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石景及其设计特色

来源 :广东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a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庭园溪涧置石的设计进行分析,总结阐述了水石景设计的立意、手法、布置原则以及设计特色,宣扬景观设计应追求生态自然的理念。关键词:水景;石景;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41(2012)03-0059-04收稿日期:2012-04-27修回日期:2012-05-27
  水景设计少不了景石的点缀。千姿百态的石既有纹理的俊秀之美,又有不同体态的风姿,自有神韵,可观可赏。中国人自古以来对景石有着独特的审美感受和钟爱情怀,古人有云“园可无山,不可无石”。在今天,水石景依然是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阔园林或者规模不大的庭园中,在溪涧、瀑布、固岸等地方以散置、汀步、叠石理水等多种形式存在,可作主景,也可作点缀。
  园林中巧设山水不是古人的一时之兴,而是有着特殊的审美意味。陈从周先生中对叠山理水的描述,就表明了园林中山水模仿自然,则意趣盎然,形成“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境界。还有“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与“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随地作低平”之说也表明了山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之美。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公司)于2010年开始实施庭园水石景置石设计工程。工程应用叠山理水的造园理论,从真山真水的搭配特色中得到启示,运用现代的建造手法和自然生态的设计理念,打造统一、和谐、完美的水石交融的境界。
  1 水石景配置在本项目中的立地环境
  上海华为公司是现代化科研生产基地,由东、西主楼组合而成,总占地面积为30万m2,中央庭园绿地占地13.5万m2,基地建筑物简洁明快,极具现代感。庭园园林由境外Sasaki& Walker Associates(以下简称SWA公司)设计,其核心景区的主体是一个人工湖,占地3.5万m2。该人工湖形状很奇特,轮廓线张扬,有人形容它像八爪鱼;人工湖周边没有奇花异卉,只有挺直的落羽松、水杉等植物,显得特别单调。本文项目的任务便是为此湖配置景石,要做到既与周边环境协调,又要与人工湖风格一致,相映成趣。
  2 华为公司庭院水石景设计特色
  2.1设计构思
  景石设计的基本目标是:既要与建筑的整体风格相融合,又要保证原有的使用功能及减排节能、雨水收集等环保生态理念得以体现。
  因此,本项目将景石配置定位为:简明大气,强调节奏与韵律,注意空间构图,满足平视、俯视的多维观赏要求。由于水体及周边林木、建筑物构成的空间是摆设景石的场地,所以,在具体的设计中可以巧妙利用比较张扬的水体轮廓线和单一的林木景观,打造与众不同的景石配置形式(图1-2)。这种造园风格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是难以见到的。
  但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不少传统造园设计师对原设计(特别是对水体的形状)提出了疑议。但通过对人工湖原设计文件进行深入分析及对其景观效果进行多角度、辨证地审视评估后,笔者及本项目的其他设计师认为SWA公司的设计有它的特色和合理性——这是依据原总体规划、建筑风格及华为研发基地的企业特点所作的大胆设计。
  华为公司的景观设计手法正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寓意”之设计特色。项目以大湖为构图中心,山体自东向西缓缓倾斜,层层的蜿蜒山脉之间形成多个峡谷,就如经过千百年的冰川水流冲刷而留下来的历史痕迹,山谷川脉收集的天水由东向西聚汇成河,最后流入大海(湖),有集腋成裘、百川归大海的寓意,或许也以这种浪漫的艺术形式表达了华为企业发展的轨迹和成功的诀窍。
  2.2设计的立意和具体手法
  为了维护园林景观设计的统一风格,就必须与原设计师“共舞”,在添加水景石的时候务必要与原设计手法、风格及周边环境相协调,使之成为景观的一分子,并不突兀存在,与整体景观形成和谐的统一体(图3)。
  在景观中配置景石,首先要考虑的是石材特质和形态。传统惯用的太湖石、英德石、黄蜡石、黄锈石和灵壁石过于嶙岣、剔透或圆净、随意,与原设计的硬朗、简洁形成较大的差异,容易产生不伦不类的不良效果,为此应该挑选色泽明亮、简洁、朴素,材质坚硬的石头,从形到神都必须是硬朗而富有雕塑感的,只有这样,才能与原环境相融洽,彰显挺拔、大气之风貌。
  此外,景石放置的位置也应该符合自然规律。在水中,它们应表现出经过长期的水流冲刷、撞击而成型的动态过程。从山体脱落后被冲向河流的下游和大海的过程中,有些石块残留在山谷,有些在河道口,有些在大海(大湖),它们或大或小、或立或卧、或聚或散、高低起伏、气势雄浑;或掩映在湿地草丛,或横卧于河滩缓坡,或挺立于大湖中央,呈现各种神态和意趣。
  而一般自然的石头难以做出以上的效果,所以本项目选用灰麻花岗石作胚材,经过人工雕凿而成既自然粗犷又极富雕塑感的石块。这些石块经加工,大小、形状均随人意,棱角分明,肌理清晰,灵动大气。每一块(每一组)石一旦放置合理,就能起到相互顾盼、纵横呼应的效果,有呼山镇海之势,形成视觉上的冲击。为了将想法付诸实践,并取得最好的效果,项目特别邀请了广州美术雕塑院作为艺术顾问,共同完成这一任务。
  SWA公司庭园分东、西两园区,地形东高西低,其中东面的地势成山形,可称为山脉,是力量的源泉,山形地势延绵至水边,山谷、山涧之水则汇流而下,顺着山势、石路一直冲向河道出水口,山脚下就是力量感十足的山石。西园区主要是宽阔的水面和环抱的山林,湖岸线极具线条感,靠近餐厅位置是一个平滑的跌水,湖岸周边园路的路径也很特别,忽而靠近水边,忽而隐入绿地里,步移景异。
  以上陈述所要展现的是以现代的设计手法表达生态自然的理念。整个庭园,无论是山势、绿地、水体,还是园路都特别讲究线条。努力打造海纳百川、百川归海的效果。
  在水石景的设计中,无论是水景石的形态、位置、肌理还是走势,都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研究,揣摩推敲。而石头的纹理也基本能够展现出江河冲刷的痕迹,产生自然生态的感觉,又具备粗犷大气的雕塑感。它们源于自然,经过艺术的提炼后,又高于自然。   2.3景石的设计、配置原则和要求
  为了符合原设计的规划思路及自然生态的规划理念,同时配合粗犷大气的场景风格,并成为场景中的主要景点,吸引游人的眼球,整个庭园水石景布置遵循了四个主要原则:第一,根据整体规划的走势布置水景石;第二,根据不同的视线焦点布置不同体量、形态的水景石;第三,水景石的布置宜少不宜多;第四,水景石的布置宜精不宜繁。
  水景石通过形态、分布位置、肌理以及走势,大致可以分为几大类,一类为形态比较大的主景石,有劈开水面之石,有从水中长出之石,也有耸立绿地之石,主要以单体出现,周边还会配置体积小、走势一致的水景石(图4)。这类石头的分布位置主要在餐厅附近,能将游人视点聚焦在大水面上和园路的转折点;另一类为主要观景位置的水景石,如:东园区出水口的位置、西园区水面尖角的位置,这类石头主要以组合形态的方式出现,有水生植物相映衬,都呈长条形,但高低宽窄不一;还有一类分布在园路位置,呈现长条形,有扁平铺在碎石路面上的,有卡在绿地中的,也有卡在台阶中的,景石高度均控制在人的视线以下。水景石的走势让人感觉像是从路面冒出来的:最后一类为体型比较大的,纵向分布,主要出现在整个园区的最东侧。
  为了更准确直观地表现设计成果,本项目按1:20制作了人工湖和每一块景石的模型,并按编号依次摆放,经业主认可后再把100余块的独立景石的石膏模型交予施工单位的石匠加工,所以每一块石头从形态、肌理到大小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图5)。
  2.4设计的艺术情调
  在设计中,项目会将整个园林比作一首绿色的交响乐,而庭园的湖岸线条则是琴弦,景石就是音符,这就构成了本次设计的艺术情调,具有很高的审美意味。通过自东向西的水流的有力拨动,音符在琴弦上跳跃,忽高忽低、有张有弛,演奏乐章的主旋律,湖岸周边和山坡上的各种绿色林木就是背景音乐。自然界的这些元素通过人工的撮合便成为一首醉人的山水园林交响乐曲。正是基于这种艺术追求,景石摆设就要讲求韵律与节奏。石头的位置、大小、高低、聚散、疏密都要符合精度要求,使整个庭园的艺术水平达到“生态自然、粗犷大气”的高度。
  中国人喜欢联想,用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点,就本次庭园的水石景设置还可以有一种解释:自古以来中国人向往蓬莱仙岛的美妙景色。山东有蓬莱,江浙也有小蓬莱。古人对“小蓬莱”有这么一段的描述:“小赤壁下的昆潭中多奇石,远近错落,散而不乱。在深潭中组成或深或浅、或宽或狭、或大或小、或分或连的空洞和水面。如果泛舟而人,溪中有岛,岛中有湖,景随舟移,恍如置于蓬莱仙境之中,故有小蓬莱之称。”望有心人也把该庭园的山水景色比作小蓬莱,自可体会另一番妙趣。
  3 结语
  不论东西方文化有何差异,艺术总有相通的地方。综观水石景在庭园园林设计布置中的作用可知,不论是古今还是中外,水石景都是重要的存在,营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参考文献:[1]陈从周.说园[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4(11):2-3
其他文献
摘要:城市街道空间的生长具有一定的自发性。文章以天津南京路景观环境整治为例,在传承文脉前提下,着重从交通功能、商业氛围、人性化空间营造等方面对主干道街景的有机更新进行阐述,对类似城市街道空间的整治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街道;南京路;景观改造;有机更新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4)01-0050-03  收稿日期:2012-
期刊
为推进岭南园林教育的发展,促进粤港两地院校、企业、科研单位和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2012年12月16日,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和广东园林学会教育信息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特别邀请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园景建筑学部系主任Matthew Pryor教授和学科导师/教学助理ZHANG Qian Chris张谦老师到华南农业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整个活动包括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两个部分。讲座由李敏
期刊
摘要:在风景名胜区或城市公园开展市民群众自愿参与树木认种认养活动有利于引导大众参与风景区和城市公园的绿化建设和维护事业,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然而随着活动的逐年开展,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使这项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成为我们面临的新问题。文章就白云山风景区树木认种认养活动的持续开展形式进行了初探,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风景区;树木认种认养;广东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
期刊
摘要:采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水松幼苗生长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水松幼苗的存活率逐渐下降,苗高和分枝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至第83天时收获幼苗,只有对照组和轻度盐胁迫处理组仍保留一定数量的苗木,其余处理组的苗木大都死亡。盐胁迫处理组幼苗的根冠比呈增加趋势,但总生物量明显下降。反映了水松幼苗能耐轻度盐胁迫,但不耐高盐度胁迫,可作为珠三角淡水或
期刊
摘要:绿道建设有利于完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利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宜居水平;绿道建造中木道施工技术是实现绿道建设的其中一部分,运用不同的施工技术和材料,建设优质的绿道。  关键词:绿道;建设,施工技术;木道;  收稿日期:2012-05-23  修回日期:2012-05-30  绿道的建设作为 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对构筑生态安全新格局、促进 区域协调发展、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
期刊
摘要:佛罗里达州是位于美国东部南端的半岛,维持了良好的自然风貌,其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模式是“林地-草坪-水体”。佛罗里达在风景和园林建设中强调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功能,倡导建设佛罗里达友好型景观,形成有佛罗里达自然和文化特色的热带、亚热带景观。  关键词:景观,园林建设,环境友好,佛罗里达州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2)03-0000-00 
期刊
摘要:典型现代住区案例——清远云山诗意住区造园的成功经验包括:实现传统私家庭院布局向现代住区园林的转化;吸收“多元兼容、务实求变”的岭南人文精髓,融合传统徽派民居建筑意象与现代岭南造园手法;营造淡雅轻盈、精巧细腻的审美氛围;延续“水房相伴”的水乡生态文化;组建浓阴密翠的亚热带植物群落;创新造园用材与营造工艺。  关键词:人居文化;岭南园林;园林设计;云山诗意住宅小区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
期刊
内容摘要:通过对珠三角绿道网规划的解读,阐述了珠三角绿道网概念的由来,以及绿道在自然理念的延伸、人文生态价值的演绎和多功能并存等三方面的价值塑造,揭示了绿道独具中国“道者,自然之理”之大智慧,以及引领理想城市生活、弘扬新广东精神等方面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珠三角绿道网;规划理念;自然理念;人文生态价值;多功能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2)
期刊
5月16日,东篱园林集团主办的“仲夏夜之梦”东篱园林集团启动酒会暨“三维景观,建造绿色低碳人居”思想沙龙于佛山盛大举行。本次活动主要以“三维景观”为主题,研讨最新市场语境下的园林景观发展新路径,为业内人士提供言论阵地和交流平台。到场的嘉宾及领导有:东篱园林集团董事长徐玲、垂直绿化专家新加坡Elmich公司执行董事李芮安、世界屋顶绿化协会秘书长王仙民、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赵红红、瑞安岭南天地项目
期刊
为纪念广东园林学会成立50周年,广东园林学会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于2012年4月29日在华工天河校区联合主办了一场题为“绿道创新:新设计的可能性”的学术报告会,特邀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风景园林及区域规划系马克·林德胡尔特(Mark Lindhult)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周剑云副主任主持了本次报告会。  马克教授从80年代起就从事区域绿道建设,曾主持多个绿道国际会议,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