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月亮意象的内涵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丰富,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月作为一种自然景物,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负载“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月亮的意象在唐诗中大量存在。据学者统计。李白作诗1059篇,其中有341篇写到月,也就是说,李白每写三首诗,笔触就要融入月的意象。与此同时,唐诗中涉及到月的诗作数不胜数,给唐诗提供了博大阔远的艺术空间和宇宙意识。
  在唐诗中,月的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关山夜月明——月的边塞意象
  月在唐诗中构成的富有美感的独特环境,是人工创造的环境所无法比拟的。在唐诗中,“边塞”“明月”“关”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关联,因而边塞诗的创作往往离不开“明月”与“关”的塑造。《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里就有《关山月》,《乐府古题要解))说:“《关山月》,伤离别也。”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月作为一种寄托是诗人惯用的手法。早在唐代以前古诗人就有“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的思愁绵绵。
  受此影响,唐诗中有“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啜泣诉说,有“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幽怨悲亢,有“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悲凉凄婉。同时,唐诗人又发展了边塞诗,特别是盛唐时期的诗人,赋予边塞诗更博大阔远、浑融、丰腴、完满的意境,给人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主昌龄《出塞》)”的雄浑苍茫,有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塞上听吹笛》)”的开朗壮阔,有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的浩渺闲雅。月作为一种文学形象,把环境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也把边塞这个地理上的物理空间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
  二、青天有月来几时——月的生命意象
  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在生命的时间中展开,因而月光还是生命的。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在李煜眼里,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追忆。他曲折命运的悲剧,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中。
  诗人由月想到古人,由古人折射现实。丰富的想象,把时隔数百载的人事勾连起来,使历史与现实,今人与古人,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情事,在时空上浑然一体。既然月光又是生命的,因而月光通过生命意识又与时间意识相连结。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中探索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从而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慨。张若虚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中引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伤。江月无情,流水无情,在“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无可奈何中,诗人们只好浩然长叹。
  三、共看明月应垂泪——月的乡愁意象
  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等事物异质同构。因而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尽管魏人曹丕早有了“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的诗句,南北朝时谢灵运也有了“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等哀愁的诗句,但是以月状愁在唐诗中依然有很多的表现。除了人们熟知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以外,唐诗中还有“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的凄恻孤寂: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蕴藉深沉: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潸潸泪下.钱起“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的郁怀难耐……在唐代诗人中,月作为愁绪的意象,构思巧妙。想象丰富,笔法空灵,抒情婉转,意趣含蕴,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和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
  四、同来望月人何在——月的情爱意象
  月是情绪的,“月上柳梢”的缠绕,“晓风残月”的悲凉,“月照高楼”的孤寂,情到深处,月便自然与情爱相连了。尽管“人生无物比多情”“无物似情浓”,但是,月仍然是一种表达情与爱的最佳寄寓和祝愿:谢庄“隔千里兮共明月(《月赋》).孟郊“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古别怨》)”,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深挚的情与爱,化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凄美祝愿。月,爱的禅意、爱的见证。无论是狂羁洒脱的李太白,情意绵绵的李义山,还是忧患郁抑的少陵野老,都拒绝不了月光的见证。在爱情的情感世界里,唐人的情怀、渴念,甚为壮阔、更为空灵,情爱也甚是挚热浓烈。“待月西厢下”的痴心迫切,“落月满屋梁”的空虚落寞,“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的痴恋情深。在伊人已逝的情人眼里,只余下“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的苍凉萧瑟的景观。爱情在凄迷的月色、催人腸断的铃声的烘托下,更为凄婉欲绝。“伊人何在,烟水茫茫”,“情以何堪”,只好徒作“长恨绵绵无绝期”的黯然神伤。此时此刻,月光温抚下的天际中,所飘荡的只是悲怆千古的爱情挽歌了!
  大千世界,月亮为何具有独特的魅力,受到诗人们的青睐?那是因为,月亮是亲切的,一如温柔的女性,宜作倾吐心事的对象那是因为,月亮是轮回的,盈虚有期,暗含着某种命运的启示:那是因为,月亮是永恒的,饱经沧桑,纵览古今,无愧为历史的见证:那是因为,月亮是神秘的,移步随影,缺蚀无定,常在波诡云谲中隐现,在斗转星移中升沉,动潮汐,变节令,卜晴晦,兆吉凶,可望而不可即,令人遐想无穷。在唐诗月亮意象中,诗人们融进了自己的灵魂、自己的风格,使一个月亮幻化成千万个月亮。在月亮意象中,千万个诗人却传达出几种大致相同的情愫,于多样中又显出统一。
  ★作者单位宁夏平罗中学。
其他文献
斯里兰卡第一个商业性斑节对虾孵化场是在纳贡博(离科伦坡北部28英里的捕捞中心区)的郊区。它是由Serendip海产品公司建立。
鳖,属爬行纲,鳖科,有甲鱼、脚鱼、团鱼等俗名,是兼具美味和保健两大特色的少数优良食品素材之一;滋味鲜美,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且富含多种无机质、维生素。据考证:在2亿
沙特阿拉伯一家渔业公司和巴基斯坦巴赫里基金会合作投资49,600万卢比成立一个合资渔业公司,在巴基斯坦200海里水域进行深海拖网作业。该公司能够每年为出口6,900吨鱼、230吨虾,
“微写作”是当前语文作文创作方面提出的新的观点,将之运用到中职学生的作文创作中可以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微写作的创作方式普遍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好这一创作方式,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是中职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中职教师如何运用“微写作”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些原则与相关策略。  一、“微写作”的概念  “微写作”
那天,我在市中心逛街,由于买到了自己心仪的物品,显得很开心,突然大脚被绊住,我不禁低头一看,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正死死抱着我的大腿,我正纳闷干嘛呀!这时,她向我伸出手,我顿时明白了,她向我乞讨,我正要给钱给他,毕竟人家这么小,但我发现,一个中年妇女站在两米开外的地方向女孩示意,我一看满心里充满了厌烦和憎恶,但为了摆脱这个小女孩,只有不情愿的给了她钱,果然钱一到手,小女孩立即撒手放人,我有一种被抢劫的
在太平洋南部产卵场和日本海,70年代末远东拟沙丁鱼的生殖力迅速提高,进而导致资源量大幅度增长。80年代以来,远东拟沙丁鱼进入丰产期,年渔获量已经突破400万吨。太平洋水域低令
据伊朗渔业部长透露,伊朗海洋捕捞渔业急剧增长,1986年海洋捕捞产量在130,000吨以上,比1985年增加50,000吨,1987年的渔获量可达180,000吨.海洋渔业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伊朗加强
情感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把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因此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情感成长,是中学语文老师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
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老师教授知识。而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引导学生运用知识。  翻转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
笼捕作业的现状 笼捕渔业是一种相对较简单的渔法,它已被全世界渔民作为传统渔具用于诱集和捕获海洋动物。这种渔具包括广泛使用的各类篓筐、园筒、箱(盒)和陶罐等等,所有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