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法教学浅谈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te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英语教学涌现出一个新潮流,即提倡交际法,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淡化语法教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因此,现在英语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有些教师片面強调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误认为语法教学已经不重要了,简单地认为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淡化语法就是不教语法,致使学生对基础语法掌握不牢固,不能运用准确无误的英语进行口语交际,也不能写出正确通顺的完整句子。所以正确认识“淡化语法”的内涵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在新课改下到底要不要教,怎么教呢?
  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语法。语法就是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单词和词组所赖以遵循的规则,揭示词形变化和遣词造句的规律,揭示语言的内在规律。由此可见,语法是在实际应用中对某些特定的语言现象经过归纳、总结、思考、综合而得出的普遍适用的一种规则。学习语法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英语和准确运用英语,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根据语言习得理论,儿童在自然语言环境中下意识地习得语言。儿童学习母语的环境是一种天然环境,他周围的人时时在说这种语言,他受到足够的刺激,也必须使用这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目的、满足自己的要求。儿童不用学语法,他们可以在自然交际的环境中,不断察觉错误后纠正自己的表达,即使不学语法,一岁到四岁半期间仍可以掌握母语。但是学习英语,中学生首先年龄上,再次环境上都不能同学母语相比,所以,中学生学习英语时会问:“为什么这样说”,“为何使用……”,“这是怎么一回事”等等,这样的问题都跟语法有关,这样我们就非教语法不可,不教不行,不重视不行。教语法是由学外语的规律决定的:它是获得这种语言的途径或方法,它与考题的多少没关系。新课标中提到改变过分重视语法的讲解与传授,只是要求改变以前传统教学的默写教学方法与倾向,并不是要求放弃语法教学。我们应津津有味地教,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学,淡化语法跟语法教学不矛盾。并不是否认语法。语法帮助初学者学会他所学的,学生学了语法就能帮助他扫清语言障碍,提高理解能力,这时他把精力放在使用上、交际中、大量阅读实践里,这样也就慢慢的、自然而然地淡化了语法。教了语法才能淡化语法,淡化语法是为了突出运用,所以高考题淡化语法考查并不表明不需要讲语法了,而是在掌握语法的基础上重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只有语言不够,但没有语法也是不行的。那么新课标下的语法教学怎样教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教学目的,我们进行语法教学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语法,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表达,在实践运用中更好地帮他们形成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学习语法是为了最终学习英语,这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并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条文语法,故语法教学应沿用传统教学中一些合理和有效的方法,同时必须做出调整和进行创新。将语言形式、意义和交际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际交际中运用、内化语言规则,从而使学生能准确地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我们可以采用一种建立在形式、意义和用法三个不同纬度上的三维教学模式,即将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体,与语篇理解和语言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讲——练--用”模式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其中“讲”是手段,“练”是途径,“用”是目的,“讲——练——用”模式换言之就是“讲中练,练中讲,用中练,练中用”。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发动学生,让其通过对相同或不同语言的观察、思考与对比去主动归纳总结,找出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辅之以适量的针对性练习题,做到精讲精练,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具体来说,英语语法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琢磨如何将语法教学的难度降低,使学生容易掌握语法项目。教学应采用“语法句型化”方式,这样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便于学生掌握。语法是语言规律,是从大量现象中概括总结出来的规则,所以任意一条语法规则都可以化解为具体的句子模型,然后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同模型的句子,让学生获得相关语法条目的感性材料之后,再解释它的结构、规律。让学生感到记忆容易、自然,感觉语法并不抽象,并不繁杂,语法就是具体的语言规律在某些相关方面的具体表现,使学生把学语法同正确使用英语有机自然地融合起来,从而能够最终脱离语法,能够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之下,英语教师要教学生语法。让学生懂语法,这样学生才能正确使用英语进行交际,为培养其听说读写能力打好基础,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英语教学任务。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是一个师生双方共同发现真理和寻找真理的过程。如何挖掘学生身上的潜能,彻底改变课堂教学发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思想,为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育新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重视班级“智力背景”的建设和利用    班级的“智力背景”是校园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也是学校与社会进行全方位沟通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学也只有在一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打破了语文课“一部教材教到底,一张嘴讲到底”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那么,在新课改下我们的老师应怎样去教语文?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教学应处理好那几个关系?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
无论哪个学校,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一定的后进生。后进生一般由于种种原因,成绩普遍较差,纪律上又较散漫,甚至个别学生还经常“惹是生非”,到处“捅娄子”,所以在一般的班主任眼中,这些学生多是眼中钉,也是最令班主任“头痛”的学生。班主任们花在这些学生身上的时间确实太多太多,而且伤神又费力,但教育的效果甚微。武陵中学与其他学校一样,对班级、班主任的管理有一定的制度:学生违纪,班级被扣分,班级荣誉受损,牵涉班主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注重运用史料作为探究历史问题证据,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特点。所以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史实,培养学生辨析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试图从史料在教学中的分类、作用及运用,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史料的分类和作用    史料是我们了解过去,建立历史知识的媒介,它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帮
古人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贱师而轻傅。”中国振兴的关键在教育,而能否培养出优质人才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的关键又在于教师的职业道德。然而,由于农村教师工资待遇低,工作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心态失衡,缺乏自信。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农村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与职业道德规范相背离的状况。有人赌博,有人语言粗俗,有人辱骂体罚学生,有些人忙于跳槽……  所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它以文字材料为对象,不断进行感知、记忆、联想、想像、思维等心理活动,伴以兴趣、注意、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发展变化,不断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储存信息、提取信息。阅读是一个人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那么,如何把学生引进书香世界?如何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呢?      一、倡导生活化、个性化、创造性的阅读      阅读
自2006年5月份以来我校组织了“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课题小组,我们的课题小组就“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这个课题进行了培训、观摩、制作、交流。这里主要就从观摩、制作和交流三方面谈谈心得。   在观摩阶段,我们主要观摩了兄弟学校的两堂示范课,一节语文的作文赏析课,一节物理课。我主要关注了语文课的教学。据课后这位老师介绍这是他上的第二节作文课。在第一节课上他先确定了作文题目“我想握住你的手”,然后
课堂讨论是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一种常用手段。有效的讨论可以激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思维、想象、判断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在学生对问题的讨论中,可以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因此在教学中应对课堂讨论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列课堂讨论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之一:“盲目”讨论      “盲目”讨论是指事先没有目标或目标不明确,教师忽视教案的
一直以来,中学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记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果能够借助课改的契机,采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探究学习,我们的历史课堂将会是富有生机、活力的课堂。那么,什么是问题教学法呢?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引入问题教学法有何意义?怎样开展问题教学法?实施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文力图对此做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问题教学法的内涵     
学生在学习中,除了在课堂上获得知识外,更多的时候是在自学中获得,而学生自学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阅读教材来实现的。作为教学工作者,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应养成一些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和具体的学习方法,使其在学习中知道自己应该怎样进行学习和要完成什么学习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归纳概念。即要求在接触每一个基础知识点时都要给它下一个定义,以了解每个基础知识点的基本情况。基础知识点主要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