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中外国文化的培养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e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提高英语水平,锻炼自己英语能力的机会越来越多,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英语学习中的许多问题。比如,许多学生在阅读外国故事时,尽管知道句子中每一个单词的意思,却不知该句子如何翻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汉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又要重视让学生了解一些外国的文化。
  关键词:语言能力 交际能力 外国文化
  (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要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是比较难的,这是因为人们对文化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布朗(D.B Brown,1918)说:“文化是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总和,这一切大致上为占据着特定的地理区域的人们所共有。”目前,人们普遍将文化定义为两大类,即大写文化和小写文化(高雅文化和习俗文化)。对语言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小写文化,因为它是社会现实的直接反应,是人们生活的生动写照。古德诺夫曾说:“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Byron也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及其信念、价值观的表达方式。”由此,不难看出文化与语言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语言学习,就是文化学习,因为语言与文化是共生的,相依的。语言不但是文化的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而且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离开了语言所依托的背景,语言也就没有了生命。所以,对一种语言的习得和教学,就离不开对这种语言所表现的文化内涵的了解。
  (二)课堂教学中文化培养的必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目标是传授学生语言的基础知识,训练基本语言技能,培养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但语言能力仅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基本方面。作为语言教师,必须明确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意文化学习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如果教师教授语言时而没同时教授文化,那么教师只是在教授没有意义的符号或导致错误意义的符号而已。另外,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传授一些外国文化也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需要。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些活动让学生练习“交际”,但这些情景由于脱离文化背景知识,只是为了句型的掌握而交际。比如,手里拿着钢笔,明知故问:“Is this a pen?”让学生回答:“Yes,it is”明知天气很好,还要问学生:“It is a fine day,isn’t it?”等等。虽然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掌握了这个句型,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交际,因为,这样达不到提高学生真正交际能力的目的。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汉语与英语之间语言与文化的对比,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学到地道的英语,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课堂教学中文化知识的培养
  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要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结合语言学习,导入必要的合适的文化内容知识。
  1.词汇教学时,要注意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有着不同的含义
  如Dog一词,在汉语中多含贬义,象“狗东西、狗腿子、丧家狗、走狗、落水狗”等等。而在英语中却多含褒义,比如,a lucky dog(幸运儿),to be top dog(居于高位),Every dog has his
  day(每人一生中都有得意日),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又如candle一词,西方人会想到“教堂之神圣、庄严”,“生日之快乐和祝福”。而中国人的文化意义则更加广博、深远,人们会想到:“奉献精神,照亮别人,燃尽自己”,“新婚的吉庆”,对逝者的“祭奠”等等。由此可见,文化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
  2.讲解语言要点和课文内容时,要注意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
  向学生介绍不同文化中不同的风俗、习惯等一些背景知识。比如,中国人见面时习惯上用“你吃了吗?”“你去哪儿?”等这样的招呼语。这些问题在我国特定的语境中并非真正的问句,只是些普通的礼貌性招呼用语,而并非含有其他的意图。如果直接把这些用语译为英语,同外国人进行交流,势必会造成误会或迷惑不解。而外国人见面时,习惯上谈天气、环境等。如:It is a lovely day,isn’t it?What a lovely day!在其特定的语境中,这也并不是真正的问句,而是习惯性招呼用语。再如,中国人常以谦虚为怀,不爱显示夸耀自己,人们常可听到这样的对话:A:Mr.Wang,your handwriting is excellentB:No,not at all这本是出于谦虚的态度,而非内心所言,在中国人看来这样的问题很正常,不以为然。而与外国人接触时,这时你们的话语可能会中断,外国人就会觉得你的回答是事实。所以,在语言教学中,教师针对性地介绍一些人们相互间的文化知识,从而会避免语言方面的错误。
  3.指定让学生看一些英文电影、电视节目、阅读英文报刊杂志等
  规定他们看完后,介绍一两个所看内容中的背景知识、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最后,教师在这个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补充和总结。通过这种方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进行了语言交流与思想交流,语言在此时就学活了。
  4.设定具有交际意义的情景
  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明白两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加深对外国文化的认识,使之养成得体的语言习性。比如,练习“打电话”、“商场购物”、“看病”“公园碰到一位外国客人,和他去交谈”等一些具有交际意义的情景活动,让学生对比两种文化中的语言习惯,体会汉语与英语交流的不同方式。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外国文化的习得。
  总之,课堂教学中外国文化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念,会产生不同的语言观。掌握英语,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除了抓住语言因素之外,还应注意非语言因素,即具有敏锐的文化意识。入乡随俗,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英语水平,从而恰当得体地去完成各种语境下的言语行动。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加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既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学生在课堂上怎样学。一直是研究者探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经过课程改革,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 主要问题 措施对策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影响和阻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问题有:  1.填鸭式。有些教师上课时滔滔
摘要:在现在的高中课堂教学中,仍然常常是老师负责的讲解,而学生是被动的听。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如何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往往被忽略。所以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想办法让学生多参与课堂教学,改变被动听课的局面,提高课堂效率,事半功倍。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网络技术  一、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建构主义学习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有必要对政治教学进
摘要:我国目前高中英语教学往往忽视“写”这一环节的有效训练。现行教材越來越重视“听、”“说”的训练,对“写”的内容安排相对较少,且缺乏相应的指导。很多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疲于赶进度,无暇顾及写作这一费时又费力的教学活动,或把教学重点放在语言知识方面,一味地在语言形式上下工夫,对学生进行孤立、繁琐和机械的字、词、句的讲解与训练。因此,学生普遍缺乏英文写作兴趣,写作能力不高。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进行高中
周末,爸爸妈妈又把六岁的小雨欣独自扔在家里了,他们总是很忙,没有时间陪她。早上,爸爸妈妈走后,小雨欣自觉地把门从里面锁上,然后就乖乖地写作业去了。不知过了多久,忽然响
文章以比喻手法的输入与输出为例讨论高级阶段汉语修辞教学问题。在介绍《多文体精泛结合高级汉语教程》修辞方面的编写理念与实践以及比喻的教学输入的基础上,分析外国留学
摘要:历年高考,师生日夜拼搏努力,书面表达得分率总是偏低,学生也普遍反映英文书面表达难,到底难在哪里?为此笔者对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英语书面表达中存在困难和错误。学生英语书面表达中的错误和困难,提示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可能途径和方向。  关键词:高中英语 循序 渐进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高考说明都要求学生能根据所给提示条件写出100个单词左右的英语短文。内容连贯,文理通顺,无严重语法或结构错误。这看
摘要:一个班级的全体学生能否健康地成长为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社会化程度的一代新人,班主任肩负着非常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工作经验 职业道德  面对信息时代,现在的学生既聪明又成熟。特别是现在的初中生上网聊天、交友、出走、短信、早恋等,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都有可能发生,与以前相比,其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意识都增强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处事原则。如果我们还像以
肠球菌(Enterococcus)能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临床主要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粪肠球菌拥有众多的毒力因子,目前已确定的有十余种。近年来,新疆北疆部分地区发生以神经症
本文利用质化和量化的分析数据描述了“新加坡小学一年级华文口语诊断评量表”的研发过程,并验证了该评量表的效度、信度和可操作性。通过对数据的呈现和解析发现,“新加坡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