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多层次运用①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on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已相继开展了深层次的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益,也为课程改革奠定了实践基础。对于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在优化教学模式的同时要使合作学习环节更加全面,科学地运用各种方法。笔者就本文从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多层次运用进行研究,以期为广大一线数学教师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0075-01
  以往的小学教学教育方式往往以填鸭式的教学为主,并且课堂的主体往往是教师,而学生则大都被动地学习、接受知识。那么,小学数学教师要想使教学现状有所改变,就要积极地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更多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数学中小组合作教学的现状
  (一)小组活动只关注形式,缺少实质性的认识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班级内学生需要分成若干合作小组,并在课堂中进行讨论,在小组合作中更好地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数学教师不能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仅仅从表面上展开小组合作式教学,将学生无目标性地分成若干小組。这样一来,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不断地探讨组内学习中的深层问题,应当科学地掌握其中的关建内容。比如,小组之间的讨论等。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并依照学习目标,尽量使课堂内容更加完善、全面,避免出现浪费时间的现象。
  (二)学生在参与方面表现不够均衡
  小组合作学习不光可以让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能够保持更高的积极性,不过,在日常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小学生学习分化严重的情况。优秀的学生掌握知识更快,而成绩较低的学生较难掌握课堂中的知识。因此,成绩良好的学生在课堂中往往充当着主要角色,而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在小组中便容易被忽视。这样一来,学生之间就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不利于学生整体的学习。
  (三)学生之间合作缺乏主动性
  其实,小组合作的主要目标是要让组内的成员对学习产生兴趣。不过,在实际的数学学习中,往往组内的发言者和解决问题的同学是固定的一个学生。那么,小组内成员为了争取自我表现的机会,就会出现不配合组内成员发言的情况。甚至一些学生还不听取组内成员的意见,影响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此外,小组成员在性格方面有着一定差别,其中往往会有性格内向的学生很少参与进组内活动中。以上这些情况都会使小组合作的教学难以正常开展。
  二、小学数学中小组合作教学的多层次运用
  (一)合理设置问题,提高学生讨论的热情
  数学小组合作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让学生回答一些具有深度的问题。这样不光可以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可以有效地提高小组讨论的整体效果。以上都和小组讨论的教学质量有着密切联系。那么,为了提高小组讨论教学质量,并使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提高。数学教师就要清楚地了解数学教学大纲,并对教学任务有一定的掌握。同时,数学教师还应当根据小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系列问题。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解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比大小》这一内容时,就要求学生对大纲有着全面的认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定好小组内合作的主题,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的学习并运用“>”“<”“≦”“≧”“=”等。
  (二)改善教室布局,创设良好小组讨论环境
  其实,教室的布局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小组讨论的质量受到影响,那么,小学为了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就要教师利用教室内的布局,可以将以往一排的布局形式进行改变。比如,安置成小组排列的方式。在此过程中,小学生可以进行互相沟通交流,还可以在学习中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立体图形的认识时,就可以将组内成员分成若干小组,并依照教学方案,将小组的课桌摆放成长方形、正方形、五边形等形状。这不光能够帮助小组成员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三)完善小组合作机制,得出讨论成果
  其实,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机制不光可以保持组内讨论的秩序,还能够真正地提高组内合作效率。对于小学教学来说,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组内讨论机制加以改正。一般情况下,小组内的讨论往往会存在各种问题。这时,小学数学教师就要给小组内部制定的教学任务,并由学生进行合作式探讨,将问题进行总结。这样小组成员能够在小组讨论中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比如,小学生在学习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米、用米量》时,小学数学教师就要让学生进行讨论,给出一定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让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最终能够解答这类问题。
  总而言之,随着课堂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教学的需要,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已逐渐成为了课堂上最为重要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张瑞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2):140.
  [2]王莹.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J].读与写,2018(2):175-17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建设日新月异,人们的居住环境、家庭条件也越来越好,社区、家庭资源的教育功能也越加体现。社区、家庭作为幼儿生活的主要环境,与幼儿的生活成长息息相关,它们以一定的形态完整地呈现在幼儿面前,时时刻刻都以一定的方式作用于幼儿。  关键词社区;家庭;资源;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3-0038-02  社区、家庭作为幼儿生
摘 要小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就重在于日常学习中的口语训练、英语习作训练;但是,小学生对于英语写作还比较生疏,也有待于教师的悉心指导,更有待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笔者能够就本文从培养小学生英语写作兴趣养的多种策略来进行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写作;多种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0083-01  如何结合小学生已有的
摘要数学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数学指导思想、数学教学基本方法、数学教学具体方法,以及数学教学方式等4个方面,其中教学方法还包括老师的讲课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这两方面统一教学的教授方法,必须要依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有趣味性的数学教学模式,极大程度满足小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探索欲,处于数学教学方式的主导地位。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评价  中图分类号:C42,F272.
摘 要根据人的成长规律,幼儿时期的学生其认知心理发育都不成熟,该阶段的学生多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知识的学习,所以幼儿园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多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民间体育游戏更是继承了我国优秀文化的精髓,所以幼儿园教师要充分利用民间体育游戏推进我国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工作。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民间体育游戏的结合,改编成为适合幼儿开展健康教育的体育游戏,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高密度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学生课程紧张,学业任务重,教师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满堂灌。这种挤压式的教学模式抹杀了各学科本身的趣味性,让原本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变得死气沉沉。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虽可在短时间内见到成绩上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理念;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摘 要 足球是一项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着很大影响力的竞技运动,也得到了众多民众的喜爱。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小学课堂中早就开设了足球课程,这样的课程对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时期是学生发育和成长的关键期,而小学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也意义深远。本文着重论述了童趣足球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并对如何更好地利用童趣足球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童趣足球;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中图分类号
摘 要本文从《生活中的不等式》的教学意义分析,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并能用不等式表示生活中具体的教学关系。  关键词不等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9-0200-02  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数学模型,它是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而且也是后继学习函数等知识的基础。由于本学期教学内容的调整,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在学习了一
摘 要小学是教育开始的阶段,对于小学生而言,知识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是至关重要的,但在加强教育的同时,严格要求德育教育,也是小学生必须要遵守的行为规章。在数学教育方面,学习理论知识、固定方程式、数学逻辑思维、解题技巧固然重要,但在知识教育下配合德育教育才是未来学生应该成长的方向,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比较关键的部分。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是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在我国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科学教学中课堂动手就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如何在实验中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有效性就成为了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就是就
摘 要随着素质化教学目标的提出,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及任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对学生实施个性教学培养,通过设置体育教学课堂不仅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的锻炼,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及科学意识等,从而彰显学生的个性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特性实施多层性、多元化教学,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生个性;彰显;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