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偏科现象调查研究

来源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de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偏科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常州市某小学三至六年级8个班学生及班主任的调查研究,认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偏科存在年级差异、性别差异和主副科的差异,随着年级的增长,偏科率有上升的趋势但未达到显著程度;在影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偏科的因素中,内在因素是关键,其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不同年级的偏科生眼中的教师魅力各有偏重;父母文化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学生纠正偏科。由此,提出了对学生偏科积极引导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偏科;影响因素;常州市
  中图类分号: G6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7)01-0119-05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所规定的学科教育,是对受教育者个人文化素质的基础性要求,也是接受更高阶段教育和接受终身教育的必要基础。而小学阶段是偏科萌芽阶段,因此,从小学阶段着手研究偏科现象是很有必要性的。
  一、研究设计
  本课题选取常州市某小学的三至六年级的8个班的学生以及这八个班的班主任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共设计24个选择题,其中7个多选题,学生的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学生是否存在偏科现象、学生对待所偏科目的表现及学生偏科的原因这三大方面;再由被调查学生所在的各班班主任根据学生前两个学期的综合学业成绩,确定存在偏科现象的学生人数。运用SPSS 22.0数据分析软件对该校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偏科情况进行分析,并据此得出相关结论。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小学中高年级中各年级学生偏科情况
  1.偏科率随年级增长有上升趋势但未达到显著程度
  笔者通过SPSS22.0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卡方检验,发现年级与学生的偏科率有显著相关。为了对年级与学生的偏科率作出更具体的分析,笔者对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的统计分析(见表1),学生认为,自己偏科率在10%~30%之间。
  通过对所调查的八个班级的班主任的走访,统计出班主任组所得出的各个年级的偏科率,从而得出三、四、五、六年级学生的偏科率为36.6%、14.3%、22.5%、25.5%。
  2.小学中高年级中三年级偏科率更高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三年级学生的偏科率为36.6%,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年级,主要原因是他们对不感兴趣的学科不愿多花时间,从而导致喜欢科目越学越好,不喜欢的科目并没有什么长进,偏科程度越严重。
  (二)小学中高年级中不同性别学生偏科情况
  1.在三门主科中唯有语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三门主科指的是语文、数学、英语,通过问卷的第二题“你最近一次考试中,哪一门成绩更好”,了解不同性别的学生在主科上的偏科情况,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得知性别与主科的偏科情况有明显的相关。
  为了对性别与学生主科上的偏科情况的关系的作出具体的分析。在语文这一学科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成绩明显高于男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英语这门学科上,女生的成绩并未如预期的一般比男生成绩好,反而男生的英语成绩略高于女生。总的来说,在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主科的学科成绩上,男女生存在程度不同的性别差异。
  2.男女生对各类学科的偏爱与性别特征相关
  男生与女生都有各自偏爱的不同类型的学科,为了进一步了解性别与所偏爱的学科的关系,笔者对数据进行了卡方检验。
  性别与学生偏爱学科关系的具体统计数据,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以发现,女生更偏好语文、英语、美术、音乐,其中美术、音乐占的比例更大,男生更偏好数学、科学、体育、信息技术,其中体育、信息技术占的比例更大。男女生所偏好的科目不同,跟他们性别特征离不开关系。男生爱玩好动,喜欢尝试各种体育项目,课间最爱跟同伴討论电子游戏,每到信息技术课总是最活跃的一部分群体。女生偏文静,平时喜欢画各种漫画,爱好音律,课后会积极参加钢琴、古筝等音乐兴趣班。
  (三)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主科与副科上的偏科情况
  1.语文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不喜欢的学科中占首位
  问卷中对“比较不喜欢的科目”的统计分析发现,不喜欢语文这一门学科的学生占32.5%,在各门学科中占首位。究其原因,这与语文的学科特点有很大的关联,不喜欢语文这门科目的学生认为很难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各门副科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中普遍深受喜爱
  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比较不喜欢的科目的统计表中,可以发现,各门副科不受喜爱程度普遍很低,由此可以反推出各门副科都深受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喜爱。这也反映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也侧面反映出教授各门副科的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所接受。
  三、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偏科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生因素
  1.内在因素是关键,兴趣爱好是主因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相比而言,内在因素是关键,其中兴趣爱好是影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偏科的主导因素。
  此外,以年级为自变量,各个影响因素为因变量,还可以发现,一方面,兴趣爱好在三年级偏科生的偏科影响因素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年级的增长,偏科更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探究其深层原因,笔者把影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偏科的内在因素分为自信心、努力程度、学习方式这三个方面分析,统计数据如表4所示。
  2.自我归因偏重“自信心”而忽略“努力程度”
  从表3可以发现,一是各个年级偏科生对自我偏科的归因中自信心所占比重最大,达44.6%;此外,与“自信心”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努力程度”,仅占9.5%。就年级维度而言,随着年级的增长,“努力程度”和“学习方式”这两个影响因素都有增长的趋势,说明年级越高,导致偏科的自身因素越复杂。   3.消极应对不感兴趣学科
  各个年级的偏科生在应对不感兴趣的学科时所采取的学习策略普遍过于消极,不愿多花时间学习。对于不感兴趣的学科,“课后不多花时间”的比例,三、四、五、六年级比例分别为64%、54.5%、90.6%和52.1%。
  4.课余学习时间分配不当
  各个年级偏科生在自己所偏爱的科目上的学习时间要多于其他科目。此外,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在对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科目的课余时间分配上越是均衡,尤其是六年级的偏科生。
  (二)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主要指学校自身和教师两个方面,这里主要就教师层面进行分析。体现教师魅力的五大方面,主要包括教师的外貌、性格、处理师生关系的方式、教学水平、教学态度。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外貌和处理师生关系的方式随年级增长对学生影响力渐小;高年级偏科生倾向于性格开朗的老师,而中年级则无此意识;教学生动有趣是三、六年级偏科生眼中教师的主要魅力;.待学生如朋友是四、五年级偏科生眼中教师的主要魅力。
  (三)家庭因素
  从调查中发现,对待偏科,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偏科的处理方式多是自己辅导,说明家长的文化素养的提升有足够的能力辅导孩子,纠正孩子的偏科。同时,研究发现,在小学中高年级的偏科生中,就男生而言,父母更期望其偏重数理类学科的学习;就女生而言,父母更期望其偏重文史类和艺术类学科的学习。父母对子女各类学科的学习存在的性别偏见,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发展起暗示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研究结论
  1.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偏科存在年级差异、性别差异和主副科的差异。隨着年级的增长,偏科率有上升的趋势但未达到显著程度;在三门主科中唯有语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的语文成绩高于男生;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对主副科的喜好程度表现为语文在不感兴趣的学科中排首位。
  2.影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偏科的因素中,内在因素是关键,其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将偏科自我归因为重“自信心”而轻
  “努力程度”。
  3.不同年级的偏科生眼中的教师魅力各有偏重。
  4.父母文化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学生纠正偏科。
  (二)教育引导建议
  1.激发学生“弱科”的学习兴趣:区别对待,因年级而异
  教师的关注和赞赏对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引擎”,因此,教师要充分抓住三、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偏科生的课堂表现力。首先,教学方式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去学习,以免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到枯燥乏味;其次,课堂表现主要在于课堂思考、回答问题上;此外,课堂上多回答问题也有助于学生矫正模糊的知识,加深理解程度,重新建构知识结构。
  2.转变学生“弱科”的学习观念:由感性学习转向理性学习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倾向于感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使得他们的学习动机不稳定,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向理性学习转变,即了解学习的性质、明确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3.引导“学生弱科”的积极归因:多归因于自身努力与学习方法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表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并非不能像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那样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只是他们要花费的学习时间更长些,所付出的努力程度要多些。因此,当学生改善偏科失败时,教师要告诉他努力还不够。但有时努力未必能立竿见影,如果偏科生投入更大的努力仍不能成功,教师则需引导学生归因为学习方法的不恰当,这样偏科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会消怠。
  4.改变学生“弱科”的学习策略:目标明确,意志坚定
  教师为偏科生专门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将总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的小目标。教师为偏科生制定的学习目标要适合该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使偏科生能积极主动地全程参与学习活动,并且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后能获得较为满意的学习结果;在改善偏科过程中磨练偏科生的学习意志很重要。
  5.消除学科类型性别偏见:正确引导,尝试双性化教育
  “双性化”这一家庭教育理念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明确提出的。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同一程度上的两极,“双性化”就是单维两极统一体模式。性别差异造就了两性学习上的差异,因此,父母需要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双性化教育。父母要鼓励孩子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多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某类学科学习的“软肋”,进而促进孩子身心和人格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翟慎娟,王玉国.性别差异与中小学生偏科现象透析[J].教育科学论坛,2011(11):19
  [2] 丁小燕.高中生个体偏科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9):9-22
  [3] 刘云.尊重学生兴趣 善待学生偏科[J].中国教师,2004 (3):18-19
  [4] 郑淑杰.儿童社会性发展[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370-371
  [5] 金洪源.学科学习困难的诊断与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6] 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M].浙江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24
  [7] 沈德立,阴国恩.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89-127
  [8] 黄蕊.初中学生物理学习偏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A study on the Phenomenon of Partial Branch among Middle and High Grade Pupils in Primary School   ——A Case Study of a Primary School in Changzhou
  YIN Weng-he
  (School of Education,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01, China)
  Abstract: The partial branch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eight classes from three to six grade students and class teachers in a primary school in Changzhou city, the research results found that the partial branch of middle and high grade students exists grade differences, gender differences and minor differences, with the growth of grade, the partial branch rates are on the rise but not to a significant degree in primary school; internal factors are the key factors to affect the high grade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 which the students interest occupies the absolute dominant position; imbalanced eyes of different grade teachers' Charm lay different emphasis; parents' cultural literacy helps students to correct the partial sectio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positive guidance to the students.
  Key words: the middle and high grade of primary schools; partial branch; attribution; Changzhou
  責任编辑 张栋梁
其他文献
摘 要: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简称“劳育课”)。劳育课作为学院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举措,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该院采取有效措施夯实劳育课课程地位,规范劳育课课程形态,筑牢劳育课保障条件,确保了劳动教育取得实效。该院25年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劳动技能,促进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创新了劳育课程建设模式,为兄弟院校提供可供借鉴的经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时代,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带来了新动力,新材料、新设备、新能源、新技术无不与“互联网+”相关联。中职机械专业正面临现代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下新的发展机遇,课程改革迫在眉睫,然而目前中职机械专业教学课程知识固化、设备实施相对落后、信息化手段推广程度不够等问题,需要通过开发“动态”课程、搭建“虚实”课堂、培育“跨界”教师、创新“互通”模式等改革方式,全面融入互联网资源,培养高素质
期刊
摘 要:为研究地方政府职业教育领导力,开发一种有效的评价模型,据此对地方政府领导者的职业教育领导素质、能力和作为的内涵进行解析,为政府职业教育领导者的选拔、培养、测评等提供参考依据与衡量标准,也为政府职业教育领导者进行实践反思、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策略勾勒一条参考路径。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职业教育; 领导力; 评价模型; 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
期刊
摘 要:纳博科夫的小说《普宁》融虚幻与真实于一体。该作品叙事方式独特,不可靠叙事强化了读者与叙述者及叙述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而叙事主题则体现在作者对时间和意象的独具匠心的安排上,从而引导读者去思索普宁的人生境遇。这反映了纳博科夫对现实与虚构的艺术理解,更是其对人类的现实生存境遇的深刻思索。  关键词:《普宁》;叙事交流模式;主题体现;时间;意象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2
期刊
摘 要:赫塔·米勒是德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200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获奖作品《呼吸秋千》中的“重复”修辞手法极具文学性,词语重复和句子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淋漓尽致地再现了小说主人公雷奥在劳动营的悲惨经历,也揭示了重复背后隐藏的不可言说的真正内涵。  关键词:赫塔·米勒;《呼吸秋千》;重复观;词语重复;句子重复  中图分类号:I1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7
期刊
摘 要:约瑟夫·奥尼尔借奥德修斯神话建构《地之国》的框架,并使之成为小说的潜文本。汉斯对板球梦想之追寻,拓宽了其人生的视野升华了其生命的意义;他在“地之国”的漫游反映9·11后其内心的迷茫与困惑,揭示其现实生存境遇,亦使其探寻家庭的温馨与人生的意义;他最终回归伊萨卡——伦敦,完成其追寻、漫游与回归的人生历程。通过重返与复归奥德修斯的神话模式,奥尼尔意在拓宽和延展小说的视界,使之升华而具有普遍性和永
期刊
摘 要: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更需要实践育人工作的助推,但在开展实践育人工作中仍存在着缺乏總体设计、实践平台单一、与企业合作不深、师资专业化程度不够、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一生一策”育人理念的培养模式下,通过建立完善实践育人机制、积极拓展实践育人平台、与企业行业多形式深度合作、加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培训、积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等途径,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育人
期刊
摘 要:以常州市某小学中年级学生和数学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教学观察等研究方法,调查了小学数学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建议。  關键词:小学数学;生成性教学;生成性资源;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7)01-0092-05  一、问题的提出  (一)概念梳理  生成是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终身教育有其独具的特征,为机会均等化、资源整合化、教育生活化、人才综合化、需求个性化。博物馆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一部分,隶属于终身教育,势必受到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不断满足着终身教育对自身功能的诉求,诸如突显广泛社会性、彰显观众主体性、方式灵活多变、内容丰富多样。完成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拓展与延伸,需要切实可行的操作途径,包括由“重展”向“重教”的理念转变;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拓宽博物馆教育渠道
期刊
摘 要:旅游文化是旅游者旅游的内在动机,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手段,对旅游文化传播产生重大影响。以常州旅游文化为研究对象,从实证角度出发,探讨常州旅游文化传播现状,运用搜索引擎的方法与周边城市无锡、苏州旅游文化网络传播进行对比分析,整理出常州市旅游文化网络传播中的不足。针对其不足,提出了打造常州旅游文化官方网络传播平台、合理组合网络传播中的媒介元素和视觉元素、在“智慧旅游城市”背景下优化网络开发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