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耗增效,提升质量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tat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给英语教学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带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英语分层教学是解决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比较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分层教学 素质教育 英语教学质量
  
  在目前大力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外语教育研究多停留在“如何教”(英语课怎么上)的层面,即过多关注教法和教的过程的研究,这与国际上重视教师发展、教学内容与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需求严重脱节,结果使得当今基础英语教育仍然出现“高耗低效”的尴尬局面。造成如此局面虽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较为普遍的原因不外乎:一是教学资源紧张;二是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致使教学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教学安排不能搞一刀切,教学进程不能齐步走,分层教学成为解决学生英语水平差异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解决基础英语教学费时间低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2000年,国家颁布新的课程标准,为我们实施分层教学提供了根本的依据。《新课标》提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描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课程任务: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分层教学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分别进步。从教学实践来看,实行因材施教就是针对学习者不同的语言能力、认知风格、动机、态度和性格等个别差异施行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把基础高低悬殊的学生安排在同一班级,教师难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因材施教,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消”,出现“教师白费力,学生不受益”的尴尬教学局面。英语分级教学,就是本着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的原则,根据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及其接受英语知识的潜能,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学生管理制度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度、教学活动,在讲授、检测和评估方面充分体现了层次性。因此,分层教学成为安排英语教学的理想选择。许多学校一直认同分层教学是必要的和可行的,并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分层教学,不断探索和总结分层教学经验。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无论智力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学习积极性,这是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基本要求。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不能用同一目标要求学生,用同一方法开展教学工作。
  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
  1.根据入学英语测试成绩进行分班
  入学的第一周对所有新生组织一次摸底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按成绩分为A、B、C三个教学班实行分层教学。A班适宜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学生;B班适宜英语基础相对好的学生;C班适宜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但必须要做到除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不同外,让每个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2.根据不同目标及学生需求调整英语教学课时和教学安排
  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的前提下,课程教学中,基础好的班级可以缩短教学时数、充实教学内容;基础薄弱的班级可以延长教学时数、降低教学难度并适当补习。形成强势少补、弱势多补的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
  (3)根据不同班级制定英语教学目标和要求。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如A班可以加大听说训练;B班应熟练巩固已学的内容;C班基础相对薄弱,大力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加强重点辅导。
  (4)根据分层情况,英语分层教学应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并为基础好的同学学习和接触更高层次的知识创造了条件。
  (5)根据英语期末统考成绩进行级别调整。在英语分层教学中,每学期根据期末考试成绩重新分班。英语成绩进步的学生可以升班,成绩退步的学生必须降班,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优等生”和“差等生”。这种淘汰和上升的制度可以让学生有危机感和保班意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能力,并且给所有学生创造平等竞争的机会。为保证英语考试分层的公平、公正、可比性,英语期末考试所有的课程应采取同一命题、同一标准。
  英语分层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因材施教,把英语水平相当的学生组织在一起上课,学生起点和终点水平比较明确,这样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材与取舍,讲解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从而使學生能更好地对所学的内容消化吸收。通过分层教学,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能在学校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发展。
  英语分层教学可以打破英语教学模式的旧框架,班级内部能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有利于部分学生脱颖而出,同时学生间的相互竞争能使更多的学生看到差距,找到努力的方向。
  英语分层教学顺应了时代的需要,当今世界的各个领域对英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英语教学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英语分层教学是现阶段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应向新的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发展,用多种教学模式来适应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大的个性发展空间;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教育目标的基础性,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培养目标的发展性。
  参考文献:
  1.张德伟.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北京出版社,2005
  2.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中学
其他文献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同时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质疑、解疑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感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试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方面作一点初步探索。    一、“引”之有路,主动质疑    培根曾说:“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学生由疑而问,是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过程。教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班主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新课程教学要求班主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氛围。同时,班主任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提高沟通技巧,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和利用班干部和通过主题班会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新课改 班主任 工作技巧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论,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思想。班主任作为学
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都是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育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双边教学形式。课堂提问能促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想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更能大大开阔学生的思路,为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能力的今天,教师更应精心设疑,努力优化课堂提问,有效地发挥课堂提问所特有的路标作用。  关键词:科学课堂 有效提问  
摘 要:长期以来,以教师传授式的“教”,学生被动式的“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全面推进和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本文从探究性教学模式等方面,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科学素养    长期以来,以教师传授式的“教”,学生被动式的“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时代的
摘 要:国贸专业与商务英语专业双语教学课程整合既必要也非常可行,而目前国贸专业与商务英语专业双语教学课程整合实践中存在一系列问题,要实施国贸专业与商务英语专业双语教学课程整合,首要的是树立整合理念,充分发挥国贸专业与商务英语专业在双语教学中的互补性优势,从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材建设、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等维度进行思考。  关键词:国贸专业 商务英语专业 双语教学 整合    一、目前
新课标指出要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世界”带入生物学的“科学世界”,然后回归到生活世界中来。笔者本着这一理念,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并巧妙地与教材知识相融合,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和重要价值,使生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同时让学生在生活中充分利用生物学知识,发掘生物学新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从而实现现实生活和生物教学的互动。  一、将浓浓的“生活味”融入生物大课堂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理想》一文,当代诗人流沙河用充满激情的音符赞美理想,以富有哲理的语言诠释理想,以春风化雨的神韵启迪人们奋发向上的心灵去执著地追求理想,不失为雕琢灵魂,培育中华儿女健康向上,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材。  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指出: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也就是说,没有理想就没有闪光的人生,没有理想就会碌碌无为,枉费一生,没有理想就不是一个真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地成长,在教育学生时,我总是遵循一个原则:让学生感到快乐。于是,我总是以赞赏、鼓励的态度去对待他们,时刻让学生有一种积极向上、快乐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学生的评价方面动了不少的心思,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在简单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老师评价    老师对学生评价的方式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我对学生采取的是奖励星星的评价方式。每周评价一次,评出表现出色的前十五名、进
1921年5月9日,莫斯科附近发生一次大爆炸,在半径70km的范围内,爆炸声听得很清楚;再远一直到160km的范围内都是寂静区;然后直到近300km远处,又可以听到爆炸声。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奇怪的现象呢?原来这与声波在空气中的折射有关。  声波是声源的振动以波的形式在媒质中传播形成的。由波的折射定律可知,当波从第一媒质射入第二媒质时,入射角(i)的正弦与折射角(γ)的正弦之比等于第二媒质对于第一媒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