牵两岸》和《心语心愿》四大板块。将海峡两岸的关系从历史讲到现实,从现实讲到对未来的展望,实现了由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
  二、运用认知结构,实现历史知识的纵向迁移
  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不可能脱离过去学过的知识。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识结构影响的新学习是不存在的。”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学习新的知识,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就是纵向迁移。历史学科中有许多联系密切的历史史实,教师在教授新知识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中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旧知学习新知,就能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在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三国、元朝、明、清时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在本节课中学生能自觉地将学过的旧知识迁移到“为什么说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这一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来。在学习邓小平对台湾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时,什么是“一国两制”、在“一国两制”正确指引下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这些内容学生在前一课刚刚学完,这就为本节课对台湾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学习奠定基础,利用学习的迁移,使学生深刻体会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坚信一国两制同样能够解决台湾问题,激发学生为维护国家统一而努力学习。
  三、联系实际,促进历史知识与社会热点之间的迁移
  历史和现实生活是紧密结合的,如果把二者割裂开,历史课将很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历史知识是静止的、稳定的而社会热点是发展的、变动的,要实现两者的有效迁移,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因而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结合现实中的热点问题,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历史、体会历史的趣味和作用,再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再认识,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迁移到社会热点中去。本节课在导入新课的设计上,联系了社会热点──2008年台湾大选,并播放新闻片段《马英九谈两岸关系》,结合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让学生思考海峡两岸关系的历史渊源,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亢奋状态,积极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在第二板块“漫漫归程”中,让学生思考“是什么阻挡了台湾回家的脚步?”引出现实热点:李登辉的“两国论”、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入联公投”等台独言论,再联系台湾岛内民众反对公投、反对台独、支持马英九的表现,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台独是不得人心的,实现了从知识到热点,从热点到知识之间的有效迁移。
  四、注重学科渗透,实现历史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迁移
  马克思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古今中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等,历来有政史不分、文史不分、史地不分之说。知识本身就是一个大系统,各门知识是彼此渗透、融会贯通的。中学历史教学必然会涉及其它学科,尤其是语文、地理、政治学科中的相关知识,这些学科不仅使历史学科多了几种记忆知识的途径,重要的是这些学科的知识积累和思维、表达训练十分有利于理解历史学科的知识内容。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一些与历史知识相关的文学作品,使知识互相迁移,适当渗透,让学生在文学中感受历史、认识历史、评价历史。比如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因此在本节课中运用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临终诗《国殇》:“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这首诗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国家分裂、骨肉分离给中华儿女造成的切肤之痛,这种痛源于上一知识点“台湾问题的产生”,又为下一知识点“推动祖国统一的政策”做了情感上的铺垫。
  总之,迁移教学法是新课改中的一项有益尝试。虽然它只是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但它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了他们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它也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技巧及教学艺术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提高英语水平,锻炼自己英语能力的机会越来越多,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英语学习中的许多问题。比如,许多学生在阅读外国故事时,尽管知道句子中每一个单词的意思,却不知该句子如何翻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汉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又要重视让学生了解一些外国的文化。  关键词:语言能力 交际能力 外国文化  (一)文化
禽流感(AvianInfluenza)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的感染和或疾病综合症。目前,我国主要是用AIV灭活苗对家禽进行免疫来防控禽流感,但这给禽流感的监控带来了
摘要:“作业”的布置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几乎天天都要面对“作业”布置,他们对于“作业”布置态度和做法不同,当然效果也不同。本文通过自己平时的教学实际,提出在教师“作业”布置中应重视的问题和一点想法,与各位同仁共勉。  关键词:数学教学 提高效率 作业技巧  作业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业主要通过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消化在课堂上所学的内
前些日子,网上疯传一段孩子去上幼儿园时爸爸痛哭的视频,大家看完后纷纷留言。其中一句“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开学时”看似调侃,却“一语道破天机”。每当9月开学季,“年度哭戏”都会在幼儿园上演。“入园”和“送孩子入园”原本是幼儿及其父母必须要经历的事情,然而面对孩子的哭闹和抗拒,父母往往束手无策并且深陷焦虑,类似视频中的情景。其实,父母的这些反应会严重影响幼儿的情绪,“入园焦虑”的问题似乎被放大化了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要适应新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其知识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建构。教师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完备的知识结构,优化和完善物理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专业知识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国家对现行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重大改革,课改已经取得很大成绩。我们物理教师应如何面对课改呢?本文仅就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实践新课程下的物理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因材施教 自学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日显重要,但碰到的问题也较多。从平时作文及中考卷中发现,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选材老套,思路狭窄这样一些现象。另外,语言单调,没有动人的情感和生动活泼的语言,只是纯客观地依样画葫芦,把人和事写下来,缺少美感,没有感染力。 原因何在?我认为;作文教学中缺乏美的教育是其原因之一。本文仅就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谈谈浅显的认识。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世界上不能只有一朵花,而应当有多种样式的花。课堂教学应该是各种样式、各种方法,都在竞争,都在开放,这才是大好局面。只要它能开放出特色来,它就有生命。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何才能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创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关键词:
汉语国际推广,既需要有面向世界汉语教学的、大家普遍认同的汉语教学与评估标准,也需要有符合各国外语教育政策、适合各地汉语教学实际情况的本土化大纲及标准。法国《初中汉
摘要:初中学生好动,好模仿,好群,畏惧心大。根据这些,在班级管理中,我不断地实践,不断地调整着工作方法,有成功,有失败,下面的几点,我认为是较为成功的方法。  关键词:维护自尊 管理自己 言传身教  一、维护学生自尊心,发现学生闪光点。  班主任和几十个班级学生朝夕相处,从心理上讲,最喜欢行为规范良好,成绩优秀的学生,但是一个班难免有一些行为欠佳的学生,即使品行优秀的学生有时也难免犯错误。所以“批
摘要: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情感作为学生创造机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担负着对信息进行选择的任务,成为推动或终止某种具体学习活动的动力。它可以强化或抑制认识发展过程,并影响和制约学生活动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努力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 认知与情感 和谐统一  数学被很多人误认为是符号、图形、数字的化身,是一项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