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与明星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aiai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时尚的领军人物,许多明星钟情于西藏,其中的原因多样,
  有“走出都市”的意味,有“寻找净土”或者“重返内心”的方向,
  有的来寻找信仰。他们以各自的方式来接触西藏,撰写自己的西藏字典。
陈坤“行走的力量”:“旨在号召人们通过最本能的行走,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获取正面的内心能量,并将正能量传播给他人。”

  据说在全国许多地区都陷入一片雾霾的日子里,人们对西藏的热情就会升温。拥挤的地铁上,写字楼里,微信朋友圈里,都隐隐地传递出“逃离北上广”的情结。
  作为时尚的领军人物,许多明星钟情于西藏,其中的原因多样,有“走出都市”的意味,有“寻找净土”或者“重返内心”的方向,有的来寻找信仰。他们以各自的方式来接触西藏,似乎不如此不足以表达他们和西藏之间私密的对话,或者西藏对他们的特殊意义——他们各自撰写自己的西藏字典。
  而这一切都被置于西藏的背景之下才会凸显出意味。这一语境中的西藏——高寒、缺氧、纯净、未受打扰。
  来到西藏,要忍受高反、缺氧、道路的遥远,从而带有朝圣般的真实痛感。而痛感正是目下都市所缺乏的。这并不是都市中缺乏痛苦,而是痛苦的铁拳总被包在天鹅绒手套之中,带来的更多是沉重和迟钝的无能为力。
  即便是雾霾,危机之下,人们也能通过带防毒面具和编写段子,来实现自我消解的幽默感,痛感漂浮在一片灰蒙蒙中,并不锋利如刀。
  西藏相反,在这里,缺氧和遥远带来的痛苦是真实,剧烈的;这在明净的空气,感受得更清楚。如媒体记载,在行走数十天的过程中,“陈坤没有洗澡,没有刮胡子,扎个小辫子在头顶,甚至没有擦防晒霜。他希望用自己的身体发肤去感受最自然的东西,包括那里的阳光空气和水。回北京的时候,他的皮肤已经变成红黑色,一周以后还在蜕皮。”
  明星们踏上了前往西藏的道路,这里雪山青草,空气稀薄,似乎不受地球引力的影响,可以更多地“返回内心”。西藏,是彼岸。
  韩红对西藏有先天的亲密。韩红似乎都会经常出现在拉萨街头,以至于在八廓街看到韩红已经不再是一件特别惊喜的事情。
  王菲,作为“圣女”的符号恐怕有一半和西藏相关,不管在西藏之外,王菲被抄闹得如何沸沸扬扬,周期性占据报纸头条,一到了西藏,王菲就重新被西藏的天空和佛刹重新加持,恢复了其“圣女”的地位。惊讶的粉絲们发出她蒙着口罩,行走在拉萨八廓街和大昭寺的手机图片,引发网友们纷纷惊叹并且献出自己的膝盖。
  能像王菲一样,将来西藏搞成媒体头条的,只有范冰冰。公布了和李晨的恋情之后,范爷来到了西藏。那几天,拉萨的大小朋友圈里都传着到什么地方能遇见范爷的种种民间攻略。
  余波持续到范爷离开西藏之后,西藏的珠宝商们开始销售范冰冰同款手串,这对于内地游客简直拥有难以抵抗的诱惑力。
  2014年1月,陈坤的“行走的力量”举办了“行走日光城”的拉萨城市行走活动,陈坤及活动嘉宾携1500市民在拉萨城区行走2个多小时,行程达10公里之远。
  不久之后,陈坤被拉萨市政府任命为拉萨城市形象大使,成为拉萨市历史上首位城市形象大使。
  2012年上映的《画皮2》,导演乌尔善就说服片方,在临近高原冬季的时候,将片场不远万里搬到了寒风凌厉,风景如画的羊卓雍措湖畔实景拍摄,剧组百十号人,在海拔4000多米,忍着高反,缺氧,看着陈坤和赵薇在羊湖边纵马驰骋,就为电影中呈现的短短一场戏。
  陈坤“行走的力量”已经走过了喜马拉雅嘎玛沟和青海的阿尼玛卿,这一行动的意义,以其自己的话说,“旨在号召人们通过最本能的行走,在行走中安静下来,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获取正面的内心能量,并将正能量传播给他人。”
  除了沉默行走,陈坤还找到了新的方式来传播正能量和西藏,他出了一本书,叫做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
  此外,明星来到西藏,也往往会和公益同行,王菲做的是嫣然天使基金(Smile angel Foundation ),致力于改善唇腭裂儿童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存环境。韩红基金会长期捐助西藏儿童健康教育基金。
  看来仅仅纯净自己的心灵是不够的,明星们在西藏获得的感受,并通过公益慈善回馈高原,或许这也是一种回向。
其他文献
电影《转山》体现了两个根本性的词汇:转山及朝圣。无论是围绕神山的转山活动,还是嗑着长头前往拉萨朝圣的行为,无不体现着藏族百姓生活及信仰、宗教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今年转察雅仁达乡爱邦卡神山,明年转察雅县香堆镇的阿鸟落落神山,后年转德钦县卡瓦格博神山,到了马年转阿里的冈仁波齐,到了猴年转山南的扎日神山,这样世界就转动起来了。”察雅县角克寺活佛丹增如是云。  若自驾车从川藏线、滇藏线或青藏线进拉萨,
“门隅”,位于我国西藏山南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东南,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少数民族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地。在古代藏语中,门隅被赞美为“别隅吉莫炯”,意为“隐秘乐土”或者“隐秘乐园”,早在松赞干布时代就置于吐蕃王朝统治之下。广大门隅地区本是我们无可争议的可爱家乡,但1947年刚获得民族独立后的印度新统治者,从1951年以后,派出军队强行驱赶西藏噶厦政府在当地的行政官员,逐步蚕食、抢占“门隅”及察隅、
查拉路甫石窟寺开凿于松赞干布时期,是早到西藏吐蕃王朝早期的石窟,有“吐蕃第一窟”之美誉。窟内古老的石刻造像,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它不仅为西藏众多的摩崖造像、泥塑像、壁画、唐卡等提供了断代依据,而且极大丰富了我国石窟艺术,是全面认识我国石窟艺术面貌的重要材料。    在拉萨河不宽的冲击平原上,突兀的红山和药王山格外醒目,两山原本相连,后因修建市区公路而中断,形成对峙、呼应之势。“长”着布达拉宫
7月21日,西藏自治区首届藏文古籍修复培训暨西藏自治区藏文古籍修复中心揭牌仪式在拉萨举行。  西藏自治区作为国内藏文古籍藏量最大的省份,藏有卷帙浩繁的藏文古籍,这些古籍是千百年来藏族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尼玛次仁介绍,2008年,西藏正式启动古籍保护工作,成立了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西藏自治区
扎什伦布寺建筑群。 曾涛 摄扎什伦布寺正门。 曾涛 摄扎什伦布寺建筑群。 曾涛 摄  扎什伦布寺位于西藏日喀则市郊尼色山麓,整座寺院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庙宇佛殿疏密均衡,和谐对称,与尼色山融为一体,远处眺望,金碧辉煌,雄伟壮丽。  清朝驻藏大臣和琳曾写诗赞美扎什伦布寺:﹁塔铃风动韵东丁,一派生机静空生。山吐湿云痴作雨,水吞活石怒为声。﹂意思是说,扎什伦布寺殿塔上的铃在风中作响,铃声悦耳动听,从寺中
白纳村仅有的两个牧业组之一的11组,当地人称这里为“次布” 图/春江  关于“白纳”二字的含义似乎很难一言详尽,在几名白纳村人反复讨论及补充之下,终于被概述为:生态环境极好的圣地。  白纳村,坐落于拉萨东头的南岸深处,是达孜区最大的行政村,穿过达孜城区不久再右拐数公里就能到达。这是我近年来的第二次探访,所以并不陌生。3月的高原干燥而清冷,沿途的农田土坷垃里正冒出浅浅的青稞、小麦苗子,增添了几分早春
深入了解青藏高原,才能更好地保护好这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家对青藏高原实施了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简称“第一次青藏科考”。由于自然条件过于恶劣并受科考条件所限,“第一次青藏科考”对可可西里的考察在1989—1990年方才启动。在1989年预考察的基础上,1990年5月21日-8月23日,由34个单位共68人组成的科考队,19台车对可可西里开展了涵盖20多个专业的综合科学考察。
古老的直贡梯寺有过辉煌的历史 图/闫晗  3月,拉萨河谷里的杨树一丛丛、一片片挺立在苍凉的大地之上,为干涸的河床镶嵌斑驳的花纹。早春的高原激荡着生命的力量,干柴都能开出花来,干燥温暖的春风吹过茸茸柳花穿过拉萨的街头,昭示着春天的到来。  拉萨开年以来降水不多,谁想到14日出喜马拉雅·拉萨酒店大堂,就见雪窸窸窣窣落下。同事扎巴帮我把行李放上了车,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墨竹工卡县,去寻访拉萨河支流雪绒藏布
在遥远的地质年代里,有两块古陆地曾远隔上万里重洋,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印度所在的板块脱离了远在南极附近的母体,向北漂移而来。与欧亚大陆相撞之际,便是古大洋消失之时,而连接的一线,发育了雅鲁藏布江。直到今天,印度板块仍在向北推进,作为最前锋的大峡谷地区,将南来陆地深深楔入欧亚板块之中,在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中,河流持续深切,形成举世无双的大峡谷。与此遥相对应的是,喜马拉
“不辱使命、不留遗憾、不负韶华”——这是高彦武给援藏任期自己提的要求。他解释:“别浪费三年光阴,别忘记自己援藏的初心。”  采访援藏干部高彦武,是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楼三楼的一个普通房间。办公桌上,落了不少灰尘。  他曾经是这间办公室的主人,如今借出差的机会回到这里。2019年7月,他作为第九批援藏干部中的一员,离开了石家庄,来到了西藏阿里地区。  西藏,这片神圣而又陌生的土地,对之前的高彦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