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情入境 构建活力数学课堂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k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爱是教育的灵魂,情感是课堂的催化剂.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高度重视情感教育,要善于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寓情入境,以情感为主线努力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寓情入境;活力课堂
  苏联教育学家赞克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氛围里进行的,情感具有情境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感气氛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数学教学中,只有融入真挚的情感,才能寓情入境地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对数学课堂充满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感情,使他们的身心健康而快乐地发展;只有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积极的情感,才能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使数学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十分注重情感教育在课堂中的融合,并从中感受到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快乐. 下面,我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情感谈几点体会:
  一、情境故事化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造就了他们对故事的喜闻乐见,数学教学中没有什么能比故事更加吸引学生的兴趣. 如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我设计了生动形象的故事:“风景秀丽的花果山上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要给一群小猴子分桃子. 猴王跟小猴说:‘我给你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行吗?’小猴听了直叫:‘太少,太少. ’猴王说:‘好吧!我给你80个桃,平均分给20只小猴怎么样?’小猴听了还是嫌少. 猴王又说:‘我给你800个桃,平均分给200只小猴怎么样?’贪婪的小猴听了试着说:‘大王,能不能再多分一点?’猴王听后慷慨地说:‘我给你们8000个桃,平均分给2000只小猴,这下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 谁的笑是聪明的呢?为什么?”听到这里,小朋友也笑了. 一个“商不变”的教育,融入“猴王分桃”中. 小朋友笑了,正是乐学才能求学,此时教师再与学生讨论“商不变”的性质,学生自然兴趣盎然、事半功倍.   一段生动形象的故事,创设了最佳的教学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调动了最佳的情感因素,乐学、爱学便同步发展.
  二、情境活动化
  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 例如在教学“方向与位置”时,“位置”一课是用数对来表示某一物体. 我首先从学生的座位开始,把每一列学生看成一个小组,从左到右,按几排几列来分,让学生明确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然后老师出示一张设计好的教室座位图,挂在黑板上,让每名学生从图中找出自己的位置并贴上自己的照片;再次,由教师说出数对,让该生起立,在活动中看学生的反映能力和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新知,也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接着,由学生上台当小老师,玩猜一猜的游戏,说出数对,让其他同学猜猜他是谁,这一活动已完全放手由学生自主操作,把活动推向高潮.
  这样的活动化情境有利于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度也是十分有利的.
  三、情境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选材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正如数学教育家所言:“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 ”
  听了“数一数”的教学,连老师让学生结合教室、校园,结合身边的具体事物,数一数有多少,从而认识数字1~10. 还带领同学们到校园中去参观,详细数一数各种事物究竟有多少,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把数学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又如在教学“旋转与角”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先出示一系列生活中美丽的图案,学生看了都“哇”地叫出来,我紧紧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发现其中的奥秘,在学生交流自己的所得及感受后,我就趁热打铁,借机激趣:今天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能设计出哪些有规律的图案?结果好多女学生设计出了美丽的花边裙子,有的用各种几何图形排列出被子的图案,还有的把学校的校园美化列入了自己的想象空间……这样的作业,既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又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数学课堂是流动着热烈的教学情、浓厚的学习情和丰富的生活情的情感场,情感化的数学课堂要用无私的师爱、崇高的师德、精湛的师能和灵活的教学方法铸就. 积极的情感对学习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创设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学习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焕发学生学习的活力,发愤图强、天天向上,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郭艾超.数学课堂与情感教育. 新课程·教师,2010(11).
  [2]彭福顺.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之我见. 小学时代·教师版,2010(8).
  [3]高波.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之课堂引导. 中外教育研究,2011(9).
其他文献
对249例尖锐湿疣及湿疣样病变的皮损作了系统病理组织学观察,将其分为3大类、10种病理形态改变,进行统计学分析,都显示出显著的或非常显著的差异,其中角朊细胞成熟障碍为其特征性改变,是
对我院近几年手术切除的27例肝外胆管癌及9例尸检肝外胆管癌进行了病理学研究。36例中以高位胆管癌为多(24例),占66.7%。在大体形态上,分为腔内乳头状型6例、管壁浸润型26例
管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管子》一书集中体现了他的思想、理念和执政措施,特别是有关"信"伦理道德方面的思想颇有独到之处。管子重视诚信,强调士农
【摘要】本文通过对两个实验班级的研究对比,总结得出高一数学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的原则和策略,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问题情境;有效  一、研究的背景与原因  自2005年秋季江苏省全面实行新课改以来,全省上下掀起了学习的热潮,每个学校都在积极地实施新课程.当然,高等师范学校也不例外.从我们学校来看,每个学期都举行研讨课、展示课、同课异构课等多种形式来实施新课程的理念,探索适合高等师范
<正> 近几年,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规律、良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已成为多学科研究的交点,也是分子病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尽管PCR技术在理
13例前列腺癌和19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中,前者伴有腺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发生率和程度(严重性)均较后者显著。3/4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内伴有前列腺增生的结节状病变,有结节内也同时含有腺癌
<正> 由于肿瘤发病率增加,因而对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炎症局部由于巨噬细胞大量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称为炎性假瘤。其病变好发于肺脏,
胆囊腺癌中原癌基因c-erbB-2产物的表达及意义徐燕杰,肖荫琪,王政民,张玉芝我们应用抗c-erbB-2癌蛋白的抗体,以ABC免疫组化技术对37例胆囊癌标本进行研究,并与肿瘤转移情况对比分析,以探讨其表达的临床意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82例原发性肺癌组织标本P53蛋白的异常表达,阳性表达率为53.65%(44/82),其与组织学分型,分级无关,P53蛋白表达与肺腺癌有无局部淋巴结癌转移及患者预后有明显关系(P<0.05),而在肺鳞癌以上
目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全球性的科技革命,知识创新正在迅猛发展. 在这种时候,我们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是教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一载体,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