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孜自纳村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999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纳村仅有的两个牧业组之一的11组,当地人称这里为“次布” 图/春江

  关于“白纳”二字的含义似乎很难一言详尽,在几名白纳村人反复讨论及补充之下,终于被概述为:生态环境极好的圣地。
  白纳村,坐落于拉萨东头的南岸深处,是达孜区最大的行政村,穿过达孜城区不久再右拐数公里就能到达。这是我近年来的第二次探访,所以并不陌生。3月的高原干燥而清冷,沿途的农田土坷垃里正冒出浅浅的青稞、小麦苗子,增添了几分早春气息。
  驱车径直来到白纳村村委会,在大门口的值班室里,我们见到了当天带班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巴珠,这位56岁的中年汉子是土生土长的白纳人,他用简短的语言概述了白纳村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及发展方向:这里与山南扎囊县交界,老一代人可以从前面翻山到达桑耶寺,再从后面绕回甘丹寺,是一条经典的朝佛路线,还可以途经一座叫作“巴朗措”的湖泊。自从有了公路和汽车,老路就荒废了。这些年村里搞旅游开发,火了当地的生态林卡,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就渴望亲近大自然,所以村里正计划在山路原有基础上开发出新的徒步线路……
  关于“白纳”二字的含义似乎很难一言详尽,在几名白纳村人反复讨论及补充之下,终于被概述为:生态环境极好的圣地。
  漫步村中,放眼四顾,这个我数年前曾到访过的村庄,早已焕然一新。砂石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达伸向各处。村舍大多修葺得赏心悦目、粉刷一新。远处,不时飞起一群群黄鸭、斑头雁和不知名的鸟类,从空中掠过,河水蒸腾的晨雾弥漫在岸边的丛林里氤氲不散……目之所及,“生态环境极好的圣地”颇有名副其实之感。
  然而,白纳村之扬名在外,却并不单是因为它的环境,还因为这里诞生过一位誉满藏地的智者阿古顿巴,以及那传承百年的锻铜技艺。

村道尽头的次布与它的牧民们


  与阿古顿巴相关的传说、遗迹都散落在白纳沟里。
  在藏语中,“阿古顿巴”的名字本身就包含着特殊的意义。“阿古”是对男性长辈的称呼,通常指叔叔、大伯;“顿巴”有“导师”“指导者”的含义。“阿古顿巴”则可意译为人生导师或者智慧叔叔。
  以白纳村村委会为起点向东出发,很快就进入了白纳沟。沟里散落着高低不一的灌木丛、民居,清澈的河流始终相伴在侧。一路上行,十余公里后就到达了全村仅有的两个牧业组之一的11组,当地人称这里为“次布”。
  次布海拔相对于白纳村的其他地方要高出几百米,海拔约为4170米。村里除了信号差、村民有事打电话需要爬到附近的山上,其他方面都很便利。早在2002年,这里就在国家饮水工程及村民集资的情形下,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2006年全村通电,也有卫星电视。加之道路畅通,所以并不封闭,很早就有牧民骑着摩托车进出,现在家有汽车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次布有49户人家,200余人口。问起与阿古顿巴相关的故事,村里的老人都兴味盎然。
70岁的扎西杰布和老伴闲暇时就在家捻线 图/春江

  60岁的次仁是一位家里拥有160头牦牛的牧民。他上过白纳小学,会一些藏文,听不懂汉语。常年放牧的艰辛让这位年龄并不算太大的老人须发花白,眼眶被风吹得发红泛泪。不过身板倒是硬朗笔直,言谈间也感觉他性格很开朗。
  他就“次布”这个地名讲了一个与阿古顿巴相关的故事。
  “有一次,在藏历元月1号到15号期间,拉萨各寺庙的人聚在一起做法事活动。他们还在寺院门口支起两口特别大的锅做饭,因柴火不够,灶熄灭了,这让大家很发愁。当时,正好阿古頓巴从此路过,他带着一截从老家山坡上砍取的、用以编织、名叫‘次’的带刺灌木。见此情形,他就把‘次’给了僧人,饭很快就做好了。从此以后,每年元月寺院举行佛事活动时,往寺院送柴的差事就交给了当地,这里也因这一灌木的种类叫‘次布’而得名。”
  次布73岁的阿多老人和次仁一样,也是从小听着阿古顿巴的故事长大的。他很自豪地说:“我们这里水资源很好,因为巴朗措就是地方神的肚脐。不但有阿古顿巴,当年莲花生大师也来过。”
  圣人们出现的年代已很遥远,但又延续千年地影响着他们足迹所至处民众的生活。
  阿多说次布当地保留着的放生习俗,就与阿古顿巴有关。
  相传在很多年前的一个藏历元月10号,阿古顿巴将要去桑耶寺参加一个叫作“桑耶次久”的佛事活动。出发前,他鼓励家乡百姓放生。之后每年的元月5号到8号,村民都会延续这一活动,就是为了纪念阿古顿巴。“这是一件自愿的事情,我们会根据家里牲畜的多少来选择放生。”阿多说。
次仁杰布和家人一起制作的生活日用品及饰品 图/春江

  告别他们,沿水泥路穿行,来到了道路尽头的牧民扎西杰布家。站在他家门前,可以眺望到远处山坡上一片略微平坦的山腰,同行的文旅局负责人介绍,那里将开发成为牧业体验点,目前正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70岁的扎西杰布日子过得很惬意,二层藏式小楼的家里各种电器、生活器物一应俱全。除了放牧,他最喜欢和老伴在家捻线、制作一些放牧用的物品和牛马身上的饰品。他兴致勃勃地找出十多件自家的作品请我们欣赏,有马鞍、盐袋、马鞭、窝尔多、牛角挂饰等。并告诉我们每件饰物的颜色都是他和家人用天然染料染出来的。到目前为止,他们并没考虑过要出售自己的产品。
  “以后这里成了旅游打卡点,会有很多人想买你们的手工产品!”听我们这样说,扎西杰布只是憨憨地笑而不语。等我們拍完照片,他又把那些作品一件件收进袋子里,看得出他很珍视自己的牧民身份和每一只朝夕相伴的牛羊。
  白纳村会讲阿古顿巴故事的人很多,巴珠就村子里的非遗传承项目“卓舞”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相传阿古顿巴为了帮助穷人有口饭吃,去找宗本老爷借100斗小麦种子,小麦,藏语里音同“卓”。转眼到了还种子的日子,可那些粮食勉强够吃,哪有多余的小麦还?于是阿古顿巴就组织大家跳舞给宗本老爷及达官显贵们看,并在舞蹈结束后问宗本老爷:您满意吗?宗本老爷说很满意,问这支舞蹈叫什么名字?阿古顿巴回答叫“卓”,接着,他谦恭有礼地说:我们向您借了“卓”,所以我们今天来还让你满意的“卓”。当着那么多有头有脸的人物,宗本老爷好面子,只好默认收下了“卓”。卓舞便这样流传了下来,渐渐演变成了年节、丰收等日子里百姓必会表演的节目。

阿古顿巴故居与其身世相关的三座塔


  根据次布几位老人的推荐,我们离开次布往回走时,特意折返到了村里的3组。相传阿古顿巴的出生地就在这里。
  在以往流传的各种故事中,阿古顿巴会根据故事的需要,时而化身为一位庄园主的儿子;时而化身为一个受压迫的贫苦农奴;时而又成了一位栖身不定的流浪人。
  翻看各种相关的书籍,书里大多这样概括阿古顿巴:他常常以自己的计谋惩治残暴的领主、贪心的商人、伪善的喇嘛。他活得清醒而潇洒,以教训自私自利、贪图虚荣的人为乐。同时又以自己的智慧和技能帮助穷苦弟兄渡过难关,寻找幸福。在藏族人民心中,阿古顿巴甚至会成为象征着智慧与佛法的菩萨,他走入民间匡扶正义,利用富人贪婪、吝啬、好色、愚蠢的弱点,运用智谋巧妙地施以惩罚。
  抛开故事里的事,我们在3组总算见到了与之相关且最真实的那些存在。
  该组的农民土旦应邀而来,他首先带我们走进一大片阡陌纵横的地里。行至中央,他指着一处坑洼不平的地面说:这就是阿古顿巴家的房屋遗址。
  “我们小时候,这里还有一些没有倒塌的墙,我们还在里面捉迷藏呢。”土旦用惋惜的口气说。
  而我们眼前能看见的,别说墙体,连房屋地基几乎都不存在,只是隐约有些被人挖得七零八落的凹凸形状。土旦说前些年村里修建新居,很多村民就把这里的石块搬了回去,砌进了自家房舍。
  能融入故乡的人的房屋,未尝不是另一种存在的方式。
“顿巴蓬巴”,顾名思义,这是为阿古顿巴修建的塔。相传阿古顿巴当年四处游历,最后却不知魂归何处,家乡人为了纪念他,就专门在他的出生地为他建了这座塔 图/春江
“奇瓦蓬巴”得名缘于塔底埋藏着千万擦擦。当地也有人叫它“阿妈曲典”,传为阿古顿巴妈妈的塔 图/ 春江

  房屋遗址的东侧有一座村人修建的塔,叫“强久曲典”。塔的样式原始古朴,就是一些黑色石块有序地堆积成了一个圆柱形状,中间略高,除此而外,再无任何装饰,与其说是塔倒更像一个较大的石堆。塔周围挺立着一些枯黄的草杆,在风中摇晃。
  除了“强久曲典”,还有两座塔都在与之遥遥相对的朗嘎山半山坡上。穿过田野、行至朗嘎山山脚,穿过一些齐膝高的红色带刺灌木,途经一眼泉水,土旦说这就是传说中阿古顿巴洗澡的地方,如今水流已极其微弱,但水质依然清澈。
  继续爬坡,一座名为“奇瓦蓬巴”的塔看上去颇有气势,据说这座塔是为阿古顿巴妈妈修建的。塔身分上下两部分,下半部分呈四方形,用大石块垒成,外面粉刷着白灰,上半部分用石块和土堆成了圆拱形。“奇瓦”的藏语意思是“千万”,据说缘于塔底埋藏着千万擦擦。当地也有人叫它“阿妈曲典”,意思是妈妈的塔。
  从“奇瓦蓬巴”沿山路向西横走七八百米,有一个废弃的天葬台,天葬台不远处有一座样式较为讲究的塔,叫“顿巴蓬巴”,它的样式更为讲究。塔身有五层,下面四层为方形,最上面一层是圆柱形,顶上用石块垒了个伞盖,边上还围着一圈黄色的帷幔。“顿巴蓬巴”,顾名思义,这是为阿古顿巴修建的塔。相传阿古顿巴当年四处游历,最后却不知魂归何处,家乡人为了纪念他,就专门在他的出生地为他建了这座塔。
  土旦说村民逢年过节都要绕着这几座塔转一转,以祈求吉祥如意。也因为有了阿古顿巴的遗址和这几座塔,3组已经小有名气,常有外人来探秘、瞻仰圣迹。
  “下一步,我们还将打造包括阿古顿巴博物馆、阿古顿巴休闲公园等项目在内的白纳沟AAAA级生态旅游景区。”巴珠说。
洛桑次仁聊起了家传的锻铜史 图/扎巴

“叮当”声中锻造出百年民族产业


  除了有阿古顿巴这样的千年文化底蕴和优质的生态地理环境,白纳的锻铜业近些年也远近驰名,很受外界瞩目,他们不但有作品多次参赛获奖,锻铜也成了当地的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   白纳村5组的锻铜合作社是其中规模比较大的一家。它建在白纳沟的主干道一侧,很远就能看到的一片蓝色铁皮顶房屋就是他们的厂区。走进合作社的大门,院子里一座正在打制的巨大铜佛坐像呈现在眼前,周围搭着施工架,铜佛的头约1米高,尚未安装,在一旁的地上放着。特意走近看了看,它由很多块铸铜片组成,衔接处被铆钉铆住,还没有焊接。
  五六个艺人正坐在铜佛身前的水泥地上,“叮叮当当”地敲打着各自手里的活计。
  合作社的负责人叫米玛,今年49岁的他看着倒像一个30多岁的小伙子。他指着那座大佛介绍道:加上院子右侧的巨大莲花座和未安装的头像,铜佛将会达到六米多高,是内蒙古一座寺院特别定制的,他们已经制作了一年多,还需要一年多才能完工,最后将运往内蒙古组装焊接,打磨镀金。
  合作社里工龄最长的是罗桑扎西和次仁,他们几乎从建厂伊始就在这里工作,如今已经20多年。“现在除了带学徒,我俩主要负责一些精细部件的制作。”洛桑扎西说。
白纳村5组锻铜合作社里,专注的锻铜艺人 图/春江
精致的锻铜制品 图/春江

  年龄最小的罗布旺杰是墨竹工卡人,21岁的他来这里三年多了。与老一代匠人总是沉默不语地敲打作业不同,他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戴着耳机听音乐。我好奇地要过来听了听,是当下最流行的藏族歌手ANU演唱曲目,节奏感很强,倒与他打铜的动作颇为契合。
  据米玛介绍,他们这里的工人收入都很不错,即使新来的技工也能拿到4000元左右的工资,像罗桑、扎西次仁那样的元老级工人,月工资能拿到12000多元,足以令普通的农牧民羡慕。
  白纳村另一家锻铜企业、由两兄弟负责的“西藏白纳手工艺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已是当地较有名气的企业。48岁的哥哥门拉次仁是总负责人,45岁的弟弟洛桑次仁则负责日常管理。
  我们到时,他们正在改造厂区,看哥哥忙着指挥工人干活,洛桑次仁就担起了向导职责。他首先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展室,各种作品及锻铜工具陈列其中,还有一些买家尚未运走的成品。“雕凿锻造需要用到的工具錾子就有一百多种,做一件雕塑,要用泥塑做好样品,再用铜做好模型,最后还要敲打、焊接,细节处需要精雕细琢,然后抛光、镀金,最后呈现出来的才是一件完整的作品。”
  看我拿起一张关于该公司的简介来看,洛桑次仁便聊起了家传的锻铜史。
  解放前,昌都有三个比较出名的锻铜家族,其中一个家族叫玉巴仓,就是他们的祖上。当时,他们祖辈曾有技艺较好的工匠被召到拉萨锻铜,布达拉宫、罗布林卡里都留有他们的作品。
  解放后,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玉巴仓家族的工作重心从昌都转到了拉萨,一部分族人带着牦牛从老家来白纳接活儿,他们把牦牛交给了白纳村村委会,村委會又给了他们相应的土地,于是他们便定居下来成了白纳村村民。
  “听祖辈说,他们来时,这里并没有锻铜的。”洛桑次仁对此很肯定。至于当地记载的600年锻铜史,他是这样解释的:玉巴仓家族的传承确实有600年历史,距离他们首次把这项技艺带到白纳,差不多有100年的历史。白纳真正大规模锻铜,是在他们的族人定居白纳后。他们广收学徒,锻铜技艺就慢慢流传开了。当地第一家锻铜企业的负责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获得者罗布占堆,就是他们爷爷那一支传下来的。
  白纳村的锻铜史一度让人迷惑,直到洛桑次仁讲出这段渊源才算弄明白了。原来,玉巴仓家族的锻铜传承几乎就是整个白纳村锻铜史的缩影。
  2018年10月下旬,西藏白纳手工艺术有限公司作为西藏自治区优秀文创企业代表,由门拉次仁携带参展作品《释迦牟尼佛》亮相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受到广泛好评,有专家点评:释迦牟尼像衣纹流畅,质感较强,特别是腿部衣纹呈对称状密集分布,婉转自如表现出僧裙向内收起的自然状态,高硬度的铜像需要极具经验的雕刻大师才能雕刻得如此生动。
  在村委会提供的资料里有这样一段记录:2009年,门拉次仁铸铜佛像雕室获得了国家级“民族手工艺传承人”称号;2012年,白纳村罗布占堆铸铜佛像雕室获得了西藏自治区“民族手工艺示范户”称号。白纳村现有铸铜佛像合作社(公司)9个,带动农牧民群众就业186人,日工资200~800元。其中白纳手工艺有限公司、雪域金铜合作社、罗占民族手工艺有限公司、雪域扎西合作社参与精准扶贫产业分红,年均分红180户43.5万元。

齐心协力打造生态景区


  听完阿古顿巴的故事,看完锻铜的敲击淬火,我们便又回到了白纳村村委会。
指导学徒认真完成作品,依然是门拉次仁日常的工作之一 图/春江
白纳沟里的小村子 图/春江

  巴珠带我们参观村史馆。里面放满了他们近年来获得的各类奖状,他最珍视的是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他说那代表着村民的日子都好过了。
  “我们白纳村从生态保护到经济发展,就是从改善农村道路开始的。自2010年起,由政府投入4090万元修建德庆镇到白纳村村间、组间道路,共计37公里,最远到达白纳村11、12组牧业组沟里,改善了村里的交通状况,使老百姓出行更加方便、安全,也带来更多商机。”
  正在此时,几个林业部门的人来找巴珠书记,商议补种树苗。他们需要实地勘验,我们便跟随着一起去参观了那片占地2700亩的生态林卡。
  “这片树林是在我15岁那年,村里开始种的,40多年了,才长成今天这样,不容易啊!” 巴珠望着那些墨色的树干和还未泛绿的树枝,满是深情,也满是作为白纳人的自豪。“树多了,鸟也多了。黑颈鹤这样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我们这里都随便能看到。”
  除了生态林卡,村委会还组织沿路村庄群众加大村庄绿化力度。如今,村旁、路旁、房屋旁、河道旁都进行了绿化,基本实现了“村在林中、房在绿中”的构想。同时,在政府的帮助下,退耕还林管理工作也在有序开展。“我们目前退耕还林面积为155亩,共计投入资金32万元,这也加大了植被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
  “你们夏天来度假,这里的草和树都绿了,空气里氧气含量也多了,你们既可以去沟里寻访阿古顿巴的遗迹、听老人讲阿古顿巴的故事,又可以欣赏锻铜技艺,还可以走古老的徒步线路去体验游牧生活,顺便享受湿地气候。运气好,还可以近距离拍到黑颈鹤……”说着说着,白纳人巴珠笑了。
其他文献
甲桑古道是连接吐蕃王朝时最重要几大中心地“拉萨”、“甲玛”和“桑耶”的最重要通道。在甲玛和桑耶当地的传说中,认为人死后灵魂要沿着这条路到桑耶寺去“报到”。而且从甲玛到桑耶路上,有三道关口,人生前的罪孽要在关口用秤称出来,然后确定将来转世的“命运”。如果人在生前走过这条路线,死后灵魂将不会迷路,转世时,会有好运气。千百年来,它一直是拉萨前往山南地区朝拜和经商的重要通道,是拉萨与雅砻河谷文化交融的中心
古格是吐蕃王朝分裂后建立的若干个小王朝之一。古格的国王是吐蕃赞普的直系后裔。虽然始终未能将整个西藏置于统一的管理之下,但古格王国在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之间建立了世界最高处的政权和最高处的文明。它经历了35代国王,曾经拥有10万臣民,并以藏传佛教“后弘期——上路弘法”的发祥地而著称。王国延续了700多年,这在人类历史上也并不多见。但它最后的硝烟燃起,以致遭受灭顶之灾,暗然落下历史帷幕,其导火索,竟然
“1、2、3、4……,1、2、3、4……”稚嫩的声音唱着节拍,午后温暖的阳光照进这间有着铁皮屋顶的排练室,打在孩子们红扑扑的脸蛋上,一扫冬天的寒冷。群增家庭儿童藏戏团的孩子们,正在为参加《我要上春晚》总决赛,在雪巴拉姆藏戏团的老师的带领下,一遍又一遍紧张排练着。  如果这一轮能冲刺成功,他们所表演的蓝面具藏戏将登上2012春节联欢晚会的大舞台。为了这一刻,很多孩子已经排练了三年;为了这一刻,雪巴拉
与拉萨隔河相望的慈觉林,被誉为“看得见布达拉宫的窗口”,是眺望布达拉宫的最佳视角。这里能看到红山耸立,也能看到碧水中流。而从布达拉宫金顶,又可以回望到慈觉林,那里有茂密葱郁的绿色林卡,是拉萨难得的一片绿色风景。  慈觉林还是拉萨著名的“四大林”之一,乾隆皇帝御赐了慈觉林寺匾额“崇寿寺”。而慈觉林村背后,那象征吉祥八宝之一宝瓶的奔巴日神山,则是拉萨作为宗教圣地的重要标志。  就在慈觉林村民竭力接轨拉
一幅画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是让一个孩子能够停下来安静地欣赏,我想这幅画必然是成功的,而画家李光林做到了。  2020年5月10日,《爱慈敬喜——李光林西藏题材油画展》在西藏牦牛博物馆开展,一个孩子专注地看着一张孩子面孔的画作,整个场馆瞬间陷入一种巨大的安静之中。那一刻,我忽然有一丝懂得:一幅画真正的意义,大概就是这种让人安静下来思考的力量,无声而巨大。  初遇藏地,学会懂得  1986年10月,
电影《转山》体现了两个根本性的词汇:转山及朝圣。无论是围绕神山的转山活动,还是嗑着长头前往拉萨朝圣的行为,无不体现着藏族百姓生活及信仰、宗教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今年转察雅仁达乡爱邦卡神山,明年转察雅县香堆镇的阿鸟落落神山,后年转德钦县卡瓦格博神山,到了马年转阿里的冈仁波齐,到了猴年转山南的扎日神山,这样世界就转动起来了。”察雅县角克寺活佛丹增如是云。  若自驾车从川藏线、滇藏线或青藏线进拉萨,
“门隅”,位于我国西藏山南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东南,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少数民族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地。在古代藏语中,门隅被赞美为“别隅吉莫炯”,意为“隐秘乐土”或者“隐秘乐园”,早在松赞干布时代就置于吐蕃王朝统治之下。广大门隅地区本是我们无可争议的可爱家乡,但1947年刚获得民族独立后的印度新统治者,从1951年以后,派出军队强行驱赶西藏噶厦政府在当地的行政官员,逐步蚕食、抢占“门隅”及察隅、
查拉路甫石窟寺开凿于松赞干布时期,是早到西藏吐蕃王朝早期的石窟,有“吐蕃第一窟”之美誉。窟内古老的石刻造像,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它不仅为西藏众多的摩崖造像、泥塑像、壁画、唐卡等提供了断代依据,而且极大丰富了我国石窟艺术,是全面认识我国石窟艺术面貌的重要材料。    在拉萨河不宽的冲击平原上,突兀的红山和药王山格外醒目,两山原本相连,后因修建市区公路而中断,形成对峙、呼应之势。“长”着布达拉宫
7月21日,西藏自治区首届藏文古籍修复培训暨西藏自治区藏文古籍修复中心揭牌仪式在拉萨举行。  西藏自治区作为国内藏文古籍藏量最大的省份,藏有卷帙浩繁的藏文古籍,这些古籍是千百年来藏族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尼玛次仁介绍,2008年,西藏正式启动古籍保护工作,成立了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西藏自治区
扎什伦布寺建筑群。 曾涛 摄扎什伦布寺正门。 曾涛 摄扎什伦布寺建筑群。 曾涛 摄  扎什伦布寺位于西藏日喀则市郊尼色山麓,整座寺院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庙宇佛殿疏密均衡,和谐对称,与尼色山融为一体,远处眺望,金碧辉煌,雄伟壮丽。  清朝驻藏大臣和琳曾写诗赞美扎什伦布寺:﹁塔铃风动韵东丁,一派生机静空生。山吐湿云痴作雨,水吞活石怒为声。﹂意思是说,扎什伦布寺殿塔上的铃在风中作响,铃声悦耳动听,从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