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生:恩师再送你一程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ka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的使者策马而过,转眼间2007年的中考又悄然而至。虽年年岁岁花相似,但岁岁年年考不同。中考虽是人生的一个小站,但也对我们的未来起很大的决定作用。所以我们每个考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必须要对中考从心理上藐视,从应考上重视,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绩。
  中考考查的不仅是考生的知识水平,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考生掌握与运用知识的水平是中考成功的硬件;考试心态调节状况是软件。一个考生的失利可能失在知识的掌握上,也可能失在答卷的策略和技巧上,还可能失在心态上,这其中的任何环节都是成功的必要保证,不可忽视。
  要想提高语文成绩,那必须在平时积累上下功夫,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中考复习的最后关头,要想全面提高语文成绩,那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在答题技巧与策略上下功夫: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容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以最大限度地多得分,以获取最佳的成绩。下面就对考生在考场上如何答好语文试题作一下简要的分析,以期对考生能有所帮助。
  拿到试题后,可以先大致浏览一下,初步摸清题情,估计时间,并认真做好头一两个题目,让思维很快进入最佳状态。要先易后难,先熟后生,但要注意,对熟题要千万小心,不可大意。回答问题时不仅要善于回忆,更要懂得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组织答案。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句子的简明连贯得体,注意保留命题者的原意,注意满足题旨,注意书写的规范和工整。
  下面针对中考语文试卷中常见的基础题题型,分类说明。
  
  一、字音辨析题答题技巧
  
  1.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一般考辨析,不考拼写,不考查汉语拼音方案。
  2.善用排除法。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总之,用排除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当然也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
  
  二、字形辨析题答题技巧
  
  1.音辨法。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
  2.形辨法。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
  3.义辨法。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
  4.结构辨析法。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还有一部分就只能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了。如果题干是有错别字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无错别字的;如果是全对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有错别字的;如果题干是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就先排除有三个错别字的一项。总之,可以多使用结构分析法:一是字形本身结构,二是词语结构。辨析字形要注意把字的 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看词语不宜太长久,要善于回想什么时候在课本或课堂上接触到这个字的。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
  
  三、词语运用题答题技巧
  
  主要是近义实、虚词的分辨。通常是用几组近义词进行辨别,这里要特别注意具体的语境,析同辨异,把握细微区别。要做好它,平时就要有语言准备,但是在考场上如果确实拿不准,就要凭语言感觉去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答案,一般有两种类型:
  实词辨析题答题技巧:对词义的理解,有相同语素又有不相同语素的词语,重点是分析理解不相同语素,可以通过组词来理解,也可以找出反义词来理解,还可以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理解。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步减少选项。
  虚词辨析题答题技巧:虚词它在语句中起着调节各种语言关系的作用,在口语尤其在书面语中使用频繁。在中考中做虚词题目,主要是凭语感,要通读全句,整体感知,认准关键,准确把握;也可以造一些结构相似的句子来分析它的正误。其次是找出配套的关联词语,前后联系来确定虚词的含义;如果配套的关联词语在句中只出现一个,应该将它补全分析;再将关联词语与句子内容 结合起来分析,在关系上保持一致。总之,注意采用排除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同时也要做记号。
  
  四、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
  
  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总之,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另外要特别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如,想入非非,灯红酒绿。
  
  五、病句辨析题答题技巧
  
  病句类型一般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答题技巧: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的还是无语病的一项。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必须记号来提示自己。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①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②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③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④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⑤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⑥反问句及疑问句要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六、语言连贯题答题技巧
  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一般是每句有两种选择,所以每题做对的概率至少50%。总之,语段衔接,要前瞻后顾,注意上下文主语的承接及逻辑的内在联系。找突破口,用排除法。做题思路是:考查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 话题是否一致 → 前后句式是否一致→ 情境是否吻合→ 音节是否和谐等。
其他文献
剧情介绍  青年女教师索拉拉不但调离报告被教导主任吴奇平“强行担绝”,还被安排在初一,三班这个“钉子班”作班主任。她的男朋友靳阳光得知这个消息后埋怨索拉拉太逞能。  初一,三班是个特殊的班,班里有很多电脑网络“高手”。其中尤以娇生惯养的宋欢欢、天资卓越的耿小乐、常常和父亲发生争执的倔强的向大伟、内心叛逆但却始终被母亲“领导”着的蓝洋最为突出。面对这一个个“钉子户”,同样身为“高手”的索拉拉和孩子们
期刊
南歌子  吕本中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风光景物与感受的小令。词人作此词时不但有一个时令背景(重阳佳节),而且有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北宋灭亡后词人南渡,流落江南)。正是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使这首词具有和一般的羁旅之作不同的特点。  上片为旅途即景。开头两句,写早行
期刊
巴黎,1924年7月21日。  全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是,两名美国人获得了巴黎奥运金牌。一名是利坦恩特·悉尼·海因斯(Lieutenant Sidney Hinds),他在小组自由步枪射击比赛时获得了金牌,他射了一个完美的50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绩。他是在他旁边的比利时射击手与裁判激烈争执,将其装有实弹的枪扔到地上时,意想不到地射中50环的。另一名是威廉姆斯,他是在男子网球双打比赛中与同伴黑兹尔
期刊
灵魂,在那时被感染;  心灵,在那刻被震撼。  只因那份深藏在心底的温暖,  只因沉默无语中依旧的关怀;  稻草人将她支撑。    风雨在稻草人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感动在她心中泛起朵朵浪花。  春、夏、秋、冬;  严、寒、酷、暑;  稻草人在旷野中默默承受着,  坚守为她,不去还是为她;  只因她是,他的至爱。    (指导老师 陈朝霞)
期刊
特别阅读——特别的体验给特别的你 。  《语文世界》2007年下半年刊“本刊特稿”栏目将继续节选现当代名人传记中有关其中学时代的成长故事,给现在正处于中学时代的你以感悟与启发。    阅读园地——驰骋你思想的野马 。  现代文学史上的社团流派介绍及代表作品选读,一方面使你更深入地了解现代作家,另一方面这些社团成功的办刊经验与创作成就也是当今中学生办刊与写作的最好借鉴。中外同题散文、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期刊
山之韵致,在于娟秀神奇,在于巍然峭拔,在于吸天地之灵,收日月之精华,饮草木之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因人而扬名,人因山而颇具几分神秘。中西文人笔下的山也许有着不一样的韵致和风流。让我们一起漫步在历史与现实交汇的山谷,感受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吧!  (渝 生)    在他的前方,在稍稍高出他头的上面,山清晰地映衬着蓝天。一阵飕飕的风拂过,宛如一泓清水,他似乎可以从路上抬起双脚,乘风游上并越过山去。
期刊
挑灯细看  曲有源  昨日在路边捡来一句话  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归来挑灯细看  原来是四十五年前  我在上小学的路上  随意丢失的  空悲切三个字  因为当时还不明白  便留在口袋里  今日翻出来  本想重新合在一起重新品味  不料那悲切二字  在情急时已经用了  只剩一个空字    【赏析】  《挑灯细看》运用形象、生动、上口、幽默的口语,化解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古典诗意,以
期刊
原题回放  我想化作_________(补全题目再写)  要求:1 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考题解读  生活在经济腾飞的信息时代,我们的幻想极为丰富。也许你希望能够化为一只小鸟,去感受翱翔蓝天的自由;也许你想化为一滴雨露,去感受大海的壮阔;也许你想化为流动的星河,去感受宇宙的神奇。一百位考生可能有一百种想法,这便是考题的妙处。题
期刊
盆景属园林艺术珍品。它运用“缩龙成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达到“聚景于盆”的艺术效果,给人以“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河万里”的艺术美感。盆景是活的艺术品,是自然美和艺术美巧妙的结合,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有生命的雕刻”。  (红 枫)    【盆景艺术的历史】  据现有考古文献记载,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新石器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一片五叶纹陶片,陶片上刻有一方形陶盆,上栽形似万年青的植物,说
期刊
4月26日,某地一挂着“科学技术委员会”标牌的机关门前,新拉了一横幅,上书:“热烈庆祝世界知识产权日”。  这种“日”子,能“热烈庆祝”吗?  随着我国与世界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际的特定的“日”子传入我国。以今年3、4月为例,笔者从媒体上不完全了解到的世界(国际)“日”就有:  世界睡眠日(3月21日)  世界水日(3月22日)  世界气象日(3月23日)  世界儿童图书日(4月2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