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重语境看道歉语的使用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qi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汉语和英语中,道歉语的使用总会受到其所在语境的影响,本文在综述语境研究的基础上,从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出发,探讨说话者如何在双重语境的作用下选择和使用道歉语,而道歉语又是怎样发挥作用以真正达到维持相互友好关系的交际目的。
   关键词:道歉语 情景语境 文化语境
  1.语境的研究
  语境,顾名思义是语言使用的环境,是语用学、语义学、语体学、修辞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学科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语境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可以说它制约着语言,决定着语言的命运。
  早在二十世纪初,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首次提出“语境”这一概念,他指出语言环境对于理解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他把语境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两大类。马氏的观点后来被英国语言学家弗斯(Firth)继承和发展,他把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情景语境。之后,伦敦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韩礼德(Halliday)提出了“语域”(register)这一术语,实则语境,他归纳出三个组成部分: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此外Goffman、Hymes、Lyons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语境进行了阐释,拓宽了语境的概念。随着20世纪80年代话语分析研究异军突起,语境研究变得空前绝后,研究重点逐渐转到如何进行语境分析。如今语境问题的研究日新月异,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因此本文在立足于语境研究的基础上,与道歉语相结合,旨在探讨人们是怎样通过语境来选择使用合适的道歉语。
  2.道歉言语行为的研究
  言语行为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道歉是人们日常交际中频繁使用的一种礼貌行为,因此,道歉言语行为的研究必不可少的成为语用研究的对象。道歉语的研究在很长时间以来都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起,欧文(1983)、乔斯勃格(1987)、霍姆斯(1989)、贾玉新等学者对道歉言语行为在文化、性别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功能和策略上做出了分类。其中A. Trosborg (1987)將道歉策略分为了七种,Elite Olshtain(1989)将道歉策略分为了八种,Olshtain & Cohen(1983)又将其分为五种,在这里我们不再详述。对道歉语的研究自然离不开语境因素的影响,我们知道,任何形式的语言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下才能发挥实际作用,语言的使用主要受社会文化、风俗习惯、情景场合、交际方式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本文将从双重语境的角度透视道歉语的使用。
  3.双重语境下的道歉语
  语境因素是无限的,语境的分类也是相对的,目前语境研究理论庞杂,到底什么是语境、语境的构成要素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共识。因此本文将结合马林诺夫斯基和韩礼德的观点,从双重语境,即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出发,探讨说话者是如何在双重语境的作用下选择道歉语的。
  3.1情景语境与道歉语
  情景语境指的是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境。因此,在分析语言现象时,我们必须把语言与特定的情境语境相联系。只有在特定场合下,说话人传达的话语才有实际意义。下面我们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方面来探讨情景语境与道歉语的关系。
  3.1.1语场。语场指当前的话题、事件或活动,是语言使用者目的角色的反映。道歉语一般出现在谢绝或给对方造成不便或对某事表示遗憾等情况下。因此具体的场合决定了说话者如何使用道歉语。例如:
  (1)在谢绝别人的请求时
  I’m sorry, but I may not go to your party because my mother is ill.
  本来受到邀请应该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由于母亲生病不能赴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使用道歉语以示歉意,同时表现出对邀请者的礼貌。
  (2)因自己的失误给别人造成不便和麻烦时
  I’m so sorry to have kept you waiting for me for so long.
  迟到既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也会浪费他人的时间,带来一定的麻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道歉语不失为最好的策略。
  (3)对他人的遭遇感到同情、怜悯时
  I’m sorry to hear that your grandfather passed away.
  在这点上,英语中的“I’m sorry…”更能体现道歉语的使用,而汉语通常使用习惯用法“…请节哀顺变”来表达同情之意。
  (4)在表示与对方观点意见不一致时
  Sorry, but I don’t think you are right.
  与对方观点不一致而又不好直言相说,此时使用道歉语相当于一个缓冲剂,先表示歉意再提出己见,既显得礼貌也让对方更好接受一些。
  由此可见,语场的不同决定了是否使用道歉语,如何选择道歉语。英文使用“I’m sorry…”时,形式比较单一,但可表达诸多意思。而中文表示歉语的词汇很多,比如:对不起,失陪了,失礼了,失敬了等,不同程度的歉意也有相对应的表达发式,在这里我们就不再详述。
  3.1.2语旨。语旨指言语交际中参与者的角色、社会地位及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社会地位越悬殊,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越疏远,在交际时就更容易使用道歉语,以表示对对方的礼貌和尊敬。例如:
  (5)(公司经理让小白次日把一份文件交给他,但小白第二天忘带了。)
  小白:经理,对不起,对不起,我忘在家里了,我现在马上回去拿。
  (6)(同样的情况,对象变成小白的好友小张。)
  小白:哎呀,哥们儿,东西忘带了,明天给你。
  同样的情况,但因对方角色地位的不同,说话者使用的语言也就不同。例(5)中,对方的地位明显高于说话者,因此在表示歉意时连续使用了“对不起”。而例(6)中,对象变成同辈关系亲密的好友,因此说话者使用的语言很随意,没有表现出一点歉意。可见,语旨的不同直接影响我们对道歉语的取舍和使用。   3.1.3语式。语式指交际渠道及语言修饰方法,主要体现在口头语和书面语、正式语和非正式语的区别上。越是书面的、正式的道歉语就显得越诚恳、庄重,而越是口头的、非正式的道歉语就显得随意,甚至诙谐。
  口头道歉语是通过言语行为来实现道歉行为,包括直接道歉和间接道歉,前者是冒犯者自己道歉,而后者是通过第三者来完成的。书面道歉是通过书面形式来表达歉意的一种言语行为,通常实现的渠道有书信、检讨书、电子邮件等。书面致歉一般涉及的过错情节较严重,表达了致歉者的悔意及补救方法。例如,2003年丰田汽车公司因“丰田霸道”和“丰田陆地巡洋舰”两款汽车广告向中国消费者的公开致歉信中提到“……对此我们表示非常遗憾……坚决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我们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取得消费者的谅解和信任。”
  书面歉语和口头歉语其实也体现了正式和非正式之分。非正式道歉主要用于熟人、朋友、同事等之间,其目的是为了澄清误会,消除隔阂。而正式道歉主要用于媒体与公众、国家之间。例如,2001年4月美国政府因飞机撞击事件给中国政府的正式致歉信中提到“Please convey to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o the family of pilot Wang wei that we are very sorry for their loss”。
  3.2 文化语境与道歉语
  道歉语的使用发生在人与人的交际活动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必定要受到某些社会因素的制约,如不同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这些因素构成语言使用的文化语境。文化语境相对来说是较隐含的,本族人往往习而不察,而异文化人很敏感,稍不谨慎就会掉进文化的陷阱。在东方文化中,尤其是中国、日本、韩国,是以尊他贬己的文化价值为基础,而西方文化更重视自由平等的价值取向,因此文化语境对道歉语的使用影响很大。
  在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残留下来的等级制度、家长制度、辈分关系等因素,使得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使用直接道歉的方式很少,他们更喜欢采取随意的话语来推托应承担的责任或是采取補救措施,例如领导开会迟到十分钟并没有说声“对不起”,而是说“大家都到齐了吧,那咱们就开会”。相比之下,下级向上级、晚辈向长辈直接道歉如“对不起,我错了”“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了”等却是常事,而且往往会加强道歉的语气,以表歉疚之情来获取对方的原谅。此外,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对道歉语也有影响,古代女性的地位很低,因此汉字里以女性为部首的贬义词很多,虽然经过近代妇女解放运动,但无论在家庭还是公共场合,很少听到对妇女彬彬有礼的道歉语,取而代之的是粗言秽语。
  在西方,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得到了推崇和发扬,人们更加重视个人独立以及权利的不可侵犯,因此在他们眼里不管是上下级还是长晚辈人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往往就事论事,不在意对方是否位高权重,都采用相似的道歉方式,因此使用道歉语的频率也是相当,这就是为什么在英美国家我们随处都可以听见人们把“I’m sorry”挂在嘴边。此外,女士优先成为在西方人际交往中普遍遵循的原则,为女性开门,让座,排忧解难等以示对女性的尊重,达到关心、照顾和保护女性的目的,所以向女性道歉的现象也就较之普遍。
  4.结论
  本文从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角度出发,分别探讨了说话者是如何在不同语境的影响下选择和使用道歉语的。分析发现,道歉语的使用其实是两种语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是此消彼长的程度问题。同时,道歉语的选择也对语境起到一定的建构作用,我们可以依此推断其所处语境的特征。总之,只有在合适的语境中,正确的使用道歉语才能发挥其功能,真正达到维持相互友好关系的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平文.2007.语境理论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1):127-133.
  [2]何兆熊.2000.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赫晓梅.2005.对汉语道歉语“对不起”的语用分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51-55.
  [4]黄国文.2002.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李军.2007.道歉行为的话语模式与语用特点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12-19.
  (作者介绍:蒙思颖,重庆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文学翻译)
其他文献
《庄子》中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往往会带我们进入一种自由、快乐之境。“庄周梦蝶”这一经典寓言阐释了庄子之乐的内涵:逍遥之乐,无己之乐,归道之乐。庄子的达观影响着很多人
内容摘要: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人类的智慧,是百余年风霜巨变的的体现,更是历史留给后代的宝贵遗产。贫困问题是当下时代的热点话题,精准扶贫政策是我国解决贫困问题的一项制度创新,人们的贫困现状和脱贫需求应成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本研究项目对农村开展精准扶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精准扶贫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贫困地区  一.绪论  自2013年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指示以
内容摘要:本文从文化角度出发,选取了几个国际大牌的化妆品说明书翻译的例子,通过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化妆品翻译的影响,分析了化妆品说明书翻译与文化结合的重要性,并总结了一些翻译技巧,认为翻译过程中译文应体现中文的结构美、音韵美以及情感美。   关键词:文化 化妆品说明书 翻译技巧  一.引言  随着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大众消费品争相升级换代,通过增加品牌吸引力来更好地占据市场。而美妆业作为目前最具发展潜
内容摘要: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中华优秀文化。然社会转型和西方情人节涌入,节日传承陷入危机。为了充分发挥高校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促进七夕节在当代高校的保护与传承,本文梳理了七夕节的起源流变,调查其在当代高校大学生中的传承情况,并据现存问题提出以下建议:身体力行,挖掘七夕多元内涵;利用传媒,扩大七夕节日影响;文艺创作,诠释七夕时代意义;推陈出新,激发七夕现代活力。   关键词:七夕节
内容摘要:英汉比较属于比较语言学范畴。汉英比较研究始于马建中、严复。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汉比较研究发展迅速,涌现出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英汉比较主要包括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的句子、词语、功能和二者关系的宏观和微观比较。英汉对比在大学英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和古代汉语翻译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汉语 英语 对比研究 大学英语 对外汉语教学  英汉对比属于“比较语言学”范畴,是对英汉语言的共时分析
内容摘要:民办高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师生关系概念解读为基础对民办高校师生特点进行分析,并找出影响师生关系的现状问题,最后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从学生、教师、院校三个层面提出合理建议,旨在帮助民办高校和谐发展。   关键词:师生关系 民办院校 和谐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关系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随着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师生关系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
内容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决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实的基础。文章结合我国实际,借鉴西方管理学中标杆管理方法,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标杆型队伍建设进行必要性和综述研究,以期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过程中产生问题及应对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标杆型队伍  一.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决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实的基础,是
太宰治是日本“无赖派”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他在日本昭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以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与敏锐洞感细腻的感受,塑造了许多女性及母性形象,对于女人的描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九年义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一直都延续着重“问题取向”轻“人文关怀”的教育模式。随着积极的理学的兴起,人文幸福教育逐渐引起教育界关怀,并开始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人文幸福教育主要包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培养体验幸福能力、塑造努力追求幸福品质三个方面,力求使学生真正领悟生命的价值,从而更加的热爱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关键词:幸福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取向 人文关怀  一.
内容摘要:马克思的“新陈代谢”思想具有丰富的生态意蕴。马克思用“新陈代谢”概念解释人类劳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并通过“新陈代谢断裂”思想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了深刻的生态批判,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资本主义“新陈代谢断裂”的根源,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只有通过共产主义的实现才能解决“新陈代谢断裂”问题。马克思的“新陈代谢”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