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油田现代企业制度的健全完善,如何通过优化运营流程、强化经营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成为企业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对新形势下企业降本增效必要性及重要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如何通过全程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降本增效 重要意义
降本增效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目标,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只有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收益、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因此,有必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将降低成本、优化流程、精细管理应用于企业管理全过程,不断提升企业整体运行质量和效益。
一、企业降本增效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自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新一轮全球经济危机,虽然现阶段经济形势渐趋稳定,但繁荣背后依然存在风险。特别是去年以来国际原油市场剧烈波动,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运行压力持续加大,整体经营环境不容乐观。因此,石油企业更有必要加强生产流程优化和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科学的降本增效具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是降低损耗的必然要求,企业通过全程优化管理,逐步实现勘探、开发、生产、集输等各个生产环节的决策执行优化及精细管理,减少浪费;二是提升效益的必然要求,企业只有基于生产全过程一体化评价、精细化管理,才能对企业人、财、物、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提升经营活动整体效益和效率。三是推进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全程优化和精细化管理,不断实现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生产、技术、管理集成优化,將投入、产量、效益、可持续发展等目标统一起来,有利于推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二、企业全程精细化管理的对策措施
1.强化宣传引导,力争全员参与。企业要加强生产经营形势和发展战略宣传,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明确其在企业降本增效中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企业管理者要提高对降本增效的重视程度,强化各部门、各单位对降本增效工作的重视,将降本增效纳入各项经营考核中,量化降本增效指标,并把指标落实到各个部门、单位、岗位和个人,以及各个具体作业环节。同时,要组织开展各类活动,积极征求职工对降本增效的意见建议,通过有奖征集、物质奖励等措施,鼓励职工发现降本增效点,立足岗位开展降本增效,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形成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良好氛围和企业文化。技术性较强的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在对职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提升岗位作业效率的基础上,完善技术革新制度,鼓励职工探索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技术进步实现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目标,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出质量和效益。
2.健全管理体系,强化责任落实。要逐级进行责任落实,将降本增效责任细化到具体的部门、岗位和个人。厂、矿大队(科室)、小队(组室)和班组的全部工作要实现目标管理,挖掘全员降本增效潜能。一是落实部门责任。要根据企业生产要素和生产任务进行合理的责任划分,对于采油企业而言,降本增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地面、地下,成本控制的源头、控制过程,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员工素质培训等多方面抓起,各部门要分工负责,按照所分管费用签订单项费用控制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值,节奖超罚,采取有效管理手段控制成本。而对于油田服务企业而言,更应该落实目标责任,健全管理体系,准确测算各项费用指标,采取具体节约成本措施,进行生产经营全过程控制。二是落实基层单位责任。生产活动归根结底是由具体作业单位和生产单位执行的,要落实生产辅助单位、基层作业班组的具体责任,辅助单位要完成生产辅助业务,实现产值和成本控制目标;基层班组要具体负责单井、井组注采管理、生产维护,实现节点成本控制目标。在生产责任涉及不同单位和主体时,可按照责任与能力匹配原则,设立分项目标,便于关联单位承担责任。三是落实岗位和人员责任。要根据不同岗位和人员的岗位职责分配,承担相应责任。主要经营者要对经营和技术决策等进行把关,对分管系统成本、效益目标负总责;中层管理人员要负责本部门、单位成本、产量、效益等目标;部门、单位副职要承担分管业务具体目标落实情况;技术人员要对具体项目责任目标和方案决策目标进行控制;作业人员要按照作业规范和标准承担具体作业任务,实现分解后产能和单项成本目标的落实。四是细化设置指标。要根据企业生产情况和整体发展目标,对生产要素进行准确评价,按照与能力匹配、责任统一的目标管理原则,通过目标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要合理构建各项主要指标。构建产量管理目标,综合分析企业自然产量、措施产量、新井产量等指标,对吨油操作成本、措施有效率、老井自然递减率等指标进行考核,通过具体产能目标考核落实生产责任,实现由单纯依靠增加成本投入增产向加强管理增产的转变。构建操作成本指标,细化一线小队单位双重控制成本指标,将单井材料费、作业费等指标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和一线小队共同控制。
3.健全预算管理,细化成本控制。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是控制运营成本,提升企业效益的关键,只有不同部门、单位协调配合,才能提升整体管理水平。测算成本的方法主要有统计分析法、标准定额法、先进指标法、区块指标法等,实施过程中要将所有生产成本纳入企业整体预算,对确实无法预测的成本,要列为不可预见费用,加强监督控制。要实施“预算、措施、目标”一体化成本控制,层层建立成本分析制度,由笼统地强调钢性控制成本,逐渐过渡到分析现状,科学管理,绩效考核相结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强化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对确实无法量化的成本指标,要提出操作和实施规范,制定指导性意见;要强化过程控制,提升企业原材料、修理费用、燃料费等主要可变费用的节约利用水平。同时,要优化资金管理,根据资金性质、范围、数量等,完善不同层级的资金申请、核实、批复、支付流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面临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复杂的市场环境,只有充分认识降本增效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思想认识、落实生产责任、健全规章制度,才能提升企业降本增效水平,更好地推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增周.论我国石油企业成本管理战略创新[J].现代商贸工业,2010(20).
[2]袁真怡.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商场现代化,2010(22).
[3]张小梅.企业降本增效方案探析[J].机电信息,2010(18).
[4]毛国青.探讨国企全面预算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1).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降本增效 重要意义
降本增效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目标,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只有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收益、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因此,有必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将降低成本、优化流程、精细管理应用于企业管理全过程,不断提升企业整体运行质量和效益。
一、企业降本增效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自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新一轮全球经济危机,虽然现阶段经济形势渐趋稳定,但繁荣背后依然存在风险。特别是去年以来国际原油市场剧烈波动,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运行压力持续加大,整体经营环境不容乐观。因此,石油企业更有必要加强生产流程优化和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科学的降本增效具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是降低损耗的必然要求,企业通过全程优化管理,逐步实现勘探、开发、生产、集输等各个生产环节的决策执行优化及精细管理,减少浪费;二是提升效益的必然要求,企业只有基于生产全过程一体化评价、精细化管理,才能对企业人、财、物、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提升经营活动整体效益和效率。三是推进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全程优化和精细化管理,不断实现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生产、技术、管理集成优化,將投入、产量、效益、可持续发展等目标统一起来,有利于推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二、企业全程精细化管理的对策措施
1.强化宣传引导,力争全员参与。企业要加强生产经营形势和发展战略宣传,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明确其在企业降本增效中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企业管理者要提高对降本增效的重视程度,强化各部门、各单位对降本增效工作的重视,将降本增效纳入各项经营考核中,量化降本增效指标,并把指标落实到各个部门、单位、岗位和个人,以及各个具体作业环节。同时,要组织开展各类活动,积极征求职工对降本增效的意见建议,通过有奖征集、物质奖励等措施,鼓励职工发现降本增效点,立足岗位开展降本增效,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形成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良好氛围和企业文化。技术性较强的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在对职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提升岗位作业效率的基础上,完善技术革新制度,鼓励职工探索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技术进步实现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目标,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出质量和效益。
2.健全管理体系,强化责任落实。要逐级进行责任落实,将降本增效责任细化到具体的部门、岗位和个人。厂、矿大队(科室)、小队(组室)和班组的全部工作要实现目标管理,挖掘全员降本增效潜能。一是落实部门责任。要根据企业生产要素和生产任务进行合理的责任划分,对于采油企业而言,降本增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地面、地下,成本控制的源头、控制过程,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员工素质培训等多方面抓起,各部门要分工负责,按照所分管费用签订单项费用控制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值,节奖超罚,采取有效管理手段控制成本。而对于油田服务企业而言,更应该落实目标责任,健全管理体系,准确测算各项费用指标,采取具体节约成本措施,进行生产经营全过程控制。二是落实基层单位责任。生产活动归根结底是由具体作业单位和生产单位执行的,要落实生产辅助单位、基层作业班组的具体责任,辅助单位要完成生产辅助业务,实现产值和成本控制目标;基层班组要具体负责单井、井组注采管理、生产维护,实现节点成本控制目标。在生产责任涉及不同单位和主体时,可按照责任与能力匹配原则,设立分项目标,便于关联单位承担责任。三是落实岗位和人员责任。要根据不同岗位和人员的岗位职责分配,承担相应责任。主要经营者要对经营和技术决策等进行把关,对分管系统成本、效益目标负总责;中层管理人员要负责本部门、单位成本、产量、效益等目标;部门、单位副职要承担分管业务具体目标落实情况;技术人员要对具体项目责任目标和方案决策目标进行控制;作业人员要按照作业规范和标准承担具体作业任务,实现分解后产能和单项成本目标的落实。四是细化设置指标。要根据企业生产情况和整体发展目标,对生产要素进行准确评价,按照与能力匹配、责任统一的目标管理原则,通过目标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要合理构建各项主要指标。构建产量管理目标,综合分析企业自然产量、措施产量、新井产量等指标,对吨油操作成本、措施有效率、老井自然递减率等指标进行考核,通过具体产能目标考核落实生产责任,实现由单纯依靠增加成本投入增产向加强管理增产的转变。构建操作成本指标,细化一线小队单位双重控制成本指标,将单井材料费、作业费等指标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和一线小队共同控制。
3.健全预算管理,细化成本控制。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是控制运营成本,提升企业效益的关键,只有不同部门、单位协调配合,才能提升整体管理水平。测算成本的方法主要有统计分析法、标准定额法、先进指标法、区块指标法等,实施过程中要将所有生产成本纳入企业整体预算,对确实无法预测的成本,要列为不可预见费用,加强监督控制。要实施“预算、措施、目标”一体化成本控制,层层建立成本分析制度,由笼统地强调钢性控制成本,逐渐过渡到分析现状,科学管理,绩效考核相结合,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强化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对确实无法量化的成本指标,要提出操作和实施规范,制定指导性意见;要强化过程控制,提升企业原材料、修理费用、燃料费等主要可变费用的节约利用水平。同时,要优化资金管理,根据资金性质、范围、数量等,完善不同层级的资金申请、核实、批复、支付流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面临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复杂的市场环境,只有充分认识降本增效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思想认识、落实生产责任、健全规章制度,才能提升企业降本增效水平,更好地推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增周.论我国石油企业成本管理战略创新[J].现代商贸工业,2010(20).
[2]袁真怡.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商场现代化,2010(22).
[3]张小梅.企业降本增效方案探析[J].机电信息,2010(18).
[4]毛国青.探讨国企全面预算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