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6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多教师对阅读教学的教学目的认识非常明确,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总是发生偏离。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明确自身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角色,以及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教授与灌输得到的,而是学习主体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一定的媒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的。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也不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而应该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引导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在教育思想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未彻底摆脱“填鸭式”的灌输方式,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虽有很多新的尝试,但仍未取得彻底性的思想突破。
  一、语文阅读教学要素及其关系
  教师要明确自身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角色,首先要明确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要素及其关系。语文阅读教学的三要素即教师、学生、文本。教与学是一对矛盾,教师和学生各执一方,文本是师生共同的研究对象,是教与学的中心。中学生的阅读侧重于“一般的阅读”,而不是“国语科的阅读”,首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同样要走入文本之中,去感受作者的情思流转。在共同的文本体验中化解和理清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矛盾,从而发挥教师主导教学与辅助学生学习的作用。
  二、教师是美感效应场的缔造者
  如何使学生全神贯注地走入阅读教学的内容中,以最快速度走入文本之中,需要教师建立美感效应场。调动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认知文本内容和思想,去感受文章中美的存在。美感效应场应是教师、学生、文本间融合互动而自然形成的一种和谐、愉悦、怡情的课堂对话过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不是僵化的课堂灌输,不是沉闷的程序化过程,师生同为语文教学的要素,从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师生教与学的活动并不是一个等级森严的主客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的、开放的、辩证的和谐共促关系。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理应创设一个以文本为依托的师生之间能够进行精神交往和情感交流的美感效应场。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为全面快速进入文本营造氛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平台,创设环境,从阅读一开始就想方设法拨动学生丰富情感的琴弦,伴着极具亲和力的语言引导,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将情绪和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
  教师可以对文章背景资料进行充分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情思流转,作者为什么要写此文章,写此文章的想法和目的是什么。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过度强调作者的思想和观点,而忽略作者写作背后的思维世界。而这一点正是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教师在阅读教学之前,加入此部分环节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作者的思想和观点,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对文章的整体美感效应。
  三、教师是学生审美需求的引导者
  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有其自己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所以,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审美能力。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对篇章整体的审美认知和感受应当居于首位。对于中学生而言,教师对字词句的分析和讲解为其次。
  在当下语文阅读教学实际中,为了取得更高的分数,教学偏离了重心,将字词句的分析作为教学重点,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热情。学生在作者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感情是怎样表达的等篇章整体审美认知之下,对词句的分析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和掌握的。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在这个“一定程度”上给予引导和深化,从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又给予学生信心,也就为不需要教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正如叶圣陶所说:“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
  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不仅是学习,还要有发现和再发现,也就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上的,学生的成长力与发展力的重要体现是探究性思维的强弱,这是学生的深层次心理需求。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扮演的是审美需求的引导者。美从何处来?教师借用阅读文本,创造一种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引导学生在文本探究中有所发现,在思维整合和建构的过程中有再发现,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发问、对话、建构、解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师需树立民主开放的教学思想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路径。换言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建立民主开放的教学思想。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学生、文本同处于一个系统之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而不是跟着文本走。这样势必造成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发散思维和主观能动性,只是被动地学。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教师建立民主开放的教学思想是非常好的方式。学生阅读的是文本而不是带有教师分析的内容和思想,教师的分析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都不能强加于学生。
  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各个方面,教师都要始终坚持民主开放的教学思想。教师首先要保证学生能够在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淋漓尽致地进行个性化的分析与解读。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班级教学,开展集体讨论,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课堂阅读学习积极性。学生能够发出不同声音,不断地与文本进行对话,不断地与同学相互对话,不断地与教师相互对话,在全体学生充分阐述、分析、辩论的情况下,开始对文本进行整合,这是一个复杂的思维体验过程,学生的思维将会达到一种高度的活跃状态。
  在此过程中的多重对话是以尊重个体的原初体验为基础的,是科学的对话。在体验文本的过程中思维展开了多重審美互动,体验、品味、探究、整合、重建文本的意义,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把人的阅读活动提升到了一个审美的自由世界,是有效的对话。这样的阅读教学思路,可以保证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这便是民主开放的教学思想。
  总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明确自身的主导角色,树立民主开放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引领其积极阅读、深入阅读,从而实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一中附属实验学校(519020)
其他文献
互动式教学的理念虽然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充分认同,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其互动有效性却一直无法提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对互动式教学的认识不清。互动式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方式的概念,基于这一概念并没有一套具体的教学程序、方式与方法。互动式教学主要是要求教师在充分理解这一理念要领的基礎上,结合所要教的具体内容和想要达到的课堂效果,进行不同的互动教学方法的设定,而不是一种千篇一律的对教学模式
文言文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是现代白话文学习的基础。一些文言文表达的内容言简意赅,蕴含深刻的含义。学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感受到古人的思想情怀,另一方面能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责任感,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  现阶段,很多教师在讲解文言文的时候一味地进行应试教学,加上高考中文言文重点考查的是语言层面的知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侧重向学
高中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人文情怀的核心学科,也是高考的主要科目之一,一直以来都为人们所重视。但长期的题海战术和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被动学习,教学效率较低。通过增加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效率就成为了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而如何将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变得高效也就成了当前急需考虑的问题。  互动式教学方式无疑改变了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思想,提高了学
美国心理学家史蒂文斯曾经研究教师的课堂发问,发现教师的发问占据了课堂教学80%的时间。由此可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相当重要。高效的提问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堂提问,关注提问的逻辑性,注意提问的指向性,研究提问的难易性,只有这样才能让提问更切中要点,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激发作用。  一、着眼整体,提纲挈领  教师在提问时首先要注意提问的逻辑性,避免提出过于零散的问题,这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承担起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改革,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分层教学的方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对高中
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充分认识到兴趣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课堂语言艺术的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展示、充沛情感的课堂注入和合理课堂活动的设计等手段,确立以“兴趣”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实现中学语文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确立教学以兴趣为导向的必要性  哈贝马斯在其重要的论著《认识与兴趣》一书中主张:任何一个认识都起源于旨趣(knowledge interest)。这里的旨趣等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业对科学仪器的需求急剧增加,为解决我国科学仪器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升我国科学仪器发展水平、增强科研自我装备能力,国家科技部于9月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要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
新课堂呼唤新教师,新教师就要转变教学理念,变革课堂教学形式,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自主而又充分地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
工作二十多年,还没有完整地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教学过一轮,无疑是一种遗憾,它将制约着我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