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hui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也被大家认识,并且开始实施.合作学习带给我们很多好处,它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老师们碰到了不少的难题,出现了很多误区.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的现象.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小组合作的时机不恰当,导致小组合作的效果较差
  物理教学中,有的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而是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什么时间都用,什么情景都用.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到了该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或动手实践的地方却安排小组交流,到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也组织小组探究,多次的重复的小组讨论让一节课显得零散,无序.
  合作学习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必须事先备好课,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2 小组合作的分组不成功,导致小组合作进行不顺利
  很多老师也分组了,但是在分组上没下工夫,简单的第1名与最后一名,第二名与倒数第2名……,有的座位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没有考虑到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为此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3 小组合作中的规则制定不明,导致小组合作混乱
  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表面的现象.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小组长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
  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为此注意以下两点: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2)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4 小组合作的时间把握不好,导致效果较差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非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还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为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2)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5 小组合作的评价不够完善,缺乏具体的操作手段
  开展小组活动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依我之见……”,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显然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再者就是偏重于对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必要时也可进行必要的物质奖励.教师应该在这方面也下功夫,多思考. 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意在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但是这种有着优秀学习品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教师不断地指导和长期的熏陶,并不断学习、探讨、改进、反思、校正.将理念变成实践,从形似到神似的过程曲折艰辛又趣味无穷,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做深入探讨.
其他文献
丹麦,大海拥抱着这里的城市和人民。它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它记录着丹麦的历史。rn丹麦的海岸线长达7314公里。所以丹麦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渔业大国之一也就不足为奇了。二百
一、正面翻译    一般情况下,since用作连词表示“自从”时,它所引导从句的谓语通常是非延续性动词。如:  He has grown an inch since I saw him. 我上次见到他以后他已长高一英寸了。  She has had another baby since I saw her last. 从上次我见到她以来,她又生了一个孩子。  We’ve been friends
期刊
在空气中,你能让纸片与铁块落得一样快吗?你肯定说,除非你把纸片与铁块粘(捆)在一起,否则绝不可能.但我告诉你,纸片与铁块不粘(捆)在一起,我也能让它们落得一样快.  为了完成这一不可能的任务,先让我们回忆一下人们认识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关系的历史过程吧!  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重的物体下落比轻的物体总是要快.比如树上的一颗苹果和一片树叶同时从树上同一高度掉下来,一定是苹果先落地,树叶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通过大量的习题来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往往事倍功半,效果不理想.实践证明,在给学生上复习课时,不能简单地罗列概念和知识点,更不能通过大量的习题加重学生
We all know that boys tend to play with toy cars, while girls like dolls. Male rhesus monkeys(恒河猴) seem to have the same preferences.
期刊
马卡连柯曾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这充分说明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武器.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而大量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语言组织有很大关系.教师只有不断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具有较好的语言修养,才能让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才
磁场和电磁感应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章节,涉及到的知识有力学的、电学的和能量方面的,其中经常会遇到有关电量方面的计算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同学在碰到这方面问题时,经常会感到束手无策.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总结出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find与lookforrn(1)find意为“找到;寻找”,强调寻找的结果。eg:Ifoundtherulerinthedesk.我在桌子里找到了尺子。(2)lookfor意为“寻找”,强调寻找的动作和过程。eg:Sheislookingforh
生命,常常作为对课堂的一种浪漫描述,但事实上理性思考课堂者,也会对课堂给出了生命的描述.日本教育家斋藤喜对课堂提问进行过研究,其认为课堂上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由于问题的提出,因此学生的思维会围绕问题展开,课堂也就因此而有了“生气”.因此在斋藤喜看来,提问就是“教学的生命”.  中学物理教材中,许多新概念的建立与新规律的“发现”,都是借助于问题的提出来打开思路的.从时间的维度来研究物理教学,
一、单项选择。   1. Both his parents look sad. Maybe they ____ what’s happened to him.  A. knewB. have knownC. must knowD. will know   2. He has ____ been to Shanghai, has he?   A. already B. neverC. ever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