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成段改错题型构念效度刍议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feiw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效度或构念效度是语言测试学中的主要理论,是对测量工具进行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语言测试的构念效度表明测试对某一语言学习理论的体现程度。目前,有关短文改错构念效度研究的论文并不多,本文以《新课标》(教育部,2003)为依据,对重庆高考英语短文改错试题加以测试学研究,以期对该部分的命题以及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成段改错 构念效度 重庆高考英语卷
  一、引言
  高考英语成段改错题型是近年来颇受争议的一种题型,越来越多的测试专家和教育一线的教师工作者对这一考试题型提出了质疑。至2007年止,率先进入自主命题行列的北京、广东、海南、上海、湖南、天津、江苏、湖北、山东、江西等10个省市都先后取消了成段改错这一题型。
  近年来,各个省市在“新课改”下纷纷励精图治,创新求变,以期更大程度的切合课改的新要求、新变化。新课改前,重庆高考卷的写作部分总分值35分,分成了短文改错10分和书面表达25分。而新课改后,写作部分则演变成了两个独立的写作任务,材料写作15分和写作二20分。这一变化不得不引起广大考生、教师的深思。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改错和书面表达(两者总称为写作部分)考察的根本不是同一层次的能力,因此将改错题与书面表达一起设置成写作部分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改错题是句子层次的,重在考查学生的词汇、语法、句法等语言知识,它旨在考察考生发现、判断和纠正错误的能力,所以短文改错题主要依靠的不是写作能力,而只是识别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成段改错题型可以算做是半客观题,因为日常生活中没有人会以改错的形式来进行交际;而写作是篇章层次的,考查的是学生信息传递的有效性,重在意义。
  故此,笔者主要从语言测试学的角度关于成段改错题型来对重庆高考英语卷进行分析,旨在对该部分的命题和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二、理论依据
  效度和信度是语言测试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随着测试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效度也从最初的传统意义上的效标关联效度发展到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构念效度、社会后效和测量价值的综合概念。现代效度观认为:构念效度是效度的最本质内容,效标关联效度和内容效度都是用来支持构念效度的,是构念效度的一部分。
  构念效度是指一个测量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或者说测量能够说明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构念效度越高,则表明该测量工具与拟测量的理论的拟合程度越高,说明该测量得分对某一构念的解释力程度越高。内容的代表性与关联性是验证构念效度的一个主要依据,这方面的依据包括对内容选择的理论原理,内容覆盖面的广度和深度,测试项目的过程,甚至是施测过程。
  成段改错题型以英国语言测试学家Oller等人提出的单一能力假说为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综合运用语言能力是一种单一的能力,个体语言能力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不能将其各要素割裂开来,也无法测试个体语言能力的某一单独要素。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以下简称《新课标》)主要以交际语言测试理论为指导,它提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的。”这种目标是对Canale和Swain的交际能力理论的一种体现。交际能力至少由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等四个方面构成,而不仅仅是词汇和语法能力。
  三、成段改错题型的构念效度
  语言教育心理学中有一种观点,反对给学习者接触错误的目标语例子,因此也就反对考试用辨错或改错题型。然而,有些人认为,在提醒学习者注意的前提下,适当的让他们接触(为了辨别)一些错误实例,还是有必要的。他们认为,成段改错题型的优点是:有语篇语境(成段短文),综合考点(要求辨认和改正多种类型的错误),并且能在某种程度上考察考生的语言产出性运用能力(不仅仅辨错,还要求改错)。
  在高考英语试卷中,改错题型隶属于写作部分,错误设置是针对考生平时英语学习过程中,尤其是书面表达中的常见错误而设计的。改错题通常为100 词左右的学生习作式的短文。改错题的错误类型可以分为四类,多词,缺词,错词,无错,它要求考生对标有题号的每一行作出判断,如有错误将其找出并改正。全国高考会考的英语试题用四种改错情况的成段改错题型用了几年,后发现“无错”(俗称“诡题”)这种情况的小题的题目分析数据总是有问题。从1996年起,就取消了“无错”这一考点。高考短文改错考察的是考生发现、判断和纠正错误的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篇层面的纠错能力,提醒学生写作中应该避免类似的错误,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纵观重庆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不难发现它所测试的焦点是语言要素、语法知识,而并不是自由表达思想或表达命题要点,不是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是识别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因而该题型设计并不具很强代表性,从而也就极大地降低了考试效度。
  成段改错题型的考点层次从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单词、词组、句子和语篇。在设空上,也考查了固定搭配、代词、非谓语动词、单复数、形容词副词、从句、时态语态、动词词组、冠词、逻辑关系这几大必考考点。很多老师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得高分就会教大家的必杀绝招就是把这些考点记住,做题时如果有一两个改不出来,那就一个个去填补等等“应试策略”。这种题型既不能正常反映考生英语水平,也不符合《新课标》关于有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的评价理念,大大降低了考试的信度。
  新课改后,2012年重庆写作部分仍然沿袭以前的模式,而2013年重庆卷写作部分的成段改错题型已经演变成了60词的15分材料写作题型,具体写作要求是:就给出的材料发表看法;紧扣材料,有明确的观点;词数不少于60。2013年的全国统一英语高考试卷也对写作部分的成段改错试题做了调整。它并没有像传统的改错测试那样给整个文段固定分句且限定了每句一处错误,而是给出了一篇完整的段落供考生答题。规定文章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且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这样就大大提升了成段改错题型的考试效度和信度。因为在真实的语言表达情况下,不可能或者很少发生有规律性错误的情况,如每句一错,或者是在每行(考题)都会出现错误的情况。所以,笔者的建议是即便要保留成段改错这种题型,可以在其原本基础上完善,比如说给出一篇完整的有错误的短文让学生在无限制的情况下修改,即只限定总错误数量而不是出题者刻意地把学习者不会出错的地方牵强的表达错误导致材料失真而让学生纠错、改错。
  综上所述,成段改错测试的是对词汇的准确表达,而对于书面表达而言,得体性往往是最值得大家关注的。虽然操练短文改错有可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语法知识,但对阅读和写作帮助不大。在做短文改错时,特别是应试所采用的程式化操练使得注意力完全集中于错误形式,如此势必影响对意义的理解,阻碍阅读速度。此外,程式化操练把改错与书面表达割裂开来,只让学生记住一些错误类型,逐句对号人座,这与平日写作中的自我纠错做法相悖。大量操练意味着学生大量接触含有错误的英语,对提高英语水平不利。就短文改错题而言,孤立考查纠错能力难以促成教学中将写作与纠错结合起来训练。
  四、总结
  高考既是语言能力的一种评价方式,更是课程标准实施的保障。评价必须遵循考生的认知规律,否则将很难评价其计划评价的能力。学生的纠错能力本来就不属于《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能力范围,更不是中学生应该达到的能力,可成段改错却成为高考的考试题型之一,这将严重误导《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综上所述,重庆卷高考命题较多反映在:
  1.过度重视智力,忽视情感、态度、文化因素的考核;
  2.忽视创新性、科学性,过分强调公平、公正;
  3.内容的设计尚不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有关理念。2013年重庆英语高考卷在写作部分的变化是显著的,是进步的。高考英语命题一定要契合《新课标》的目标要求,研究科学的测试形式,提高高考的效度,推动课程改革,努力做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评。
  参考文献:
  [1]汪顺玉.语言测试构念效度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才能使教材作用最大化。本文简要论述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并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为例对“二次开发”教材具体方法进行实践探索。  【关键词】教材 二次开发 教师 实践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和教材观也随之发生转变,“教教材”正在为“用教材教”的观念所取代。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将教材工具性功能最大化发挥,即构成了教
【摘要】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递,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将“三维目标”优化整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打造出一种全新的、充满活力的课堂,这是我们英语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  【关键字】三维目标 新 实 活 真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说:“我认为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反思这句话的内涵,我们
【摘要】《最蓝的眼睛》是非裔美国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小说在情节上并不复杂。本文从黑白两种颜色颜色的角度,剖析了作者想要阐述的主题:黑人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  【关键词】颜色 黑 白 文化传统  《最蓝的眼睛》是非裔美国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小说在情节上并不复杂:小说以秋、冬、春、夏为叙述框架,讲述了年仅11岁的黑人女孩佩科拉在遭
过去的一年间,我安心做各位的信使,为各种问题找名家大咖来解答,为爱找角度、寻方法。时间长了,我习惯于在阅读来信和阅读回信中得到满足感,我有时会觉得自己是旧年的邮递员,或者图书管理员,看缘分的流转,看时光的飞逝,看故事里的笑靥,看日常闪现了光泽又归复于日常。直到收到这封署名要求我回答的信——  杨颖同学:  你好!  你让我在一年之后,又回复起中学生的来信。来信是关于青年人群流行的“丧文化”,我却打
哈佛大学里,什么课最受学生的欢迎呢?你可能想不到,答案居然是一门开设不久的选修课——“幸福课”。而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才30出头的年轻讲师,他的名字叫泰勒·本·沙哈尔。  在每周两次的“幸福课”上,本·沙哈尔深入浅出地教他的学生如何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我曾不快乐了30年。”本·沙哈尔这样形容自己。  16岁那年,在以色列长大的本·沙哈尔获得了全国壁球赛的冠军。为了那一刻,他进行了长达
【Abstract】This paper center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It discussed how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related to each other,what influence culture has on language etc
【摘要】书面表达是中学生学习英语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等。然而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学生书面表达错误较多,与《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欲从初中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问题的根源,探索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求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英语写作 问题 策略  自苏州市开始中考网上阅卷以来
“十,九,八……”“十,九,八……”刺耳的读秒声一次次响起,紧攥棋子的手不自觉颤抖,连续两个小时的超负荷运算已使大脑不堪重负。看着大势已去的棋局,我闭了闭眼,强忍住内心的不甘,停钟,认输。   那是我十几年的人生中第一次冲击金牌失败,也是第一次在围棋上感到无力——赛前用心准备的套路,在对方朴实无华的招数面前破绽百出,自以为巧妙的布局竟如此不堪一击。比赛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我的状态极度消沉:不能接受
【摘要】本文通过对慕课环境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的阐述,以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为例,探讨了这一模式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认为通过把慕课、翻转课堂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新模式,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慕课 翻转课堂 大学英语 视听说教学  想要对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做出必要的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更多地探索新型的教
【Abstract】Listening is important for college students,especially for students who are majoring in English and it is also the most difficult part of English study.So it is quite important to choose a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