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教育走进课堂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an7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全社会都在倡导践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让我想起我们的课改,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体现的也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新课程的这种理念做支撑,突出新教材的人文性,营造出富有人文气息的教学氛围,让我们的学生快乐学习和成长。
  一、把生活体验带进课堂,把所学理论引入生活,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思想品德新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该学科完全有条件把生活体验带进课堂,把所学理论引入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把握理论知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设计应在注重传授道德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学内容应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构建。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现实,教师要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善恶与是非观念,学会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选择,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科学地处理教材与课外材料的关系,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增删教材中的教学内容,选取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并为学生所熟悉的学习材料,做到依靠教材又不依赖教材、超越教材又不脱离教材,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学习“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内容时,我没有完全依据教材中的实例讲解,而是组织学生成立了“环境问题调查小分队”,让学生自己走访调查我们身边的环境,还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我国的环境状况,然后将其按照“欣赏篇”、“反思篇”、“警示篇”、“行动篇”进行分类,共谱一曲环境保护的乐章。学生通过实际调查,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峻性,认识到了依法保护自己家园的重要性。以这种方式处理教材,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以教师情感激发学生情感,彰显情感魅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是一切活动强有力的发动者和鼓舞者,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思想品德课因其具有知识量大,思想性、理论性强等特点,更需要有情感的参与。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重视情感因素的开发,讲究教学的艺术性,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如在讲九年级“责任与角色同在”内容时,其中的“责任、角色”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于是我就利用多媒体播放焦作市“大孝至爱——谢延信”的影像资料进行教学。随着影片的播放,课堂气氛渐渐变得凝重,有些学生还抹起了眼泪,他们都被谢延信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接着,我出示了四个问题:①片中谢延信扮演了哪几个角色?②他分别承担了什么责任?③他身上体现了哪些优良品质?④我们如何向他学习?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责任与角色的关系,而且体验到了情感的魅力,激发了对家庭、对工作、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觉悟提高的有机统一。
  三、巧借时事,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
  新课程强调,教材内容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这就要求教师适时引入时事知识教学。时事教育是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有效手段。如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容时,我让学生课下搜集整理以下内容:①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及特点。②生活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③近年来,国家为构建和谐社会采取的具体措施。这就避免了空洞的说教,而是巧借时事,启迪了学生智慧,激发了学生探究热情,融入了学生情感,使学生明辨事理,用历史的、阶级的、辩证的观点和理性的、冷静的眼光对时事进行剖析。
  四、创设宽松、民主、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
  学生主体意识、自主精神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以各种活动为中介的。
  新课程标准淡化了学科标准,要求以学科为中心,打破单纯的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地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功能。在讲九年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内容时,我就引导学生联系历史、语文知识,认识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年代的具体体现,并通过让他们讲革命故事来诠释“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内涵。这些做法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理念要求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课堂教学从一味地“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快乐学习。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赋予课堂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这种课程理念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现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例来谈谈学科知识与生活案例的有效整合。  【教学设计】  情境探究一——市场调节。秦淮河上“桨声灯影连十里”让许多从外地来的游客为之倾倒,大家都赶在长假期间来欣赏夫子庙的美景。学生在现场调查中发现,游人大部分来自外地。瞧,这批游客来
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堪称曲折,因为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屈辱史和血泪史。但也正是这种多灾多难的环境,再次历练了整个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拥有强烈家国情怀的民族,在近代的曲折革命过程中,家国情怀得到更加深情的演绎。  为了探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国家课程意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16年部编历史教材在全国部分地区投入使用。2017年这套部编教材全国通用,改称统
走进歙县棠樾牌坊群,一座座牌坊见证了徽州的千年变迁,兴衰荣辱。学界对徽州牌坊的研究,多关注于贞节牌坊,而对数量最多的科第坊却关注较少,本文就围绕科第坊略析一二。  徽州牌坊分为科第坊、仕宦坊、忠孝节义坊以及其他类型(不在上述三种牌坊之列)。由于千百年历史的变迁以及人为毁坏,再加上文献资料的缺失,我们很难确切统计出徽州牌坊的具体数目,只能借助现有资料和现存牌坊进行推测。现将徽州各类牌坊的具体数量统计
所谓“四课型渐进式自主学堂”是郑州二中在信息化创新实验班进行教学转型实验中采用的课堂形态,课堂形态的内在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论,核心是“自主学堂”,“四课型”即基础先学课、展示反馈课、点拨思辨课、练习评价课,是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也可以是一种独立的课型,时间可灵活分配。“自主学堂”体现了课堂即学堂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构建高效生本课堂。  作为一线高中
一、参与式教学的教育理念及导学案在其中的作用  参与式教学是经过调研论证而应用的新的教学方法,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符合我国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对改变教师传统的单向输出知识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改善师生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教育的角度讲,历史课是实施爱国教育的最好途径。但目前中学历史教育前景并不乐观,教师把历史教材中任何一段文字都看做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口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当前英语教师对口语教学的重视度逐渐提升,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培养。但是在部分农村地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无法得到良好的提升,因此,需要对口语教学的方法进行改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口语学习环境,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鉴于此,本文对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小组
【摘要】在英汉翻译中,为了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内容并实现功能对等,避免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对应所带来的翻译腔,词性转换法成为翻译实践中一项必备的翻译技巧,它利用表面上语序结构等形式的改变来达到内容或信息的一致。基于My Kingdom for A Horse翻译实践,探究词性转换在英汉翻译中的具体运用,结合实例总结一般性技巧,希望对英汉翻译工作者在提高译文质量方面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词性转换;My
2019年高考江苏历史卷贯彻落实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的考查要求,以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的“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高考中“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体现了高考内容改革对“助推改变应试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满足了高考选拔德才兼备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试卷结构合理,难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就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是青少年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在这一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  在新课改下,不少教师开始采用历史专题型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这种教学方法是先把历史教学内容划分为多个小的专题,然后按照时间顺序或者人物关系来讲解历史。它能够
当前,我国青少年受到的诱惑很多,其思想品德状况令人担忧,这就给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尽管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力量是微弱的,但只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努力创新教学方法,就能有效帮助学生在知行统一中形成高尚的品德。  何谓知行统一呢?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行统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本文主要探究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落实知行统一的具体策略。  一、积极更新教学观念  为适应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