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中,武术教学大多是以套路形式进行的,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确学习武术的目的,掌握武术锻炼方法,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武术教学 基本功练习 套路教学
前言
武术是集健身、修身、防身于一体的中华国粹,它以特有的踢、打、摔、拿、击、刺等技术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的各种套路。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与实践,对套路教学谈一些看法。
一、从教学步骤分析
武术教学首先从基本功开始,以后逐步过渡到套路练习,一般先从拳术开始练习,然后进行器械练习,教学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1. 基本功练习:学生的基本身体条件、技术基础、意志品质等各有差异,教师根据不同性别、素质的学生,对基本功的练习要有不同的要求,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观察、发现和总结,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逐渐掌握动作要领,为后续套路教学奠定基础。2. 套路中的组合练习:武术套路是将各种不同动作按一定顺序排列组合在一起的练习,前一个动作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因此,在学生基本功提高的基础上,先把套路中的部分动作进行组合练习,要让学生按顺序熟记动作名称,教师边说名称边示范动作,同时学生一边念动作名称,一边练习动作。然后教师的示范速度相对加快,逐步变为正常速度,并且对动作进行分析讲解,要求学生反复练习,使学生改进动作细节并能较准确地掌握套路技术。3. 完整套路的练习:武术套路一般由十几个、几十个单势动作有机组成,动作复杂多变,形式要求各异,如太极拳的演练,每一招,每一式都以柔和、缓慢、轻灵为主。而长拳练习要求节奏鲜明,快速有力,舒展大方。通过教师对每个动作的分析讲解与示范,和学生反复练习,使学生体会武术的手眼身步法、精神与动作、呼吸与劲力,以及运动节奏的配合,以便进一步达到“形神兼备”要求。
二、从教学方法分析
教学方法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武术教学也一样,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是快速掌握武术套路的关键。为了顺利完成武术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教学质量,必须注重教学方法。1. 完整法与分解法:完整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练习内容从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地完整教给学生的一种方法。完整法能给学生以完整的概念,因而它是武术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法。对动作结构简单和难度不大的动作,或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一般采用完整法。分解教学指的是把一个完整的练习内容合理的分解成若干部分,并按部分多次练习,然后达到完整地掌握运动技术的一种教学方法。分解教学是为了使学生完整地掌握动作积极创造条件,运用分解法是为了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动作。所以,必须与完整教学法及时配合。对动作难度大,手法、步法变化复杂的单势动作,如旋风脚、侧空翻等,可运用先分解后完整的教学方法。2. 直观示范法:直观示范法是教师本人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和明确所学习的动作要领、动作方法、动作路线、技术结构和运动方向等。在实际教学中,采取直观示范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示范给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因此,教师示范要力求准确,根据套路的不同特点,表现出特有的风格,而且要注意示范的位置和方向以及速度,可做多方位的示范。因此,教师示范必须正确,以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分节、分段教学时,要根据动作的难易程度选择相应的示范速度,对难掌握的动作,可采取慢速示范与重复示范。教师示范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学生人数和队形决定,如果教师示范位置的选择或对运动路线变化方向考虑不周,都会直接影响领做效果。示范时还要注意示范面的选择,以单个动作来说,示范面可分正面、背面、侧面和镜面四种。就套路示范来说,由于动作方向变换较多,在教学时一般采用背向,以使学生建立与教师相同方向的概念。
三、从练习方法分析
练习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课的任务与内容要求,有目的、有意识的以自身反复实践来掌握学习内容的一种方法。1. 先粗练,后细练:粗练,即在教学中让学生先弄清和掌握动作的方向路线及来龙去脉,对于手型、步型的准确性要求不高,对套路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细练,让学生更加明确方向路线,提高动作质量,使动作姿势更加优美,步型更加准确,身法能体现出武术的风格。2. 先集中,后分散:武术教学多采用集体练习,它不仅便于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也利于学生在相互比较中更快地掌握动作,集中练习时,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具体情况,可采用领做或口令指挥方式进行,领做时对学生动作可逐步提出要求。当学生初步掌握动作后,在体育骨干的带领下进行分组练习。分组练习前,教师可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这不仅能充分发挥小组作用,而且也便于教师巡视指导。3. 比赛性练习:通过比赛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学生互评、老师点评,便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养成动脑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
总之,武术教学内容丰富,套路是中华武术的精髓,教学难度较大,作为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们一起揣摩、商讨、演练,提高武术课教学的质量,传承武术文化,弘扬中华瑰宝。
【参考文献】
[1]齐慧侠. 关于武术教学方法的探讨. 辽宁体育科技,2003(2).
[2]史俊. 高校普通体育课中的武术教学方法浅析. 武术科学,2004(8).
【关键词】武术教学 基本功练习 套路教学
前言
武术是集健身、修身、防身于一体的中华国粹,它以特有的踢、打、摔、拿、击、刺等技术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的各种套路。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与实践,对套路教学谈一些看法。
一、从教学步骤分析
武术教学首先从基本功开始,以后逐步过渡到套路练习,一般先从拳术开始练习,然后进行器械练习,教学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1. 基本功练习:学生的基本身体条件、技术基础、意志品质等各有差异,教师根据不同性别、素质的学生,对基本功的练习要有不同的要求,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观察、发现和总结,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逐渐掌握动作要领,为后续套路教学奠定基础。2. 套路中的组合练习:武术套路是将各种不同动作按一定顺序排列组合在一起的练习,前一个动作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因此,在学生基本功提高的基础上,先把套路中的部分动作进行组合练习,要让学生按顺序熟记动作名称,教师边说名称边示范动作,同时学生一边念动作名称,一边练习动作。然后教师的示范速度相对加快,逐步变为正常速度,并且对动作进行分析讲解,要求学生反复练习,使学生改进动作细节并能较准确地掌握套路技术。3. 完整套路的练习:武术套路一般由十几个、几十个单势动作有机组成,动作复杂多变,形式要求各异,如太极拳的演练,每一招,每一式都以柔和、缓慢、轻灵为主。而长拳练习要求节奏鲜明,快速有力,舒展大方。通过教师对每个动作的分析讲解与示范,和学生反复练习,使学生体会武术的手眼身步法、精神与动作、呼吸与劲力,以及运动节奏的配合,以便进一步达到“形神兼备”要求。
二、从教学方法分析
教学方法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武术教学也一样,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是快速掌握武术套路的关键。为了顺利完成武术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教学质量,必须注重教学方法。1. 完整法与分解法:完整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练习内容从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地完整教给学生的一种方法。完整法能给学生以完整的概念,因而它是武术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法。对动作结构简单和难度不大的动作,或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一般采用完整法。分解教学指的是把一个完整的练习内容合理的分解成若干部分,并按部分多次练习,然后达到完整地掌握运动技术的一种教学方法。分解教学是为了使学生完整地掌握动作积极创造条件,运用分解法是为了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动作。所以,必须与完整教学法及时配合。对动作难度大,手法、步法变化复杂的单势动作,如旋风脚、侧空翻等,可运用先分解后完整的教学方法。2. 直观示范法:直观示范法是教师本人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和明确所学习的动作要领、动作方法、动作路线、技术结构和运动方向等。在实际教学中,采取直观示范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示范给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因此,教师示范要力求准确,根据套路的不同特点,表现出特有的风格,而且要注意示范的位置和方向以及速度,可做多方位的示范。因此,教师示范必须正确,以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分节、分段教学时,要根据动作的难易程度选择相应的示范速度,对难掌握的动作,可采取慢速示范与重复示范。教师示范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学生人数和队形决定,如果教师示范位置的选择或对运动路线变化方向考虑不周,都会直接影响领做效果。示范时还要注意示范面的选择,以单个动作来说,示范面可分正面、背面、侧面和镜面四种。就套路示范来说,由于动作方向变换较多,在教学时一般采用背向,以使学生建立与教师相同方向的概念。
三、从练习方法分析
练习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课的任务与内容要求,有目的、有意识的以自身反复实践来掌握学习内容的一种方法。1. 先粗练,后细练:粗练,即在教学中让学生先弄清和掌握动作的方向路线及来龙去脉,对于手型、步型的准确性要求不高,对套路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细练,让学生更加明确方向路线,提高动作质量,使动作姿势更加优美,步型更加准确,身法能体现出武术的风格。2. 先集中,后分散:武术教学多采用集体练习,它不仅便于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也利于学生在相互比较中更快地掌握动作,集中练习时,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具体情况,可采用领做或口令指挥方式进行,领做时对学生动作可逐步提出要求。当学生初步掌握动作后,在体育骨干的带领下进行分组练习。分组练习前,教师可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这不仅能充分发挥小组作用,而且也便于教师巡视指导。3. 比赛性练习:通过比赛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学生互评、老师点评,便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养成动脑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
总之,武术教学内容丰富,套路是中华武术的精髓,教学难度较大,作为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们一起揣摩、商讨、演练,提高武术课教学的质量,传承武术文化,弘扬中华瑰宝。
【参考文献】
[1]齐慧侠. 关于武术教学方法的探讨. 辽宁体育科技,2003(2).
[2]史俊. 高校普通体育课中的武术教学方法浅析. 武术科学,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