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工作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在改变着教育和学习的方式,运用信息技术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已成为学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互联网为德育工作提供了历史机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又对传统的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网络时代使学校德育产生新的变化和机遇
  网络的大容量、互动性、隐秘性、易检索的特点深受青少年的喜爱,许多青少年利用网络来浏览、求索自己关心的问题和内容。网络为扩大青少年的信息量、提高学习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教育观念变化的机遇。网络引起人们对全新的教育模式、教育途径、教育方法、教育观念的新的认识,这必然促使人们的教育观念特别是有关德育的观念发生新的变化,教育价值观、教育哲学观、教育方法观,德育的科学观、民主观、开放观、终身观、发展观,德育的条件、手段、方法、效果、模式等观念将随之变化。这一切都为学校德育变革带来新的机遇。
  德育时空变化的机遇。网络没有时间上的限制,特别是双休日,除了吃饭睡觉,24小时内几乎都可以上网吸取各种信息,这就为学校德育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拓展了时间上的更加广阔的范围。网络没有地理空间上的界限,学校的“围墙”概念将逐步消失,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的学生可通过网络共享德育资源,还可在网上向教师咨询或共同探讨交流感兴趣的任何问题,甚至可以在同学间、网友间交流探讨问题。网络可以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合力。
  德育手段效率变化的机遇。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在教育领域的运用,给德育的手段、方式、条件、效果等带来全新的变化和新的拓展。多媒体技术可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可使学生身临其境,其德育知识的感知、德育情感的体验等都是传统的德育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学生能动性变化的机遇。学生只要拥有一台联网电脑,便既可方便地获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各种信息,又可与外界自由地交流思想,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自由性和参与性,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德育主体。
  二、网络条件下的交往形式对德育工作的挑战
  网络减少了教师与学生直接交往的机会,减少、削弱了教师人格力量对学生的感染、熏陶作用。教师的榜样、示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网络却削弱了这种作用。
  人与人直接交往机会的减少、交往领域的狭窄,可能导致学生出现情感障碍,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阻碍。研究“人—机”界面的心理阻抗的作者指出:“机器总是冷冰冰的,‘人—机’之间缺乏情感交流,久而久之,将造成人的孤独与寂寞,使人失去归属感、尊敬感和社会成就感。”
  网上信息的选择具有随意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浏览。网上信息浏览具有隐藏性,学生浏览什么,获取信息的目的、意图是什么,家长、教师是很难察觉的。网选具有易受网迷群体暗示、诱导的特点,从而造成群体中的个体共同受误导的结局。
  网络虚幻世界容易吸引学生,容易使学生上网成瘾,使学生在网上花费过多的时间、金钱、精力,从而引发相关的社会问题。
  三、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育人优势。首先,我们要转变观念。要充分认识网络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充分看到网络时代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同时,还要注意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只有在思想观念得到转变的基础上,网络技术育人的优势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其次,积极运用网络技术。教师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积极制作各种课件,使德育教育生动活泼;学校可运用校园网络,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积极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应在学生上网前就向学生传播有关上网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信息,以及防止心理障碍产生的方法,使学生尽量避免上瘾。对已患上上网心理障碍的学生,要进行矫治,如适当控制上网时间,要求学生在上网的同时不要忽视与同学、家长、教师的人际交往,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引导家长正确指导孩子上网等。
  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强化学生的国家观念,增强学生的政治敏感力和鉴别力,粉碎西方国家西化、分化、弱化中国的美梦。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加强对学生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在西方的价值观和腐朽生活方式、黄色信息面前,能够自觉地抵制诱惑。
  提高广大教师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为了抓住网络时代的机遇,必须提高广大学校德育工作者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使他们能了解网络的特点,了解网络在育人中的地位与作用,能熟练地使用网络、驾驭网络,能及时地解决网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从而使网上的德育工作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辐射力。
  加大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力度。要多让学生参与各种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面对各种道德问题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以正确的道德观念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使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行为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要加强对学生的写字、运算等基本功的操练,特别是对正在打基础的小学生和初中生,更不能以电脑和网络来代替写字和运算。要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使其手脚协调,大脑全面发育。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应该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上网道德规范教育,使他们从一开始就能按照一定的规范行事,免得等到以后问题成堆后再回过头来矫正。
  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与管理。有必要建立有关的监控机制,可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源头,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特别是有关技术部门,应承担起保护青少年的重大职责,及早研制出能过滤有害信息,为青少年学生输送科学、正确、健康信息的软件。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其他文献
香港学生给人们的印象是大方有礼,我一直想探究是怎样的行为规范或品德教育能这么成功地影响学生。2011年6月,我有幸赴香港葛量洪校友会黄埔学校和位于深水埗的英华小学进行交流学习,从许多看得见的地方发现了香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些端倪。  一、直观、生动的宣传方式  举例一:卫生纸筒墙  我们去的时候,黄埔学校刚好举办环保宣传,学校里并没有我们这边传统的最常见的图片展、文字宣传栏,我看见的是一面长长的用废
央视2009年通过电视媒介面向全国中小学生上了开学第一节课,全课以爱为主题,通过四个环节的教学设计,达到教育好孩子的目的,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第一堂课是一学期新的起点与开始,是学生实现从假期到新学期的过渡。好的开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开展大有裨益。所以,每位教师都应着力思考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怎样进行设计?如何实施?未来发展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梳理,探究。  第一节课
3月21日~22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举办的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中期汇报检查交流研讨会,在佛山市南海区举行。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汤贞敏出席会议并讲话,佛山市教育局副局长赵银生、南海区教育局常务副局长吴赐成参加会议并致辞,省教研院正处级干部李文郁率领专家团队对汇报课题进行点评。会议南省教研院副院长黄崴主持。来自全省各地的规划课题主持人、教研骨干以及南海区中小学教师参加会议。广州市越秀区
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持之以恒地加大对教师的关心、呵护和培养,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也要求“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教育政策”、“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为此,广东教育学会决定举办“第十一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  目前,全国正处于学习、
凭心而论,当一个教师并不是我人生的宏愿,而当了教师,直到喜欢上了教师这个行业,其实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农民的勤劳善良、憨厚质朴赋予了我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和品格。多年的师范教育则教会了我作为一个教师的各种教学技能和爱心,而直接面对学生的教学更加坚定了我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爱。  曾记得,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坐在课桌旁边,聆听着我的第一位老师给我上第一节语
传承岭南文化,感受幸福广东,首要的是必须解决文化认同的问题,然后才可能是文化传承的问题。只有了解了岭南文化,才会认同岭南文化,才可能热爱岭南文化,传承岭南文化。这与我们今天强调的感受幸福广东,热爱幸福广东,建设幸福广东,是从不同维度去表述的同一件事情。  一、认识历史主流边缘的岭南文化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岭南文化一直处于边缘状态。以北方中原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化,核心是农耕文化,这是中国代代相传
班主任找到我的时候,皱着眉头,故意压低了声音,小心翼翼的说道:“我们班有个男生,怎么讲,有点像同性恋者。”我笑了笑,露出很有兴趣的表情。他继续说:“班上的同学都笑他,说他是同性恋者,但他不在乎,说他小学五年级开始就像个同性恋者了。他长得又高又帅,但是他没有喜欢的女生,在他这个年龄,应该不正常吧。青春期的孩子应该都有喜欢的异性啊,但是他不关注异性。”我从班主任那里进一步了解到,男孩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
一线教师是教育改革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实践的实施者。离开教师的参与度(主动性和积极性)谈教育改革,一切都是空中楼阁。要想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的教师资源开发与管理。而学校教师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核心之一就是教师的激励策略的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吸引优秀教师并激励教师高效率的工作,从而发挥其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  一、加强激励理论的学习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只有深入学习激励理
他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在他的身上,你能感受到一种岭南文化下的人文魅力——实干。他从教20年,几乎教过小学所有的学科,一步步从一位普通教师成长为东莞市城市精神百名杰出人物、东莞市优秀青年、东莞市优秀校长,连续七年被评为桥头镇优秀共产党员,他便是东莞市桥头中心小学校长罗锦雄。回溯罗锦雄的成长经历,有着许多值得为师者借鉴和思考的地方。    扎实从教    1991年,罗锦雄从东
沪黑6号于2018年通过了上海市种子管理总站的认定。  该品种植株长势健旺,无限生长型,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长棒形,长32.4厘米、横径6厘米,平均单果重320克;果直,采收中后期果实顶部不易膨大;果皮紫黑色,光泽度极强。萼片绿色。果实商品性佳,耐运输,平均亩产量4260公斤。综合性状表现优良,耐寒性及耐热性强。  该品种适宜在华东、华中、东北、西南地区等全国长茄栽培区栽培。冬春茬可在10月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