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策略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an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意无意地把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提高,仅囿于做阅读理解的练习作业题,实在是一种误解。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升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要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段落要点
  把握了文章的主题和段落要点,相当于找到了打开理解文章词句的思想感情的钥匙。任何文章它总是为了给人以什么启示和教育,因此我们要吃透文章的主题思想。看它说明了些什么,揭示了什么道理,赞美了什么精神,提出了什么问题和观点,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文段的主旨概括,也可以从几个方面去思考概括。要特别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那里往往有表明全文主题的语句。同样,要注意每一自然段的开端和结束处,这里常常有提示段落要点的句子。为此,我们在做阅读题之前,阅读文章时,要养成提起笔来,随时把看到的关键语句划出来的习惯。所谓关键句,就是指体现文章主旨、段落要点、作者观点和感情等方面的语句。
  二、阅读时要注意从文体特点来思考和把握要点
  一般说来叙事记人类(包括散文、小说)文章,要注意其记叙事件的要素,理解文章力求表现的人物是怎样的性格、品质;还要考虑其写作特点,譬如环境烘托、侧面表现、托物寓意、借景抒情、欲扬先抑、详略安排、伏笔照应、点面结合等等。说明文从文体方面需要思考的是:运用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什么特点(特征);某些词语在特定的语句中的准确性、科学性体现在哪里。对于议论文,从文体方面的出题,无非是考议论文的三要素:运用什么论据,采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或驳斥了什么论点。因此阅读时要注意这三要素。如果阅读时注意了这些,划出了那些要点,回答起有关问题来也就容易得心应手了。
  三、理解某些语句的思想含义和作用时要多角度思考,力求周全、完整地作答
  现在大部分同学平时练习做这类问题时,往往三言两语,以能回答得出而满足。思维简单化,不愿或不善于深入地多角度的思考,因而也影响理解水平的提高,考试时扣分严重也就在所难免了。
  所谓多角度理解,完整地回答,一般说来,就是对于词语和句子的理解通常这样来思考解答:首先要明白这词句本来的意思,再考虑其在这特定的语言环境里意思有没有变化,体会出其蕴涵的深层含义,用平直的话来解释它(平直的话,就是不用抽象的或形象的比喻来解释,比如解释“主心骨”,用平直的话来理解就是在群体中起领导或主要作用的人。如果用“顶梁柱”来解释它就不可以了)。用了修辞方法的,要明确指出,并写出其修辞的作用。然后考虑要不要从文章结构、表现人物性格、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现实意义、写作手法、语意的轻重气势等方面来理解、来回答。此外还要考虑是否应从文体特点来理解其作用。比如,在议论文中对引用的某一名句的理解,通常应指出这是引证法,通过讲道理证明了什么论点。
  对于写景句子的理解:一是从景物的本身来看,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二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景物的:作者的官感角度,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感觉,作者观察的空间角度,有远近、高低、前后左右;三是景物描写作用:或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烘托怎么样的气氛,或有助于表现文章中人物怎样的性情,或体现作者自身怎样的心情。
  关于描写人物的语句理解:一是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直接描写人物的有外貌(神态)、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还有侧面表现人物的手法;二是描写语句表现出人物的什么性格和思想等。
  四、训练阅读理解能力——课堂上积极思维,踊跃发言
  首先作为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充分认识到,课堂是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因为语文课堂上的提问,是老师对课文内容理解设置的问题,当然是训练阅读理解能力的。而且在课堂上能相互探讨,及时纠错和明确正确答案,思维有一个反复体会、同别人比较的过程。还有它不需用笔写出,只要开动脑子,显得轻松而有效。所以作为学生,课堂积极思维发言,才是训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最主要的方法与途径。从这点上讲,课后做阅读理解的练习作业,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罢了!
  然而观察现在大部分语文的常态课(非公开课),存在着三点缺陷:一是教师自问自答的 “设问”式提问居多;二是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较少,课堂气氛不活跃;三是参与讨论发言的学生面不宽,总是那么寥寥几个,大部分学生只是在被动倾听。这样的课只能说大部分学生都在认真听课,但不能说大部分学生都在思考,真正谈得上积极开动脑子的学生就只有那么“寥寥几个”!这样的课,实际效益肯定较低。由此看来,现在大部分学生几乎是无意中放弃了最主要的训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手段,阅读理解方面的失分严重也就可以理解了。因此,教师必须改进教法,采取有效手段,促使学生在课上积级思维,踊跃发言。作为学生,在课上一定要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克服羞涩害怕的心理,用踊跃举手发言的形式来督促自己积极思考,使课堂成为培养和提高自己阅读理解能力的场所。
  其次,为促使自己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开动脑子,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要努力做到:(1)踊跃举手发言。想发言,从消极方面讲,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不开小差,精神振奋。从积极方面讲,自己便有了紧迫感,思维就会活跃,同时也培养了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2)不能因做课堂笔记,而影响了当时对问题的思考,要懂得思维的训练是目的,记下思维的(问题的)结果是次要的,该记录而课上来不及摘记的,可以课后补出。(3)专注倾听老师和同学对问题的解答,理清他们说话的要点,并和自己脑里思考的答案进行比较与体会,达到修正与补充。(4)要始终把问题放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同时结合当时的社会状态、作者的思想感情来思考。(5)要有自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所以,有意无意地把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提高,仅囿于做阅读理解的练习作业题,实在是一种误解,也是导致现在许多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语文考试这方面失分严重的根本原因。为此,希望我们的老师与学生自己,要从本文论述的三种途径去训练阅读理解能力,并且讲究训练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丰富多彩的生活描述出来。长期以来,“作文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学生怕写,因为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教师怕批,因为学生文章杂乱无章,东拼西凑。究其原因:教师出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这一系列教学环节的安排导致了学生始终在教师的监控之下,处于被动地位,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  【关键词】中学生;写作兴趣;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 【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副食品,也是我市农村广大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经济作物。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后蔬菜购销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市场机制、竞争意识、价值规律在
长豇豆害虫防治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化学防治如不能掌握好喷药时间则达不到防虫效果或者造成豆荚农药残留过量。本试验本着源头控制、减少污染、降低成本的理念,利用不同结构
速生桉是对尾叶桉、巨尾桉等速生桉树的泛称,属桃金娘科,原产澳大利亚,树种多达945种,目前国内大面积引种的有巨尾桉、尾巨桉等无性系和巨桉、赤桉等种源。是热带、亚热带优良速
【摘要】拓展阅读可以发展小学生的自我能力,提高小学生素质,同时也可以补充学校教育和语文课堂学习之外的教育。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拓展阅读教学任务。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因为小学生不重视课外阅读,又由于教师不能应用新型教学方法,数目选择不合理,由于课本阅读书目选择的单一,从而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拓展阅读训练。本文主要研究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和拓展,让学生不但可以在课堂学到语文知识,而且可以在课外也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当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命题、指导、行文评价和审核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说,它直接和整个语支教学活动的成功有很大的关系,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有重
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课程,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且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本文就将重点论述如何将自主学习
目的对散发性结直肠腺瘤用电切除术治疗,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在结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息肉的患者中,经过病理检查选择散发性结直肠腺瘤的患者在内镜下用电切除术治疗.结果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关键性因素。在课内进行阅读教学虽然效果比较明显,却因为时间有限,终究难以保证学生阅读能力的最大限度提升。为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并积极参与、指导,以课外阅读辅助课内阅读,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本文将从小学生语文阅读现状入手,根据自身经验,从四个方面就如何以课外阅读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