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动物纹样在家纺设计中的装饰路径思考

来源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2814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介绍了中国古代传统动物纹样在家用纺织品中的应用实例,从动物纹样的历史、外观和民间造型内涵等入手,阐释了传统动物纹样的应用规律、技巧手法和设计思考路径,通过实例分析和现代或民间应用设计的重点造型来总结家用纺织品装饰中的传统动物纹样应用规律,为设计师和图案造型师以及其他艺术设计人员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家用纺织品;传统动物纹样;造型;现代设计;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TS9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6)04-0063-05
  中國传统动物装饰艺术设计纹样是人类实际创造生活中最具广泛性和特殊性的文明之举,在历史的长河中验证着其长久的生命力和无可比拟的价值,今天从大量的动物装饰纹样确立之初到革新演变过程中,我们能够汲取到利于现代社会应用的无穷先人智慧。在当前家用纺织品装饰艺术盛行和家纺用品多样化的领域需要,传统动物装饰纹样的搜集、分析和应用整理成为当代艺术设计师的重要工作.[1]这一过程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借鉴和应用过程,我们需要对历史文献和传统动物纹样图像的历史渊源进行搜集、整理,并且知晓其在后世应用的大量案例以及价值所在;从中我们利用继承和革新的理念,应用广泛的设计思维和艺术加工手法进行分解、重组以及重新架构出利于当代人接受的艺术审美纹样;结合当代人的生活理念和需求,将时尚与传统、装饰与功能融为一体,设计出能够经受当代与后世历史考验的佳作。
  1 中国传统神话题材动物纹样及其在现代家纺产品中的应用
  1.1 传统龙凤纹样及其图案的表现
  1.1.1龙凤纹元素的历史背景和传统外观
  不管是正史还是民间口口相传,龙的形象在几千年中国朝代更迭中被逐渐塑造成赋予灵性与智慧、力量的化身。区别于西方龙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所包容的龙是一种神灵幻化的理想性的人文动物,这是自上古原始文化长期酝酿和揉合的结果,也是华夏的象征,被认为是其子孙的我们,崇拜尤佳。
  在中国历代装饰艺术中,雕塑、建筑、舟车、礼器、纺具、家具、陶器、瓷器、纺织品、服装、漆器、玉器等等多方面事物中都用到了龙形象构成的纹样[2],龙纹在最早出现在彩陶和玉器的器物之上,是人们一种宗教信仰的对象,希望这一超自然力拥有者能赐福于人类,显现着一种人类生存的精神支柱。但是从奴隶时期开始,包括封建社会的整个时期,龙纹赋予了皇权的意味,成为统治者的专用纹样,地位也随之提升。特别是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朝,龙纹在拥有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还吸收了各民族和国外文化的诸多精华,将各种宗教信仰吸纳其中,使其涵义更加复杂和广泛,造型也同时从细长变得丰满健硕,并动感十足。宋元明清时期的龙纹,在前期革新中初成现代所见形象,即蛇身、鹰爪、通体鱼鳞,传说中的“春风而登天、秋风而潜源”更是将龙的造型与火、云、水等纹样烘托表现。
  中国的凤纹跟玄鸟图腾和彩鸟祥瑞之说紧密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着凤的形象描绘,尽管其真实不存在,却也仍然是我们先民崇拜的对象之一。凤纹在中国装饰艺术史中展示着独特的民族形式和多姿多彩的艺术气息,是人们对于追求和幸福、梦想的象征。凤纹在不同年代有着各自的图案表现侧重点,但是它的动态和气势是任何时期都需表达的特征,在素材的选取上,古代玉器、漆器、陶器和瓷器以及金银等金属质感器物上的凤纹形式成为设计师搜集的重心,见图1。
  1.1.2龙凤纹元素在家用纺织品装饰中的应用
  在在家用纺织品设计中,龙凤纹样元素除了和火纹、云纹以及水纹等组合使用之外,还可以单独使用,用自由造型体来达到点缀作用。我们一般在家用纺织品中的床帏边缘、布艺边饰进行组合表现,也可以采用扎蜡染技术,单独使用其造型纹样,表达纹样的视觉中心。一般选拔龙凤纹元素的途径和渠道是从玉器和古代器物造型上,来拓印或者抽象表现,进而通过点线面体等形式美要素进行组合设计,见图2。
  1.2 传统饕餮纹样及其图案的表现
  1.2.1饕餮纹元素的历史背景和传统外观
  始见于长江下游良渚文化(距今约五千年)的饕餮纹,也被称为兽面纹,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纹饰,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出现在不同的器物上,表现着狞厉可畏的深沉力量。饕餮也是一种神话想象出来的神秘怪兽,它没有身体,只有大头和大嘴,神话传说中的它贪吃,因此具有一种贪欲的象征;其次还有着通天地、通生死、驱鬼辟邪和祭神的象征说法[3],见图3。
  从原始社会饕餮纹样的出现,开始只是较为粗糙的外观形态表现,因为是神话传说中的形象,因此古人没有太具象的绘制表达,但也并非随意拼凑,他们整合了羊角或者牛角(代表尊贵)、牛耳(善辩)、蛇身(神秘)、鹰爪(勇武)以及鸟羽(善飞)等形象,纹饰简练,多以带状长条造型,并辅以上下连珠纹。商周时期是该纹样的鼎盛时期,常常绘制在青铜器皿、陶器上,庞大、开阔的青铜器给了大面积绘制纹样的地方,饕餮纹样又富有威严、夸张的形态,因此,两者的结合更显器皿的敦厚、结实之美。在这些器物上的饕餮纹样,从开始的粗犷逐渐向通体满花、立体多层效果上发展,并结合云雷纹样共同烘托。在后世的饕餮纹样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改变饕餮纹给人的狰狞之感,吸收了东西方装饰美的细腻,向层次感、装饰性和细致、质朴造型进行了创新。
  1.2.2饕餮纹元素在家用纺织品装饰中的应用
  饕餮纹样元素一般在表现的时候遵循对称布局模式,通常以鼻梁为中线,两侧做对称排列,分割饕餮兽面形象,表现重点部位为大眼、鼻子和双角,通常没有下唇,庞大和炯炯有神的眼睛显现不怒自威[4],这一图案常常可以用在家用纺织品的缘饰设计中,和云雷纹样共同构成其他图案的外框;饕餮纹样也有单独绘制或者采用扎染、蜡染、数码印染等形式单独表现,也有做挂毯、覆盖用纺织品或者帘类纺织品应用,在某些复古建筑设计上更能凸显该纹样给人的震撼感和古朴意味,见图3。   2 民间传统动物纹样及其在现代家纺产品中的应用
  2.1 民间传统图腾观念下的动物纹样及其应用
  图腾一词原是美洲印第安人中的鄂吉布瓦的一个方言词汇,它的意思可以直接解释为亲属,即人们把某种事物当做自己氏族的标志或者象征[5],在古代社会文明程度相对落后的阶段,人们直觉的认为一些当下被信仰的图腾和自己乃至整个部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或者自己部族的形成之初和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介于此,人们开始树立起了独特的图腾,由此也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图腾纹样。
  图腾纹样的出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表达自身对图腾之物的信仰表达,如对大自然的太阳、月亮以及星辰的信仰之下,出现了传统的民间日月星辰纹样;对自然界各种生物的图腾崇拜就更多了,有鱼的图腾纹样、蛙的图腾纹样、蛇的图腾纹样以及鸟的图腾纹样等,在民间神话流传的炎黄大战期间的貔貅虎豹等六兽也纷纷出现在古时候人们的纹样设计之中,增加了更多的神秘意味。
  民间传统图腾纹样一般在造型上采用了很多抽象思维的表达方式,形变而意无穷,虽然在各地老百姓的纺织品织绣或染织方法不同、设计和构想形象相异,但是表达的内涵还是相通的,共同表达了诸如祈福、如意、佳音和多子多福以及驱鬼辟邪等原始质朴的思想。例如出现在山西、陜西等民间的裹肚刺绣花样的蟾蜍造型,配以莲花边饰,共同营造了护佑孩童的意境,也是五毒辟邪的最原始表达;在苗绣中的刺绣作品中的人物伸出鸟类爪子,用动物的肢体细节描绘在人物造型中,既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也凸显了其中神秘气息[6];除此之外,取材于民间牲畜的纹样就更多了,牛、老鼠、猪等纷纷成为古时候民间取材传统图腾的典型纹样,显现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2.2 民间传统器物及民艺作品中的动物纹样及其应用
  在民间生活器具以及民艺作品中,自古就出现了很多动物形象,不仅显现着劳动者的生活场景,还从中体味到劳动者的审美趣味。在仰韶文化遗址挖掘出来的民间彩陶上就曾出现过诸如鱼纹的造型,并且图案中,先民还大量的应用了二方连续的设计手法,装饰意味已经相当成熟,从艺术设计的角度看,由饰物到图案的递进可以说就一步之遥,见图4。
  2.3 利用动物纹样局部进行装饰应用及典型案例分析
  在民间利用很多的动物的局部或某一些部位进行纹样的表现,也是特别普遍和富有审美情趣的,最为应用广泛的当属当下传统文化复古再现的一种纹样——龟背纹。龟背纹是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因其似龟背的斑纹而得名,古时候常常以龟背作为占卜工具,谓能兆吉凶。在《庄子》中曾有“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可见龟还有长寿一特征,因此在现代纺织品纹样设计中采用该纹样,还蕴含着“吉祥、长寿”之意。
  龟背纹盛行开来最初是在宋代,其颜色应用没有过多限制,一般绘制在木质器物、石刻造型上或者当下流行在装修装饰上以及纺织品、服装上。其之所以被称为龟背纹,是因为其以八角或者六角几何图形为基调的装修棂条图案,还被称为“龟锦纹”或者“龟背锦”[7]。通常应用的时候以二方连续或者四方连续最能表现其传统的意境,在纺织品纹样表达的时候,该纹样要想突出传统和复古特征,色彩一般采用朱砂或者莹白,见图5。
  3 结语
  无论是在神话还是大自然真实存在的动物形象,历来已经成为现代工艺美术界、设计行业人员取之不尽的创新素材,在经过大量的抽象思维中和具象思维的表现之后,出现了众多经典的造型。无论是神话中还是在民间流传广泛的动物纹样装饰造型,都是人们塑造的祥瑞之兽或者驱邪避害的避符之物,含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充满浓烈的人类情韵和文化底蕴。[8]利用这些纹样造型作为设计元素,经过搜集、整理和提炼以及通过不同设计手法、路径,我们可以还原传统、民间动物造型纹样给予我们的质朴之美、本真之美,在当前家用纺织品广泛被看做装饰环境的重要因素影响下,塑造更多表现传统文化给现代人的平安、幸福和吉祥之意,成为每个工艺美术师和设计师的重要研究课题和挖掘项目。
  参考文献:
  [1] 袁进东等.设计渊源——解析中西方经典设计元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2] 左汉文.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
  [3] 赵农.中国艺术设计史[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诸葛铠.文明的轮回[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
  [5] 唐昌乔.苗族纹样设计中的图形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0 (2):64-67.
  [6] 赖小娟.探索彩陶纹样中点线面的应用技巧[J].中国陶瓷,2009(12):73-75.
  [7] 白志刚.现实题材丝绸装饰纹样研究[J].丝绸,2011(2):37-39.
  [8] 王税利.奥运旅游产品柞蚕靠垫的设计与开发[J].丝绸,2006(7):18-19.
  责任编辑 祁秀春
其他文献
摘 要:“互联网+”时代,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带来了新动力,新材料、新设备、新能源、新技术无不与“互联网+”相关联。中职机械专业正面临现代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下新的发展机遇,课程改革迫在眉睫,然而目前中职机械专业教学课程知识固化、设备实施相对落后、信息化手段推广程度不够等问题,需要通过开发“动态”课程、搭建“虚实”课堂、培育“跨界”教师、创新“互通”模式等改革方式,全面融入互联网资源,培养高素质
期刊
摘 要:为研究地方政府职业教育领导力,开发一种有效的评价模型,据此对地方政府领导者的职业教育领导素质、能力和作为的内涵进行解析,为政府职业教育领导者的选拔、培养、测评等提供参考依据与衡量标准,也为政府职业教育领导者进行实践反思、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策略勾勒一条参考路径。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职业教育; 领导力; 评价模型; 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
期刊
摘 要:纳博科夫的小说《普宁》融虚幻与真实于一体。该作品叙事方式独特,不可靠叙事强化了读者与叙述者及叙述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而叙事主题则体现在作者对时间和意象的独具匠心的安排上,从而引导读者去思索普宁的人生境遇。这反映了纳博科夫对现实与虚构的艺术理解,更是其对人类的现实生存境遇的深刻思索。  关键词:《普宁》;叙事交流模式;主题体现;时间;意象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2
期刊
摘 要:赫塔·米勒是德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200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获奖作品《呼吸秋千》中的“重复”修辞手法极具文学性,词语重复和句子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淋漓尽致地再现了小说主人公雷奥在劳动营的悲惨经历,也揭示了重复背后隐藏的不可言说的真正内涵。  关键词:赫塔·米勒;《呼吸秋千》;重复观;词语重复;句子重复  中图分类号:I1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7
期刊
摘 要:约瑟夫·奥尼尔借奥德修斯神话建构《地之国》的框架,并使之成为小说的潜文本。汉斯对板球梦想之追寻,拓宽了其人生的视野升华了其生命的意义;他在“地之国”的漫游反映9·11后其内心的迷茫与困惑,揭示其现实生存境遇,亦使其探寻家庭的温馨与人生的意义;他最终回归伊萨卡——伦敦,完成其追寻、漫游与回归的人生历程。通过重返与复归奥德修斯的神话模式,奥尼尔意在拓宽和延展小说的视界,使之升华而具有普遍性和永
期刊
摘 要: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更需要实践育人工作的助推,但在开展实践育人工作中仍存在着缺乏總体设计、实践平台单一、与企业合作不深、师资专业化程度不够、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一生一策”育人理念的培养模式下,通过建立完善实践育人机制、积极拓展实践育人平台、与企业行业多形式深度合作、加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培训、积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等途径,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育人
期刊
摘 要:以常州市某小学中年级学生和数学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教学观察等研究方法,调查了小学数学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建议。  關键词:小学数学;生成性教学;生成性资源;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7)01-0092-05  一、问题的提出  (一)概念梳理  生成是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终身教育有其独具的特征,为机会均等化、资源整合化、教育生活化、人才综合化、需求个性化。博物馆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一部分,隶属于终身教育,势必受到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不断满足着终身教育对自身功能的诉求,诸如突显广泛社会性、彰显观众主体性、方式灵活多变、内容丰富多样。完成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拓展与延伸,需要切实可行的操作途径,包括由“重展”向“重教”的理念转变;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拓宽博物馆教育渠道
期刊
摘 要:旅游文化是旅游者旅游的内在动机,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手段,对旅游文化传播产生重大影响。以常州旅游文化为研究对象,从实证角度出发,探讨常州旅游文化传播现状,运用搜索引擎的方法与周边城市无锡、苏州旅游文化网络传播进行对比分析,整理出常州市旅游文化网络传播中的不足。针对其不足,提出了打造常州旅游文化官方网络传播平台、合理组合网络传播中的媒介元素和视觉元素、在“智慧旅游城市”背景下优化网络开发环
期刊
摘 要:偏科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常州市某小学三至六年级8个班学生及班主任的调查研究,认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偏科存在年级差异、性别差异和主副科的差异,随着年级的增长,偏科率有上升的趋势但未达到显著程度;在影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偏科的因素中,内在因素是关键,其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不同年级的偏科生眼中的教师魅力各有偏重;父母文化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学生纠正偏科。由此,提出了对学生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