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树前头万木春

来源 :教育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生源质量却逐年下降,“问题学生”比例不断上升,他们往往是学校和协发展的隐患。“问题学生”如果得不到及时转化,教育教学环节就会不断的出问题,产生不良的后果。本文从“问题学生”帮扶转化的成功个案,提出了帮扶转化“问题学生”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问题学生帮扶转化
  
  中职学校的“管理”是一大难题,而“管理难”的主要原因是中职学校“问题学生”比例不断上升,生源质量逐年下降,这使得教育教学的开展陷入了日益艰难的困境,中职教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压力。“问题学生”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直接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教学质量、招生就业,最终影响到学校的生存。
  “问题学生”是在思想、学习、行为上经常违反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一类学生。常常表现为厌学、逃学、迷恋电子游戏、打架斗殴等品德问题,或者是学习焦虑、性格缺陷、意志薄弱、耐挫能力差、早恋等心理和行为问题。中职学校“问题学生”不仅数量多,问题行为较为突出,而且产生问题的原因和程度也相对复杂、严重,要促其转化并非易事。因此,有目的,有计划的帮扶转化“问题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从帮扶工作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就如何帮助“问题学生”改正不足,健康成长进行分析,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案例:王某,男17岁,中专计算机专业学生,一个令所有任课教师都头痛、反感甚至厌恶的学生。他不知天高地厚,常常自以为是;经常以特别的方式引人注意,喜欢凑热闹,却无责任心;课堂上,精力充沛时左顾右盼,精神萎靡时昏睡如泥;上课坐姿东倒西歪,下课逗乐“谈笑风生”;同学听课他无端打岔,老师提问他答非所问;说话阴阳怪调,写字“龙飞凤舞”;自习课“来去匆匆”,做作业敷衍了事;教室午睡“上蹿下跳”,宿舍晚睡“专题主讲”。 经常作业不做,成绩差;文明礼仪差,不会主动给长辈、老师打招呼;吸烟成瘾,经常外出上网;不服老师管教,家长的批评甚至顶撞,不肯踏实努力做事。入学不久,因夜不归宿,翻墙外出上网受学校处分。甚至在实习期间,因不守厂规、吃不了苦而提前退出实习。笔者总感觉他像一颗随时都可以引爆的“炸弹”,让人惶恐不安。
  一、通过调查分析“问题”成因,做到心中有数
  1、父母离异、早期的家庭教育不当,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导致行为偏差。父母离异对孩子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生活在这样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现行为与心理问题。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小王父母的离异对他人格的早期培养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他总觉得自己很倒霉,不能像同学一样有幸福的家庭。他的行为发展出现了偏差却得不到父亲的及时纠正,父亲对他百依百顺,放任自流,自由散漫成自然。
  2、家长重视智力开发,忽略良好品行的培养,导致学业成绩差。小王读小学的时候住在姑妈家,他的姑妈在智力开发方面绞尽脑汁,想法设法提高小王的成绩,可是对他的品行培养却很少过问。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没有为孩子良好品行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种只重成绩、忽视做人的教育方式,严重违反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
  3、教师缺乏爱心。教师是孩子的重要他人,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小王一进职业中学就表现出种种行为问题,这决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他的问题应该是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已发生,而小学恰恰是孩子的人生奠基时期,可见小学老师对他的行为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对症下药,进行帮扶转化
  从王某确定为“问题学生”开始,我主动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与他接触,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只有让学生“信其人”,才能使学生“听其言,信其道”,为了达到预期效果,我确立帮扶转化的理念,制定了帮扶转化的一系列措施
  1、确立帮扶转化理念——等待“问题学生”成长。成功的教育就应着眼于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看到学生的优势,并不断挖掘、培育,直至看到他们的成功。面对“问题学生”的行为,我们老师只要是真诚地“用爱心等待、用时间等待、用耐心等待、用信心等待、用方法等待”他们成长,并能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处理问题,而且顾及他们的合理要求,特别是要善于经常关注到他们的闪光点,那么,再顽皮的学生也会被教师的关爱唤醒良知的。
  2、制定帮扶转化的主要措施。1、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了解是教育的前提,一方面要求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了解自己的学生。为了多了解自己的学生,我平时尽可能多留意学生的言语行为,充分发挥认课老师和班干部的作用,有目的、多渠道地收集学生的相关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研究、分类和具体化。只有这样,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才能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收到实效。
  2、积极鼓励,耐心期待。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热情期望会产生积极效应。孩子的自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和老师的鼓励,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将是孩子前进的动力源泉。“问题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也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尊重。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少挖苦,不讽刺的方法,帮助“问题学生”树立自信心。引导他们认识自我价值,不断增强进步的自信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以一颗宽容的心,给予鼓励,耐心等待,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自尊,我们的期望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的未来。
  3、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度的惩罚。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曾经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适度的惩罚可以使学生懂得规矩,辨明是非,记住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当然,我们还是要慎用惩罚。
  总结:“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是当前学校、尤其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涉及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成败!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问题学生”容易故态复萌,教师也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朽木”不可雕也,以至功亏一篑。对这项十分艰巨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只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对“问题学生”多一分理解、多一分爱心、多一分宽容、多一分信赖、多一分鼓励,多一分等待,“枯木”总会逢春的。
其他文献
摘要多媒体京剧音乐剧场《白娘子爱情四季》(以下简称《白娘子》)以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白蛇传”为故事基础,以京剧“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艺术魅力,运用现代音乐剧的结构与节奏,通过与交响乐、多媒体影像等多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运用,形成极具艺术感染力的“多媒体京剧音乐剧场”艺术形式。创作出能吸引年轻观众,让年轻观众群能走进剧场,关注京剧,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白娘子》这个剧目的创作动机。综合多种艺
期刊
所谓创造性个性品质主要是指具有创造的意向、创造的情感、创造的意志和创造的性格等独特的心理品质。它包括自信、勇敢、独立性强、有恒心、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呢?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为实现班集体共同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课外活动等各项工作的管理教育的活动。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
期刊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它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及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良好循环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与家庭的纵深分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网络通讯的迅猛发展以及西方思潮的猛烈冲击,大学生的差异性不断加大, 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中存在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群体”是指那些在经济上较特殊,或者在学业上落后,或者在日常生活上散漫的大学生的集合体。他
期刊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日记已经成为广大老师和家长认可的一种数学学习方式。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数学,走进生活,体验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仅是枯燥乏味的几个数字与简单的计算,更多的是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日记确定内容指导写法成效 思考    教小学生写日记,不是语文老师的专利。作为数学老师也可以实施这一沟通学生的好方法。《数学课程标准
期刊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样,“数读百遍,其义也自见。” “读”就是学生与课本之间产生交互作用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消化这些信息,达到享受数学阅读的快乐。那么数学到底应该如何“读”呢?难道仅仅就是单纯地“读”、机械地“读”?我认为其实不然,这里的“读”包含“阅读”的意思,但是和语文中的“阅读”又不完全相同,它带有更多的数学特色,也具有更多“读”的技巧……  一、以“趣”引读  
期刊
摘要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倡导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统筹考虑学习者、教育者、教学内容与环境等各个要素,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关键词数学课效率    教学效果应是课堂追求的首要目标。低效率的教学、无效率的教学,甚至负效率的教学,决不是常态课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中,提问与评价是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是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活动方式。教师的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虽说是一个细节问题,但却忽视不得。教师评价得当,可激发学生兴趣,反之则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评价原则 评价策略有效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与评价是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是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活动方式。教师的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虽说是
期刊
AbstractA Village Celebration , a well-written essay by A.A. Milne , a renowned English writer, has been studied by many a scholar from various angles. This paper is attempted to probe into the essay
期刊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关注到中职生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自信心的相对缺乏。虽然90后的学生标榜个性,崇尚“独立”,但他们内心依然“底气”不足。  职业学校中的大多数学生曾是基础教育中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在初三时就被分流或放任,上课经常迟到早退,经常性地违反课堂纪律,表现为自由散漫、组织纪律性差,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在学习上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时常受到外界的批评和奚落,甚至被视
期刊
摘要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近乎残酷的竞争,以及各种价值观的鱼龙混杂,使当前80后感到许多迷茫和焦灼,从而找不到幸福的坐标。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出发,分析与阐释幸福,提出80后应该怎样把握幸福,最终实现人生的真正幸福。  关键词80后幸福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当今社会正处于新旧体制交替的转型时期,旧的道德体系中的幸福观已失去其权威性而新的价值目标、幸福观尚未完全建立并展示出其主导地位,这使得正处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