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由于大学和普通高中的扩招,中职学校的门坎很低。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其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高,混日子混文凭的学生大有人在,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这样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检验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所以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创造意识的产生奠定基础。作为中职计算机老师,首先就应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明确他们的专业任务,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
一、建立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
采用先进的现代教具,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网络等进行直观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环境,可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通过制作或下载合适的教学课件使教学内容里用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部分,直观地呈现出来,变得明了生动,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强化教学效果。而学生在上机操作时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的总目标进行分解,把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几个项目上,学生通过对这几个项目要求的实践和探索,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在解决问题时不在于寻求答案的一致性,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FLASH动画中制作一个笔写字的效果。首先告诉学生可以使用哪些方法进行制作出这种效果:第一种方法是使用逐帧动画来一点点画出文字,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遮罩效果。然后以一个简单的英文字的制作对这两种制作方法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哪一种制作的方法效果更佳。最后让学生将这种制作的方法进行练习,并要求学生用一些实践中接触和感受的事例。
三、研究学生心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对于没有任何基础的学生,如何能利用短短的45分钟的时间去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呢?在授课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教学结构安排传授新知识大概为10分钟,学生自己掌握新知识练习的时间应为20分钟左右。少于此时间,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会不彻底。然后再花10分钟的时间把新的知识重新演练一次,同时着重讲清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最后利用剩下的时间布置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加深课后学生的深入研究,深入理解。
四、备好、上好每一节实习课
培养起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是使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的重要环节,因此,作为计算机专业课教师,要备好上好每一节实习课。
实习课教学环节的设计原则,应当满足:结构鲜明、进程优化、环节协调、要求规范、注重实效。我们主张采用下列程序:①课题讲解→②要领强调、示范操作演练→③学生独立练习→④教师巡回检查指导,个别差生重点辅导→⑤检查学生作业成果、总结评比。
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切实推进教学改革,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才能培养出技术型和技能型的实用人才。
(作者电话:13971889828 ;邮箱:107392203@qq.com)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这样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检验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所以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创造意识的产生奠定基础。作为中职计算机老师,首先就应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明确他们的专业任务,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
一、建立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
采用先进的现代教具,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网络等进行直观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环境,可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通过制作或下载合适的教学课件使教学内容里用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部分,直观地呈现出来,变得明了生动,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强化教学效果。而学生在上机操作时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的总目标进行分解,把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几个项目上,学生通过对这几个项目要求的实践和探索,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在解决问题时不在于寻求答案的一致性,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FLASH动画中制作一个笔写字的效果。首先告诉学生可以使用哪些方法进行制作出这种效果:第一种方法是使用逐帧动画来一点点画出文字,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遮罩效果。然后以一个简单的英文字的制作对这两种制作方法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哪一种制作的方法效果更佳。最后让学生将这种制作的方法进行练习,并要求学生用一些实践中接触和感受的事例。
三、研究学生心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对于没有任何基础的学生,如何能利用短短的45分钟的时间去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呢?在授课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教学结构安排传授新知识大概为10分钟,学生自己掌握新知识练习的时间应为20分钟左右。少于此时间,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会不彻底。然后再花10分钟的时间把新的知识重新演练一次,同时着重讲清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最后利用剩下的时间布置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加深课后学生的深入研究,深入理解。
四、备好、上好每一节实习课
培养起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是使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的重要环节,因此,作为计算机专业课教师,要备好上好每一节实习课。
实习课教学环节的设计原则,应当满足:结构鲜明、进程优化、环节协调、要求规范、注重实效。我们主张采用下列程序:①课题讲解→②要领强调、示范操作演练→③学生独立练习→④教师巡回检查指导,个别差生重点辅导→⑤检查学生作业成果、总结评比。
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切实推进教学改革,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才能培养出技术型和技能型的实用人才。
(作者电话:13971889828 ;邮箱:1073922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