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题导学”模式深入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4soph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想要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经过教师的解答,使学生对问题和学习更加感兴趣。“问题导学”模式的引用能够很好地改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态度和习惯,取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导学”模式现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关的教课方法。
  【关键词】:问题导学模式;学生课堂问题培养;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问题导学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以学生的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拓展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这种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完善教学结构,使师生在教学中达到互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问题导学”模式中的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探讨,强调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一、“问题导学”模式下的预习
  随着问题导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应用,教学质量取得了很大的提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最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应该是以问题为核心,创造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师生之间在课堂的前后以及进行的时候能够通过某种积极的教学模式形成一种新型的内部联系体系,很多问题都能够通过这个“问题导学”模式和体系进行解决。问题导学模式中最重要的一个学习环节就是课前预习,预习其实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有针对性地去听课、去解决问题。诸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在头脑中对几何图形难以形成很清晰的概念,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图形,更是看的眼花缭乱,在以后的考试以及练习题中,看到此类的几何图形就心生畏惧。关键原因就是在于学生在老师课堂授课之前没有形成一定的问题导入模式,没有好好地预习,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而难以学会几何的角度问题。
  教学课堂之前进行预习固然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然而,更要把握住预习的实质。决不能为了效果或为了达到较高的问题效应去评价和否决学生的预习问题,盲目的单方面的拔高预习行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学生产生的问题,一种可能是知识型的,一种可能是培养能力型的。我们不能为了精彩而重视后者,忽略、简化前者,教师在回答学生所问问题的时候,也要进行正确而合理的回答。教者对其学生的奇怪问题不能盲目地进行论断或当众批评,否则就会扼杀学生提问的勇气和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学生低估自己的学习能力,对提问问题更加不感兴趣。这样的后果就是学生不敢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教学气氛也提不上来,达不到预期的课堂效果,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提高。
  另外,在鼓励学生课前预习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预习的程度。尽量避免出现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现象,预习不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是为了提高课堂学习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对数学教学中比较难懂的计算公式进行解答的时候,不能停留在某个符号或者某个公式的推理过程上面,要对其进行整体性的推导。发现问题是获得知识、取得进步的前提条件,而经过教师的解答使问题得到解决,会在根本上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强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课堂效果更加明显。
  二、筛选并整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课堂是解决问题获得新知的过程,然而无限制的发问会导致课堂教学难以顺利进行,而教师的授课效率也会大打折扣。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符合课堂所学知识的问题,不能海阔天空地自由遐想,把握好所问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最好不要超出课堂知识所能承载的范围太远。学生在发现问题的时候要符合预习的流程和程序,而范围也应该在所学知识的范围之内。问题导学模式下这种问题链教学不是以问题提出为教学目标,而是自主的提出和解决问题为行为目标,因此在提出后解决前,学生应自主的认清问题的类型。问题可分为:概念性问题、原理性问题、习题性问题、拓展性问题。经过课堂上对问题进行的解答,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又上升一个层次,从而使课堂效果有一个明显的改善。
  三、引导学生主动找问题,提升“问题导学”模式的层次
  想要使“问题导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得到更加广泛而实际的应用,就要使课堂问题变得个性而有价值意义。教学目标对解决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定的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好与学习的兴趣,还能对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例如,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出现的函数内容,首先,可以制定一些生动易懂的图表,对函数进行一个很好的诠释。另外,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还能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整合与归纳,将相似的问题进行集中解决。想要把“问题导学”模式变得更加科学合理而有效,就要把学生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作为课堂的中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而课堂教学中并不能以片面地解决问题为主导,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的学习状况,积极而及时地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
  [1]常丽伟.现代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23)
  [2]朱玉先.谈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历史教学[J].青春岁月.2011(08)
  [3]陈铁补,蔡振树,杜金山,朱金龙.对话:改革教学方式在高中既重要又必要[J].基础教育课程.2009(04)
其他文献
在皖南山区 ,香料烟 (Samsun)适宜的移栽期为 4月下旬至 5月上旬 ,栽植密度为 18~ 2 2 .5万株 /hm2 ,栽植方式以宽行密植较为适宜 ;在密度为 2 2 .5万株 /hm2 条件下 ,适宜行
关于两系杂交稻培矮 6 4S E32头季稻收割期和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的研究表明 ,头季稻最迟应在始穗后 30d收割 ,留桩高度以 2 0~ 35cm为宜。 The research on
【中图分类号】G623  当今小学信息技术课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由于信息技术并不作为升学考试科目,导致不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不够。第二,由于信息技术课程重在上机动手操作,上课的教室也是设备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思维很容易受到干扰,把原本应该用于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完全转移到了别的和学习无关的事物上,从而对课堂教学内容缺乏兴趣,造成课堂效率差。第三,信息课程缺乏
期刊
滑膜是疏松的结缔组织,具有形成润滑、营养软骨和吞噬细胞外基质碎片的作用。B型滑膜细胞即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是滑膜组织的两种主要细胞成分之一。因为正常的滑膜组织具有疏松
目的通过双色硅橡胶复制全冠内部间隙,计算机扫描测量的方法,探讨国产氧化锆瓷坯和进口氧化锆瓷坯基底冠的边缘及内部适合性,以及评价戴用CAD/CAM不同基底的氧化锆全瓷冠患者牙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在新课改的倡导和发展中,其重点集中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广大教师都在寻求能够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合理途径。目前来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还存在一些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尝试对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进行探讨,为新课改的顺利实施,为学生能力的有效培养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有效性;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  教学,能够促使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从课堂的传授者转化成为教学的导引者,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那么教师究竟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真真正正的转化为教学的指南针而不是灌输者呢?我们强调高效率的学习,那么针对于政治课这种灌输性本身就很强的课程而言,教师怎么做才能达到高效的目标,本文立足于实践,对教师的做与不做发表一些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高效课堂 有为 无为  【中图分类号】G633.2  古今中外,无论教学被赋予什么样新
目的:1.试研制出一种成本较低、便于临床大量推广的自锁托槽.2.对不同托槽—弓丝—结扎丝组合所产生的摩擦力大小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包括已研制出的自锁托槽在内的三种方
【中图分类号】G420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生本的课堂教学。因此课堂中发生“意外事件”在所难免,但我们如果能运用教育机智,适时加以处理,不但会将“意外事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同时还能实现教材的“二次开发”,让生本课堂的价值也得以体现。  三年级的一节英语课上,教学过程按照我的精心设计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会用“How are you ?”问候别人以及用 “Fine,th
期刊
摘要:打造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梦寐以求的教学思想,因为高效课堂意味着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多的知识和锻炼,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从而高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氛围;教学效率;学习习惯;尊重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善于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