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追求“有意味的语文形式”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极对立思维造成语文教学存在内容和形式对立的思想误区,使语文偏离了作用轨道。因此,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既须克服重言语内容轻言语形式、重内容概括轻审美体验的弊端,也要克服“形式崇拜”、一味玩“技术流”形式主义。追求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掌握美的抽象规律,辩证地欣赏美。
  一、语文教学“有意味的形式”的内涵
  英国艺术理论家克莱夫·贝尔在其重要著作《艺术论》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美术观点:“有意味的形式”。一般认为凡是用来恰如其分地表现、传达或寄托艺术家主题内在生命并富于创造的形式即为“有意味的形式”。①贝尔的理论认为艺术作品的基本性质就在于它是“有意味的形式”。他指出“形式”是“有意味”的,它主宰着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
  中国美学范畴“意趣”颇堪玩味。冯煦《蒿庵论词》记录陈子龙言论:“以沉挚之思,而出之必浅近,使读之者骤遇之,如在耳目之前,久诵之,而得隽永之趣,则用意难也。”②吴雷发《说诗管蒯》:“诗须论其工拙,若寓意与否,不必屑屑计较也。大块中景物何限,会心之际,偶尔触目成吟,自有灵机意趣。”③二人对“意趣”概念都有涉及,“意”偏指作者的主观性,具体、凝重、充实;“趣”偏指客观性,玄远、清逸、容纳。“意”“趣”并举,给语文提供了一个展现美学意趣的空间。“意味”与“形式”交合会通产生艺术天地,最后浑然一体地表现为意境。“有意味的形式”,意味融于形式,浑然一体。
  语文教学追求“有意味的形式”,常想到意味,多体验情境,注重联想想象,把情景相融、意境相偕、动静节律注入形式,创造出富有意味的教学。语文教学追求“有意味的形式”,触发“感性”“灵性”“悟性”,是对心灵审美情感的唤醒,也是对求知者心灵潜能的激发。
  二、语文教学“有意味的形式”的外延
  追求“有意味的形式”,它是内在的、活化的,引领师生体悟,感受形式之美。教师懂得从语文本真设计教学,进行有意义的素养训练。 “有意味的形式”最朴实的体现是:阅读像阅读,写作像写作,口语交际领风骚。
  开展专题阅读、问题阅读、比较阅读等系列阅读。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要研究读的类型、读的目的、读的方法、读的时机、读的检测、读的质量。阅读教学向切实的文本语言体悟转变,咬文嚼字,认真揣摩,同时要有章法意识。阅读理解和学习表达统一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拓宽理解视野,充实内容环节,循序渐进品味领悟。对阅读活动进行立体设计,对阅读过程进行动态研究,充分而有效地阅读,体现语文的意味。
  摸清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起点、写作需要,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动笔,强调课堂上的写作体验、升格训练,写作的过程性指导是关键。简化作文课的教学环节,精简作文的材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体验写作。写作返璞归真,在简约中体现语文的意味。
  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依赖语文实践。提供机会,组建社团、排演话剧、开展辩论、朗诵诗歌、新闻播报,鼓励学生缜密思考,大胆表达;老师巧妙退居其后,不越俎代庖,更不去压制“非主流意见”。成都的梁艳老师以她“让学、让热爱、让实践”的做法,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独立的看法。她的学生思维活跃,充满自信,敢于质疑,善于表达。
  三、语文教学中追求“有意味的形式”的途径
  程少堂老师认为:“语文味”即“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④
  语文追求“有意味的形式”即是获得“语文味”的过程。余映潮老师的《<赫尔墨斯和雕像>六读》一课就是在有“味”的形式中读出“意”来。笔者思考,在语文教学中追求“有意味的形式”途径包括:
  1.潜入心灵
  从“艺术以感情动人”的作用出发,要想创造“有意味的形式”,语文教师必须潜入心灵境界,去体悟审美感情及其多种意味,并把它们融于语文的形式之中,以达到感人的目的。语文教学不仅融入更多的生活情感,还要融入更多的审美情感。生活情感贴近生活,具有生活气息,容易引起共鸣,便于接受。但是要想获得深切炽烈的领悟,还需要为其心灵注入审美情感,让学生更高层面地思考认识生存的世界,在语文中升华人生、人性、人情的魅力。
  2.亲身体验
  一切审美的起点,都始于对审美感情的亲身体验。感人形式,因其包含着意向、意境和意味以及由审美感情引发的情绪、情调和情趣,故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语文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设出富有意味、意趣的形式,提供广泛的参与机会,制定和谐的体验内容,建立积极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体验去经历,去尝试,去联系生活的本真。这样的“有意味的形式”,就要求教师本身就要有足够丰富的阅历来设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给学生预设最贴近生活的形式。
  3.简化抽象
  有意味的形式是通过简化而得到的。一是去掉语文课一切无意味因素,包括去掉大量视频、图片和音乐的视、听觉信息等因素,返璞归真,以求得纯净;二是追求一种纯粹的、不可名状的意味,追求有节奏的课堂旋律,以突出其抽象美。简化,就像中国的太极图,以S形曲线把图形分成反向的阴阳两仪,寓万象万殊于相反相成,纳万变万动于循环永恒。抽象,赋予语文不可塑性的造型,不可捉摸的理智,臻于化境的审美。“简单”“抽象”才能进入“有意味的形式”。
  4.熔炼创新
  语文最终粹取的是内涵。有意味的形式,是语文将各种有意味因素通过熔炼,使之形成一种有机统一的、富有生命特征的、具有变化和节奏的整体,即内涵的构成。形成内涵构成的先决条件,是要丰富情感;情商高了,灵感和反应就出现了。人的大脑受到情感所占据,就会创造出一个好的构成,从而也就会创造出艺术品般的人生。“熔炼”,是比拟运用高温,把矿石中的钢铁熔炼出来,用来激励语文教师以高度的热情和激情,把有意味的形式熔炼出来;把适应人的发展需要,富含时代气息,具有创新素养的健全人格创造出来。
  掌握美的抽象规律,竭力表达抽象美,最终体现美的本质。这就是创造“有意味的形式”之根本要求。
  语文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改革要进一步向更高处迈进,就要正确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既要反对能力水平原因导致倾向于形式的教学,也要反对单纯追求形式改革的“形式崇拜”,只有以重视内容、形式的统一和追求有意味的形式为目标,多些尝试,如从形式意味的角度教会学生去领略文学作品文本的魅力,语文教学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
  注释
  ①方咸围、陈海英、陈志伟:《理科课堂教学应追求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教学研究》,2008年第3期。
  ②[明]陈子龙:《王介人诗余序》,唐圭璋:《词话丛编》第五册第3588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③[清]吴雷发:《说诗管蒯》,见[清]丁福保编《清诗话》第90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④钱冰山:《文化渗透:“语文味”教学的重要元素》,《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2期。
其他文献
李弗不老师在《大众化错用语举隅》(见《中学语文》上旬刊2014年第12期)一文中谈到“‘非……不可’断后用”现象,例如:  “……那是是非之地,大家提醒说不能去,可他却非去。”(毕福剑,4月22日星光大道频道)  “这死孩子,脾气就是倔,叫他不要来,她却非来……深圳有啥好?”(央视一台晚间新闻《留守儿童》,2014年6月1日)  李老师指出:“‘非……不可’是用双重否定来表达肯定意的,现在,很多人
“蝶”指“蝴蝶”,现在一般认为“蝴蝶”是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形成的一个单纯词,这样看来,作为一个连缀的音节,不能分割出来单用,可是在现实语言生活中又有单用的,如“蝶泳”、“戏蝶游蜂”、“狂蜂浪蝶”,民间歌舞有“采茶扑蝶”,曾经流行过的一首歌曲叫“蝶儿蝶儿满天飞”,语言事实说明,“蝶”至少是一个半自由语素,而不是单纯词中的一个音节。  有人考察过,“蝴蝶”本作“胡蝶”,始见于《庄子》一书中,明代
作为二十世纪上半期英国最有思想和个性的作家,奥威尔一向被认为是“反极权”与“反乌托邦”的斗士,这在他最重要的两部小说《动物农场》与《一九八四》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然
宜兴紫砂起源于宋代,经历明清两代的成熟,发展到今天,在壶的造型艺术上日臻完美、丰富,如何鉴别和欣赏这一世界陶瓷门类中独树一帜的紫砂陶艺术,对于紫砂陶艺术应持怎样的审美观点
自北宋以来,宜兴紫砂就颇有名气,经过数百年的积淀,如今紫砂壶种类繁多,并已出现了商品壶和工艺壶之分。商品壶,顾名思义仅仅是把紫砂壶当作一种商品。商品壶中又分细货、粗货。总
当下作文的语言训练一直停留在强调有文采的层面,在作文的实际训练中,学生对修辞手法的习得要远远大于对文学语感的把握,甚至有的在教师的引导下简单地把有文采理解为一种艳丽的装饰和点缀,给人以华而不实、空洞炫技之感。这样的训练到最后无疑走向了偏颇与狭隘,不利于培养学生较为健全的语言修养,不利于正确的作文观的形成。为此,我在作文的语言训练中特别提出这样两个词:感染力、表现力。感染力强调从写作者的内部着眼,让
美读既是感知课文教材的主要方式,也是获得文本美感的主要途径。在美读中,它将无声的文学变有声的语言,也将文本中的人、物、情、景等展现出来,以达到美育之效。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阅读与欣赏的互相渗透,让学生从文本中学到、悟出文章之美,在美读中寻找、发现其美妙信息,加以品析,提高阅读的情趣。  一、感受文本整体之美  阅读文本,第一整体感知。对文本的整体感悟不错,则能有效地吸引读者。文本整体展现在读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语文学科中的写作教学在多个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在操作层面上,“新课程突出了写作过程,尤其是写作中的修改、交流与合作”。①于是乎,“修改”作为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综观当前对“修改”的研究和探索,笔者发现,写作课堂教学依然缺乏具体指导策略。基于此,笔者拟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对写作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修改范式建构做一番探索。  一、修改模式辩证  从写作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旅程。”现在课堂“意外”频繁出现。面对学
一、课例观察下面是一位老师执教散文《春》的片段:生1:我还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我在听写的时候产生的,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同感?最后一个句子中的“静默”,我在听写时写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