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者,自然之理

来源 :广东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QI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通过对珠三角绿道网规划的解读,阐述了珠三角绿道网概念的由来,以及绿道在自然理念的延伸、人文生态价值的演绎和多功能并存等三方面的价值塑造,揭示了绿道独具中国“道者,自然之理”之大智慧,以及引领理想城市生活、弘扬新广东精神等方面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珠三角绿道网;规划理念;自然理念;人文生态价值;多功能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2)03-0000-00
  收稿日期:2012-05-28
  修回日期:2012-06-14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老子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说。这里的“法”是“效法”的意思。归根结底,即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效法自然,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污染物排放总量剧增,野生动物栖息地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人与自然越来越疏远。
  绿道是社会经济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人与自然的主动平衡方式。从先秦开始,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就出现了大量的绿道雏形,当时生产力比较低下,人类无法改变自然,只能被动地接受自然。如今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度大,环境的恶化使得人类开始意识到人与自然平衡的重要性,并主动寻求建立这种平衡;而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达也为这种平衡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珠三角地区作为当今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通过率先规划建设珠三角绿道网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国绿道的规划建设探明前路。
  1.珠三角绿道网概念的提出
  1.1珠三角地区生态遭到威胁
  改革开放3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逐步成为全国最具发展活力和发展潜质的地区之一。但珠三角以传统增长方式为主要动力的快速城镇化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冲击,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拥有理想宜居生活的要求。
  2005年,珠江三角洲部分城市的建设用地接近或超出占市域总面积30%的安全底线;广州与佛山之间、深圳与东莞之间没有大面积的绿带进行有效生态隔离。按照现有的规划和城市扩张速度,至2020年各市建设用地面积合计将达12,510 km2,约占珠三角土地面积的30%,工业用地比例也将超过25%的警戒线(注1)。
  1.2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关注生态安全
  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95版)提出将用地模式分为都会区、城镇密集区、开敞区、生态敏感区,到《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提出珠三角要保育8,300 km2区域绿地的总量规模以及“一环、一带、三核、网状廊道”的区域绿地空间架构,再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优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筑以珠江水系、沿海重要绿化带和北部连绵山体为主要框架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政府高度重视珠三角经济社会的发展,持续关注生态安全。
  1.3划定区域绿地,实施“生态环境硬约束”
  从2004年开始,政府部门即开展了珠三角区域绿地划定及管理办法制订工作。构筑珠三角地区整体生态保护格局,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使得珠江三角洲形成边界明确、互成体系、长久维系区域生态安全的区域绿地系统。区域绿地是指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突出地方自然人文特色和改善城乡环境景观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划定并进行长久性严格保护,禁止建设或者限制开发的具有重大自然、人文价值并发挥区域性影响的绿色开敞空间。
  1.4区域绿地划定工作的关键领域——绿道先行
  在区域绿地规划研究过程中,构成区域绿地的两大要素——生态斑块和生态廊道受到的保护和管理境况大相径庭。由农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组成的“生态斑块”管理机构明确,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已经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管理,但是联系这些“生态斑块”的“生态廊道”却大多没有管理主体,遭到蚕食的现象比较严重,普遍存在“生态廊道”不连续、“生态斑块”被孤立等问题,发展态势堪忧。
  结合推进城市化、扩大内需和建设宜居城乡的工作,在广泛调研并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起草《关于借鉴国外经验率先建设珠三角绿道网的建议》,提出按照“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构建融合保护生态、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等多种功能的绿道网络体系(即珠三角绿道网),以解决珠三角结构性生态廊道保护体系缺失的问题,满足城乡居民亲近自然的要求,为进一步扩内需、促增长、转变发展模式提供新载体,为推动珠三角生态保护、生活休闲一体化及宜居城乡建设奠定基础。通过“由优先关注可建到关注不可建”的观念转变,为子孙后代预留生态空间 。
  做好规划,统筹建设布局与顺序,从小到大,由线至面,建立多级绿道网络,是绿道建设成功的关键。《珠江三角洲地区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下简称《绿道网规划纲要》)提出,从2010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在珠三角地区率先建成总长约1,690 km的6条区域绿道,构成珠三角绿道网的主体框架。同时,在调整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各市将规划建设城市绿道与社区绿道,与6条区域绿道相连通,形成贯通珠三角城市和乡村的多层级绿道网络系统。2012年后,引导珠三角绿道网向省内东、西、北地区延伸[1]。
  2. 珠三角绿道网规划的意义
  2.1自然理念的延伸
  绿道规划需利用广泛的景观文脉,包括刻画景观肌理的人类进程以及自然、人文元素,规划应相应地发挥平衡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同时更要侧重在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定位。
  珠三角区域绿道多处于山林农田、陆地水域的生态交错带,是地区景观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带。中国传统理想的风水模式强调的背依群山,面临平原,左右山势环抱,水流曲直延伸等都体现了人们对边缘环境的偏好。这种偏好,来源于人的本能,因为在边缘地带,山崖、河流、林灌丛等天然障碍物对人类狩猎和安全都起到了重要的屏障作用[2]。而珠三角区域绿道恰恰多处于山林农田、陆地水域的生态交错带,满足了人和生物的适宜性需要。珠三角区域绿道整体规划亦遵循以“山缘水陆两级交接面、多个绿核”为骨架的自然格局。同时基于区域自然生态格局和城乡发展状况,以山、林、江、海为要素,通过连通区域内具有自然生态价值和景观代表性的生态斑块和生态廊道,形成“区域绿道网”框架,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持内外绿色空间的延续性,改善密集城镇区的生态环境,各城市间形成生态隔离带以控制城市无序扩张,在都市区内形成贯穿城乡的绿道网以营造游憩空间。   2.2人文生态价值的演绎
  绿道规划不仅包括生态和自然的因素,还要考虑文化、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等方面因素。在区域绿道网规划的基础格局上,将本区域的自然生态资源、人文历史资源、交通城市布局以及各种上层规划体系进行自然有机的串联,并将各主线随机辐射至各个区域内的绿道资源,形成完整而又各具特色的绿道主线,为整个区域的居民提供便捷的沟通交流、休闲娱乐、观赏游憩之路。
  珠三角绿道网是珠三角区域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区域绿地,绿道网重点关注生态资源的休闲游憩价值,选择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的生态和人文要素而建,为居民提供休闲游憩、健身娱乐、旅游观光等功能,在保护中积极利用并发挥生态资源的内在价值[1]。绿道应在自然、生态、人文方面对游客具有吸引力,并且要有较强的可进入性为大众所使用。绿道可以通过串联森林公园甚至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户外运动中心、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农业生态园、植物园、自然保护区、海滨栈道和历史文物古迹等,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宣传平台推广建设和使用绿道,同时更好地连接和拓展,实现绿道人文生态价值的面状拓展和层级提升。
  按照多样化的建设原则,珠三角各市依据自身地理条件、财政状况、建设规模等特点,在绿道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标准方面求同存异(求绿道基本标准之同、存本地风格特色之异),特色纷呈。如深圳市充分利用和发掘特区管理线资源,拟沿原管理线巡逻道建设一条融自然资源与人文历史特色为一体的绿道,加深市民对特区历史和特区管理线作用的理解和认识;东莞市结合珠三角绿道和本市山水城市空间格局及地域特色,在确保完成珠三角区域绿道建设任务的前提下,提出建设中部滨水绿道环、都市绿道环和山林绿道环组成的“三环”城市绿道,并连线成网,与珠三角区域绿道相得益彰;佛山市拟建设区域绿道323 km、城市绿道1,000 km,并将打造以东平新城、千灯湖、云东海等9个示范区为代表的社区绿道网,构筑起城乡一体化的区域、城市、社区三个层面多类型、多功能的绿道网系统,打造岭南“绿城”;江门市发挥本地自然生态良好、风景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侨乡风情浓重的优势,将圭峰山、大雁山、潭江沿线碉楼与村落(世界文化遗产)确定为绿道示范段,分别体现自然生态、侨乡风情等主题。
  2.3绿道的多功能价值体现
  绿道网规划在考虑文化方面影响的同时也需考虑生态网络的发展,考虑自然和文化因素的交互作用。只有把场地的功能和社会经济文化趋势都考虑进来,才能把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更好地联系在一起。绿道规划即是对景观的自然历史和文化历史的解读与表达。绿道的两大战略性优势,其一是土地使用必须非常有效,其二是多功能性有利于赢得政治和经济的支持。根据国外绿道发展趋势,绿道经常在开始阶段仅为支持路径和休憩的使用,但后来演变为支持多功能用途的存在。最后,绿道逐渐与全面的区域规划整合在一起。
  绿道在最少量的土地上保护最多的资源,成为最有代表性的生态保护策略。其内在的连接性支持了多样的生态、物质和文化景观的功能,对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绿道的规划和管理支持了多样可兼容的功能,也因此保证了绿道用地能够拥有广泛的政治支持和保护。绿道规划将改变当地或是更高层面规划的整合或实施方式,并将推动以前有共同利益但还没形成合作关系的独立个人和组织产生合作和协作的新时代的到来(例如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休憩空间、旅游、水资源)。如Zube(1996)提出的,“合作是绿道的一条生命之路”。正式的规划和技术协助,以及各部门间及政府间协作将成为共识的标准。
  珠三角绿道网创新地将珠三角各市的自然特色、风景名胜、历史文化节点串联成网,改变了以往绿道只等于“慢行道”的观念,推动建起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转型之道”。
  3.绿道带来中国理想城市生活的回归
  绿道网络的规划设计将绿道与城市肌理很好的结合,在发展中,绿道网将演变为城市的一部分。促使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精明转型,“去汽车化”,提升城市价值和魅力。
  在珠三角绿道网的规划中,从选线到规划建设的各个层面都充分体现了绿道与城镇共生共长、共同发展,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彼此融合,最终成为有机整体的趋势[3]。绿道宜人的景观、舒适的环境大大鼓励了人们走出内室,享受美好的休闲时光,都市水泥森林里“老死不相往来”的邻里关系将会因社区绿道得到改善,独生的孩子们也有了更多戏耍的空间和伙伴,人们的生活向着更积极健康的方向转变;同时,这也将反作用于绿道的成长与发展,高使用率使得绿道发展更健康、更完备、更宜居。
  绿道与自然的相互依存是显而易见的,绿道网将城市内部的公园、绿地、开敞空间与外部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主要生态廊道等区域绿地有机地串联起来。而绿道本身也是由多种自然生态元素组成,绿道网恰似一面自然之网。绿道网多方向的连续性保证了动物运动迁徙的可能,接连的树冠、隧道、绿桥、穿越建筑物的绿廊,野生动物可以“想动就动”。处在现代高压生活中的人们,同样可以在绿道中“想动就动”,放松身心,随时投入自然的怀抱。绿道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确保了其健康可持续发展[3]。
  4.结语
  古人以“道”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以及对理想环境和理想生活的探寻,“道”是中国最朴素、最原始的“和谐”哲学。珠三角绿道网的特色实践就是以东方“和谐”的哲学观念为依据,实现人类向往已久的“天人合一”的绿色梦想,意义在于探索通往理想生活的路径,是对未来理想宜居的启发与先行[4]。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2011年底提出:“要积极探索符合地域实际的,文明、宜居、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城市化道路。要把人民的幸福作为城市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建设经济持续发展、景色优美怡人、交通安全便捷、生活舒适方便、文化气息浓厚、社会和谐稳定、公共服务健全、人文关怀备至的理想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一期广东绿道讲坛上指出,绿道是具有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内需”,是当地百姓的“幸福”工程。
  因此说,珠三角绿道网规划弘扬了岭南优秀文化传统,发挥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民众生活和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诠释了“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
  注1:数据来源《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人居环境适用的观赏植物评价及高功效绿化配置技术研究与示范”( 2006BAD07B09)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住房与建设厅,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等.珠三角绿道网络规划纲要[Z],2010.
  [2]何昉,锁秀,等.探索中国绿道的规划建设途径——以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为例[J].风景园林,2010(2):85.
  [3]锁秀,高阳,等.绿道——珠三角宜居城乡规划建设的必由之路[J].南方建筑,2010,5.
  [4]何昉,锁秀,等.基于原型特征的中国理想城市环境初探[J],风景园林,2011(6):45.
其他文献
《园冶》,明末造园家计成著,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在园林界享有重要的地位,但多年来因为文字、理论的精深艰涩而不利于推广、发挥更大的影响作用。今有深圳中外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资深总工程师吴肇钊教授为其配图解说,成书《园冶图释》。书未刊行,已在业界引起不小的震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先生亲自题诗,称赞《园冶图释》“成书之美功德深”。为此,《广东园林》走访吴教授,一窥《园冶图释》究竟。  《广东园
期刊
摘要:深圳地处滨海城市,植物生长易受盐害。本研究调查了深圳园林绿地植物种类和数量,记录其受盐害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滨海区所应用的园林植物达119种及变种,隶属于47科98属,有36个树种出现受害症状,盐害树种占滨海区园林植物总数的30.3%。  关键词: 园林植物;资源调查;盐害;滨海地区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5-0000-00  
期刊
摘要:介绍了2012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亚太区大学生设计竞赛中二等奖(第2名)获奖作品的构思创作过程和方案主要内容。该作品选取珠江三角洲小型渔港的典型横门渔港为设计对象,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段,对该区域进行改造更新,以改善当地人的生活,并为日后的生活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并探讨珠三角渔村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镇更新;城市设计;公共开放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
期刊
摘要:城市街道空间的生长具有一定的自发性。文章以天津南京路景观环境整治为例,在传承文脉前提下,着重从交通功能、商业氛围、人性化空间营造等方面对主干道街景的有机更新进行阐述,对类似城市街道空间的整治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街道;南京路;景观改造;有机更新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4)01-0050-03  收稿日期:2012-
期刊
为推进岭南园林教育的发展,促进粤港两地院校、企业、科研单位和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2012年12月16日,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和广东园林学会教育信息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特别邀请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园景建筑学部系主任Matthew Pryor教授和学科导师/教学助理ZHANG Qian Chris张谦老师到华南农业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整个活动包括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两个部分。讲座由李敏
期刊
摘要:在风景名胜区或城市公园开展市民群众自愿参与树木认种认养活动有利于引导大众参与风景区和城市公园的绿化建设和维护事业,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然而随着活动的逐年开展,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使这项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成为我们面临的新问题。文章就白云山风景区树木认种认养活动的持续开展形式进行了初探,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风景区;树木认种认养;广东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
期刊
摘要:采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水松幼苗生长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水松幼苗的存活率逐渐下降,苗高和分枝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至第83天时收获幼苗,只有对照组和轻度盐胁迫处理组仍保留一定数量的苗木,其余处理组的苗木大都死亡。盐胁迫处理组幼苗的根冠比呈增加趋势,但总生物量明显下降。反映了水松幼苗能耐轻度盐胁迫,但不耐高盐度胁迫,可作为珠三角淡水或
期刊
摘要:绿道建设有利于完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利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宜居水平;绿道建造中木道施工技术是实现绿道建设的其中一部分,运用不同的施工技术和材料,建设优质的绿道。  关键词:绿道;建设,施工技术;木道;  收稿日期:2012-05-23  修回日期:2012-05-30  绿道的建设作为 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对构筑生态安全新格局、促进 区域协调发展、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
期刊
摘要:佛罗里达州是位于美国东部南端的半岛,维持了良好的自然风貌,其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模式是“林地-草坪-水体”。佛罗里达在风景和园林建设中强调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功能,倡导建设佛罗里达友好型景观,形成有佛罗里达自然和文化特色的热带、亚热带景观。  关键词:景观,园林建设,环境友好,佛罗里达州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2)03-0000-00 
期刊
摘要:典型现代住区案例——清远云山诗意住区造园的成功经验包括:实现传统私家庭院布局向现代住区园林的转化;吸收“多元兼容、务实求变”的岭南人文精髓,融合传统徽派民居建筑意象与现代岭南造园手法;营造淡雅轻盈、精巧细腻的审美氛围;延续“水房相伴”的水乡生态文化;组建浓阴密翠的亚热带植物群落;创新造园用材与营造工艺。  关键词:人居文化;岭南园林;园林设计;云山诗意住宅小区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