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走班”后如何进行课堂管理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hx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班”教学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亮点”,同时也是“难点”。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了课改中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然而“走班”教学在现行班级多、学生多的中学中实施却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课堂管理问题尤为突出。
  2008年新疆正式进入新课程改革的行列。信息技术学科则列入了学业水平测试行列。我校在2000年即被评为“现代教育实验学校”,学校对信息化建设投入较大,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较好。课改以来我校积极相应、行动起来,被兵团评为课改样本学校,而我校的信息技术学科也被评为兵团样本学科。作为信息技术老师,我们深切地感到新的教育改革浪潮的到来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大胆尝试“走班”教学。
  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我们在其他学科还没开始的情况下首次尝试了选修课的“走班”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活动,发现了许多棘手的问题,其中走班后教学班的课堂管理问题尤为突出。一是考勤难打。“走班”时是三个班同时开课,学生出现了自由散漫的现象。有些同学由于不重视信息技术课,态度不认真,有时为和关系好的同学在一起就会随意串班或和其他同学换班。由于信息技术老师一般代课较多,对学生情况不了解,所以有时很难发现。设备的管理就更难保障了。二是课堂活动难组织。由于来自不同班级,同学们相互间大部分不熟悉,课堂上在进行小组活动时大家不愿交流,互帮互助的现象也少了许多,大家因为没有集体凝聚感,对课堂问题的回答也出现了“等”和“靠”的现象。
  面对以上两个突出问题,怎样进行新的“教学”班的管理呢?本人经过一学期的管理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做好“教学”班的组建仪式
  所谓的教学班是由多个行政班的学生共同组成,高一的学生刚进校园不久,本班的学生还不太熟,又因为走班和其他班学生在一起,难免有些拘谨,有些女同学很害羞,大家都不敢也不愿说话,回答问题的也很少,课堂很沉闷。我在发现此问题后立即动员同学们相互认识,我对他们说:“同学们,是兴趣让我们重新组成了一个新集体,看来我们挺有缘啊!让我们相互认识,握握手,成为朋友吧!”于是我动员前后左右的同学相互介绍、相互认识。大家都很乐意地握手,哈哈笑起来,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大家感到不别扭了。接着我又说:“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爱我们的新家,希望每一位同学能在这里快乐学习、快乐收获!”同学们的眼睛里闪着光,我也为未来的教学充满了信心。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用QQ建立了所有教学班的班级群,建议同学们以班级和真实姓名命名,以便大家课余时间更方便地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的距离感缩小了,有了新班的感觉,同时在新的班级里还认识了不少新朋友。
  二、培养班级得力小助手——课代表
  教学班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纪律的管理和考勤的监督,有些同学容易相互串班或逃课,比较容易出事,而由于学生人数多,老师基本顾不上每节课来查人。于是我就在班里三部分行政班学生中让他们推选出三名课代表,即一个行政班一名课代表。要求是首先要有责任心,其次信息技术水平一般以上。我给他们明确了基本责任,并在QQ上经常鼓励他们,让三位同学来个竞赛,看谁学期末是老师最得力的小助手,哪个班的总积分最高,获胜班级和获胜者有奖励。这样三名课代表的工作热情一下被调动、激发出来,每次上课主动查人、记考勤,并如实向我汇报情况,而且争着打扫卫生。我一下被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课堂教学上。
  三、以小组竞赛的形式促团结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需要有时会把大家分成小组进行竞赛。比如在做网站制作时我先按行政班级分组,再让同学之间自由组合,这样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被激发出来,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班的哪个组最棒。在同学们完成作品后我会用不同的文件夹图案符号来代表他们作品的等级:星星代表优秀,蝴蝶代表需要继续努力,小树代表要加油。同学们每次看到自己组的文件夹图案后就知道本组的实际情况,于时各组会在本节课中重新调整分工方案,继续努力追上别的小组。最后进行作品展示时,我不但展示本班同学的作品还将其他班的优秀作品展示给同学们欣赏。通过合作竞争中的相互学习、相互了解,大家越来越团结了。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同学们慢慢融入了这个新集体,许多同学因此相互成了好朋友,作为信息技术老师的我也像初次当了班主任。现在,虽然大家都回到了各自的行政班,但我们之间的友谊却深深地刻在心里。因为我们在QQ上还经常见面和相互问候,大家不会忘记我们课改后的网络技术班——这个根据自己意愿选择、有烦恼也有快乐的特殊班级。
  “走班”教学目前还不成熟,因此走班的方法应根据学校和学生情况而定,遵循综合考虑、适当调控的原则。学校在前期应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选课指导,同时搭建选课及班级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做支撑。只有这样,学校中真正的“走班”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其他文献
摘 要:探究式学习是一种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创造性学习,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创新性学习,是我们实施新课程理念的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全面落实“终身学习”这一理念奠定基础。  关键词:探究 实践 创新    自主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学习方式,在世界范围
期刊
摘 要: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品德与社会》教学关注孩子们在生活中的体验而获得的情感,这些情感上的体验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   关键词:生活 体验 体验式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应创造条件尽可能地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检阅》围绕第四组专题“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选编,讲述的是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节的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一致喝彩。本篇课文从集体生活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儿童的童年生活,用细致的心理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群善良纯真的儿童形象,读之令人感动欣慰,是一篇能够丰润孩子心灵的优秀人文选材。  二、教学
期刊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质疑问难、发散思维,辩证地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这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提出问题 乐问 诱思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学问、学问,要会学,更要学会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质疑问难、发散思维,辩证地分析
期刊
摘 要: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语言能力的发展对孩子今后各种能力的发展、知识的获得、兴趣的培养、心理结构的发展等具有决定意义。故事教学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占有主要地位,是发展幼儿创造思维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幼儿园 故事 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想象力可以开拓创造性思维、发展幼儿的智力。幼儿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
期刊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他认为剪纸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养成独自消遣的好习惯,二是可以练习手筋。”也就是说,剪纸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还可以使他们练出一双灵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灵,这是因为手部肌肉群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我和我班的孩子通过在探索和尝试中开展剪纸活动证明,剪
期刊
摘 要:小学“实践与综合应用”倡导课程向儿童的经验和生活回归,提倡课程的综合化,强调让学生“做数学”比学生知道数学事实更重要。“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课程,沟通了数学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联系,拓展了视野,犹如一跟杠杆找到了合适的支点可以发挥极大的力量,它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数学 实践 综合应用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数学新课程设置的新领域,可以借鉴的经验较
期刊
摘 要:通过“体验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在体验中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体验学习”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数学课堂 “体验学习” 用数学 做数学 说数学 再创造    课程改革,犹如一声春雷滚过,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课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原来的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课堂中多了动感、生气与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家长日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做为一名班主任老师,身上的责任和担子越来越重。如今,当教师难,当班主任更难。一个班级五六十个学生,而“421”的家庭模式导致每一个班级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家长群体。所谓众口难调,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很多时候,无论班主任怎么努力,家长总会有不满意的,处理不当难免产生矛盾、积怨,甚至产生对立,严重影响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家校关系的和谐。因此,要求我们班主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素质,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规范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化学现象、化学概念的理解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