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达”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

来源 :英语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f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读后续写题型出现的背景,阐释“读思达”教学模式的概念.以2021年6月新高考I卷读后续写为例,探讨“读思达”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运用的策略.认为教师要灵活设计“读”“思”“达”活动,通过不同策略的应用,采取不同的手段和途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最终做到以读促思,以思促写,以写促学.
其他文献
概述ESP教材编写研究的必要性.基于“学习中心法”的需求分析理论,结合《材料科学英语》编写实践,从目标的真实性、材料的真实性和任务的真实性三个方面探讨ESP教材编写的真实性原则,为今后ESP教材编写者构建符合我国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实践的教材编写理念提供参考,助推高质量的ESP课程建设.
探讨基于乔姆斯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理论进行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推理判断题教学的实践.指出教师应培养学生根据文本表层逻辑关系,推断深层文本细节含义;根据文本表层语境褒贬性,推断作者深层情感态度;根据表层文本主题,推断深层文章出处;根据文本表层体裁特征,推断作者写作目的的能力.强调对语篇深层结构的挖掘应基于处理篇章表层信息的推理分析能力进行.
基于字幕翻译的特点及国漫电影在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以《哪吒之魔童降世》北美版为例,对国漫电影字幕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进行评述,分析文化负载词翻译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国漫电影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上的借鉴.提出国漫电影字幕译者要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尽可能在译语字幕中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以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采用参与式行动研究的方法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写作课堂中的学生互评.依据教学数据反馈并结合教师反思,不断调整学生互评活动的实践方法,以期改善学生互评的质量和效果.在三个阶段性的连续教学实践后,发现三个因素可以有效提高网络互评质量:提供依照互评参考表批改过的作文样例;把互评计入写作课成绩考评的一部分;要求学生严格使用互评参考表进行评分.
阐述英语学习活动观提出的背景.分析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意义.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针对英语学习活动观三个层次活动进行探索和分析,提出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并展开教学,从而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从审视传统高中英语教学出发,针对课堂氛围沉闷、评价方式单一、学生阅读量小等不利于教学效率提升的问题,深入分析教育幽默理念与英语教学融合的教育意蕴,从而提出高中英语教学中教育幽默理念的具体应用策略.提出幽默是课堂教学中最具感染力和灵感智慧的教学艺术,将教育幽默理念融入高中英语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以重庆一所普通本科师范院校的172名英语专业在校师范生(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现状,发现其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了解普遍不足,在四个能力维度上普遍最看重语言能力,对文化意识的认识最为薄弱.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
为研究初中生学习倦怠现状,采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对浙江省江山市30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9.0 for Window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初中生的学习倦怠无明显性别差异;存在明显的区域和年级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初中生学习倦态情况的对策.
概述分级阅读的相关研究.基于输入假说理论,探究分级阅读的必要性.简要介绍Reading Pro分级阅读平台的特点与优势.选取某中学高二(5)班2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分级阅读对高中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的影响.认为高中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差异明显,只有选择适合的读物,才有利于提高阅读兴趣,获得阅读成就感,提升阅读能力和养成阅读素养.
针对高中英语写作,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于自己所给的反馈的态度及学生对于教师所给的反馈的态度,了解什么写作反馈方式最有效且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并提出相应的策略.认为教师不能直接肯定或否定学生的某个想法或观点,而要引导他们精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应及时与教师沟通,对不懂的问题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