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立意的问题驱动教学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驱动教学,教学培养学科素养.问题始终伴随着数学教学,特别是概念教学,更应该注重与学生思维的连接.本文通过问题的设计,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旨在促进学生对数学定义的理解、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推动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问题驱动;数学核心素养;数学知识的掌握
  问题是促使数学发展的源动力,数学上许多基本的、核心的概念与原理都是为了解决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而产生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相应的概念与原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每一节数学课都蕴含着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也体现了学科育人的目的.本文着力于以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渗透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的每一个环节,精心设计问题,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的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引出问题
  问题1 点P为摩天轮上的任意一点,如何表示点P的位置?
  设计意图:在摩天轮模型中,通过对一点的观察与分析,引导学生能够用(x,y)和(r,α)两种方式准确描述出点的位置,并初步体会到两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问题2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同一点P的坐标(x,y)和(r,α)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在坐标系中研究点的位置时,P点在第一象限时有如下结论:sin a=yr,
  cos a=xr,r2=x2 y2,tan α=yx等,并让学生联想初中学过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回顾旧知,找寻本质
  问题3 在初中,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值分别是如何定义的?
  学生通过回忆:锐角A的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都叫作角A的锐角三角函数.
  正弦(sin)等于对边比斜边:sin A=ac,
  余弦(cos)等于鄰边比斜边:cos A=bc,
  正切(tan)等于对边比邻边:tan A=ab.
  设计意图: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为推广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做准备.
  通过前两问的引导,学生已经初步回忆起了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定义.教师此时再发问,学生可以回答得顺理成章,也为本节课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进行引入.
  问题4 在直角坐标系中,30°角的三角函数值怎么求?
  设计意图:将角置于直角坐标系中时,学生会想到初中学过的三角函数的几何定义,并取自己熟悉的30°角的直角三角形,在其斜边上取点,取点依据是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教师带领学生得出特殊点,比如P(3,1),接着教师提问:还可以取其他点求吗?探究发现:在30°角终边上任取一点(x,y),这些比值都相等;只要角确定,终边就确定;只要角的终边确定,三角函数值就不变;可以用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等结论.
  3.积累素材,建构数学
  问题5 在直角坐标系中,你认为390°角的三角函数值怎么定义?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回到摩天轮模型中讨论,结合直角坐标系,得出390°和30°两角终边相同,三角函数值也对应相等.教师创设认知冲突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摒弃原先的概念,让学生通过求390°角的三角函数值,体会用坐标来表示三角函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为引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做准备.
  问题6 如何定义3π4角的三角函数值?
  设计意图:有了390°角三角函数的求法经验,学生可以在角的终边上选点,按照坐标相应比值来计算,通过操作用坐标来表示3π4的三角函数值,感受新定义的运算.
  问题7 如何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给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经过讨论发现对于任意角α,在其终边上任意取一点P(x,y),比值yr,xr,yx都是唯一确定的,因此得到
  f1:α→yr——正弦:sin α=yr;
  f2:α→xr——余弦:cos α= xr;
  f3:α→yx——正切:tan α=yx(x≠0).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讨论能够说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体会坐标思想,体验数学概念的推理过程,树立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的创新意识.
  4.函数思想,加深理解
  问题8 sin α,cos α,tan α是α的函数吗?
  通过回顾函数的定义,讨论得出结论:对于确定的角α,比值yr和xr都是唯一确定的,故正弦和余弦都是角α的函数.当α≠π2 kπ(k∈Z)时,对于确定的角α,比值yx也是唯一确定的,故正切也是角α的函数.sin α,cos α,tan α分别叫作角α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以上三个函数我们都称为三角函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函数的定义,分析得出三角函数是函数,将三角函数统一理解.
  问题9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国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在综合素质培养的现代化课堂中,语文科目的学习已经成为联系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必要手段。本文旨在探究新课程背景下激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精准提问的路径分析以及妙用提问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策略,贯彻好课堂互动模式,提高学生们的课堂参与感和获得感,帮助学生们在潜意识中形成对语文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共同促进学生学习语文、学好语文。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在小学阶段让学生明确一些基本的规则制度,了解做人最基本的道德约束,贴近社会,感悟生活,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是一篇心得文,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该如何巧妙地设置培训活动,如何引入生活气息,如何结合学生的学习特性以及开展生活化教学策略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力求提出一些更具实践操作意义和更接地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压油管的压力控制问题的分析来探讨数学建模过程中的创新思维,从而体现数学建模对创新思维的激发作用,论证了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良好方法.  【关键词】数学建模;创新思维;高压油管;压力控制  数学建模的过程实际上是将问题数学化,并解决问题、给出答案的过程.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层面来看,所谓建模的思想即需要先明白问题是什么,然后理清思路解决问题;从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
【摘 要】本文在充分研究ICS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用PPT制作MV”一课为例,介绍将ICS教学模式应用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具体做法,旨在为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ICS;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一、ICS教学模式界定  ICS教学模式是指學生通过自主学习(Independent learning)、合作学习(Cooperation learning)与分享学习(Share l
【摘 要】教育要从幼儿时期抓起。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是最为重要的教育方式。作为新时代教育者的我们,应该怎样对教育者进行有效教育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对他们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其次应该充分利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人生修养。  【关键词】学前教育;顺应天性;传统文化;熏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依据小学《道德与法治》“以儿童生活为中心”这一编写特点,设计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流程:回顾生活事例、体验生活场景、引发生活思考、落实生活行动。并针对教学流程展开研究,提出与之对应的教学策略:引入生活情境,触动学生学习情绪;模拟生活场景,促进学生有效体验;追问生活现象,引发学生理性思考;指导生活实践,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将生活元素充分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感悟生活的道德意蕴,
【摘 要】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阅历较浅,对很多事情没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课堂中的错误资源开展教学,帮助学生纠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差错引领;课堂教学;错例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2-0124-02  【Abstract】Be
【摘要】解决问题的策略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的计策和谋略,主要表现为对不同问题的理解,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思考、选择及其运用.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它贯穿小学数学学习的全过程.解决问题实质上就是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不同的问题,重在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能灵活选择策略,运用策略,体会策略.  【关键词】解决问题;经历过程;教学;策略意识  从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的课本开始,每本书都有
【摘 要】要让学生不再为作文烦恼,入门习作就要打好基础,明白学生困难的原因:内容与表达。作者针对问题,以阅读为本,开展实践活动,提取素材,积累语言,大胆想象,学习表达方法,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难题。  【关键词】内容;表达;真实;通顺;想象;生动  三年级是语文学习新阶段,习作隆重登场,但部分学生却“谈文色变”。作文难在哪儿呢?分析其难点所在,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写什么)与表达(怎样写)。首先,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寻求有效的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策略,基于学生学情构建一个完善的教学系统可形成高效课堂。作者简述了基于学情分析构建高效课堂的小学数学活动具体策略,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学情分析;数学活动;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6-0073-02  【Abstract】In the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