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室环境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zd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涌现出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而这其中的智慧教室环境教学模式,能够为老师开展高中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智能教学工具,能够帮助老师更高效地完成英语教学任务。所以老师在高中教学课堂开展英语语法教学的时候,就要积极地创建智能化英语教学环境。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老师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借助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以此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这对老师打造高效的英语教学模式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智慧教室、高中英语、语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0060-0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智慧技术以及智能设备也普遍出现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智慧技术在现代教育的课堂上也有着极大的优势,因此智慧教室这种教学模式出现在了教学课堂上,智慧教室的出现对推动教育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老师在开展实际英语教学活动的时候,就要重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课堂上建立智慧教室环境,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主动性,而学生对英语浓厚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更透彻地学习理解英语知识,这对提升到高中英语的课堂效率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使用智慧教室模式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学生在课前对所学习的英语知识进行预习,有助于学生在课上对老师传授的英语知识更深入地理解,而且对老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而老师使用智慧教室对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自习的效率。而且在学生对自己所预习的英语语法知识存在疑问的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使用平板电脑自己解答自己的疑问,这有助于让学生更深刻地記忆这部分知识,这对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学生自主预习完毕以后,老师要通过平板电脑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这不但有助于学生对自己所预习的语法知识有一个深入的思考,而且有助于老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对老师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语法教学,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英语知识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所以,在实际的英语语法教学模式中,老师要重视借助智慧教室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预习,以此有效地为正式开展英语教学活动进行预热。
  二、使用智慧教室模式实现高效课堂互动
  老师使用智慧教室可以有效地提升师生互动的频率和质量,而且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例如,老师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以及教材的内容提前设计好语法教学课件,而在老师使用教学课件开始讲课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这节内容的语法特点,将其与平板电脑中的各种益智的小游戏结合起来。这不但有助于英语老师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而且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注意力。学生全神贯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可以有效地增加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的次数,这对学生更透彻地学习英语语法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老师还可以根据平板电脑中的同步输入功能,了解学生英语语法的掌握程度,从而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任务,而这有助于老师打造高效的高中语法教学课堂。
  三、使用智慧教室模式增加英语课堂的多模态化
  老师使用智慧教室模式向学生讲英语语法知识,可以有效地增加英语语法教学课堂的多模态化。根据相关的研究调查显示,多模态化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例如,老师在带着学生学习“Cultural relics”这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在使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课件的时候,就要重视将文本、图形、声频、视频等多种模态科学地增加到英语语法教学课件内容中。以此让学生更好地明白这节教学内容中的限制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并更深刻地记忆这节内容中的知识点,而这可以有效地提升英语语法教学课堂的效率。所以,老师要重视借助智慧教室模式增加英语课堂的多模态化。
  总而言之,智慧教室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能有效地让学生理解英语语法知识。所以老师在高中教学课堂上要重视是使用智慧教室模式,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的语法知识自主预习,并在使用智慧教室模式的时候重视创建高效课堂互动,以此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质量。同时,老师还要认识到智慧教室模式对增加英语课堂多模态化的重要意义,提升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冀思琪,刘军.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7(05).
  [2]刘琳.国内智慧教室研究前沿热点可视化分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7(03).
  [3]朱玲.支架式教学模式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6(S1).
  [4]杨俊锋.技术促进学习的课堂环境评测与优化[J].电化教育研究,2016(12).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人的成长规律,幼儿时期的学生其认知心理发育都不成熟,该阶段的学生多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知识的学习,所以幼儿园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多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民间体育游戏更是继承了我国优秀文化的精髓,所以幼儿园教师要充分利用民间体育游戏推进我国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工作。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民间体育游戏的结合,改编成为适合幼儿开展健康教育的体育游戏,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高密度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学生课程紧张,学业任务重,教师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满堂灌。这种挤压式的教学模式抹杀了各学科本身的趣味性,让原本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变得死气沉沉。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虽可在短时间内见到成绩上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理念;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摘 要 足球是一项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着很大影响力的竞技运动,也得到了众多民众的喜爱。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小学课堂中早就开设了足球课程,这样的课程对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时期是学生发育和成长的关键期,而小学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也意义深远。本文着重论述了童趣足球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并对如何更好地利用童趣足球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童趣足球;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中图分类号
摘 要本文从《生活中的不等式》的教学意义分析,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并能用不等式表示生活中具体的教学关系。  关键词不等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9-0200-02  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数学模型,它是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而且也是后继学习函数等知识的基础。由于本学期教学内容的调整,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在学习了一
摘 要小学是教育开始的阶段,对于小学生而言,知识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是至关重要的,但在加强教育的同时,严格要求德育教育,也是小学生必须要遵守的行为规章。在数学教育方面,学习理论知识、固定方程式、数学逻辑思维、解题技巧固然重要,但在知识教育下配合德育教育才是未来学生应该成长的方向,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比较关键的部分。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是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在我国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科学教学中课堂动手就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如何在实验中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有效性就成为了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就是就
摘 要随着素质化教学目标的提出,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及任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对学生实施个性教学培养,通过设置体育教学课堂不仅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的锻炼,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及科学意识等,从而彰显学生的个性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特性实施多层性、多元化教学,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生个性;彰显;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2
摘 要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已相继开展了深层次的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益,也为课程改革奠定了实践基础。对于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在优化教学模式的同时要使合作学习环节更加全面,科学地运用各种方法。笔者就本文从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多层次运用进行研究,以期为广大一线数学教师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 通用技术课程与STEAM教育理念最核心的跨学科特征属性中具有相同的教育目标,且都期望学生在设计模型、利用技术、探索工程原理中构建知识结构,并综合运用知识进行问题解决,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均衡发展,提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本文以《典型建筑结构赏析》STEAM教学设计为例,探究STEAM教育理念在通用技术课程中实践应用过程和应用思考。  关键词 STEAM教育;通用技术;跨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写作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实践的关键组成部分,作文能力更能够综合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写作教学策略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尤为关键。本研究尝试讨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具体应用路径,旨在帮助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写作课堂。  关键词 合作学习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平台,其中写作能力训练作为养成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路径,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没有得到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