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业批改环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137724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业批改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批改方式的科学对于作业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作者结合在数学教学中批改作业环节的心得体会,探讨了提高作业批改质量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通过科学有效的作业批改环节增强数学作业的功能,进而提高整个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作业批改 及时性 批改方式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尤其是像数学这样的学科,只是讲授理论知识远远无法实现学好数学的目标,学生只有通过适当的作业,才能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学生通过课后做作业不但可以巩固课堂教学中学习的新知识,更可以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然而,光是学生做作业远远无法发挥作业的功能,还需要教师对作业进行有效的批改,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作业不断增强学习效果。作业批改环节成为了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批改作为数学教学的一项常规工作,在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指导帮助学生学习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新课改的思想指导之下,我们一定要重视作业批改工作,争取通过科学有效的作业批改提高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一、作业批改要及时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往往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反馈信息,而这种信息是带有一定的时效性的,也就是说越早获得信息,对学生的学习越有利。另外,数学学科系统性往往较强,前后知识之间联系得十分紧密,倘若这节课学生存在的问题没有被教师及时发现,则会直接影响到下节课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首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及时性。我们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而对于教师批改作业提出的要求也是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改完成。这样,教师才能及时地通过作业批改掌握学生的信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的问题等,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二、将多种批改方式相结合
  按照传统的教学观念,学生负责做作业,而教师负责批改作业,并且在大部分的情况下,采取的是“全批全改”的方式。这种单一的批改方式不但容易造成教师的负担,更容易导致作业批改质量的下降。事实上,在批改作业的工作中,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可供参考,除了最常见到的“全批全改”外,还有“部分批改”、“学生自批自改”、“学生分组交换批改”等多种形式,而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批改方式。例如,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的时候,最好是让学生当堂完成、当堂批改,而一个教师想在很短的时间内批改完一个班级的作业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学生互批互评的方式批改作业,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或者让同桌的学生互相交换作业批改,这样既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作业的批改工作,又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在批改作业的同时进行了二次学习。另外,由于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积极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容易激发学生主人翁的意识,从而进一步培养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三、作业评语要多样化
  在以往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尤其对像数学这种对错分明的作业,教师往往只是简单地在学生作业上划出“√”或者“×”,这种笼统简单的批改作业的方式使得学生在拿到批改后的作业以后,对于自己的作业情况依然不是很清楚,从而无法针对性地改进。因此,在如今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在推行数学素质化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作业批改要进行大胆改革,在作业的评语上要力求多样化。一般而言,在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我们可以把作业评语分成两类:第一类是肯定性评语。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一些作业完成得非常好、解题思路较为新颖的学生作业时,不要单纯地用“√”表示,而是要适当地写一些鼓励性的评语,诸如“解法新颖,思路开阔”“方法灵活,个性鲜明”等。面对一些学习较为刻苦或者进步很大的“后进生”,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评价,类似“你的进步很大”“近期的作业完成得比之前好很多”“希望你更上一层楼”等鼓励的话教师不要吝惜使用;第二类是启发性评语。这类评语一般用在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不足之处的时候。这时,教师一定不能简单地打个“×”,而是要认真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告诉学生错在哪里及如何改正。例如,当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发现学生解题的方式正确,但是在运算上出现了错误,这时就可以批上“思路正确,但此处计算有问题”的评语。又比如,当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尤其是在做证明题的时候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直接引用某些需要证明的结论,这时候教师可以写上“此处需要证明”“解题要严密”等评语。教师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评语,不但使学生茅塞顿开,更在各种评语的启发之下逐渐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四、重视作业批改后的交流活动
  教师在批改一个或者几个班级的作业时,往往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错误,这些问题和错误可以说是一份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在批改完作业以后,一定要重视作业批改后的交流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班级中的学生对批改作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典型错题集体“会诊”,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并且找出解决的思路。教师也可以收集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发现的学生较为出彩的解题思路、新颖的解题方法等,供全班学生学习和借鉴。通过这种批改作业后的交流活动,学生可以吸取他人的长处,弥补他人的不足,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水平的目的。
  总之,作业批改这个在教学活动中看似平常又传统的工作,要想做好也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如今,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在各个学科、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都逐渐显现出来,而作业批改这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理所应当地要顺应大势,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解放思想,促进作业批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的提高。一旦教师的作业批改水平提高了,就会对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力,这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1.引言  面对崇尚创新的二十一世纪,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标举新课程理念的大旗,着眼于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努力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和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充分发掘其艺术性,才能促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地进行,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我从
摘 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如何开好这个头对于每个教师来说都是一个考验。作者结合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体会,总结了几种常见的导入方式,希望能够为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所裨益。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 导入方式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高中阶段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最主要形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前导入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前导入对于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靠一支粉笔、一张嘴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和难以理解的定理,教师需反复描述和强化训练来增强效果。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学生缺少灵感,丧失了好奇心,抑制了创造性的发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变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COPD)为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现有的治疗方案评价方法也较多。目前对其疗效评价进行分析的研究多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造就了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他们在中国革命的大舞台上,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史剧,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粟裕,就是这些
摘 要: 小学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学习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成为可能。作者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实践,谈谈信息技术教育对小学数学学科的作用和优势。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课堂教
在数学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题目做了很多,感觉很累,但是效率不高,考试成绩也不太理想。同时,老师也觉得付出了很多,讲了大量的题目,但是在考试中学生解题的正确率不高,一些难一点的题目学生感到无从下手。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是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天中用来做数学题目的时间只能有那么多,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高。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提高学生的自主解题能力,培养学生良好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教学内容和形式发生了较大变革,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要局限在知识的传授方面,更要注重思维方面的教育,这样,就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必须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数学问题思维情境。但并不是任何问题都能激起学生有效学习的兴趣。教师创设数学问题
目的:通过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探讨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的临床疗效,为筛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手法提供临床依据。通过与牵引疗法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