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年的视角看世界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特色——《重庆青年报》的核心竞争力
  
  《重庆青年报》的办报理念和精确定位决定了“青年特色”就是该报的核心竞争力,而历史和现实的条件又成就了重青报特有的市场优势,使之在重庆报业市场迅速开疆拓土成为可能。
  办报理念和定位2006年5月30日《重庆青年报》改版上市,提出了“以青年的视角看世界”的核心办报理念。
  “城市主流报纸”是为报纸定性,是以刊登综合性新闻信息为主的都市类报纸,主要读者群集中在重庆市主城区。
  “主流”是为报纸定调,《重庆青年报》改版的目的是为了重新塑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使《重庆青年报》获得读者的认可,成为重庆的品牌报、精品报、主流报。
  “极具青年特色”是为报纸定向,走的不是面向普通市民的都市报路子,而是把读者进行精确区分,以30岁为中轴,以20岁和40岁为辐射范围,读者群在年龄结构上严格定位于20~40岁之间的人群。
  这样一个青年读者的定位,就使得《重庆青年报》从青年视角出发,遵循青年理念,在版式设计上、版面内容设置上、新闻内容的取舍上,包括同题新闻的另一视角处理上,都以“青年读者爱不爱读、青年读者感不感兴趣、青年读者关不关注”为出发点,并作为检验新闻内容符不符合报纸定位的标准,以此张扬个体差异,彰显市场竞争力。
  读者群和市场优势青年是社会的主流中坚人群,有较大的购买力和发展潜力,是每家媒体都竞相争夺的读者群,《重庆青年报》把这部分人群定位为自己精确的读者对象,经过了详细的考察、论证和分析。与其他媒体泛读者群相比,《重庆青年报》精确读者定位是基于以下优势考虑的:
  1.主管主办单位优势。共青团重庆市委是《重庆青年报》的主管主办单位,从这个意义上说,定位青年特色是《重庆青年报》的本份和职责,也是最大的优势。共青团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健全的组织系统,占主体地位的青年团员的创业、成长、婚恋等等都是《重庆青年报》应该锁定关注的内容。
  2.长期的历史积淀优势。《重庆青年报》创刊20年来一直努力以青年读者代言人的面貌出现,虽然在重庆媒体中位于二线,但也培养了大量稳定的读者,在读者心目中形成了“重青报——青年人的报纸”的普遍认识,这种深厚的历史积淀,为《重庆青年报》这次改版和强化青年特色、塑造青年品牌奠定了历史基础。
  3.精确的年龄定位优势。其他都市报读者群面积较宽泛,对各个年龄层具有普遍适用性,却不利于广告商的精准投放。《重庆青年报》把自己的读者群进行了精确定位,主体读者群从年龄结构上来看,是20~40岁之间的人群。精确的年龄定位,便于报纸进行内容控制,也深受广告商的喜欢,对于报纸来说实属双赢。
  
  关注青年——《重庆青年报》的首要任务
  
  《重庆青年报》提出了“以青年的视角看世界”的核心理念,该理念要求把“关注青年”作为报纸内容的首要任务,《重庆青年报》从策划、报道角度、版面设置、视觉设计四个方面全方位强化青年特色,关注青年,塑造名副其实的青年品牌。
  策划报道强化青年群体关注重大策划报道最能体现一份报纸的特色内容,《重庆青年报》也非常重视策划报道,自改版以来,就一直从策划报道角度强化对青年读者群体的关注度。
  比如在世界杯期间,《重庆青年报》结合青年读者的兴趣,特别开辟了两个言论版:“渝论”和“My Blog(我的博客)”,既生动活泼又时尚新锐,深受青年读者的喜欢。改版首日,《重庆青年报》在头版头条推出了该报策划并承办的“2006首届重庆民营经济十大风云人物评选”活动的报道。系列报道推出后,在社会各界尤其是民企中引起了极大反响,好评如潮。
  新闻写作也从青年角度着手《重庆青年报》的新闻写作也从青年角度着手,挖掘青年人的看点,写出对青年的影响。《重庆青年报》新闻的着眼点也尽可能地往青年人群上靠。编辑在编辑内容和制作标题上尽可能把符合青年特征的构成元素放在内容主体上和标题上来说,每个版面的头条新闻尽可能安排“青年特色”的报道。记者和编辑配合,共同完成了《重庆青年报》的预想定位,保证了青年特色的持续稳定。
  比如,2006年6月12日,同城媒体都报道了关于全球城市竞争力的报道,其他媒体都把标题选定在了“全球城市竞争力重庆排名108位”,而《重庆青年报》的标题是“重庆就业率居全球28位”,从就业的角度入手,更贴近了读者,吸引了青年读者的关注度,而且“28”的排名显示了重庆在单项指标上更具竞争力,维护了重庆形象。
  版面设置增加青年特色栏目 版面设置是《重庆青年报》全力打造的最能体现青年特色的招牌,改版以来,《重庆青年报》在原有基础上变更、增加了几个特色版面:青年聚焦、青年职场、青年观察、青年游戏、青春校园等等,集中突出了青年视点,营造出青年氛围。
  1.娱乐、体育版面以“青年”冠名。《重庆青年报》把最受青年关注和喜欢的娱乐、体育版从其他版面中独立出来,重新冠名:“青年娱乐·明星”、“青年娱乐·综合”、“青年体育.足球”、“青年体育·篮球”、“青年体育·聚焦”等,从版面名称开始突出青年特色。
  2.特色版面、特色栏目专攻青年特色。除了日常版面以外,《重庆青年报》还增加了“青年职场”、“青年观察”、“青春校园”、“青年游戏”、“QQ热线”、“青年阅读”、“青年聚焦”等新特色版面,使报纸的“青年”味道一下子浓了起来,有效地体现了办报的思路和方针。
  视觉设计符合青年时尚感觉。“读图时代”、“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等等说法,无不是在表达“视觉设计”的重要性。尤其是纸质媒体,视觉效果的好坏,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影响报纸采编市场化程度高低的重要因素。《重庆青年报》由于青年读者的定位,更加重视图片的运用,包括剪裁、位置、内容的取舍,线条、色彩、图片的运用和版面内容的巧妙切割等。改版之后的新版式一改以前跨度大、破栏狠、重色彩的样式,巧妙利用线条,合理分割版面,使版面显得清爽、雅致,更符合青年读者的审美追求。
  
  青年品牌营销——《重庆青年报》的可持续之路
  
  除了定位的准确、内容的精雕细琢外,其他环节的配合也是一份报纸成功必不可少的元素。《重庆青年报》在人才、市场、管理方面采取了相应措施,形成整体攻势,塑造青年品牌。
  人才战略:《重庆青年报》品牌之支柱 《重庆青年报》素来有“重庆媒体的摇篮”之称,稍微成熟一点的记者或编辑,在不长的时间内,有的甚至在一两个月内就会跳槽,以至于报社的采编实力相当薄弱。根据这种情况,报社制定了详细而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实行积极的人才战略,改变了以前那种“月月有人走”的局面,报社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了增强。
  内容战略:《重庆青年报》品牌之灵魂 《重庆青年报》特别强调报纸的内容本位,为了使“以青年的视角看世界”的 理念更加明确,从版面、图片、标题等方面细化提出了《重庆青年报》采、编、校质量的8项要求:
  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用责任意识把握好每一篇报道,用大局意识把握好每一篇报道,用发展意识把握好每一篇报道;在报道中涉及企业、商家的负面内容,点名要慎重,并不影响报道公信力的内容不点名为好,不做损人不利己的报道;校园、教育类稿件要注重质量,坚决杜绝零价值新闻上版;图片新闻报道要加强,内版图片尺寸、规格要统一规范;图示、图表、漫画要加强,要充分发挥它们的新闻表达和美化版面的双重作用,要注重已有的彩版和套红版的运用;标题要坚持先准确、后生动,利用文中原话做标题时,不能断章取义,要考虑这句话在文中的关系及是否为中心主题;编辑要有版面经营意识,要牢记版面的经济效益,不能用版面来做既无市场价值又无社会价值的报道;采访中心以每周探讨一个主题的形式来展开,深化改版特色思路。
  在这8项要求的基础上,《重庆青年报》还坚持“特色攻坚”的战略之路,《重庆青年报》认识到自己虽然在向青年特色办报的路子迈进,但离市场的要求还远,还未完全形成自己成熟的独立的风格,所以在总编的带领下,全体采编人员广开思路,从教育、人才、创业、职场、情感、深度、话题等7个方面全方位诠释和体现青年特色,坚持‘‘特色攻坚”。
  市场战略:《重庆青年报》品牌之关键 《重庆青年报》除了依靠自身人才和品质来提升形象外,还注重市场战略,依靠市场的力量来提升报纸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1.利用媒体间合作提升报纸影响力。《重庆青年报》信息咨询部在7月中旬与我国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分别签订供稿协议,据统计,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新浪网采用《重庆青年报》稿件1300多条,网易采用了500多条,搜狐采用了400多条。《重庆青年报》还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早间节目“朝闻天下”和经济频道“马斌读报”节目达成了合作用稿协议。和其他媒体间的合作,大大提升了《重庆青年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利用策划活动来扩大报纸知名度。利用策划活动是《重庆青年报》扩大知名度的主要方式,《重庆青年报》在改版当天就独家策划了“2006首届重庆民营经济十大风云人物评选”活动。随着活动的展开,《重庆青年报》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
  管理战略:《重庆青年报》品牌之保障《重庆青年报》为了塑造青年品牌,全体采编人员齐上阵,制定了合理的管理战略,保障《重庆青年报》品牌塑造工程的正常运行。
  从改版之日起,《重庆青年报》总编辑就对自己实行了采编全流程工作制,即白天、晚上拉通上班,坐阵一线,指挥办报。这样既能贯穿一致的采编思路,又便于带好队伍、管好队伍,从实际效果来看,拉通值班取得了报纸质量明显提高的效果。
  改版之前,《重庆青年报》通过内部人员的调整和组合,组建了报社基本业务管理框架,科学构建了业务机构,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个业务部门的作用。此外,《重庆青年报》上下同心协力关心经营,贯穿全员经营的方针为报社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从理念到定位,从内容到质量,从采编到管理,《重庆青年报》进行了彻底洗脑换血,齐心协力立足青年,服务青年,塑造青年品牌,避开了重庆报业市场的同质化泥淖,尝试着走出了一条极具市场前景的特色化路子,叫响了重庆报业市场上的青年品牌。
  作者系《重庆青年报》总编辑
  责任编辑 黄逸秋
其他文献
人们对于期刊业发展的关注往往集中于名社大刊,使得众多的中小型期刊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12月22日,由中宣部出版局、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和中国期刊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部分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沪召开。与会的相关部门领导和40余家期刊社的“掌门人”齐聚一堂。专门就小众化期刊的做大做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超市”和“精品专卖店”,一个都不能少    在计划经济时代,在书刊供不应求的卖方阶段,
期刊
本刊讯(记者庞春燕张姝)12月26~27日,2007年全国新闻出版(版权)局长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龙新民在会上作了《认真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动和谐文化建设》的工作报告。  中宣部副部长李东生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新闻出版总署党组副书记、副署长柳斌杰,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
期刊
北京世纪华文国际传媒咨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的报刊零售发行监测机构,公司监测报刊种类有30余类900多种,是目前国内报刊零售监测范围最广的、监测种类最全的、数据应用领域最为广泛的公司,完全自主的、第三方性质的、连续的研究和监测,对报刊的实际发行量和广告投放价值更有参考意义。  本次调查数据执行于2006年10月份,以全国20多个重要城市的主要区属划片,根据分层抽样原则选择报摊、邮亭、便利店,以统一问
期刊
2006年12月9日,北京中国大饭店,高朋满座、笑语喧哗,近800位国内商界、经济界、学界精英汇聚一堂,展开关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式商业伦理”的大讨论。周小川、吴敬琏、王石、柳传志、李书福、江南春……每一个名字都如雷贯耳,每一个人物都是各自领域的领袖。是什么力量使这些平日里商务缠身的顶尖级财富人士聚集在一起,却毫不计较对他们来说极其昂贵的时间成本?  答案是“第六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能够从全
期刊
慧聪国际资讯刚刚出炉的统计资料表明,2006年中国报刊业经营总额为760亿元,其中,报纸总额691.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9亿,同比增长5.9%。报业增幅的入缓和报业总量的增长,都是不争的事实。在逝的一年中,中国报人不懈地思考着,辛勤地耕耘着,也欣喜地收获着——  中国报业走过了不寻常而又耐人寻味的2006年。  这一年,传媒学界和业界中关于报业的悲观言论依旧不绝于耳。“拐点论”、“抛物线论”、“
期刊
新兴媒体的来势汹汹,将本已如火如荼的中国报业竞争演绎得更加扑朔迷离。近一年来,“报业冰河期”、“报业拐点”等言论成为描述中国报业现状的热门词汇,“唱衰”纸媒的论点不时见诸媒体,中国纸媒的走向愈发引起业界的瞩目。  “我们没有理由唱衰纸媒,相反,纸媒将会发挥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新媒体共存共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曾经在北京市文物局局长交椅上坐了8年、于2006年4月出任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社长的梅宁华
期刊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李东东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能够与这么多传媒界的朋友一起就“传媒创新”交流意见、沟通思想,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创新是民族兴盛的灵魂,国家兴旺的动力。当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创新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传媒业作为传递信息、引导舆论、传播知识的特殊行业,不仅自身正在经历着由技术创新、载体创
期刊
期刊发展呼唤集团化    我国期刊从20世纪80年代不足3000种发展到今天,已达到了9468种,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种数量上的激增使我国很快成为了期刊大国,但在质的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浅层次的开发、发展阶段。  中国加入WTO的5年保护期已过,国外资本对中国期刊业这个薄弱环节关注已久,中国期刊界怎样才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集团化发展似乎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组建期刊集团的好处是不言
期刊
新浪网11月3日公布的2006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其在线广告在中国大陆地区取得了46%的年度增长率,全球范围内增长了42%。彼涨预示着此消,这一来自网络媒介的喜讯,却似乎让报人们的心头再次紧缩。有业界统计,2005年中国报业广告在保持了近20年连续高速增长后。增幅首度下降,进入“熊市”。报业广告整体收入下滑10%~30%。甚至有的报社广告收入出现了负增长。而与此相反,互联网广告收入却在以惊人的
期刊
如果说2005年新闻门户网站让各大报纸尝尽了苦头,以致于发出“报业寒冬”的悲声,那么已经过去的2006年,电子期刊的咄咄逼人,又让所有的传统期刊背脊发凉。本来已经有龙源、知网这样的老对手在“虎视眈眈”,新近的这些电子期刊新贵,更是挟国际资本之力大举来袭。虽然传统期刊在此前受新媒体的冲击并不很大,广告收入和经营状况还比较稳定,但是新媒体一直在致力于寻找期刊市场的突破口,2006年他们找到了“电子期刊
期刊