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nxj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全球性的科技革命,知识创新正在迅猛发展. 在这种时候,我们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是教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一载体,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设置情境,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最易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置身这种情境,学生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索“是什么”、“为什么”的答案,产生一定要知道的欲望. 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讲,学生很容易厌倦,激发不了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创新就更无从谈起. 设置悬念最易达成“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因为这样能刺激学生的兴奋点,点起学生创意的火花.
  如:用6根小棒如何组成4个三角形?学生受过去惯性的影响,只限于在一个平面,他们会怀疑:4个三角形用6根小棒来组成这可能吗?《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学生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如果不是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 在学生“愤”、“悱”的状态下,教师稍作点拨:是否可以尝试将小棒竖起来?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他们会很快获得成功.
  这个实例为立体几何的引入作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在这种具体的情境中,以一种强烈的探究意识,进行着创意的思维,让课堂变成了思维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二、进行直觉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直觉思维是人脑对数学对象及其结构规律的敏锐想象和迅速判断,是把经验因素同数学问题的实质直接联系的思维形式,它具有思维形式的整体性、思维方向的综合性、思维方式的自由性、思维过程的简约性和直接性等特征.
  数学直觉思维在数学教育中的适当使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 思维形式的整体性是直觉思维的重要特征. 在数学解题中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整体分析,把握问题的框架结构和性质关系,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大步骤思维,使学生在已有知识水平上,改变和化归问题,分析和识别组成问题的知识组块,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直观的数学思维是建立在把握客观的数学知识和良好反应的基础上,直觉思维不像逻辑思维,要经过严格的论证和推理,它常常要跳过中间环节. 在数学实践中,需要强化这种直觉思维,因为它能形成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它不仅精度高,而且还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反映了解决问题的高效率.
  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该不时的向学生示范,让学生欣赏直觉思维的魅力;其次,教师在初中教学中多设置这类题目,引导学生用直觉思维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要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现举一实例说明:解方程x(x - 5) = 6,这是一个常见的一元二次方程,把方程化成x(x - 5) = 6 × 1和x(x - 5) = (-1) × (-6),很容易想象方程的解可能是x = 6或x = -1. 这种解法打破了方程传统的移项方法. 这种创新思维直观、快速、正确.
  这种直觉是一种迅速识别、理解和判断,它没有明确的推理过程,但在数学里却是很关键的因素. 这种直觉是逻辑的飞跃与升华,它有直接、可预测、难解释的特点.
  爱因斯坦认为,在科学的创造过程中,从经验到提出新的思想,靠的不是“逻辑”,而要直觉和灵感. 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猜测就没有大发现.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假设,展开合理想象.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三、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散性思维是根据某个知识点,沿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探索更多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并不一定都有价值,你需要判断、筛选、提炼、升华. 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能单一地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要与集中思维相结合. 此外,解决方案的空间要拓宽,要检查学生的思维广度.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而不要让学生一味地钻进典型题的解题套路中.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有思维发散的机会,在教学中要恰当地选择发散点,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如在几何教学中,我常选择从不同角度引辅助线的问题作为发散点,引导学生观察、尝试,给学生创造发散思维的机会.
  例如:已知如图所示,AD是△ABC中BC边上的高. 引导学生思维视角变换:
  (1)从圆周角的角度探究;
  (2)从圆心角的角度思维;
  (3)从弦切角的本质思考;
  从建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设计,以不同的思维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重点培养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
  灵活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路线,引导和鼓励学生伸展触角去观察、探索、想象和创新,做开拓创新的人才,这是时代的要求. 我们的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探索新的模式和课堂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来进行,要大胆地让学生“质疑问难”,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让学生多讲、多动、多猜想、多发现、多创造. 用我们创造性的劳动,培养出一代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来.
其他文献
欧盟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重要一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集团。长期以来,欧盟致力于推进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同时亦注意推进教育的一体化,并在各成员国高等教育和职业
对249例尖锐湿疣及湿疣样病变的皮损作了系统病理组织学观察,将其分为3大类、10种病理形态改变,进行统计学分析,都显示出显著的或非常显著的差异,其中角朊细胞成熟障碍为其特征性改变,是
对我院近几年手术切除的27例肝外胆管癌及9例尸检肝外胆管癌进行了病理学研究。36例中以高位胆管癌为多(24例),占66.7%。在大体形态上,分为腔内乳头状型6例、管壁浸润型26例
管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管子》一书集中体现了他的思想、理念和执政措施,特别是有关"信"伦理道德方面的思想颇有独到之处。管子重视诚信,强调士农
【摘要】本文通过对两个实验班级的研究对比,总结得出高一数学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的原则和策略,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问题情境;有效  一、研究的背景与原因  自2005年秋季江苏省全面实行新课改以来,全省上下掀起了学习的热潮,每个学校都在积极地实施新课程.当然,高等师范学校也不例外.从我们学校来看,每个学期都举行研讨课、展示课、同课异构课等多种形式来实施新课程的理念,探索适合高等师范
<正> 近几年,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规律、良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已成为多学科研究的交点,也是分子病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尽管PCR技术在理
13例前列腺癌和19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中,前者伴有腺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发生率和程度(严重性)均较后者显著。3/4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内伴有前列腺增生的结节状病变,有结节内也同时含有腺癌
<正> 由于肿瘤发病率增加,因而对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炎症局部由于巨噬细胞大量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称为炎性假瘤。其病变好发于肺脏,
胆囊腺癌中原癌基因c-erbB-2产物的表达及意义徐燕杰,肖荫琪,王政民,张玉芝我们应用抗c-erbB-2癌蛋白的抗体,以ABC免疫组化技术对37例胆囊癌标本进行研究,并与肿瘤转移情况对比分析,以探讨其表达的临床意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82例原发性肺癌组织标本P53蛋白的异常表达,阳性表达率为53.65%(44/82),其与组织学分型,分级无关,P53蛋白表达与肺腺癌有无局部淋巴结癌转移及患者预后有明显关系(P<0.05),而在肺鳞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