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信息之力育创新之人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595091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我们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提升;创新;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6-083-2
  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然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需要通过后天的有目的地培养才能获得,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能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一、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正确对待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素养。知识经济时代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被视为与读、写、算能力等同的基础能力。信息素养作为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接受。信息时代的学习是和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后,引起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都向信息化方向发展。而信息技术的教学更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和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体系。学生探究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知识、答案,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信息化的环境里,学生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与课本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资源、在教师学生之间开展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
  二、自主探究,提高兴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并去主动地探究知识,若想提高创新能力,当然要激发创新思维,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感兴趣,这种兴趣却只是对“电脑”本身的兴趣,他们对电脑的兴趣首先来自于玩游戏、上网等,因此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使其对电脑的兴趣发展转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习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学生一般对理论知识感觉比较枯燥,内容散乱,不容易记忆,教师可将理论中的重要内容提炼出来,化繁为简,精讲为主;而操作部分,需要让学生上机多操作,老师的角色是“先行组织”,促进学生的学习,去除学生学习中的干扰。为使学生能将内容全面掌握,在上机操作时,教师可先以课本中的例题为主,按课本中的操作步骤讲解并操作,给学生明确的任务,并对相应的知识点作一定的扩充,可以让学生在课本操作熟练的基础上,再提高一个层次,让学生独立完成,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在原来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进行创新发展。信息技术新课程中的“文字信息处理”一节内容,不少学生认为,这些内容比较简单且学过,在心理上不去重视,教师可以采用展示已制作好的漂亮美观的WORD文档,让学生认识到通过“文字处理”,可使原来很简单的内容,变得很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由老师提供素材,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力去組织这些材料,完成文字信息的处理。老师只是做一些指导性的工作,最后,对完成得好的作品进行评价。以上的教学过程,转移了学生原来想玩电脑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到了老师设计好的方向上,从而既完成了教学的内容,又充分发挥的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
  三、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开展合作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教学要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提倡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情况,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新的教学方式下,教师要由主要的讲授者转变为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在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以及在实践中学习上,倾注更多的心血。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简单的内容以个体学习为主,繁杂的内容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能提高同学间的协作能力。如在学习“网络的功能”这一内容时,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创设生活中有关“信息时代的家庭”的情境,请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利用学习中的信息技术知识来设计家庭网络的方案,并和其他同学来共同完成,利用网络手段,收集相关的信息来完成学习的任务,并由同学共同来进行评价,选出最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解决方案。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争先恐后,献计献策。最后共同评价不同的方案,并分析各种方案的优点和不足,通过比较,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其他实际问题的方法,从而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
  在学习网页制作内容时,由于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范围大,个人难以完成整个网页的制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小组中,首先根据组内讨论,确定主题、栏目结构、知识内容等,然后按照成员各人能力水平不同,确定各人任务,在学习中,对于出现的问题组内可进行商量讨论,共同解决,最后由组长把各个“小作品”收集完善,完成整个网页的集成,从而完成学习的任务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不断运用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习惯,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在学习中提高水平,培养自主创新的能力。合作学习理论研究告诉我们,小组的构成与管理、小组目标、个人责任、成功的均等机会、小组自评等因素,是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是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成效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关注这些因素,加强针对性的指导,使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发挥其创新教育的功能。
  总之,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从课堂教学入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有利条件,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开发学生智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创新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它要求我们传授的不仅是过时的知识,而应该顺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培养学生创造新方法的态度和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求异、求新”的观点。同时,教师应结合学校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参与创新。
其他文献
朱景梓,又名朱荫桥,著名机械学家,教授。1910年10月29日出生,山东省淄博市人。生前曾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大学工科院校机械基础课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疟疾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寄生虫病。据统计,全球约有40%人口受到威胁,每年发病人数为2·5~3亿,其中死亡人数约200万[1]。对多种抗疟药具有抗性的恶性疟原虫正迅速扩散。因此
日前,南充巡逻民警遇到了街头“遛狗”的小陈,而后发现小陈遛的是只狼。小陈称,他3年前在草原捡回了这只被遗弃的野狼,当时以为是狗,后来随着狼的不断长大才确信这是只狼,小
四川在西部大开发中 ,既要认识自身的优势 ,又要看到存在的障碍 ,因此 ,必须抓好 4件大事 ;(1)建设道路 ,改善交通环境 ;(2 )发展通讯 ,改善投资环境 ;(3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在这个快节奏的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每一个要开创事业、安身立命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卷入残酷的竞争,而且,不可避免地要去面试。“只要有文凭,就有好工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面
褐藻多酚是间苯三酚的聚合物,结构复杂,有关生物合成途径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近年发现,褐藻多酚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医药价值(Ragan&Glombitza,1986),因此,研究褐藻多酚的人
严文,1945年1月出生,浙江省龙游县人。1967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焊接专业。后分配到国营九九二九厂从事技术工作。1979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师
他的面孔年轻得令人嫉妒。他的语气却老练得令人怀疑,就是这个年龄与阅历不对等的新锐分子,总能与世界政要、经济巨头、学界名流打得火热。 His face is jealous young. His
结合运动基础理论,分析研究运动素质与运动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足球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专项运动素质的方法和途径,使教学,训练效果接近运动的需求和教学工作的需
驾驶员的操作行为,80%是由外界事物对视觉刺激的结果。视觉来自于眼睛的完整结构,它是由目击物通过光线投射在眼睛的水晶体上,进入感觉细胞,然后转换成神经刺激传入大脑皮层而产生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