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4期“我问你答”答案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xj8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B2.B3.A4.A
其他文献
特别阅读——特别的体验给特别的你 。  《语文世界》2007年下半年刊“本刊特稿”栏目将继续节选现当代名人传记中有关其中学时代的成长故事,给现在正处于中学时代的你以感悟与启发。    阅读园地——驰骋你思想的野马 。  现代文学史上的社团流派介绍及代表作品选读,一方面使你更深入地了解现代作家,另一方面这些社团成功的办刊经验与创作成就也是当今中学生办刊与写作的最好借鉴。中外同题散文、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期刊
山之韵致,在于娟秀神奇,在于巍然峭拔,在于吸天地之灵,收日月之精华,饮草木之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因人而扬名,人因山而颇具几分神秘。中西文人笔下的山也许有着不一样的韵致和风流。让我们一起漫步在历史与现实交汇的山谷,感受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吧!  (渝 生)    在他的前方,在稍稍高出他头的上面,山清晰地映衬着蓝天。一阵飕飕的风拂过,宛如一泓清水,他似乎可以从路上抬起双脚,乘风游上并越过山去。
期刊
挑灯细看  曲有源  昨日在路边捡来一句话  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归来挑灯细看  原来是四十五年前  我在上小学的路上  随意丢失的  空悲切三个字  因为当时还不明白  便留在口袋里  今日翻出来  本想重新合在一起重新品味  不料那悲切二字  在情急时已经用了  只剩一个空字    【赏析】  《挑灯细看》运用形象、生动、上口、幽默的口语,化解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古典诗意,以
期刊
原题回放  我想化作_________(补全题目再写)  要求:1 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考题解读  生活在经济腾飞的信息时代,我们的幻想极为丰富。也许你希望能够化为一只小鸟,去感受翱翔蓝天的自由;也许你想化为一滴雨露,去感受大海的壮阔;也许你想化为流动的星河,去感受宇宙的神奇。一百位考生可能有一百种想法,这便是考题的妙处。题
期刊
盆景属园林艺术珍品。它运用“缩龙成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达到“聚景于盆”的艺术效果,给人以“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河万里”的艺术美感。盆景是活的艺术品,是自然美和艺术美巧妙的结合,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有生命的雕刻”。  (红 枫)    【盆景艺术的历史】  据现有考古文献记载,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新石器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一片五叶纹陶片,陶片上刻有一方形陶盆,上栽形似万年青的植物,说
期刊
4月26日,某地一挂着“科学技术委员会”标牌的机关门前,新拉了一横幅,上书:“热烈庆祝世界知识产权日”。  这种“日”子,能“热烈庆祝”吗?  随着我国与世界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际的特定的“日”子传入我国。以今年3、4月为例,笔者从媒体上不完全了解到的世界(国际)“日”就有:  世界睡眠日(3月21日)  世界水日(3月22日)  世界气象日(3月23日)  世界儿童图书日(4月2日)
期刊
时间的使者策马而过,转眼间2007年的中考又悄然而至。虽年年岁岁花相似,但岁岁年年考不同。中考虽是人生的一个小站,但也对我们的未来起很大的决定作用。所以我们每个考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必须要对中考从心理上藐视,从应考上重视,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绩。  中考考查的不仅是考生的知识水平,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考生掌握与运用知识的水平是中考成功的硬件;考试心态调节状况是软件
期刊
【作家档案】  厄内斯特·海明威(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
期刊
【社团简介】  未名社,现代文学团体。1925年 8月成立于北京。由鲁迅发起,成员为鲁迅、韦素园、韦丛芜、李霁野、台静农、曹靖华 6人。后王菁士、李何林曾一度参加过该社工作。“未名”,是“还未想定名目”的意思。其时鲁迅正为北京北新书局编辑专收译文的《未名丛刊》,遂以“未名”为社名,丛刊改归该社发行。后该社又编辑出版《未名新集》,专收社员创作。   1931年春,未名社因经济困难和思想分歧,有结束之
期刊
宾夕法尼亚大道的人行道上,矮小的她总是站在两幅标语牌之间。据说自1981年8月起,不管是在暴风骤雨中,还是在炎炎烈日下,抑或是在冰天雪地里,她从未离开。从里根到布什,从布什到克林顿,游客与行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唯独她,却一直守候在这里。有人说她是白宫的“守望者”,有人说她是美国总统永远的邻居。  这个人就是康塞普赛昂·皮奇奥托女士。如果她愿意,尽可以随时离开这里,找到工作赚钱维持生计,也完全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