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在班团建设的影响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wer_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还是班团的科学化建设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出发,就心理健康对班团建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班团建设;影响
  班团建设是高校团建工作的基础,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他们成才的起点。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调适紧张学习与社会压力带来的情绪波动,积极参与到班团建设活动中,为班团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研究发现,一些大学生行为失控、成绩退步,看似是道德问题或者行为问题,主要诱因却是心理问题。对于大学生而言,心理的发展迅速而又未成熟,帮助其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加心理的适应能力和班团建设活动的主动性,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纠正不良的心理发展趋势,帮助其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自我学习,人际交往,交友情感、情绪波动等方面的困惑,激发其自身的内驱力,从而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共同提高。
  二、心理健康对班团建设的影响分析
  班团建设效果通常会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个人的健康成长和班团建设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心理健康对班团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团体意识和从众心理对班团建设的影响
  每个学生都是单一的学习个体,有着强烈的依赖感和集体感,希望能够快速地融入到集体氛围中。所以受团体意识的影响,大学生会积极融入到班团建设过程中,而且这一过程中会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积极的学习氛围,并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自觉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大学生的从众心理也是影响班团建设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例如大部分学生都倾向于和自己同宿舍或者要好的同学参加同样的班团活动,如果大部分同学都积极参与到班团建设活动中,自己由于从众心理的影响,也会采取积极的态度,从而促进整体班团建设的有序发展。
  2.大学生自我心理发展对班团建设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在心理逐渐发展成熟的时期,离开家庭的监护,开始真正建立起独立的个人心理结构。因此,大学生的自我心理发展情况对班团建设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方面,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不断增强。进入大学后大多数学生在对自身爱好兴趣的认识与日俱增,不仅思考自身未来的发展和定位,同时也希望对自己的认识有一个满意的答案,并将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但是随着自身阅历的增加,以及对心理、励志等知识的涉猎,学生自身会不断的修正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同时还会主动地通过参加各类班团活动,与周围同学的比较来认识评价自我,尽可能的将期望转化为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自信和自卑心理互相交织。自信是大学生肯定自己,悦纳自己的态度和情感,自卑则是对自我不满和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从整体上看目前很多大学生都有着强烈的自信心,但是受家庭或者性格影响,往往又是自信、自尊和自卑向交织,缺乏稳定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形象。对环境敏感但是又害怕挫折,缺乏对班团建设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增强班团建设效果的几点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情绪、情感以及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促进自身潜能的开发,积极投入到班团建设中。因此,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增强班团建设效果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第一,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促进班团活动的正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功能涉及学生个体的学习教育、认知教育和人格教育。首先这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动机和效率,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使学生能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以积极的心态投身到学习中。其次这有利于改变学生固有的不合时宜的思维和情感,更好地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去体验和观察社会,并产生积极的社会认知和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再次这有利于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影响人格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帮助学生认识和检查自己人格发展的合理性,正确的认识和接纳自我,从而消除消沉、焦虑等不良的人格特征,从而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的形成。
  第二,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推动班团活动的顺利实施。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多变性的特点,而其自身自我体验的丰富性、波动性、敏感性。使其心理状态呈现自尊和自卑交织矛盾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主要任务,自觉保持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三,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为班团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学习的基础,研究表明心理原因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学生而临繁重的学習压力,激烈的就业竞争,沉重的家庭希望,这些都将对学生的身体产生影响,学生经常出现头疼、失眠、交流等问题,都有心理方而的因素,身体素质的降低将使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厌学逃学。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以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加身体素质,可以推进学业的进步。
  四、结束语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参与班团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但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个人素质,还能提升班团建设水平。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以更加积极饱满的热情参与到班团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1]杜学利,王维亚,符晓曼.某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措施研究[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02).
  [2]张惠华,林海清.我国高校学生党团组织建设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20).
  [3]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科技视界,2014(09).
其他文献
摘 要:洛夫的《背向大海》将现代诗的笔法与古典的意象完美融合,既让人体味到诗禅互动下的内心安宁也凸显了生命个体的焦灼和对尘世的难以释怀。在“面向大海”与“背向大海”的抉择中展现了诗人追寻“此岸”或“彼岸”的矛盾内心。本文就将通过解读文本的方式感知诗人的心路历程并探究其诗学意义,以此加深对诗人的诗歌美学及风格的理解。  关键词:洛夫;背向大海;诗学  《背向大海》长达140行,是洛夫对其在和南寺居住
[摘 要: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数学一直是非常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逻辑思维较强的科目,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对于提升数学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小学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如何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深化数学教学的效果,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中笔者将就如何让学生能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带来积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性阶段,这个习惯会伴随自己一生,因此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本文在分析学习习惯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培养高中生学习习惯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对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高中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的本领,为高中生日后学习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学习习惯;高中生;学习计划  一、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主动性  有研
摘 要:办好重庆技工教育,促进重庆经济发展,在国家大发展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重庆市技工教育现状的分析,探索发展思路,让技工教育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重庆;技工教育;现状;探索  一、前言  技工教育作为教育与经济间的桥梁与纽带,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着技能和智力支持,通过技工教育培养的技能人才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
摘 要:企业想要长久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学校想要提高影响力获得更多的生源也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尤其在农村小学学校中,小学管理尤为重要。但是根据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管理现状来看,效果并不理想,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笔者根据多年学校管理经验,就改善和加强农村小学学校管理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农村;小学管理;方法策略  小学阶段学校管理主要以教师、学生、人才培养为重点。学校在管理过程中需要秉承着
一、选题意义  江永女书是现存唯一一种仅供女性研读的文字,造型奇特,字秀美而娟丽,据目测估计大约有2000多个字符左右,每一个字符都十分精炼,仅由点、竖、斜、弧组成,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文字体裁。如今已经被纳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了解江永女书仅在湖南一带流传,是十分小众化的一种汉字形式,但是透过江永女书,却能看到那个时代的女性权益的觉醒,也可以结合时代背景,来印证我国传统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变
摘 要:《1984》是英国作家奥威尔的传世名作。小说描述了一幅恐怖的极权统治下的人间地狱。后世评论家多聚焦其政治讽喻及反极权立场。而对其中的人性自我禁锢与抗争主题应给予更多关注。只有在黑暗中存蓄力量,积攒希望,怀疑,探寻,求索,抗争,用人性的真实冲破自我的禁锢与封锁,才可拥抱光明的未来。  关键词:《1984》;人性;自我禁锢;黑暗;光明;抗争  一、引言  自《1984》诞生以来,其独特的内涵和
摘 要:本文针对现实医学专业人文教育缺失、职业信念培养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介绍了医学生职业信念的内涵,对加强医学生职业信念的培养方法与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医学;职业信念;培养;方法;研究  在高等教育阶段,职业信念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其目的是让学生在科学的教育方式下养成良好心理认识、行为习惯。职业信念的培养要从训练日常行为习惯入手,丰富教育方式,使学生在知识认知、情感发展、意识增长、行为成熟
我认为,理性精神的本质,就是对“确定性”和“真理性”的追求。数学作为“科学皇冠上的明珠”,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体现。以下就以数学的发展过程为载体,陈述理性精神的发展过程。  一、理性的觉醒  1.在人类历史上是古希腊人首先对自然界采取了一种理性的态度,而这事实上就是理性精神在人类历史上的最早萌芽。从这以后,人类开始靠理性而不是凭感官去判断什么是正确的,正是依靠这种判断,理性为人类文明开辟了道路。 
“给我趴在桌子上,不许动!”  悬挂在教室墙角的扩音器发出命令,随之是刺耳的轰鸣声。教室里规规矩矩地摆着十套桌椅,只有我的位子上坐了人。我听从命令,双臂叠放在桌面,脑门儿盖了上去,狡黠的眼睛透过桌子与胸口的缝隙窥视着自己的双腿与双脚。  危机四伏。  死寂片刻,头顶的六盏白炽灯开始齐齐作响,那是电流的声音。脚下的地面一会儿亮,一会儿暗,让人有些心烦意乱。  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我不听话地直起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