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常在“意外”中“精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ongbin0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0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生本的课堂教学。因此课堂中发生“意外事件”在所难免,但我们如果能运用教育机智,适时加以处理,不但会将“意外事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同时还能实现教材的“二次开发”,让生本课堂的价值也得以体现。
  三年级的一节英语课上,教学过程按照我的精心设计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会用“How are you ?”问候别人以及用 “Fine,thankyou.”做答。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认真的学习着。随着句型的慢慢掌握,学生的情绪不断高涨,纷纷举手要求上台展示。这时,我发现了坐在第一组角落里的小A,只见他趴在桌子上,嘟着小嘴,满脸的不开心。我看了他半天,他浑然没有发觉,还在继续想着心事。我走到小A的身边,语气平和的问:“How are you?”他慢慢地站起来却没有说话。这时已经有学生在小声提醒他,“Fine...”,还有一些调皮的学生小声的笑:“哈哈,小A不会说。”我一看马上说道:“How are you ?的意思是:‘你好吗?’,你可以用‘Fine,thankyou!’来回答,表示你很好。”小A终于开口,可他却小声的说道:“Nofine.”其他学生顿时笑开了锅,纷纷笑小A太笨,连个简单的句子都学不会。我正准备耐心的教他再读一次,没想到小A突然大声说道:“今天是我的生日,可爸爸妈妈在外地呢,不能陪我过生日,我一点也不好,Nofine!”我一听马上愣住了,于是请小A坐下,不但表扬了他能讲心里话,还顺势让同学们给他唱了“Happy Birthday”。他显然没料到我会有这样的举动,只见他的脸红了起来。接着我转向全班同学,在黑板上用笑脸娃娃画出了喜怒哀乐. 并在旁边标注 I’am so fine. not well. Pretty bad! Just fine . 于是真实的对话出现了,学生们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心情,这节课在学生们真诚的情感交流中结束了,小A 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都希望有个一帆风顺的课堂,一旦出现意外就会不由得加以批评喝斥或不予理睬。有时学生表面上安静了,但他们的心却不一定回到了课堂上,我们的教学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因势利导,利用课堂意外,来创设新的英语对话教学情境。就像这个案例一样,学生意外质疑的发生恰好拓展了教学内容,创设了新的教学情境。而我也顺势抓住了时机,将教学内容有效拓展,把课堂的偶发事件转变成了创设情境的活教材。从而使课堂变得开放而有活力,学生在这种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生本课堂中学习,自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能过分地依赖教案,要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反之,如果我们对这些“意外”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师生间的关系,更严重的是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当突发事件无可避免时我们该怎么处理呢?
  1. 因势利导,将意外事件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
  换个方式切苹果,你会收获不同的精彩,同样的,换个方式处理意外就会获得宝贵的教学资源。但是不管处理什么意外事件 ,我们一定要尽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做恰当的引导处理。化被动为主动,采取合理的应变方法,将意外事件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它成为教学中新的教育契机,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顺势延伸,让意外事件为教学内容锦上添花
  拟定好的课堂形式和教学内容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主动探究的能力,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让他们慢慢的习惯了被动接受,课堂也失去了灵魂。然而对意外事件的巧妙处理,恰恰给课堂注入了活力,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课堂的参与者,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新的认知和理解,同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鼓励质疑,让意外事件生成生成智慧和精彩
  面对学生课堂上的质疑而导致的课堂秩序的混乱,如果简单地采取“训斥”或视而不见,不仅课堂秩序得不到恢复,被批评的学生的心灵也受到了创伤,使他们产生抵触心理,激化师生矛盾,而不愿与教师真正地进行沟通交流。相反,如果我们冷静下来,换个方式,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把“质疑”变成“智慧”,就会让“意外”成为“精彩”。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处理问题,因势利导,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使我们的英语课堂充满活力,让生本课堂充满生命的张力。
其他文献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革命发生的终极原因要到经济变革中去寻找,社会的发展是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但以往我们的研究工作过多地注重于政治事件和战斗过程的陈述,却怠慢了对丰富
目的:  龋病是牙体硬组织逐渐破坏的一种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形成龋洞,最终导致牙冠完全破坏,甚至导致牙体组织的丧失。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由于特殊的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
在皖南山区 ,香料烟 (Samsun)适宜的移栽期为 4月下旬至 5月上旬 ,栽植密度为 18~ 2 2 .5万株 /hm2 ,栽植方式以宽行密植较为适宜 ;在密度为 2 2 .5万株 /hm2 条件下 ,适宜行
关于两系杂交稻培矮 6 4S E32头季稻收割期和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的研究表明 ,头季稻最迟应在始穗后 30d收割 ,留桩高度以 2 0~ 35cm为宜。 The research on
【中图分类号】G623  当今小学信息技术课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由于信息技术并不作为升学考试科目,导致不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不够。第二,由于信息技术课程重在上机动手操作,上课的教室也是设备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思维很容易受到干扰,把原本应该用于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完全转移到了别的和学习无关的事物上,从而对课堂教学内容缺乏兴趣,造成课堂效率差。第三,信息课程缺乏
期刊
滑膜是疏松的结缔组织,具有形成润滑、营养软骨和吞噬细胞外基质碎片的作用。B型滑膜细胞即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是滑膜组织的两种主要细胞成分之一。因为正常的滑膜组织具有疏松
目的通过双色硅橡胶复制全冠内部间隙,计算机扫描测量的方法,探讨国产氧化锆瓷坯和进口氧化锆瓷坯基底冠的边缘及内部适合性,以及评价戴用CAD/CAM不同基底的氧化锆全瓷冠患者牙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在新课改的倡导和发展中,其重点集中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广大教师都在寻求能够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合理途径。目前来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还存在一些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尝试对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进行探讨,为新课改的顺利实施,为学生能力的有效培养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有效性;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  教学,能够促使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从课堂的传授者转化成为教学的导引者,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那么教师究竟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真真正正的转化为教学的指南针而不是灌输者呢?我们强调高效率的学习,那么针对于政治课这种灌输性本身就很强的课程而言,教师怎么做才能达到高效的目标,本文立足于实践,对教师的做与不做发表一些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高效课堂 有为 无为  【中图分类号】G633.2  古今中外,无论教学被赋予什么样新
目的:1.试研制出一种成本较低、便于临床大量推广的自锁托槽.2.对不同托槽—弓丝—结扎丝组合所产生的摩擦力大小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包括已研制出的自锁托槽在内的三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